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位长眠于珠峰的胜利者……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有时候读书也是如此,未必大家眼中的“名著”才是好书。

不同的人在不同的阶段需要不一样的书。所有能在恰当的时间出现并给自己启发的都是好书。

我推荐《喜马拉雅守护者》。

那位长眠于珠峰的胜利者……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看任何煽情的文章和剧情电影都很难让我提起兴趣。

写小说和拍电影一样讲究精心策划。

创作者运用熟练的技巧去叙事、构图、埋伏笔、暗示……小说和电影之所以有可看性,就是因为技巧的熟练运用。

越有戏剧性越能调动人的感官参与;但越有戏剧性越不像真实的生活。

电影和小说的世界里,正义战胜邪恶,置之死地而后生,念念不忘必有回响,相逢一笑泯恩仇,酒逢知己千杯少,友谊地久天长……

可是现实中,大部分人没有主角光环。沉冤难雪,情深不寿,人走茶凉,曲高和寡,纳兰心事无人知……

普通人的一生不会流光溢彩

我们遇不到英雄主义,也没有典型的结局。

那位长眠于珠峰的胜利者……

会翻开这本书,完全是因为好奇“喜马拉雅”。我甚至好一段时间以为它的书名就叫《喜马拉雅》。

而登顶喜马拉雅在我看来是很遥远的事。

偶尔听闻雪山上尸体横陈,也听说过奥运圣火曾在喜马拉雅顶峰传递火种。

但许多传说都是从胜利的登顶者的角度来写。仿佛只要登顶,就能成为传说。

那位长眠于珠峰的胜利者……



显然,这本书讲述的是“喜马拉雅”聚光灯以外默默无名的人。那些从来没有人注意的多次登顶珠峰的高山向导。

在这些当地高山向导的眼里,登珠峰不是一个传说。登顶是日常,登顶的生死或悲喜都来得波澜不惊。无名之人可能战胜雪山;盖世英雄也可能在此给生命画上休止符。

在多年以前,有一位正值壮年的吴姓户外探险家隐瞒了自己没有爬过高海拔雪山的事实,仅凭着爬过黄山、踢过足球的经验就开始爬珠峰。

他的贴身向导在半路上得知这一事实时,又气又怕。向导一路劝谏他打道回府。

要知道,那时候登顶珠峰所需要的花费极其昂贵;能够参加的人非富即贵,而且多半正值青壮年,人生征程中充满骄傲,意气风发。

年少轻狂于是不懂得敬畏,一帆风顺所以“欲与天公试比高”。

这位探险家过去辉煌的经历让他低估了登顶的风险,总以为人定胜天。向导的屡次劝说在他看来是质疑、是多虑。

本地的向导因为年轻,语言较为直白,再加上普通话不熟练;两人的交流不甚愉快。

那位长眠于珠峰的胜利者……



在高寒高海拔的地方,雪齐膝,氧气缺乏,任何一寸皮肤暴露在外都有可能造成组织坏死;阴晴不定的雪山女神随时可能狂风呼啸、突降暴雪甚至雪崩。

更可怕的是,在雪山上的轻微咳嗽、摔跤、发烧等都可能引发大出血、猝死。

由于吴先生的体力实在不支,本来计划11个小时的路程被无限地拖长了。两人慢慢落在登顶队伍的最后面。尽管如此,倔强的吴先生还是选择用意志力战胜困难。

吴先生曾在路上崩溃大哭央求向导一定要带他爬上珠峰顶,他要把红十字的旗帜悬挂在那里、留下一张合影。

可是好不容易爬上珠峰顶时,他却已经神志模糊了。

但下雪山比上山要艰险百倍。吴先生本想坐在一旁稍事休息,谁知道这一休息就永远地留在了雪山的怀抱。

那位长眠于珠峰的胜利者……

你想爬珠峰吗? (单选)
0人
0%
会,为了证明自己、征服雪山,再危险也不怕
0人
0%
不会,人间值得。温暖安稳地活着不好嘛?
<button>投票/<button>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