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亞6000噸級驅逐艦,052D火力最猛,韓製戰艦正迎頭趕上

在亞洲,中日韓這三個東亞國家的海上力量處於領先水平。尤其在驅逐艦方面,三國的驅逐艦都形成了萬噸級神盾防空驅逐艦和6000噸級多用途(通用)驅逐艦的兩級體制,在這方面,我國和日本的通用驅逐艦已經形成規模,而韓國在這方面更是想迎頭趕上。

目前,我國海軍在建的新型驅逐艦體系已經很清晰。

12000噸級的055型萬噸級驅逐艦,防空反導能力突出,是擁有全燃動力、雙波段相控陣雷達和先進的電子戰能力的海上王牌,目前首艦南昌艦已服役,至少7艘同型艦正在批量建造,055型被美國海軍情報局認為是一種和提康德羅加級宙斯盾導彈巡洋艦媲美的巡洋艦,還煞有其事將其命名為“刃海”級,以區別052B/C/D系列的“旅洋”系列。

東亞6000噸級驅逐艦,052D火力最猛,韓製戰艦正迎頭趕上

作為052C大幅改進的多用途型號,052D目前已大批建造,服役了10多艘。它擁有和055同級的“海之星”遠程相控陣雷達,遠程防空能力突出,而鷹擊18超音速反艦導彈以及攻陸巡航導彈的加入,讓其擁有東亞乃至全世界同級驅逐艦中突出的遠程反艦和對地攻擊能力,2座32單元大直徑通用垂髮,讓052D火力密度首屈一指。

東亞6000噸級驅逐艦,052D火力最猛,韓製戰艦正迎頭趕上

日本海上自衛隊,也有著類似的2級主力驅逐艦體制。

萬噸級的宙斯盾驅逐艦家族,包括了4艘較早服役的金剛級驅逐艦,2艘愛宕級驅逐艦,和2艘最新的摩耶級驅逐艦,它們都採用類似於伯克級的宙斯盾作戰系統,3型艦都裝有96單元的MK41垂髮,即使是最早的金剛級,都經過了海基反導(BMD)升級,可發射標準SM-3反導導彈,但對海、對地打擊能力,受制於和平憲法比較平庸。

東亞6000噸級驅逐艦,052D火力最猛,韓製戰艦正迎頭趕上

海上自衛隊的通用驅逐艦,最近10年也走上了“小盾”路線。5艘秋月級和2艘最新的朝日級,日本自行研發的FCS-3A型相控陣雷達佈置在上層建築上,全艦主打中程防空和反潛作戰,32單元MK41垂髮系統看似比較“佛系”,考慮到“改進型海麻雀”(ESSM)中程艦空導彈可以“1坑4彈”,在裝填16枚07式火箭助飛魚雷的情況下,極限情況下還可以搭載64枚ESSM,雖然說缺乏艦隊遠程防空能力,但是中距防空能力很可觀。

東亞6000噸級驅逐艦,052D火力最猛,韓製戰艦正迎頭趕上

韓國海軍在東亞三國中規模最小,但質量也是很高的,採用了與中日類似的2級驅逐艦體制。

韓國海軍的萬噸級KDX-III型“世宗大王”級驅逐艦,相比金剛級更側重火力,它居然裝有128單元的垂髮系統,包括80單元的MK41,用於發射“標準SM-2”等遠程艦空導彈,另有48單元是韓國自制的K-VLS,用於發射“玄武III”巡航導彈,射程可達1500公里,128單元的垂髮數量居然超過了055的112單元,對韓國來說,KDX-III只造了3艘,提高單艦火力密度可以理解。

東亞6000噸級驅逐艦,052D火力最猛,韓製戰艦正迎頭趕上

韓國海軍現役的通用驅逐艦,相比中日卻存在一大弱點,不管是4000噸級的KDX-1“廣開土大王”和5500噸級的KDX-II“忠武公李舜臣”級,都缺乏以相控陣為代表的先進雷達系統,KDX-II經過升級後,在32單元MK41垂髮之外,又增加了24單元的K-VLS,具備發射“玄武III”和“紅鯊”反潛導彈的能力,火力密度不容小覷。

東亞6000噸級驅逐艦,052D火力最猛,韓製戰艦正迎頭趕上

為此,韓國正在研發新一代6000噸級的KDDX驅逐艦。從2019年在防務展會上展出的現代重工(HHI)的KDDX方案來看,是相當激進和大膽的,它採用了類似“朱姆沃爾特”級的內傾式(倒弓式)艦艏,全封閉式上層建築,是韓華公司的I-Mast綜合桅杆,帶有4面相控陣雷達,前部為48單元K-VLS,後部也有16單元K-VLS,另有8枚反艦導彈,可以說,在火力上完全不輸052D,計劃建造6艘。

東亞6000噸級驅逐艦,052D火力最猛,韓製戰艦正迎頭趕上

整體來說,相比歐洲同級戰艦,甚至美國最新FFG(X),相對佛系的火力配置,東亞的通用驅逐艦普遍都有“火力恐懼症”,因為歷史、領土領海等糾紛,這個“怪物房”是名不虛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