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哭鬧一直哄不好?可能是在向你“求助”,看看是不是這些原因

寶寶在還沒學會語言表達之前,哭聲就是他們傳遞情緒的“語言”,不管是餓也好熱也罷,或者身體哪裡不舒服,都會用哭鬧釋放自己的不滿。有大部分父母在照料寶寶上沒有啥經驗,只是簡單的認為,寶寶的哭鬧更多的是餓了、熱了、要尿尿了。

一旦發覺不是以上幾點,就束手無策了。其實,寶寶一直在用哭聲向父母求助,只是父母不懂他們的“語言”,父母需要了解一點寶寶為啥哭鬧鬨不好的原因。

寶寶哭鬧一直哄不好?可能是在向你“求助”,看看是不是這些原因


一、寶寶口腔出現問題

剛出生不足月的寶寶有可能會出現鵝口瘡症狀。這種症狀伴有疼痛感,會影響寶寶吃奶。鵝口瘡的位置一般口腔雙頰內側,有可能也會在舌頭、上顎、牙齦等部位出現。若不及時發現及時治療,嚴重的可能會引起併發症。

父母一定要細心觀察,如果寶寶哭鬧不停又不願意吃奶,那就察看一下寶寶是不是患有鵝口瘡,如果是的話就應及時帶寶寶去醫院治療。

寶寶哭鬧一直哄不好?可能是在向你“求助”,看看是不是這些原因


二、寶寶出現溼疹

寶寶的皮膚特別嬌嫩,所以身體要經常保持乾爽,以防得新生兒溼疹。新生兒溼疹是一種嬰幼兒常見的皮膚炎症,也就是俗稱的奶蘚,常有紅點或者塊狀的外部特徵,伴有瘙癢。

奶蘚容易出現在寶寶腋下等皮膚皺褶處,因此父母要時常保持寶寶的皮膚清潔,只需用溫水擦拭之後塗抹爽身粉即可。同時要保持室內的通風,溫度以不出汗為佳。視寶寶奶蘚的輕重程度而定,補充一些鈣片,可以降低寶寶的皮膚過敏性。

寶寶哭鬧一直哄不好?可能是在向你“求助”,看看是不是這些原因


還有一種常見的皮膚病會在寶寶身上出現,那就是尿布疹。

通常引起尿布疹的原因有兩點:

第一,一次性紙尿片的質量不佳或使用不當;

第二,更換紙尿片的次數不及時。

尿布疹主要集中在寶寶的大腿內側以及肛門至外生殖器周圍。症狀和很多過敏性皮膚病差不多,都會引起瘙癢腫痛。

父母除了要及時更換寶寶的紙尿片外,同樣還需要用溫水清洗寶寶的大腿內側及屁股周圍,再用柔軟的乾毛巾擦乾。天氣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最好讓寶寶的屁股接受陽光的沐浴,既能殺菌又保持皮膚的乾爽。

寶寶哭鬧一直哄不好?可能是在向你“求助”,看看是不是這些原因


三、吃奶很費力,寶寶不開心

有時候父母會發覺寶寶在吃奶的時候很煩躁,吸著吸著就哭鬧起來,這時沒啥經驗的父母先別慌,檢查檢查寶寶的鼻腔有沒有堵塞。有時因為氣候乾燥,浮塵較多,寶寶的鼻子裡也如同大人一樣容易積聚鼻垢,造成鼻子不通氣,鼻垢太多的話可能使得寶寶吸奶很費力。

父母在照顧寶寶的時候一定要細心起來,不要忽視這點小事。

寶寶哭鬧一直哄不好?可能是在向你“求助”,看看是不是這些原因


四、腸絞痛在作怪

接近滿月的寶寶有可能會面臨腸絞痛。特別是在晚上,睡得好好的寶寶會莫名其妙的哭鬧,怎麼哄都不行。不知所以的父母還會毛手毛腳的給孩子餵奶換尿片,結果一點用都沒有。其實父母需要知道一點新生兒腸絞痛的知識。

首先,父母要明白腸絞痛不是病。

隨著寶寶的長大,身體機能各方面逐漸發育,這種症狀也會慢慢減輕直至消失。腸絞痛的發作一般是有跡可循的,普遍是在晚上比較多,也有些是在深夜至凌晨時間段。一週會出現兩三次,每次寶寶都會哭鬧一段時間後慢慢安靜下來。有的寶寶還有面色發紅,腹脹等症狀。

當寶寶哭鬧,父母判斷這是由腸絞痛引起的時候,有兩種方法可以試試,以緩解寶寶的疼痛。

1、父母可以採取坐姿,讓寶寶背朝上趴著,然後父母用一隻手輕輕擠壓寶寶的腹部,另一隻手順著背部由上至下輕輕為寶寶做按摩。

2、可以用溫熱的水浸潤毛巾,擠幹後蓋在寶寶的腹部以緩解疼痛。

寶寶哭鬧一直哄不好?可能是在向你“求助”,看看是不是這些原因


五、寶寶想讓媽媽撫摸

女性相對於男性的手顯得柔軟細膩,因此寶寶特別喜歡媽媽的撫摸。

撫摸的益處有好幾點:

首先,寶寶在媽媽掌心的輕撫下會感覺到溫暖舒適,心理特有安全感,減少因受驚嚇造成的哭鬧。

其次,撫摸可以促進使寶寶的血液循環,就像做了有氧運動一樣,間接起到提高寶寶免疫力,強化身體機能的作用。

寶寶哭鬧一直哄不好?可能是在向你“求助”,看看是不是這些原因


最後,撫摸寶寶可以增進母子的情感交流。

可以說,育兒的每一天都不是輕鬆的,寶寶既給家庭帶來了歡樂,同時也給父母帶來了責任。寶寶在成長,父母也在成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