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斤女大學生去世,百萬捐款卻只收到2萬?迴應來了

1月13日,24歲、43斤、1.35米的貴州女大學生吳花燕由於搶救無效離世。

43斤女大學生去世,百萬捐款卻只收到2萬?回應來了

悲劇發生後,有網友質疑@9958兒童緊急救助中心,稱其用吳花燕的名義在網絡上募款逾100萬,只給了吳花燕所在醫院2萬塊。另據封面新聞報道,開啟募款時,吳花燕本人並不知情

14日晚,中華少年兒童慈善救助基金會(以下簡稱:中華兒慈會)就百萬捐款的去向做出了說明:

9958救助中心為吳花燕共募集善款1004977.28元,並在2019年11月4日轉款2萬元用於治療;而後結合當地政府啟動救助機制的現實情況、吳花燕及其家屬的意向,餘款希望預留至手術和康復治療再使用,但由於吳未達手術條件,餘下善款未能撥付至醫院。

此外,該機構還遭到實名舉報囤積捐款用來理財獲益,而記者查看其2018年年報,其短期投資金額達4.09億元。

對於慈善機構這樣的操作,網友炸了,直呼太心寒,稱這是在透支社會的善念。

把“43斤女大學生”的悲情當生意

募集百萬轉款兩萬,還收6%手續費!

1月13日,備受社會關注的“43斤女大學生”吳花燕,於貴州醫科大學附屬醫院搶救無效死亡。

43斤女大學生去世,百萬捐款卻只收到2萬?回應來了

這讓不少人感到震驚和心疼。就在2019年10月,各大媒體報道吳花燕:這位的身高只有1.35米,體重只有43斤,家境極貧的女大學生,身患重病,需要錢來治療。消息傳開後,各大公益組織紛紛湧來,為吳花燕籌集的治療款就超過了100萬元。

43斤女大學生去世,百萬捐款卻只收到2萬?回應來了

然而,這些慈善捐款,吳花燕生前並未拿到。根據隨後《封面新聞》的跟蹤報道,其中有幾大貓膩:

1、9958眾籌超100萬,只轉給吳花燕2萬元用於治療

一個名為“9958兒童緊急救助中心”的慈善機構於10月為吳花燕開通了微公益平臺,兩個平臺為吳花燕籌到的善款總金額,已經超過100萬元。但吳花燕生前,平臺只轉給吳花燕2萬元用於治療。

43斤女大學生去世,百萬捐款卻只收到2萬?回應來了

2.在吳花燕及家屬不知情的情況下籌款

據《封面新聞》,9958兒童緊急救助中心,是在吳花燕及其家屬不知情的情況下,用兩個籌款平臺籌款。同時,未經吳花燕本人及其家人同意的情況下,給吳花燕被開通一期二期籌款,多籌集了40萬元。

3.眾籌還要收取6%的手續費

9958兒童緊急救助中心”眾籌時,還明確標明要收取6%的手續費。

這意味著,100萬的捐款,吳花燕只拿了2萬作為治療,9958已經拿了6萬作為成本費了。

43斤女大學生去世,百萬捐款卻只收到2萬?回應來了

4.眾籌信息不透明

按照《慈善法》的規定,慈善機構在籌集善款時,應公佈負責人個人信息、聯繫方式以及辦公地址。但聲稱幫助吳花燕的慈善機構,並沒有公佈相關信息。

因此有哪些人為吳花燕捐了款,捐了多少錢,他們來自哪裡,吳花燕全不知道。我們也不知道。

5.某短視頻賬號打著吳花燕的名義籌集了45萬元,在她並未收到這筆錢的情況下,宣稱“已將愛心親自交至吳花燕手上”。

43斤女大學生去世,百萬捐款卻只收到2萬?回應來了

吳花燕的家屬還向媒體爆出,另外有人在網絡上發起的“護燕行動”,募集到45萬元善款,在吳花燕並未收取這筆錢的情況下,卻發佈視頻稱,“已將愛心親自交至吳花燕手上”。

中華兒慈會回應:本人要求餘款留至手術

資料顯示,9958兒童緊急救助中心,是中華少年兒童慈善救助基金會的項目之一。

14日晚,中華少年兒童慈善救助基金會官方微博發佈《關於9958救助中心救助吳花燕的情況說明》稱,9958救助中心為吳花燕在公募平臺開通了籌款項目,微公益平臺與水滴公益平臺共計為吳花燕籌款1004977.28元。2019年11月4日,9958救助中心轉款2萬元(微公益平臺1萬元,水滴公益平臺1萬元)至醫院,用於吳花燕的治療。

其表示,結合當地政府啟動救助機制的現實情況,吳花燕及家屬同時提出捐款使用意向需求:餘下款項希望預留至手術和康復治療再使用(經核實,吳花燕病情有反覆,尚未達到手術條件)。

43斤女大學生去世,百萬捐款卻只收到2萬?回應來了

中華兒慈會,將盡快與吳花燕家屬進行溝通,瞭解意願,後續善款的使用情況及時向社會各界公開說明。

此外,聲明還強調,針對此次的公眾質疑,中華兒慈會調查組要求9958救助中心進行全面核查,同時繼續接受社會監督。

對於中華兒慈會的回應,網友顯然是不買賬的。

有網友指出,應該把捐款返還給捐款人。網友捐款是給吳同學治病用的,既然吳同學用不到了,請返還給捐款人。捐助給吳同學家屬並不符合當初的捐款意願,

更有捐款人稱這是“打著慈善的幌子吸人血”,要求將其捐款退還。

43斤女大學生去世,百萬捐款卻只收到2萬?回應來了

近年來,在以水滴籌、輕鬆籌為代表的一批網絡眾籌平臺上,求助人相關信息屢被質疑。愛心籌款平臺引發的社會爭議持續不斷:有的將病情誇大,藉以抬高所需費用;有的隱瞞真實財產,扮成家徒四壁、債臺高築的可憐樣;還有的把善款用到與看病無關的方面,甚至買奢侈品高消費……。

“必須得有個說法”,是公眾對監管機構依法介入的期待。

根據《慈善法》規定,慈善機構在籌集善款時,應公佈負責人個人信息、聯繫方式以及辦公地址,但上述9958緊急救助中心的籌款項目中並無這些信息。

事實上,目前慈善捐贈看起來是管理混亂、財務制度形同虛設,但表面的“亂”又隱隱地透露出很多人背後的算計。亂象之後必有魅影,只有在司法介入之後,才能讓慈善捐贈重塑形象。

蜂贏國際綜合自央視新聞、封面新聞、中國基金報、證券時報、新京報、每日經濟新聞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