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管理人是管理走向良性的保障

中国几千年来都是人管人,这种管理办法是人的因素决定一切,人的能力大小、思想素质决定管理的质量。

现在提倡把权力关在制度的笼子里,就是制度管理的人的一种提法。要真正做到制度管理人,还有一个很漫长的过程。我们国家是一个十几亿人口的大国,工业化建设体系完整,各行各业各部门的岗位、职能非常多,用人上岗、岗位执行职能都是人的主观起主要作用。如何用制度选拔人上岗,用制度管理岗位执行职能,确实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难度非常大的管理工程,拿一个学校的办公经费管理来说:校长负责制,经费管理小组管理,会计出纳财务管理。这种管理模式很健全,无懈可击。会有什么问题呢?记得有一个朋友曾经讲了他的经历,他是学校的财务会计,根据会计法各种财经法规,制止校长违规使用公用经费,结果校长借会计改革的机会免去了他的会计岗位,理由是他不听话。推而广之,谁按制度办事,触犯了顶头上司的利益,谁就当心受免。所以说,要制度管理人有相当难度。

要真正做到制度管理人,必须建立一个任免审核部门,这个任免审核部门就不是本单位的一把手管理,而是有上一级管理。本单位的一把手就连建议权和推荐权都不应该拥有,否则制度管理人就是一句空话。上面那个被免的会计就是因为校长拥有了推荐权,制度规定校长不推荐,会计岗位就不聘请,于是他就从会计岗位上下岗了。这让坚持原则的人遭打击报复,进而恶性循环,可想而知后来的这个学校,办学经费的使用是怎样的荒谬绝伦。

管理确实要做到制度管理人,制度管理人,才能真正的把权利关在制度笼子里,才会消除腐败现象。制度管理人才是管理走向良性的保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