敵人已經兵臨城下,領袖卻仍堅持閱兵?事後才知很英明

閱兵式作為一項展示本國軍事實力的盛大活動,歷來受到各個國家的青睞,所以後來很多軍事實力強大的國家,每逢重大紀念日之時,都會在本國召開閱兵活動。對於這種頗具儀式感的活動,一來可以提升民眾對國家實力的信心,二來也可以藉機震懾一下其他國家,讓這些國家見識到本國的實力,不敢輕易來犯。不過相信大家都知道,閱兵式一般都是在國家安定的情況下召開,畢竟要是國家動盪,哪裡還有多餘的精力訓練儀仗隊。

敵人已經兵臨城下,領袖卻仍堅持閱兵?事後才知很英明

當然凡是都有例外,比如上世紀的蘇聯就不按套路出牌,在面對敵人兵臨城下的危機時刻,都仍然要堅持將閱兵式舉行完成,可以說是進行了一場豪賭,一旦失敗,恐怕歷史都要改寫。據悉,在二戰的戰火愈演愈烈之時,為了激發民眾英勇抗敵的決心,斯大林決定在首都莫斯科舉辦一次盛大的閱兵儀式,然而沒想到德軍卻突然“造訪”,當時德國的機械化部隊已經直逼莫斯科,大有掃蕩蘇軍之勢。而氣勢洶洶的德軍也讓蘇聯百姓不禁為本國的處境感到十分擔憂,不過對此斯大林卻十分樂觀,認為本國軍隊完全有實力擊敗德軍,所以並沒有下令撤軍。

敵人已經兵臨城下,領袖卻仍堅持閱兵?事後才知很英明

隨著180萬德國大軍距離莫斯科越來越近,很多國家也開始擔憂蘇聯,到底能否守住莫斯科,而此時蘇軍內部的一些將士也開始極力奉勸斯大林放棄閱兵,擊中精力備戰,然而強硬的領袖斯大林和將軍朱可夫依然堅持要完成閱兵式。德軍見狀自然是內心竊喜,認為這實在是殲滅蘇軍的絕佳機會,因此便打算髮動戰機,一舉破壞蘇聯的閱兵式,順便滅滅蘇軍士氣,然而沒成想上天眷顧蘇聯,在閱兵當日下起了大雪,致使德軍的飛機無法飛行。

敵人已經兵臨城下,領袖卻仍堅持閱兵?事後才知很英明

於是蘇聯的閱兵式在沒有受到任何影響的情況下順利召開了,而斯大林在列寧墓前激情澎湃的演講,也無疑鼓舞了蘇軍士氣,使得他們最終贏得了莫斯科保衛戰的勝利。由此可見,斯大林不放棄閱兵的舉動實際上是出於其合理的考慮和謀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