新都石板灘的年味兒,這才叫過年

小的時候,特別喜歡過年!

因為過年的時候,有漂亮的新衣服穿;收到很多的壓歲錢;吃到好多好吃的零食;買到心儀已久的玩具;燃放各式各樣的爆竹煙花……

當然,這一切都必須上街去趕場,才能實現。所以,每逢過年的時候,最喜歡跟著阿婆、阿孃,去趕場,去辦年貨!


新都石板灘的年味兒,這才叫過年

過年的老街裡,商家張燈結綵,備足了十分的年貨,此起彼伏的叫賣聲讓場鎮充滿了節日的氣氛,祥和而喜慶,市場中人頭傳動,熱鬧非凡,稀奇古怪的攤位讓你應接不暇,大紅的燈籠,喜慶的春聯,琳琅的酒水,新鮮的果蔬……

記憶中的年味,濃濃的,溫暖的,讓人好生懷念!

新都石板灘的年味兒,這才叫過年

在成都市新都區石板灘鎮,還保留著這樣的傳統過年方式。在這裡,有成都東山客家人最濃的年味。

新都石板灘的年味兒,這才叫過年

清晨,火神廟巷子早已熱鬧起來,無數的春聯攤位在這裡雲集,客家阿公阿婆們挑選著自己喜歡的春聯。

新都石板灘的年味兒,這才叫過年

貼春聯是客家人保存至今,最為傳統的春節民俗,阿公們都特別重視,找到稱心如意的春聯內容是很重要的。

新都石板灘的年味兒,這才叫過年

除子燈籠、春聯,還有“福”字,這是阿公們通常選擇的標配。

當然,更深入的講究只有這些老客家長者們才深知。


新都石板灘的年味兒,這才叫過年

門神的選擇可要選對了,左“秦叔寶”,右“尉遲恭”,一定要記住,可別門神貼反了。


還有就是,這秦叔寶和尉遲恭才是正宗門神,特別提醒大家:關羽和張飛可不是哦!


新都石板灘的年味兒,這才叫過年

除了門神春聯,正宗客家年畫還包括:天神、灶神、土地老爺。

東山老客家人通常還要在大門門楣,貼上這麼一副俗稱“喜錢”的吉祥貼紙。

別問我為什麼知道這些,因為小時候我也在火神廟(龍潭)賣過春聯。呵呵!

新都石板灘的年味兒,這才叫過年

紙火鋪也準備好了各種香燭等祭祀用品出售,這些東西通常用於家族家祭中。東山中,就屬石板灘鎮還保留著最多的老祠堂,可謂本土客家文化底蘊深厚。

新都石板灘的年味兒,這才叫過年

有了香燭,家中當然還要有神龕才行,這種傳統而簡約的神龕還能在石板灘買到。


現在,就算我們搬進了小區,也不能忘祖呀!祖上神位還是要有的!

新都石板灘的年味兒,這才叫過年

在年味越來越淡的這些年,只有在石板灘才能找到兒時過年的年味,一條火神廟巷子足以讓你感同深受。

新都石板灘的年味兒,這才叫過年

不足三米寬的小巷內,有數間老石板灘人日常熟悉的老字號鋪子,這裡可以買到各種年貨。

新都石板灘的年味兒,這才叫過年

老鄭幹雜鋪就是最為出名的一家,鄭老闆為人親切,深受鄉里人的信任,在這小巷裡經營也有幾十年的時間了。


新都石板灘的年味兒,這才叫過年

各種副食應有盡有。

小時候,最盼望過年的時候,阿婆給我買好吃的“糕糕”,有龍眼酥、麻花、薩琪瑪……

新都石板灘的年味兒,這才叫過年

乾貨也是春節期間的熱銷品,各種瓜子、花生、葡萄乾、開心果等等都是年貨中的必備品。

新都石板灘的年味兒,這才叫過年

偶爾還能買到外來的果脯蜜餞,柿餅也是好多年都沒有吃過的了,以前阿婆還在的時候,常常買給我們吃。

新都石板灘的年味兒,這才叫過年

都說石板灘人的清晨都是從一碗麵開始的,看到生意火爆的小麵館,我們相信了!

新都石板灘的年味兒,這才叫過年

聽石板灘人說,這一家也是傳說中味道很好的麵館,主營刀削麵。我可是最喜歡吃刀削麵的哦!


新都石板灘的年味兒,這才叫過年

吃過了才知道,果然是名不虛傳。

十來年了,每一次從石板灘老街經過,我怎麼就沒發現呢?!

新都石板灘的年味兒,這才叫過年

提到石板灘的小吃,最有名的當然是老字號李天鵝蛋,這可是石板灘人引以為傲的一張名片。有這麼一種說法,到了石板灘沒有吃過天鵝蛋,就算沒有來過石板灘。

如果說清晨是從一碗麵開始的話,那麼,趕場就是從一串天鵝蛋開始的!

新都石板灘的年味兒,這才叫過年

當然,除了天鵝蛋,還有東山客家名小吃——鍋盔夾羊肉。

作為一名吃貨,每一次趕石板灘都是不容錯過的。

新都石板灘的年味兒,這才叫過年

天漸漸亮了,老街上也愈來愈熱鬧起來,如今的東山五場中,或許也只有石板灘才是最熱鬧,最有年味的了。

新都石板灘的年味兒,這才叫過年

老街上,百年文昌宮正在封閉施工中,我們為石板灘文昌宮的重生深感欣慰,也期待著來年,能看到它新的面孔。

新都石板灘的年味兒,這才叫過年

文昌宮對面,還保留著一家正宗的老字號——石板灘供銷社醬園,據老闆說,此醬園始創於民國年間,1953公私合營,成為供銷社醬園,它的前身可是石板灘人都知道的鐘記醬園。

新都石板灘的年味兒,這才叫過年

老醬園至今也是生意紅火,各種傳統手工釀造,醬油、醋等都可以在這裡買到。我已經買過一次他家的“太和豆豉”,味道確實正宗,很適合炒回鍋肉。

新都石板灘的年味兒,這才叫過年

老街上的貨物大多與過年有關,買一把傳統笤帚回家把院子打掃乾淨是個不錯的選擇。


當然,對於老客家人來講,在除夕臨近之前,買上兩個“燒箕”也是一項最重要的過年習俗,客家話音讀“飯燒”,有著來年轉運的吉祥寓意。

新都石板灘的年味兒,這才叫過年

集市上還有傳統甑子出售。這兩個特別的乖巧,很適合現代小家庭使用。

過去,東山客家人的年夜飯通常是使用這種甑子來蒸飯,用它蒸出的的甑子飯口感是最佳的。

新都石板灘的年味兒,這才叫過年

過年期間的石板灘老街那是無奇不有,古玩攤各種古玩,古錢、古幣、老青花瓷壇……讓人大飽眼福。


新都石板灘的年味兒,這才叫過年

寫神榜!

老街上,居然還能看到寫神榜的匠人,這可是最為傳統的客家文化。我完全可以為這句話負責。

新都石板灘的年味兒,這才叫過年

這位老師傅也為我們作了自我介紹,他是來自龍王鎮的一名職業寫神榜人,寫了一輩子的毛筆字,在石板灘老街為人寫神榜已有近40年的歷史,各個家族姓氏的堂號、榜文內容都一清二楚。

新都石板灘的年味兒,這才叫過年

集市上還有松枝出售,除了煙燻臘肉,客家人過年時還用於祭祀之用。

新都石板灘的年味兒,這才叫過年

過年的老街,擁擠而熱鬧,在外漂泊的遊子們、打工者們都紛紛回家過年了,街上的豪車也是多了起來。

新都石板灘的年味兒,這才叫過年

大紅的燈籠高高掛起,趕場的人們興高采烈,各種春節年貨讓整個石板灘鎮好不熱鬧。

新都石板灘的年味兒,這才叫過年

集市上的人們紛紛搶購著自己需要的年貨,簡直就是開啟了“買!買!買!”的模式。

新都石板灘的年味兒,這才叫過年

各種喜慶,各種年貨,各個商家,各路人流在這裡彙集。

新都石板灘的年味兒,這才叫過年

老字號門前也是人滿為患。

過年了,買只“燒鴨子”回家也是客家人的傳統。

新都石板灘的年味兒,這才叫過年

對於沒能擠進去的我來說,也只能在人牆外面,拍一張照片而已了,呵呵!

新都石板灘的年味兒,這才叫過年

鐵路把老場鎮一分為二,一邊是老街,一邊是新場,望著疾馳而過的火車,那份鄉愁,那股年味,或許只有老石板灘人自己才懂得。

新都石板灘的年味兒,這才叫過年

路旁的騎車場成了一年中最多車輛的時候,在石板灘還這麼一個特色:除了可以寄自行車、電瓶車外,甚至還可以寄汽車!


看到這串舊時的寄車竹牌子,又勾起了我兒時的回憶,以前跟著阿婆在上場口寄車的些許往事。

新都石板灘的年味兒,這才叫過年

過年買桔子,也是客家人過年的傳統習俗,有祈求來年大吉,吉祥如意的寓意。

新都石板灘的年味兒,這才叫過年

物產豐富的東山片區,一直有著種植甘蔗的悠久歷史,這是客家人帶入川中的農作。這種“土甘蔗”不僅可以作為水果,在節日期間款待親朋,還有著來年節節高升、步步高昇的吉祥寓意。

新都石板灘的年味兒,這才叫過年

節日的集市,各種水果無數,近年來,伴隨著周圍草莓種埴的興起,可以在市場中買到最新鮮,品質最高,且價格最實惠的冬草莓。

新都石板灘的年味兒,這才叫過年

人流最多之地,當數螺絲壩菜市場,這應該是最最熱鬧的地方了。

新都石板灘的年味兒,這才叫過年

石板灘壩上的韭黃也是東山片區品質較高的之一。


客家人的過年,怎麼能少了韭黃這道菜,年夜飯來上一道韭黃肉絲或是客家韭黃酸湯,那是最正宗的客家年夜飯,這種習俗有著來年飛黃騰達的寓意。

新都石板灘的年味兒,這才叫過年

客家阿婆們自家制作的傳統水豆豉配上老臘肉,可是道節日裡的客家傳統菜之一。

是不是又想起外婆家的老豆豉啦?哈哈!

新都石板灘的年味兒,這才叫過年

紅薯,又稱紅苕,客家人稱“番薯”,東山特產之一。


東山黃泥巴土種埴的紅薯品質最佳,適合蒸肉打底,風味可不一般哦!

新都石板灘的年味兒,這才叫過年

肉攤上掛滿了的新鮮豬肉,“割豬肉”那是小時候阿婆帶我們趕場最為重要的一個環節。


小時候,家裡窮苦,兩三天才能吃到一次肉。

新都石板灘的年味兒,這才叫過年

然而在今天,我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客家阿公阿婆們再也不用數著兜裡的錢來計劃買肉了。


估計這位阿公也是給小孫孫來買肉的,有可能還是拿回家“炸酥肉”的哦!呵呵!

新都石板灘的年味兒,這才叫過年

對於現代追求方便的人來說,買上幾碗傳統夾沙肉、鹹燒白、甜燒白回去擺上年夜飯桌上,那是太方便了。

新都石板灘的年味兒,這才叫過年

雞市也是客家人過年中最為熱鬧之地,買上一隻漂亮的大公雞,除了回家家祭之外,還可拿來為家人制作客家傳統菜——薑汁雞。


薑汁雞可是客家人年夜飯上的硬菜頭牌,絕對不能沒有!

新都石板灘的年味兒,這才叫過年

估計這位阿婆也是好不容易選到了自己心意的好雞啦!哈哈!

新都石板灘的年味兒,這才叫過年

除了雞,怎麼能少了魚呢?!


年年有餘,也是年年必有魚。紅燒鯉魚,糖醋鯉魚……

新都石板灘的年味兒,這才叫過年

過年了,給阿公買一把什邡葉子菸孝敬他老人家,一定很高興。

新都石板灘的年味兒,這才叫過年

有了煙,當然還要有酒了,不管阿公還是阿爸,打幾斤“燒酒”回家,過年了好好陪他們喝一場。不過,在此也提醒大家,為了家人的身體,節日裡美酒雖好,可不能貪杯!

新都石板灘的年味兒,這才叫過年

熱鬧的菜市場裡,阿婆把菜買好了,還要為家裡添置一些大盤,好作盛裝佳餚之用。


當然,也裝滿了一家人的幸福。

新都石板灘的年味兒,這才叫過年

或許孫兒們都已經迫不及待的想回家過年了,因為他們想買的糖果早已裝進揹簍了。

新都石板灘的年味兒,這才叫過年

各種花卉為節日增添了更多的喜慶。

買上幾盆,裝飾老家,讓全家都高高興興,快快樂樂的過個好年。


新都石板灘的年味兒,這才叫過年

這裡,就是喜慶而熱鬧的東山客家石板灘鎮;這裡,有最熱鬧的趕場場景;這裡,有最豐富的年貨;這裡,也有最美滿而濃郁的年味。


你是否已經回到家中?

是否還在回家的路上?

是否還在趕場的路上?

是否早已為過年做好準備?

新都石板灘的年味兒,這才叫過年

最後,祝願石板灘,祝願東山,

祝願我們每一位新都人:

新春快樂!鼠年年大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