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名方《玉屏風散》,3味藥給你補足脾氣,卻有一類人無法使用

玉屏風散出自元代醫家危亦林《世醫得效方》,組成只有三味藥:防風1兩,黃耆(蜜炙)2兩,白朮2兩。主要功效是補脾實衛、托里固表。主治表虛自汗,易感風邪;風雨寒溼傷形,皮膚枯槁。

千古名方《玉屏風散》,3味藥給你補足脾氣,卻有一類人無法使用

《古今名醫方論》柯韻伯:

防風遍行周身,稱治風之仙藥,上清頭面七竅,內除骨節疼痺、四肢攣急,為風藥中之潤劑,治風獨取此味,任重功專矣。然衛氣者,所以溫分肉而充皮膚,肥腠理而司開闔。惟黃耆能補三焦而實衛,為玄府御風之關鍵,且無汗能發,有汗能止,功同桂枝,故又能治頭目風熱、大風癩疾、腸風下血、婦人子髒風,是補劑中之風藥也。

所以防風得黃耆,其功愈大耳。白朮健脾胃,溫分肉,培土即以寧風也。夫以防風之善驅風,得黃耆以固表,則外有所衛,得白朮以固裡,則內有所據,風邪去而不復來,當倚如屏,珍如玉也。

白話文的解釋就是:

話說城堡屢受病毒外魔侵犯,大夥決定加強防禦措施,於是遣黃芪大將建立圍牆,提高士氣,訓練兵員,防風為統領巡邏周邊,殺敵禦寇,白朮在大本營脾胃所提供後勤糧草,分工合作,升級城堡。

千古名方《玉屏風散》,3味藥給你補足脾氣,卻有一類人無法使用

1、主治“表虛自汗”,提高免疫力

該方最早出自宋代張松《究原方》,但原著已失傳。有的學者認為該方出自元代醫家朱丹溪的《丹溪心法》或元代醫家危亦林的《世醫得效方》。

玉屏風散由黃芪、白朮、防風3味藥組成,具有益氣固表止汗的功效。用於表虛導致自汗和經常容易感冒之人,比如體質虛弱、免疫力低下、易出虛汗、易感冒的人。

千古名方《玉屏風散》,3味藥給你補足脾氣,卻有一類人無法使用

在中醫學裡,“表”是肌表的意思,人的肌表,包括皮膚、毛髮、肌肉。人的肌表由衛氣主管,起著防禦病邪、保衛人體的作用,相當於人體的免疫力。

表虛之人,衛氣必定虛弱,不能固護肌表,免疫力低下則不能抵擋風邪的侵襲而容易感冒;表虛之人,衛氣不能固守津液,津液外溢,表現為出汗多,同時還怕冷、怕風等。

千古名方《玉屏風散》,3味藥給你補足脾氣,卻有一類人無法使用

中醫認為,肺主氣,衛氣由肺主管。肺氣來源於脾,脾氣足則肺氣充足,肌表則堅固。因此,玉屏風散用甘溫的黃芪,大補肺脾之氣,使衛氣充實、肌表堅固,汗液不易流失;用白朮健脾益氣,使肺氣得到充養,進而加強止汗;防風,別名“屏風”,藥性辛溫而散,可以在肌表起到防禦風邪、驅散風邪的作用。

千古名方《玉屏風散》,3味藥給你補足脾氣,卻有一類人無法使用

玉屏風散的藥味雖然少,但組方非常精當,三藥合用,使衛氣充足,免疫力提高,肌表固密,自汗怕風的症狀自然就痊癒了。該方命名為“玉屏風散”,是因為它有益氣固表、防禦風邪的功效,好像為肌表衛氣不固之人加了一面御風的屏障,而且珍貴如玉。

2、可治過敏性鼻炎,臨床適用廣

玉屏風散可用於治療過敏性鼻炎。是否有道理呢?

中醫認為,肺主氣,開竅於鼻,肺氣通於鼻。如果肺氣虛弱,衛氣不固,外邪容易由鼻侵犯人體,可以導致鼻塞、流涕、噴嚏、嗅覺不靈等過敏性鼻炎的症狀。玉屏風散具有益氣固表的作用,如果堅持服用,能夠充養肺氣,提高衛氣防禦能力,提高患者抗過敏能力,起到治療過敏性鼻炎、預防復發的作用。

對於症狀較嚴重的患者,可以在玉屏風散基礎上,適量加大防風的劑量,也可以酌情加蒼耳子、辛夷花、白芷、川芎等中藥入湯劑煎服。

千古名方《玉屏風散》,3味藥給你補足脾氣,卻有一類人無法使用

但是,中醫治病必須以辨證為基礎,過敏性鼻炎除因肺氣虛弱外,還與脾、腎虛損有關。對於脾、腎虛損為主的患者,單純用玉屏風散就顯得不夠了,要聯合健脾、補腎治療。

玉屏風散適合於證候為表虛衛氣不固的過敏性鼻炎患者,此類患者臨床上除突發鼻癢、噴嚏、流清涕、嚴重者嗅覺減退或消失等症狀外,還伴有汗出惡風、面色白、舌淡苔薄白、脈浮虛等表虛的證候。

千古名方《玉屏風散》,3味藥給你補足脾氣,卻有一類人無法使用

上面談到了本方的適應症,下面再來談談什麼人不適合用本方,

由於本方是溫補為主的,所以如果以溼熱、淤血、容易上火等以實邪為主的人不適合單獨運用本方,但在兼有氣虛的情況下本方可以配合去溼熱、化淤血、清火藥一起運用。

溫馨提示下,以上推薦的調理方法主要針對沒有重大疾病的成年人,如果是兒童、備孕或懷孕、或有重大疾病的人請在諮詢後用藥或調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