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第一夫人“長孫皇后”:英雄心裡的永遠的白月光和硃砂痣

唐太宗是個英雄皇帝,史書中他很少哭。

虎牢關生死一戰,壓力如崩的時候,他沒有哭;

兄弟傾軋,玄武門外,他沒有哭;

突厥入侵,兵臨城下,他也沒有哭。

可是當自己一生最愛的女人去世的時候,面對著女官們把長孫皇后還沒有編篡完的《女則》一書給他看的時候,太宗皇帝失聲痛哭。

後來更是經常登上自己建造的一座多層塔樓,去看看提前葬在昭陵的長孫皇后,每次登樓都免不了一場痛哭,還惹得魏徵提醒這位皇帝沒事多看看自己父親的獻陵。

塔樓之後雖然拆除了,長孫皇后卻依舊被太宗在內心掛念了一輩子。

大唐第一夫人“長孫皇后”:英雄心裡的永遠的白月光和硃砂痣

“佳偶天成,鶼鰈情深”

長孫皇后八歲的時候,就被自己的父親和太宗皇帝定下了婚書,之後自己的父親的去世,自己和哥哥寄養在舅舅高士廉家裡,之後高士廉做主將長孫皇后按照他父親生前的安排,嫁給了李世民。太宗皇帝也因此感激了高士廉一輩子,在他晚年生病的時候,也多次屈尊去他的府上探望。

長孫皇后和太宗的婚後生活,我們沒有月光寶盒,已經無法穿梭時空去看看到底如何如何,但是我們仍可以通過後人記錄的故事來探究一二。

在玄武門這樣的千鈞一髮的關頭,當時還是秦王的李世民背後的女人就是長孫皇后,親冒矢石去支持丈夫的事業。平時長孫皇后也在丈夫在外征戰的時候,孝敬公婆,秦王的母親竇太后生病了,長孫皇后更是晝夜不歇的侍奉。

大唐第一夫人“長孫皇后”:英雄心裡的永遠的白月光和硃砂痣

李世民的性子很急躁,在玄武門事變之前,早就和自己的父親兄弟經常產生矛盾,而這時候長孫皇后就是一劑關係的調和劑,儘管最後還是沒能避免那場悲劇,但是她自己盡到了自己的責任。

在成為丈夫成為皇帝之後,有一次李世民遇到了緊急事務要處理,當時長孫皇后身體不好,還硬拖著病體去一起處理這一緊急事件。

長孫皇后這一生的經歷其實按照現在的瑪麗蘇女主的模式來套是完全沒有問題的,李世民就是那個時代的霸道總裁,關鍵是這個霸道總裁一生只愛她。長孫皇后產後身體不好,御醫說長孫皇后的體質適合吃鴨子,李世民特地讓人呆在宮裡專門為長孫皇后做這一道菜,還隔三岔五地放下繁忙的政務來陪皇后用餐。

貞觀時代的政治顧問

長孫皇后對於唐太宗來說,不僅僅是妻子,還是他的賢內助,就連後世一向避諱女人干政的史官們也在寫長孫皇后的時候,將她和唐太宗的房玄齡相提並論。

在後宮關係的處理上,長孫皇后並不是前代的獨孤皇后,如果說獨孤皇后還要靠自己的專制和手段去管理後宮,長孫皇后證明了其實完全不需要如此,她也不屑於此。用善意和包容去管理後宮,這是她的獨特智慧。

大唐第一夫人“長孫皇后”:英雄心裡的永遠的白月光和硃砂痣

李世民

她很疼愛自己的孩子,但是面對太子奶孃說太子東宮用度不足的時候,她斷然拒絕了奶孃的要求,她說太子不關心自己是不是德才兼備,而關心起了自己的用度,這哪裡是太子應該做的呢?

唐太宗和別的人生了孩子,結果那個宮女因為難產而死,她也一直把那個宮女生的公主養在自己身邊,視如己出。哪怕是後廷的一個小僕役犯了錯,長孫皇后都要反覆的查看確認,仁厚的她不想讓一個人蒙冤。

她仁厚,卻也不因為仁厚顯得過於軟弱。這就要提到那個被說爛的故事了,唐太宗有一次想出去打獵,被魏徵活生生的勸阻了,太宗皇帝那叫一個氣,回來一個勁的說我要殺掉這個鄉巴佬,結果長孫皇后硬是沒有順著丈夫,而是自己換了身朝服向太宗道賀“又得賢臣”,太宗在長孫皇后的勸說下,最終意解。

還有一次唐太宗很喜歡的馬莫名其妙的就死去了,太宗皇帝生氣的不得了,想殺掉那個管理馬的人,沒想到皇后這次也沒有退讓,反而舉了晏子的例子來勸阻自己的丈夫,最終說服了唐太宗,反而嘖嘖讚歎道:“每能規諫,補朕之闕”。

大唐第一夫人“長孫皇后”:英雄心裡的永遠的白月光和硃砂痣

理性的政治風尚

研究中國古代政治,其實會發現一個很有意思的事情,我們有很多的太平盛世,每個朝代基本上都有過,但是最出名的一定是唐太宗的貞觀之治。

因為在貞觀年間,朝堂上有一種難以言說的理性之風,而這一切又和長孫皇后不無關係。

長孫皇后對於外戚干政,一直抱有很深的警惕。呂后依賴外戚,武則天也依賴自己的家族,但是長孫皇后就曾經多次反對皇帝丈夫將自己的哥哥長孫無忌安排上很高的位置。她太瞭解自己這個哥哥了,知道這個哥哥對權力有多麼的渴望。

太宗要提拔長孫無忌做左僕射,長孫皇后這次勸自己這位超級自信的丈夫沒有勸動,更是逼自己的哥哥去辭掉這個職務,長孫無忌雖然不高興,但是還是照做了。

大唐第一夫人“長孫皇后”:英雄心裡的永遠的白月光和硃砂痣

長孫無忌

很多人在權力面前都迷失過,呂后這樣,武則天也是這樣,但是長孫皇后一直對權力有著自己的警惕。權力是那種你沒有的時候,你都能體會到它的存在的事物,而你越接近他,你就不再完全是個正常人了,你會習慣於這種快感,凡是隻要饞了一口權力味道的人,毫無意外的全部上癮了。太宗皇帝很強勢,他哥哥也很強勢,沒有人比長孫皇后更瞭解這兩個人。

而她的擔憂,終於有一天,在自己的親兒子那個時代得到了證實。風起於毫微之末,古來賢后,見微知著莫過於此。

還有一次,自己的女兒出嫁,太宗皇帝和群臣商量一下,想要嫁妝多一些,群臣就建議比當時公主姑姑出嫁的時候的嫁妝多一倍,沒想又是那個楞頭青魏徵前來勸阻,太宗這次把魏徵的意見告訴給自己媳婦之後,長孫皇后更是絲毫沒有生氣,反而感慨道,自己勸阻皇帝都得察言觀色,反倒是這個魏徵,是真的賢臣,忠言逆耳利於行,希望皇帝之後多聽聽他的意見

怕魏徵之後不敢言論了,長孫皇后還特地派人賞賜了魏徵。

縱觀太宗一朝,理性行政,對皇帝的行為約之以禮,動之以情這一風尚的確立,長孫皇后功不可沒。

大唐第一夫人“長孫皇后”:英雄心裡的永遠的白月光和硃砂痣

魏徵

思接千載空悠悠

長孫皇后去世得很早,去世的時候,她的許多孩子還沒有成年。

那位年輕時代的秦王,成為帝王的中年人,在長孫皇后死去之後,承擔起了歷代帝王絕無僅有的“奶爸”責任,當時年紀小的晉王李治和晉陽公主,親自被唐太宗所撫養。

哪怕是在自己已經時日無多的貞觀二十一年正月,當聽聞長孫皇后的舅舅高士廉薨於長安崇仁裡的時候,當時已經病得很嚴重的李世民執意要去弔喪,並對來勸阻的人說:“我這次前往,不只是為了君臣之義,更是為了當年允婚的情誼,士廉也是我的舅舅,姻戚義重,你不用再勸我了。”

大唐第一夫人“長孫皇后”:英雄心裡的永遠的白月光和硃砂痣

李世民

如此情誼,只因為和長孫皇后有關,都被太宗皇帝如此掛念,更不用說其他許多事情了。

如果這段愛情故事前面的是“賭書消得潑茶香”的瑪麗蘇小甜文,那在故事的最後,其實是有很多淡淡的懷念和愁緒在裡面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