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高令来了,未来高层住宅究竟是“香饽饽”还是“平民区”?


限高令来了,未来高层住宅究竟是“香饽饽”还是“平民区”?

2020年4月27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与建筑风貌管理的通知》指出,要严格限制各地盲目规划建设超高层“摩天楼”:

1、一般不得新建500米以上的建筑,各地因特殊情况确需建设的,应进行消防、抗震、节能等专项论证和严格审查,审查通过的还需要上报住建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复核;

2、严格限制新建250米以上建筑;

3、各地新建100米以上建筑应严格执行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审批制度,并与消防救援能力相匹配:

4、中小城市要严格控制新建超高层建筑,县城住宅要以多层为主。

何为超高层住宅?指楼层在30层以上或高度为100米以上的住宅。住宅建筑按层数分类为:1~3层为低层住宅;4~6层为多层住宅;7~9层为中高层住宅;10层及以上为高层住宅。

限高令来了,未来高层住宅究竟是“香饽饽”还是“平民区”?

那么,短短风靡了二三十年的高层住宅是否由此将“寿终正寝”,由过去售价昂贵的“香饽饽”变成了无人愿接的“烫手山芋”,高层住宅区进而“沦陷”为“平民区”呢?笔者不喜欢羞羞答答的给读者模棱两可的回答,更不喜欢某些大V借用名人“语录”这话是谁谁谁说的(不是我说的),有责任推个一干二净。下面是我看看君说的——高层住宅区今后“沦陷”为“平民区”完全有可能!谈谈理由。

首先,今后的高层没人愿拆。

房价飙涨其中一个重要推动力就是拆除重建,特别是众多的三四线城市,经过几轮大规模的棚改,房龄没超过30年的低矮民房几乎被拆个精光。而拆低层建高层因为有利可图,也是开发商积极性高涨的主要原因。

但是现如今住宅商品房30至40层的非常普遍,如果想要有利润,开发商就要建造60~100层以上的楼房,新规出台后显然不可能实现,开发商更不可能赔钱赚吆喝,既然今后不允许向高空发展,现在的高层未来还有开发商愿意拆吗?

其次,今后的高层没人愿买。

房价上涨的另外一个原因是房子可以进入市场自由交易,买房子无论是自住还是投资,都需要所买的房子是“活”的。所谓的房产增值也是建立在房子转手出售的基础上实现的。但是买到手的房子如果不易转手并且被终身套牢,想要变现可就难了。

高层的房子因为今后面临开发商不愿拆迁的问题,能够接手的人就会越来越少,特别是已经遍地高楼的三四线以下城市(且新规要求县城以建造多层住宅为主),那么那些人口流失严重的城市,手里持有多套房的人想找到接盘的人更难。

限高令来了,未来高层住宅究竟是“香饽饽”还是“平民区”?

第三,今后的高层没人愿修。

房子与机器一样,经过一定使用年限后都会变老变旧,内部功能逐渐减退老化,特别是电梯日常维护以及到期更换,线路管道更新改造等,都会产生一大笔费用,因此高层住宅今后还面临维修保养费用筹措的问题。

而高层住宅由新变旧也就在20年左右,住户又成百上千且人员组成复杂,意见很难达成一致,特别是那些以投资为目的的业主,可能到时更不易协调,房屋维修基金又很有限,想用也不是个人说了算。

第四,今后的高层无人愿住。

目前家庭居住模式以三口之家为主,子女长大成家以后通常要另外买房,实际很多家庭只有两口人住一套房子,不仅今后家庭晚辈可以拥有多套住房,“旧改”提速后,房住需求也将进一步减少,商品房过剩早就成为不争事实。

而真正的炒房客根本就不住在现有的商品房内,他们要么居住在国内大套的别墅中,要么移居海外长线操控楼市,我们肉眼能够看到的所谓炒房客,其实都是炒房大潮中的一些散兵游勇(充其量叫做投资者),真正“与民同住”的炒房客是神龙不见首尾的。

限高令来了,未来高层住宅究竟是“香饽饽”还是“平民区”?

因此,限高令的出台,今后各城市住宅比高、比价的情况将不会再出现,房住不炒也会得到更好落实。如果炒房客仍然抱着轻松赚钱的心思,奉劝赶紧打消这样的念头,特别是那些存量房积压比较严重的三四线城市,今后的高层住宅入手容易转手难,真的要是由“香饽饽”变成了“平民区”,这个跟头栽进去可就别想再爬出来。而结局是否会如我所言,不妨让时间来作个见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