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老人害怕“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叫自己到”,为什么?

农村里有很多和生日相关的俗语,而其中流传最为广泛的一句就是这句这句“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叫自己去”,很多农村的老人都听说过,那你知道这句俗语是什么意思吗?这种说法又是怎么来的呢?今天西贝二哥走乡村就和大家来说一说这句俗语。

农村老人害怕“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叫自己到”,为什么?

所谓“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叫自己去”的意思是说,对于老人们来说,73岁和84岁是他们人生中的一道坎。如果活过了73和84岁,那么接下来的日子还会很健康,不会有什么大的疾病,将来一定会比较长寿的,甚至还能长命百岁。那这句话是怎么来的呢?

农村老人害怕“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叫自己到”,为什么?

孔子享年73岁,孟子享年84岁。所以国人将这两个年龄相当重视,能够活到圣人的年龄就心满意足了。但是后来把这两个年龄说成一个“槛”,说什么“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叫自己去”。其实一般人到了这个年龄段,在古代,已经大大的超出了平均寿命,随时都有死亡的可能性。

农村老人害怕“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叫自己到”,为什么?

7有人说过了七十三,就得到八十四才是另一个“槛”,是没有科学根据的。我们农村都有这个说法,好多人到这个年龄都是虚报的,好象有意识的避免这两个数字.我爷爷今年84,过年后天天说今年84了,没有多少时间了.上个月就去世了.什么病也没有.自然的就走了.现在的老人一到这个年龄都有心理压力.有了心理压力,身体免疫能力就要下降.自然......

农村老人害怕“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叫自己到”,为什么?

很多人上了年纪,内心揣揣不安,常会消极地说:“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请自己去。”意思是说,七十三岁是个关口,有幸闯过七十三岁,可谓万幸!到了八十四岁,就要命归西天。这种说法给老年人造成了极大的心理负担。其实,这种说法是非常荒谬的。生命的终止,取决于人体自身,所以不是。

农村老人害怕“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叫自己到”,为什么?

历史典故:73岁和84岁是我国古代两个“圣人”归天的虚龄。春秋时期的“孔圣人”孔丘活了72岁(公元前551~公元前479)战国时期“亚圣”孟轲活了83岁(公元前372~公元前289)为何说是坎:孔子73虚岁时去世,孟子84虚岁时去世。

农村老人害怕“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叫自己到”,为什么?

我国古代又对孔子和孟子十分推崇,认为孔子和孟子的死亡年龄是很不吉利的,并把这两个年龄说成“坎”,认为圣人都容易在这两个年龄死去,何况一般老百姓呢

农村老人害怕“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叫自己到”,为什么?

按最古老的说法,我国圣人孔子活了73岁,另一圣人孟子活了84岁。所以,民间就有了73。84的说法,说是这是人生的两道坎。按老人说这是寻头。如果躲过七十三。证明多活几年。这两个是人生的坎

农村老人害怕“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叫自己到”,为什么?

其实这个就是古代的大数据的产物是根据当时人的医疗卫生状况所得出的规律只是归纳的规律数据处理的结果这是老辈子总结的经验我听到的一种说法,孔子加上虚岁活到了73,孟子加上虚岁活到了84,大概意思就是圣人都没有活过的年龄普通人肯定也就难了。哈哈,感觉是有人在黑圣人的感觉,你是怎么认为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