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說經典:春季防病扶正祛邪之方劑-玉屏風散

解說經典:春季防病扶正祛邪之方劑-玉屏風散

人為什麼會生病?西醫學認為與人的免疫力低下有關係。中醫學則認為與人體正氣強弱有關,如《黃帝內經》的兩句名言:“正氣內存,邪不可幹”、“邪之所湊,其氣必虛”,從正反兩個方面說明了人體的正氣的重要性。


在自然界中六氣的變化影響著萬物的生長變化例如風、寒、暑、溼、燥、火這種氣便稱為“六淫”。六淫致病的特點是由外而入內,大多數與氣候季節有關。

解說經典:春季防病扶正祛邪之方劑-玉屏風散

例如在春季多風病,《素問·生氣通天論》:“因於露風,乃生寒熱。”風為春季的主氣,善於流動,輕揚開洩的特性,故稱為風為百病之長。臨床上常見病證有外感風寒、風熱、風溼、風痺、風疹等。特別是身體虛弱衛氣不固,免疫力低下的人最易感風邪。從中醫的角度來說,任何疫病的預防,都當以扶正為本,使人體陽氣健旺是關鍵。扶正就是祛邪,祛邪就是扶正,邪去正安,正勝邪退。


人之所以易感外邪,是源於表虛,也就是衛外之氣不足之故。衛氣,具有保衛的功能,抵禦外邪。
如果人的正氣不足,體質虛弱,肌表的衛氣就不堅固,抗禦外邪的能力就會減弱,因而也就容易招致疾病的侵襲。衛外不固,也可以理解為西醫的抵抗能力下降。如果將此關係比擬為國防的話,可以這麼說:因為邊境防衛弱了,因此導致外敵入侵。

解說經典:春季防病扶正祛邪之方劑-玉屏風散

元代醫家危亦林創制了一個名叫“玉屏風散”的方劑,“此欲散風邪者,當倚如屏,珍如玉也”,這句話出自《刪補名醫方論》,說的就是玉屏風散。現代藥理學研究證明,玉屏風散具有調節人體免疫力的之功效。
方名解析


玉屏風散是扶正祛邪的代表方,有兩大特點:


其一是取名十分貼切。“玉”者,有珍貴而堅固的意思,表明古人對這個方子相當珍視,它的用途非常之大;屏風是一種室內門前擋風的傢俱,也是一種古色古香的藝術品。“玉屏風”像是一道結實緻密的擋風牆,使風邪無法侵入。

其二,玉屏風散是專門針對體虛、肌膚不固、易感冒者而設。玉屏風散能扶助正氣,增強體質,提高機體抗邪能力。

解說經典:春季防病扶正祛邪之方劑-玉屏風散

藥方詳解

組成:防風 黃芪 白朮

功效:益氣、固表、止汗。

主治:表虛不固,自汗惡風,面色㿠白,或體虛易感風邪者。

其歌訣如下:玉屏組合少而精,芪術防風鼎足形,表虛汗多易感冒,固衛斂汗效特靈。

“玉屏風散”中所含中藥頗為簡單,只黃芪、防風、白朮三味。前兩味藥,以扶正為主,而防風則以祛邪為主。
1.防風:祛風解表,勝溼止痛,止痙。長於發表散風,無論是風寒感冒,還是風熱感冒兩者均可使用。防風遍行周身,上清頭面七竅,內除骨節疼痺、四肢攣急,稱治風之仙藥。


2.黃芪:補氣昇陽,益氣固表,還具有利尿、改善腎功能、抗菌、抗病毒、抗炎、保肝等作用。黃芪是健脾補氣藥的代表,於內,可大補脾肺之氣,於外,可固表止汗,特別適合於治療肌表衛氣不固導致的體虛盜汗,是方中的主打藥物;藥理學研究發現黃芪能增強非特異性免疫功能,從而在一定程度上能抑制病毒的複製。黃芪主要含多糖和皂苷是促進免疫功能的主要有效成分。


3.白朮:健脾益氣,燥溼利水,止汗,安胎。白朮則能健脾益氣,幫助黃芪加強益氣固表的功能,為輔藥;藥理研究發現,白朮能夠提高細胞免疫功能,還能提高血清中免疫球蛋白的含量,又能增強體液免疫功能。

解說經典:春季防病扶正祛邪之方劑-玉屏風散

總體而言,方中黃芪甘溫,擅補脾肺之氣,俾脾氣旺則土能生金,肺氣足則表固衛實。白朮甘苦而溫,專入脾胃經,為健脾益氣要藥,協黃芪則培土生金,固表止汗之功益著。二藥合用,使氣旺表實,則汗不能外洩,風邪不易內侵。


配伍少量防風,甘溫不燥,藥性緩和,走表而祛風散邪,與黃芪、白朮相配則補中寓散,且黃芪得防風,固表而不留邪;防風得黃芪,祛邪而不傷正。
全方諸藥配伍,以益氣固表藥為主,酌配少量解表祛風之品,補中兼疏,寓散於收,相反相成,共奏益氣固表止汗、扶正祛邪之功。表虛自汗之人服之,能益氣固表以止汗洩;體虛易感風邪之人服之,能益氣固表以御外邪。

關聯搭配

對於免疫力差經常愛感冒的患者可以增加營養搭配上蛋白粉、維生素C來補充營養提高抗病能力。
用藥注意

1.忌油膩食物。

2.本品宜飯前服用。

3.按照用法用量服用,小兒、孕婦、高血壓、糖尿病患者應在醫師指導下服用。

4.服藥二週或服藥期間症狀無明顯改善,或症狀加重者,應立即停藥並去醫院就診。

5.對本品過敏者禁用,過敏體質者慎用。

(本文僅供專業人士參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