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站在廣州洗村的廢墟之中,仰望對面CBD,到底哪裡才是明天?

我們生活的城市,總在飛速發展,曾經繁榮的地方,如今都已經敗落。每一個城市的角落,可能都藏著這樣一片廢墟。

生活在這裡的人們,早已搬離,再過不久,這樣便不復存在,被一棟棟高樓大廈所取代。然後,再過一個輪迴,也許,這些大廈也將被淘汰,如此反覆...

我站在廣州洗村的廢墟之中,仰望對面CBD,到底哪裡才是明天?

而廣州,也是如此。


廣州鋼鐵廠,老廣州人的青春年華


我站在廣州洗村的廢墟之中,仰望對面CBD,到底哪裡才是明天?

對於城市發展而言,總是在飛速發展,特別是生活在廣州這座城市的人,體會也最深刻。有時候,人們老去的速度還趕不上廣州這座城市的新陳代謝。

很多人都已經成為了別人口中的老廣州人,見證了很多地方慢慢變成一片廢墟,昔日的繁華早已不見,而廣州鋼鐵廠便是其中一員。

我站在廣州洗村的廢墟之中,仰望對面CBD,到底哪裡才是明天?

曾經這裡是全國聞名的廣鋼集團,1958年投產正式運營,經過了五十多年風風雨雨,如今早已人去樓空,昔日的機器早已鏽跡斑斑不在轟鳴,也再也見不到陽光下做業的工人,你能看到的只有斷壁殘垣。

要知道當年的廣鐵,可是人們打破頭都想進的單位啊,附近的居民是該慶幸見證了它的發展,還是還感慨它的敗落呢?

還記得上世紀90年代,廣鋼的煙塵汙染有沒有曾經困擾你們?堆積成山的爐渣有沒有曾經讓你避而遠之?現在,都成了廢墟。


世界大觀,隱匿在廣州的世界公園


我站在廣州洗村的廢墟之中,仰望對面CBD,到底哪裡才是明天?

當現在的小孩遊玩,只提到長隆的時候,作為父親或者長輩的你,還記得那個世界大觀嗎?當年,有沒有和園裡的雕塑合過影?

那個時候,花90元買一張門票,只是為了看一眼世界大觀的樣子,可沒有覺得門票很貴,反而覺得很值得!1995年開業的它,那時候的火爆程度比現在的長隆有過之而不及,“無須遠行萬里,便能飽覽天下美景。”這便是是當時媒體對世界大觀的描述。

但是,現在把時間回到正常的軌跡,當年那個金碧輝煌的泰國金塔早已風光不在,牆皮剝落,整個園區早已廢棄。


廣州冼村,城中村裡的鄉愁


我站在廣州洗村的廢墟之中,仰望對面CBD,到底哪裡才是明天?

小時候,我們都聽過余光中的《鄉愁》,對於廣州城中村來說,洗村便是那個無法繞過去的鄉愁。

面對迎面的高樓大廈,而卻身處在一片廢墟之中,哪裡才是明天,他們也不清楚。而這也是洗村的現狀,住在這裡的人們,一定都見證過它曾經遭受過的劇痛,與廣州中軸線距離不到一公里的洗村,但是卻恍若兩個世界。

我站在廣州洗村的廢墟之中,仰望對面CBD,到底哪裡才是明天?

舊的家園,被城市發展衝擊得支離破碎,而新的機理還有建起,這片廢墟中有你曾經的家園嗎?而這裡也被外來人的夢想所填充,陰暗狹隘的小巷內又有多少熱血青年來去匆匆?

也許陽光不曾照耀到這裡,但是夢想可以照進現實。


番禺紫坭糖廠,無人知曉的前蘇聯廠房


我站在廣州洗村的廢墟之中,仰望對面CBD,到底哪裡才是明天?

這裡是我國自行建設的第一家紫坭糖廠,也是擁有自動化榨糖生產線的國有企業,最輝煌的時候,四千多名員工一同工作時的場景你能想象的到嗎?要知道1953年這裡邊建成投產了!

至於為什麼說它是前蘇聯的廠房,在廠子的門口的牆壁上寫著他的來歷:蘇式建築群,也是但是最時髦的標誌,要是放在現在,就是網紅景點了,惹得大家紛紛打卡不可。

我站在廣州洗村的廢墟之中,仰望對面CBD,到底哪裡才是明天?

無論曾經多麼的繁華,今天只有空空蕩蕩的廠房在訴說著它曾經的輝煌。對於這樣有著特色歷史韻味的建築,不知道還能保存多久,因為對於城市發展來說,拆與不拆總是一道糾結的難題

現在每天,依舊有三三兩兩的攝影愛好者,用他們的鏡頭去記錄這段歷史,用鏡頭去捕捉曾經它的光輝與故事。


五羊自行車廠,藏匿在珠江邊的秘密


我站在廣州洗村的廢墟之中,仰望對面CBD,到底哪裡才是明天?

羊城,多麼一個深入老廣州人心中的愛稱,對於五羊自行車廠,更是這裡的驕傲了。要知道當年擁有一輛自行車,和現在擁有一部蘋果手機一樣。

1960年創辦的五羊自行車廠也曾經是全國最大的工廠之一,如果你經歷過那個年代,肯定少不了它的記憶。

我站在廣州洗村的廢墟之中,仰望對面CBD,到底哪裡才是明天?

如果,如果你去看看那人去樓空的廠房,是否還會回憶起曾經那繁忙的樣子?無論當年的它多麼輝煌,如今早已消失在城市的一角,留下了一副待拆的巨大軀體。

如今的它,儼然一副佈滿塵土、一副搖搖欲墜的樣子。是啊,早已經沒落了,但願,我還能多看一眼,不知道何時,你就淹沒在城市發展的歷史裡了——再也看不見。


尾聲:


歷史的車輪轟轟烈烈得向前,新的事物一直都在不斷的取代舊的事物,我怕城市發展太快,連回憶也追趕不上。我知道一座城市需要發展,無可厚非,伴隨著一些建築的新陳代謝也無可厚非。

但是,我們總會聽到不一樣的聲音,比如:幹嘛這麼懷舊?拆就拆了唄不是還有影像資料。但,有時候我們拆除的並不是一個建築,而是一段歷史底蘊;丟棄的並不是一個過時的物件,而是一個城市的文化內涵;所遺忘的並不是一個老掉牙的故事,而是一個人所經歷的青春與回憶...

我站在廣州洗村的廢墟之中,仰望對面CBD,到底哪裡才是明天?

城市發展與歷史保護,依舊是每一個城市糾結的選擇題,正如當年的綠水青山一樣為城市發展讓道一樣,如今卻變成了金山銀山。希望著濃厚底蘊的歷史建築都能得到很好地保護,或是開發新的價值,在這個新時代重新煥發歷史的光彩。

我不希望用這些隱藏在城市角落裡的廢墟,來喚起你的記憶中的回憶、來告訴你曾經它存在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