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傳》中的怪事:宋江也不工作,哪來那麼多銀子送人

《水滸傳》是元末明初的小說家施耐庵所著的長篇小說,主要描寫宋江為首的108好漢齊聚梁山水泊,反抗北宋朝廷的故事。

《水滸傳》中的怪事:宋江也不工作,哪來那麼多銀子送人

在這部小說中,宋江是梁山108好漢的老大,也是故事發展的主線。

和現在的許多小說一樣,宋江也自帶主角光環和金手指(俗稱外掛),施耐庵給宋江的這個金手指非常隱蔽,隱蔽到讓絕大多數讀者都無法察覺的地步,我也是最近重讀《水滸傳》無意中發現的,特來與諸君分享。

閒話少敘,我們正式轉入正題。

相信很多讀者都是看了題目,懷著滿腹的好奇心點進來的,正如本文的題目所言,施耐庵悄悄地給了主角宋江一個金手指,其功能是可以讓主角在沒有賺錢路子的情況下,身上的錢財無中生有,任你花就是花不完

宋江不合將五兩銀子齎發了那個教師……宋江又取一二十兩銀子與了薛永,辭別了自去。

看看,就這一會兒工夫,宋江便花出去了二十幾兩銀子,可見此人是真敗家……額,真有錢。

《水滸傳》中的怪事:宋江也不工作,哪來那麼多銀子送人

及時雨宋江

宋江的“及時雨”稱號的來歷

108梁山好漢中,施耐庵都給他們起了個響噹噹的外號。

比如,赤手空拳打死大老虎的武松獲得了和孫悟空一樣的“行者”稱號,一身肥肉的大胖子魯智深在五臺山出家後也榮獲了“花和尚”的稱號,作為本小說的主角,宋江在這方面肯定也不能落後,一人便獨佔“呼保義“、”及時雨“、”孝義黑三郎”這三個稱號。

呼保義和孝義黑三郎,從文字中就能看出這兩個稱號的含義,都是誇讚宋江忠、孝、義的,我們重點講解的是“及時雨”這個稱號。

及時雨”這個稱號源自宋江仗義疏財的行為,話說這宋江和朱元璋很像,兩人都不在乎錢財,宋江將錢財送給需要幫助的人和江湖朋友,朱元璋把自己得到的賞賜都分給了下屬,繳獲的戰利品也都獻給了上司郭子興。

從這一點看來,宋江和朱元璋兩個人都是目光很長遠的人物,不貪戀錢財,這樣的人往往能成就一番事業(朱元璋大成,宋江小成)。

《水滸傳》中的怪事:宋江也不工作,哪來那麼多銀子送人

及時雨宋江與小旋風柴進

宋江平日裡廣施善財,喜歡幫助落難的人,因而在江湖上的名聲非常大,《水滸傳》中幾乎人人都聽過宋江的名字,知道鄆城縣有這樣一位行俠仗義的人物。

比如在柴進門下尋求庇護的武松,因為宋江喝醉不小心踢翻了武松烤火的木炭堆,武松大怒便要打宋江一頓出氣,當從柴進口中知道此人是宋江後,連忙告罪,直說自己早就聽說宋大哥的名字,只因無緣相見,沒想到以這樣的方式相遇,希望宋大哥多多包涵云云。

柴進和宋江應該是一路人,兩人都喜歡送人錢財,但兩人的身份和地位卻相差極大:

柴進是柴氏後人,先祖有“退位讓賢”之大功,得宋太祖趙匡胤賜下“丹書鐵券”,每年朝廷還會賜下無數金銀布匹,其身家恐怕連大地主盧俊義都比不上。

宋江是十八線小縣城鄆城縣的押司,日常雖然也有一些收入,但是相比柴進那可就差遠了。柴進身為前朝皇室後人,得宋朝庇護,錢財可謂多不可數,就這樣一位土豪,為林沖和洪教頭打鬥添的彩頭也才二十五兩銀子(一錠大銀),平常賞賜好漢的錢銀也才十貫大錢,宋江一個小小的押司如何能夠隨手送人十兩銀子、五兩銀子呢?

《水滸傳》中的怪事:宋江也不工作,哪來那麼多銀子送人

宋江賺錢的路子

宋江在離開鄆城縣前,職業是給知縣當押司(文書一類的職務),宋江此時的主要收入來源有兩個:一是每月領的俸祿,二是有錢人家託他辦事時送的紅包。按照宋江老爹送給朱仝、雷橫等官差的銀兩,一次也就能收入十兩銀子左右,而且送禮的人也不是每天都有的,畢竟宋押司只是個小小文官,權利不大,能幫得上忙的事情也不多。

俗話說“人無橫財不富,馬無夜草不肥”,晁蓋讓劉唐送給了宋江一百兩黃金,如果宋江收下了這筆鉅款,宋江的錢就有了來路,但是宋江卻只拿了一根金條,這一根金條顯然是不足以支撐宋江的敗家子行為的,宋江的錢財從何而來便成了永遠的謎底。

《水滸傳》中的怪事:宋江也不工作,哪來那麼多銀子送人

狂生君說:

宋江的錢財從何而來?或許只有施耐庵才能知曉,但如果結合此書的歷史背景,那便好解釋了。

宋江是命中註定要成就一番事業的“天選之人”,他既然能得九天玄女贈送天書,想來平日裡諸路神仙送一些錢銀給他也是正常,《水滸傳》畢竟是小說,其中存在不科學不合理的事情也實屬正常。

其實即使是正史,也並非全是正確的,《明史》開篇便有關於明太祖朱元璋出生的描述:“母陳氏,方娠,夢神授藥一丸,置掌中有光,吞之,寤,口餘香氣。及產,紅光滿室。自是夜數有光起,鄰里望見,驚以為火,輒奔救,至則無有。”這段描述中充滿神話色彩,一看便知道不是真事,但是正史的帝王本紀中,確確實實記載著朱元璋出生時紅光滿室的異像。

瞭解到這一重,我們便不難理解宋江為何能夠出手如此闊綽了,無他,全靠編就是了,不然怎麼體現宋江急公好義、樂善好施的性格呢?

《水滸傳》中的怪事:宋江也不工作,哪來那麼多銀子送人

參考文獻:

《宋史》

《水滸傳》

《明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