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長長的影子,能否看清謎一樣的介子推

春城無處不飛花,

寒食東風御柳斜。

日暮漢宮傳蠟燭,

輕煙散入五侯家。

唐代·韓翃

每當寒食節來臨,人們總會想起"南屈原、北介子"的介子推。

透過長長的影子,能否看清謎一樣的介子推

這位跟隨晉文公流浪數十年,最後橫死山中的落魄者,因割股奉君和功成之後的悄然自隱,讓兩千多年來不得志的文人墨客遙祭相憐,讓多少帝王作為忠義孝的典範。

公元前636年,晉文公重耳,結束了長達19年的政治流亡,回到晉國,登基為王,開始了他的治國行賞。

也就在這一年,後來名垂青史的介子推去世,作為和重耳逃亡相依相偎的介子推卻不在晉文公的行賞名單之中。

以至於行賞和介子推的出身、經歷以及死亡一樣都成了謎,能確定的就是他在公元前636年去世了。

那麼歷史上真實的介子推到底是什麼樣子的呢?

透過長長的影子,能否看清謎一樣的介子推

割股奉君是後世推崇介子推身上的最大故事亮點。

公子重耳因為父親是追殺,出逃到生母的故國:狄國,在狄居住12年,起身前往齊國。

途徑衛國時,衛國國君輕蔑,重耳的飲食問題一時得不到解決,以至於"是日,公子君臣尚未早餐,忍飢而行,過午,雖有壺餐,不夠子餘一人之食,眾人爭採蕨薇煮食,重耳不能下嚥,忽見介子推捧肉湯一盂以進。"

透過長長的影子,能否看清謎一樣的介子推

割股奉君

這是《東周列國志》中記述的割股奉君的故事,同樣的情節在《莊子·盜蹠》和《韓非子·用人》中都提到了。

莊子與韓非子生活的年代和晉文公相差僅200多年,這種事當初應該是有多種記錄,所以應該相信,此事是曾經有的,從而認定介子推算得上重耳的救命恩人。

然而,令人意外的是,《春秋》、《史記》、《戰國策》等史籍,都沒有介子推割股奉君的記載。

這就不得不讓人懷疑,這個事件到底是如何演化的,當時的實際情況到底是什麼呢?

唯一的合理的解釋就是誇大了割股奉君的程度。比如介子推只是在大腿上割開了一道血口,僅僅用以彰顯對重耳的忠誠。

至於湯中的肉,取飛禽野獸肉也未嘗不可,畢竟只是自己的這個團隊遇到了困難,而不是有了災荒以至於飛禽走獸絕跡,但絕不是殘忍地從大腿上取一塊肉。

根據現代生活經驗推斷:“割肉煮湯”,一丁點肉皮根本熬不出“蔬菜肉湯”來。

那麼割一大塊肉,在當時的醫療條件下是有生命風險的,也是需要相當決心的。

就算介子推為了"拍馬屁"有割肉的這個決心,割肉以後煮好親自進奉給重耳。

透過長長的影子,能否看清謎一樣的介子推

晉文公逃亡

接下來如何保證不發炎是大問題,介子推走不了路是大概率事件。況且從以後的流亡結果看,割股傷勢沒有影響重耳逃亡,也從沒有提到介子推傷勢如何。

介子推的忠義思想肯定有,但很難說,並沒有什麼超群能力的介子推,割股奉君也許就是一次下大本錢的作秀。如果真的是如狐偃一樣可堪國任的能臣,大概不需要如此表決心吧?

歷史不容假設,但歷史需要一個"忠"君的介子推。

透過長長的影子,能否看清謎一樣的介子推

既然割股奉君的故事存有疑點,是不是會涉及到介子推的人品和能力。介子推到底是不是"拍馬屁"呢?

跟隨重耳外逃的人員中,《史記》記載的是:趙衰、狐偃、賈佗、先軫、魏武子。

有名有姓的隨從人員名單中,偏偏沒有:介子推

透過長長的影子,能否看清謎一樣的介子推

《史記》

是司馬遷忘了記述,還是介子推壓根就沒和重耳外逃?

按照司馬遷《史記》的撰寫風格,漏記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因為《史記》還中記載"其餘不知名者數十人"。

看來,介子推在這"其餘"之中的可能性很大。

逃亡路上,重耳遇到了多次危機,有記載的隨從人員狐偃、趙衰等,在重大關頭都有所嶄露。

要飯時被人用土塊調戲,此時的重耳還未改公子習氣,不禁大怒,"將加鞭撲",被狐偃勸止並鼓勵其"此天賜也",重耳聞此不覺精神大振,叩拜接過而去。

重耳貪戀齊國安逸,狐偃說動姜氏把重耳灌醉後放到車上出走,重耳醒後差點殺了狐偃。

為重耳舉行的宴席上,秦穆公藉機刁難重耳,是趙衰出場化解危機。

每逢危機關頭,沒有任何提及介子推的記錄。

唯一能說明的就是介子推並不是至關重要的隨從人員,人微言輕,幾乎無足輕重。

但卻在重耳回國的路上發生了一件關於介子推的"記載"

在黃河渡口,因為勝利在望,狐偃自謙,以有過請辭,大概是想以此討個口彩以便封賞。

重耳擲壁入河力挽狐偃,介子推嘲笑狐偃,說"這是老天爺成全的公子,沒有我們什麼功勞,你居然表功請賞,太卑鄙了,我和你不是一路人。" 這明顯是一次不顯山不露水的"拍馬屁"。

這一次"拍馬屁"後,介子推"功成自隱",不受封賞。加上《左傳》記述的《介子推不言祿》,讓介子推"義"的形象更加豐滿。

然而,《史記》前半部分在記述這件事和《左傳》一模一樣,後邊關於介子推嘲笑狐偃的話是補上去的。 細品介子推這段話,就會發現,重耳流亡十九年,臨到大業將成,出生入死跟隨的老臣自然渴望得到封賞的承諾,而重耳也正求賢若渴,那折籠絡人心,擲璧立誓的戲唱的適時而精彩。

可此前沒出過場的介子推,出來就把所有的功勞以天命為理由推到了重耳一人頭上,這馬屁拍的多掃興。重耳以及狐偃等一眾臣子,臉上多少是有點掛不住的。

介子推說完這些話後"乃自隱過河",也就是說他自己偷偷走了。

就算是對介子推深深同情的莊子,也只是模模糊糊的說是因為晉文公沒有封賞,介子推"大怒而去"。

這根本不可能是想歸隱的態度,真心歸隱,怎麼就會大怒了呢?《左傳》只說介子推不言祿,沒說他不願受祿。

合理的解釋就是:介子推想要得到封賞,卻不明說,晉文公眼裡沒有他,也沒給,所以才"大怒歸隱"。

想必重耳不會這麼快就忘了介子推"股肉菜湯"味道吧?這也又印證了"割股奉君"的虛無。

如此看來,就算介子推有才,也並非大才,黃河邊只是一次不成功的“拍馬屁”。他所說的那句話中的"義"才是後人所想要的品格。

"義"字當頭成為介子推平庸人生的又一把"利器",甚至刺穿了未來。

透過長長的影子,能否看清謎一樣的介子推

既然並非大才,晉文公為何還會以火燒綿山而逼迫已經"自隱"的介子推再次出山呢?

正史中關於晉文公燒山和介子推被燒死的記載非常有限,有限到我們看不見。

只有同情介子推的莊子在《莊子·盜蹠》中有"

文公後背之,子推怒而去,抱木而燔死。"

既然莊子說介子推被燒死了,我們就相信被燒死了。  

據《東周列國志》記載,鄰居解張為介子推抱不平,勸介子推找晉文公"理論",介子推走後"乃作書夜懸於朝門"。

而《史記》:"介子推從者憐之,乃懸書宮門"。

無論如何,晉文公看到了介子推的"申訴",也表示想給介子推個職務,然而"使人召之,則亡。遂求所在,聞其入綿上山中。"

透過長長的影子,能否看清謎一樣的介子推

綿山風景

"則亡"也許永遠地成為了一樁歷史懸案,因為太過於詭異,《史記》沒有記載晉文公到綿上尋訪介子推,更沒有火燒綿山。但在詭異中卻有了晉文公封綿山為介山的典故。

典故就是:"環綿上山中而封之,以為介推田,號曰介山,以記吾過,且旌善人。"

實際上在這件事情上,晉文公談不上有什麼明顯的過失,但還詔告天下,而晉文公這樣做,顯然是因為政治意義大於介子推的生死。

就這樣介子推和母親一同葬身綿山,成就了晉文公"以記吾過,且旌善人"的美名,也成就了介子推的"孝"親美名。

至此,集忠義孝於一身的介子推就可以順理成章地成為後人敬仰的典範麼?

答案是未必

距離介子推成"神",還差一段歷史。這就是:每一個當下時代各取所需的推波助瀾。

透過長長的影子,能否看清謎一樣的介子推

置身歷史之中,我們會發現介子推成為典範有其必然性。

我們的歷史文化傳統,自古推崇"忠"、"義"、"孝"

三國時代,介子推在曹操眼中,還是一個"晉之下士,無高世之德

"的平常人。

但到了漢唐以後,介子推聲譽鵲起,唐代詩人盧象甚至說介子推"四海同寒食,千秋為一人"。

而與此同時,被司馬遷贊為"晉公子賢,乃能稱霸"的晉文公,反而不及不入曹操"法眼"的介子推有名望。

歷史沒有真相,但時代需要自己所需要的形象。

樹立和塑造完美人物,彰顯對完美人格的追求。

我們要推崇一個人,可能不會說這個人能力很強,但品格高尚是必須的。

在"成就"介子推這件事上,當朝的晉文公需要標榜君王的高姿態。胸襟開闊大度的春秋霸主晉文公象徵性的"環綿上山中田而封之"和"以記吾過,且旌善人"的高姿態,讓"晉之下士"的介子推青史留名。

後代的統治者需要從介子推身上體現"君權神授"和"愚忠"的價值觀

。"割股奉君"就是愚忠的典範,因而受到了推崇和青睞,而不會有任何人提出異議。

有了功勞,決不居功自傲,決不跟統治者討價還價,省得他們一旦成功後還得冒"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大不義的罵名,介子推的"義"避免了當政者這樣的尷尬

盡到了"忠"和"義"的介子推寧死也不願意下山,和母親一起葬身綿山,是"孝"的化身

至此,介子推成了"既忠且義又孝"的典範,地位被漸次拔高和神話,西漢劉向的《列仙傳》,介子推已經成為一名神仙,而到了宋朝,則被真宗封為潔惠侯。

透過長長的影子,能否看清謎一樣的介子推

寒食節習俗

神化以後的介子推與寒食節、清明節扯上了關係,加上流傳在民間的"以訛傳訛"的傳說,以及文人墨客眾口一詞但又似是而非的詩詞文章,便有了歷史上看似複雜、怪異,而實際上思想單純、行為明確的春秋奇士:介子推

我們看不到介子推全部的真相,唯一能看到的是他似忠非忠、似義非義、似孝非孝而又似是而非的獨特個人形象。

正是因為有了這個人物形象,及詭異、引發了兩千多年來對"忠"、"義"、"孝"這個話題長久不衰的熱情爭論。

歷史已經塵封,只留下他謎一樣的影子,但想來,他如此"正"的影子,身也不會斜到哪裡去,至少他是一個曾經站在歷史舞臺上,有優點也有缺點的真實的人,無非是影子比真身更清楚罷了。

透過長長的影子,能否看清謎一樣的介子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