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汉相争 鸿沟为界的由来

楚汉相争 鸿沟为界的由来

公元前205年夏,项羽在彭城(今江苏徐州)大败汉军,刘邦退到荣阳,楚军乘胜追击,在荥阳一带互相攻伐长达两年之久。

公元前204年楚军包围了荥阳,刘邦感到形势危急,向项羽求和。项羽听从谋士范增的计策,拒绝汉军的讲和要求,并决定乘胜追击。刘邦势单兵弱,但非常善于用计谋之人。他接受谋士陈平建议,对楚军实行反间计,设法离间项羽和范增的关系。项羽虽勇却无谋,不知是刘邦的计策,果然对范增生疑,并把他驱逐出军。范增蒙受不白之冤,含恨离开,途中病死。从此,项羽失去了智多星,多误战机。

项羽率兵东进开封、商丘一带作战,留部将曹咎守成皋。并再三嘱咐无论如何不要与汉军交锋。汉军得知情报后,多次到城下叫阵谩骂,曹咎不忍羞辱,怒而率部出城,欲渡过汜水与汉军作战。当船至河中时被汉军突袭而败,曹咎后悔不迭,自知无颜见项羽遂自杀身亡。刘邦复取成皋,屯兵广武,取敖仓之粮而用。

楚汉相争 鸿沟为界的由来

此后不久,刘邦兵分两路,一路仍在荥阳同项羽相持,一面派大将韩信抄楚军后路,占领河北、山东一带。从此汉军有了更为巩固的后方,关中的萧何更是源源不断地运来兵员、粮饷。而此时项羽则补给困难,危机四伏,形势发生了逆转,楚军渐弱,汉军日盛。

公元前203年,刘邦与项羽集重兵于广阳(今河南荥阳)相持不下,刘邦列出兵攻打楚国,刘邦列项羽十罪状:项羽听了刘邦的话,气得浑身发抖,只好向刘邦突施冷箭,射伤了刘邦,挽回了一点面子.两军相持已达三月,项羽兵粮缺乏,被迫提出了“中分天下,割鸿沟以西为汉,以东为楚”的要求,即以鸿沟(荥阳东南)为界,中分天下,鸿沟以西属汉,以东为楚,并遵照和约,项羽送还刘太公,吕雉等刘邦家人,率军近回原地,刘邦则在张良的建议下继续追击饥饿疲惫的楚军.

楚汉相争 鸿沟为界的由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