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成人禮、榆木鑽火比賽、約會、放假七天……古代清明節玩法太多

行成人禮、榆木鑽火比賽、約會、放假七天……古代清明節玩法太多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據天氣預報報道,4月5日有小雨,2018年的清明節,今天與唐代詩人杜牧感受同一片天空下的清明雨。

年年歲歲雨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佳節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

說清明節不得不說寒食節。

傳說,寒食節是為紀念一位真正的士,春秋時期的介子推。介子推的故事想必大家都知道,他割掉自己腿上的肉給逃亡中的公子重耳充飢,成就成語“割股奉君”。之後又有“綿山焚身”,拒絕受賞,留下血詩:“割肉奉君盡丹心,但願主公常清明。柳下作鬼終不見,強似伴君作諫臣。倘若主公心有我,憶我之時常自省。臣在九泉心無愧,勤政清明覆清明。”

這就是“士”的氣節與精神——“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晉文公為悼念介子推,下令在他死難的這天禁止起火,吃冷食,由此而來“寒食節”。

第二年春天,晉文公帶著眾臣登上綿山祭奠子推,

可以說介子推是歷史上第一個被掃墓的人。他故事流傳千古,就如唐代詩人盧象《寒食》詩所言:“子推言避世,山火遂焚身。四海同寒食,千秋為一人。”

行成人禮、榆木鑽火比賽、約會、放假七天……古代清明節玩法太多

為何清明節被列為國家法定節日而寒食節沒有呢?

清明節原本只是中國二十四節氣之一,在春分之後十五天。西漢《淮南子·天文訓》記載:“春分後十五日,鬥指乙,則清明風至。”《曆書》中有同樣的說法:“春分後十五日,鬥指丁,為清明,時萬物皆潔齊而清明,蓋時當氣清景明,萬物皆顯,因此得名。”《歲時百問》也記載道:“萬物生長此時,皆清潔而明淨。故謂之清明。”這時清明節只是作為時序的標誌,是農耕文明的產物,清明時節,降水與溫度增加,耕種正好,比如農諺有“清明前後,點瓜種豆”、“植樹造林,莫過清明”。

在很長的一段時間裡,寒食節和清明節是“各自為政”的,寒食節被當作節日來過,而清明節只是節氣。直到開元二十年(公元732),唐玄宗頒佈詔書,將寒食節作為法定節日確定下來。《舊唐書·玄宗紀》中記載,“寒食上墳,禮經無文,近代相傳,浸以成俗。士庶之家,宜許上墓地,編入五禮,永為常式。”

唐代史學家杜佑所撰《通典》,記述唐天寶以前歷代經濟、政治、禮法、兵刑等典章制度及地誌、民族,裡面也記載道:“寒食上墳,《禮經》無文。近代相傳,浸以成俗。士庶有不合廟享,何以用展孝思?宜許上墓,同拜掃禮。仍編入五禮,永為恆式。”

這裡補充一下,“五禮“是古代禮儀的總稱,包括祭祀之事的吉禮,喪葬之事的凶禮,軍旅之事的軍禮,賓客之事的賓禮,冠婚之事的嘉禮。

行成人禮、榆木鑽火比賽、約會、放假七天……古代清明節玩法太多

寒食被納入五禮中的吉禮,成為有明文規定的節日,但這時的寒食已不再單純地紀念介子推,而是擴大到祭祀先祖,無論是公務員還是老百姓這天都可以為親人掃墓上墳,這也是中國孝文化的一部分。

唐玄宗時,規定寒食節有四天假期,到唐肅宗時,增加到七天,是繼元宵假期之後的又一個長假期。因為寒食節和清明節前後只差1-2天,所以人們還常常將掃墓延至清明,之後便合二為一。

從這種角度說,寒食節為清明節的前身,清明節為寒食節的延續。

行成人禮、榆木鑽火比賽、約會、放假七天……古代清明節玩法太多

到了宋代,清明節愈加興盛,勢頭蓋過寒食節,許多祭祀活動都在清明這天舉行,寒食節的習俗被清明收歸所有。

宋代吳自牧所著的《夢粱錄》中詳細地記載了南宋都城臨安城在清明節的盛況:

“清明交三月,節前兩日謂之“寒食”,京師人從冬至後數起至一百五日,便是此日,家家以柳條插於門上,名曰“明眼”,凡官民不論小大家,子女未冠笄者,以此日上頭。三日,即清明節,每歲禁中命小內侍於閣門用榆木鑽火,先進者賜金碗、絹三匹。宣賜臣僚巨燭,正所謂“鑽燧改火”者,即此時也。禁中前五日,發宮人車馬往紹興攢宮朝陵。宗室南班,亦分遣諸陵,行朝享禮。曏者從人官給紫衫、白絹、三角兒青行纏,今亦遵例支給。至日,亦有車馬詣赤山諸攢,並諸宮妃王子墳堂,行享祀禮。官員士庶,俱出郊省墳,以盡思時之敬。車馬往來繁盛,填塞都門。宴於郊者,則就名園芳圃,奇花異木之處;宴於湖者,則彩舟畫舫,款款撐駕,隨處行樂。此日又有龍舟可觀

,都人不論貧富,傾城而出,笙歌鼎沸,鼓吹喧天,雖東京金明池未必如此之佳。酒貪歡,不覺日晚。紅霞映水,月掛柳梢,歌韻清圓,樂聲嘹亮,此時尚猶未絕。男跨雕鞍,女乘花轎,次第入城。又使童僕挑著木魚、龍船、花籃、鬧竿等物歸家,以饋親朋鄰里。杭城風俗,侈靡相尚,大抵如此。”

行成人禮、榆木鑽火比賽、約會、放假七天……古代清明節玩法太多

宋朝的清明節沿襲晚唐的習俗,假期一共有七天,前兩天是“寒食節”,有插柳條於門上和行成人禮的習俗。第三天就是清明節,會在廟堂舉辦大型的祭祖活動,皇帝妃子王子皆去墳堂,行享祀禮。公務員和老百姓都去郊外掃墓,表達孝敬與思念之情。此外,還有賞花遊湖、划龍舟等項目。

可以看出清明節在宋朝已是一個全國性的節日,有著哀思與歡樂兩種色彩。這與現在的清明節高度一致。

襄陽鄭家山上還保存著南宋主戰派將軍趙淳摩崖石刻,上面用楷書刻著五十三字:“慶元己未寒食日,率兵將官以下,遍祭戰歿將士於巖亭之野。酹酒焚幣,成禮而去。清明覆攜家來此,遙睇松楸,用修時祀。河陽趙淳題”。說的是,在公元1199年的寒食日,趙淳帶著自己的部下,在這裡祭拜死於戰爭的士兵。第二天清明的時候,又帶領全家前來祭奠。

記錄趙淳的歷史文獻十分鮮見,而且是負面人物,比如《寧宗本紀》說“乙酉,趙淳焚樊城”。更狠的是《通鑑綱目續編》“趙淳焚樊城而遁”是為一個逃跑的將軍。但是後來《襄陽守城錄》和摩崖石刻為其正了名。

同時從這個歷史故事,也可以看出,南宋時期,寒食節和清明節已經模糊了界限,祭祀的主題沒有改變過。

行成人禮、榆木鑽火比賽、約會、放假七天……古代清明節玩法太多

在清代學者褚人獲的小說《堅瓠集》中,描述了清明節的主要習俗:一個是盪鞦韆;一個是寒食,這一天要吃冷食,“以雞羽入灰焦者罪之”;第三個便是清明節祭祀掃墓,“清明前後,率子女長幼。持牲醴楮錢,祭掃墳墓,雖至貧乏,亦備壺醪豆豕……紙灰滿谷,哭聲哀慼”。

每逢佳節倍思親,許多詩人在清明節時詠詩抒懷,其中最著名的清明詩,莫過於唐代杜牧的那首《清明》:“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每年清明必逢雨,似乎是亙古不變的規則,清明雨又叫“潑火雨”,源於寒食節禁火。早在梁代宗懍的《荊夢歲時記》中就有記載:“去冬節一百五日,即有疾風甚雨,謂之寒食。”梅堯臣也說:“年年潑火雨,苦作清明寒。”宋代侯延慶的《退齋雅聞錄》:“河朔人謂清明雨為潑火雨,立夏為隔轍雨。”

此外,比較喜歡還有北宋詩人黃庭堅所作《清明》“

佳節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雷驚天地龍蛇蟄,雨足郊原草木柔。人乞祭餘驕妾婦,士甘焚死不公侯。賢愚千載知誰是,滿眼蓬蒿共一丘。”

詩中用到兩個典故,其中一個非常有意思,出自《孟子》講的是齊國有一人每天出外向掃墓者乞討祭祀後留下的酒飯。回家後卻向妻妾誇耀是刖人請自己吃飯。與之相反的則是介子推寧願被燒死也不願再出仕的故事。最後,詩人感嘆,幾千年過去了,不管是聖賢還是笨蛋誰還記得呢,最後都是一抔黃土,長滿蓬蒿。

是啊,每個人來到這個世界上,只有一件事是相同而且公平的,那就是死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