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文化的精髓是什么?

熟读金庸


同那些来自西方文化背景、只是偶然落脚中国的人不一样,对我来说,中国从来不只是个影像,或者什么不切实的东西。她承载着我的人生轨迹和内心情感。我对她总是怀着世上最美好的祝愿。

  曾常有公共知识分子在媒体宣传自由主义、民主、人权、个人主义这样的西方的概念。但是他们似乎忽略了,应当让读者知道,西方为什么有那么根深蒂固独特的自由思想。在西方,“先进的西方”和“落后的非西方”这种二元对立之说法是受到质疑的,遭到西方后现代思潮批判的启蒙概念在中国是那么受一些名家的推崇。西方思想的传播,恐怕不是说服力,而是诱惑力,使得很多人尤其是年轻一代,产生文化离异感,对自己的文化渐渐失去认同感。他们因为追求一己“个性”而失去文化“个性”;在渐渐缺失对自身文化的自信中,萌发出文化自卑感。

世界日益全球化,越来越迫使不同文明付出最大的努力,去了解和适应一个更加紧密的互相关联的共同生存环境。它要求我们越来越应意识到,是西方独特的“自我”思想,使整个文化与其他文化拉开距离,尤其是与中国文化的距离。

   一、西方存在一种强烈对上帝的信仰。上帝创造人类,人类因上帝而存在。启蒙运动虽然实现对这个概想的转换,从“上帝至上”走到“理性、科学”至上,但它没有彻底摒弃上帝主宰人类的思想。而中国思想体系没有“上帝”,人因自己而存在,也因自己所在的关系(或所在集体)而存在。一个好人在于奉献社会,并因此达到一种对自己也对集体的良好存在状态。按这一逻辑,人有自己决定自己是“善”还是“恶”的权利。

  二、西方认为人类是本性邪恶的。这一理论的基本观点是,人类犯罪,为一己之私而损害他人与社会,是一种安排。就自由主义思想而言,人类初始状态的邪恶性是核心理念;至少在个人层面,人类是不具备自身从善或提升能动的。然而,树立自我提升与发展目标是中国念。而这恰恰是西方没有的。

  三、如果一个人误读西方文化中的结构性差异,误读这个导致其它所有差异的关于“自我”的独特理念,他就会对按中国的还是按西方的模式行为感到不知所措。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对自己文化认同感的缺失,他就不可能和西方人有较充分的交流,使自己的想法获得理解。仅仅掌握一些英语是不够的。只有充分考虑到根本文化差异,才有可能实现较为充分的交流。这时,人们才能明白一味效仿西方文化范式是不必要也是不可能成功的。因为它深深植根于自己独特的世界观、思维形态、信仰、价值观、文化和语言之中。我们应该有文化的自我感,同时用更理性的态度对待西方文化。






道路遥


西方文化属于阳刚文化;东方文化属于阴柔文化。从天道上分析阴柔一定可以克制阳刚。这次新冠疫情把两种文化一下子就全部比较出不同点出来了。


模糊黄金红


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文化,是工商业文明的产物,和代表农业文明的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一道,构成当今世界两大文化体系。

工业文明强调保护私有财产,建立平等的市场体系,信守契约。由此形成的西方文化的精髓是法治、平等、自由、保护私有财产、张扬个性。这与农业文明形成的人治、强调集体利益、等级森严形成强烈对比。

西方文化因为代表了现代工商业文明,成为引导西方国家在物质和精神上引领和统治整个世界的根本动力。

但由于过份调动智力也带来了严重的文明病,包括过度开发带来的严重的环境破坏,社会责任缺失,贫富悬殊等等。

社会哲学界认为以工商业文明为核心的西方文明行将结束,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后工业文明将很快到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