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二作品臨摹(五) 白雲漂泊何所歸

> > 原 作 < <

梦二作品临摹(五) 白云漂泊何所归

白雲漂泊何所歸

> > 臨 摹 < <

梦二作品临摹(五) 白云漂泊何所归
梦二作品临摹(五) 白云漂泊何所归梦二作品临摹(五) 白云漂泊何所归
梦二作品临摹(五) 白云漂泊何所归梦二作品临摹(五) 白云漂泊何所归

畫中是一位雲遊四方的行腳僧人,頭戴一頂寬鬆的平頂帽,略可遮陽避雨,揹負一個輕便的方形行囊,看紋理似是由寬的竹篾編制而成,腳下是一雙簡樸的草鞋,最顯眼的是斜穿畫面對角的一柄錫杖。

佛教由印度傳至中國,進而通過朝鮮半島流入日本,依照天竺僧人的傳統,行腳僧人需要世俗人家的供養,但區別於普通的乞丐,出家僧人需要遵循一定的儀軌,相傳錫杖的功用之一便是為平衡這樣的尷尬,《根本說一切有部毗奈耶雜事》中有載,“苾芻到他人之舍乞食,不可打門,應搖動錫杖作聲,以為警覺。”並講明瞭錫杖的制式,“杖頭安環,圓如盞口。安小環子,搖動作聲而為警覺。”同時另有說不應搖動多時,三次即可,若無人應門,應即刻離去。

行腳僧人似坐在一個有草的坡面上,身形成三角狀支撐,給人以一種平衡的穩定感,這亦是外化出出家之人的淡定心境。僧人頭部微微下傾,略顯潦草的頭髮和鬍鬚,顯露出在外漂泊的痕跡,但是僧人的眼神卻無比的平靜和堅定,可謂這幅畫的“畫眼”,臨摹時我格外注意其眼神的微妙把握,倘若稍有偏差,便會大打折扣。

白雲漂泊何所歸,看似夢二是對漂無定所生活的一種悲憫之情,但顯然他是理解這位僧人的。佛家講究“本自具足”,即人本是圓滿完備的,只因各種慾望而徒生煩惱。作為普通的塵間凡人,自然無法做到真正的無慾無求,但亦並不妨礙對此有所覺知,提醒自己時刻保持輕裝上陣,在有所節制中去體會那微妙的淡定與平和。

系列文章

夢二作品臨摹(四) 該去哪裡呢

夢二作品臨摹(三) 夏日黃昏

夢二作品臨摹(二) 靠在一起就不會淋溼了

夢二作品臨摹(一) 兩年之後

竹久夢二(1884~1934)

梦二作品临摹(五) 白云漂泊何所归

從未受過任何專業訓練,其作品不帶有任何繪畫流派的痕跡,屬於一位自學成才的大眾畫家,然而他的畫風在生前並未得到公認,二戰後才逐漸引起了人們的關注,並認為他打通了純藝術與設計、工藝等實用美術的邊界,開啟了東洋畫壇的新時代,被稱為“大正浪漫的代名詞”“漂泊的抒情畫家”。豐子愷年青時赴日留學,在東京的舊書攤上看到竹久夢二的作品後深受影響,並因此明確了自己的繪畫風格。除了繪畫,竹久夢二亦是一位詩人、裝幀設計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