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變形記丨石宕田園村:茶桃不言,書墨留香

鄉村變形記丨石宕田園村:茶桃不言,書墨留香

鄉村變形記丨石宕田園村:茶桃不言,書墨留香


鄉村變形記丨石宕田園村:茶桃不言,書墨留香

▲山青水秀石宕村


正午的陽光,灑在一壟一壟桃樹上,彷彿給綠油油的桃園染上了一層金色的光芒。


桃園裡,十多位農民迎著春光正在勞作。68歲的方自根獨自在一隅為桃樹鋤草,望著眼前的桃樹林,方自根黝黑的臉上露出淳樸的微笑。


這位年過花甲的村民,身體硬朗,田間地頭工作的勁頭一點不輸年輕人。


鄉村變形記丨石宕田園村:茶桃不言,書墨留香

▲68歲的方自根接受採訪


四月見末,五月未來,仙華山腳,浦江縣仙華街道石宕村,一派田園風光。“桃樹地裡的雜草要除掉,桃樹才長得好。”方自根對土地一片深情。


陽光下,石宕村的桃園、茶園,顯得格外有活力,果樹茶樹正旺盛生長。桃園、茶園,以及整個石宕村滿山遍野的翠樹,樹樹相連,使綠色成了石宕最亮的一道色彩。


鄉村變形記丨石宕田園村:茶桃不言,書墨留香

▲田頭屋後的小型蔬菜園也是景色秀麗


石宕村不大,人也不多,以前是山石成堆的山石窩。但是,現在大不一樣了,石宕村民不僅努力保護石宕的綠水青山,而且引進了高科技可循環農業,讓綠水青山變成金山銀山,石宕村也悄悄變了模樣,成了當地頗有名氣的生態坡地村。


走在生態碎石路上,浦江藍城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趙輝特別興奮:“眼前這個近百畝的桃園,是陳劍平院士和一批專家按照國家標準化桃園開發規劃的,整個桃園用甘蔗皮覆蓋,綠色環保,園中生態路可以通車,方便養護桃園。


在石宕,不僅桃園,還有茶園、蔬菜園等都是標準化生產、可循環發展,都要打造成綠色科技可循環農業的樣本。”


鄉村變形記丨石宕田園村:茶桃不言,書墨留香

▲陳劍平院士工作站


生態坡地村的水渠也不一樣,整個村子環繞著兩尺見寬的天然生態水渠。水渠不寬,但是蜿蜒流淌,水裡長滿了翠綠的水生植物。


“這條水渠的水是仙華山上流下來的山水,清得很。石宕,現在真漂亮,山青樹綠水清澈,我們農民的收入也好。我在桃園、茶園幹活,每個月能拿到3000多塊錢。”方自根情不自禁地讚美石宕村這幾年的發展。


桃園邊上,有一處工地正在悄悄施工,一排造型別致的建築基本完工。“這是正在建設的浦江書畫藝術中心,建築面積9000平方米,將會成為中國美院的教學基地之一。


石宕不僅要山清水秀,村民富裕,而且還要文化興盛。”仙華街道黨工委書記黃峰說:“書畫之鄉,浦江好‘書’。書畫是浦江的金名片,石宕人自古也喜歡書畫。


今後,這個書畫中心會請美院的老師來教畫,請美院的學生來展示作品,如果條件成熟,還要舉辦書畫交易。”


鄉村變形記丨石宕田園村:茶桃不言,書墨留香

▲碎石路、生態水渠和國家標準化桃園

與遠處的青山融為一體


沿著生態水渠,漫步碎石道,田園風光旖旎迷人。不遠處,50多歲的村民朱竹花,正在清掃村道。


說到鄉村的變化,朱竹花臉上露出了甜蜜的微笑:“我一輩子生活在這裡,做夢也想不到石宕村會這麼漂亮。”


浦江縣委常委、宣傳部長徐利民說:“青山、白雲、秀水,桃園、茶園、書畫園,我們會繼續努力,把石宕村建設成為美好鄉村的‘重要窗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