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读《三国志》的时候,哪个与《三国演义》有出入的情节最让你震惊或意外?

冫矿泉水冫


读了西普初期由史官陈寿所记载的历史书《三国志》及元朝末年的小说家罗贯中所写的小说《三国演义》,我觉得罗贯中所写的赤壁之战的事件和三国志及一些历史书所记载的赤壁之战的事件的出入十分大,让我感到震惊和感到意外。我一方面十分佩服罗贯中的文采及他将赤壁之战写的十分精彩,但另一方面我觉的小说永远是小说,它只是一种消遣和娱乐,而历史书就比较严肃和比较真实一些,但没有小说那样有趣味性。

在赤壁之战中,像诸葛亮舌战群儒及他用激将法智激周瑜。还有黄盖用苦肉计,叫前来探望他的好友阚泽帮忙向曹操献书,以及孔明的设壇借东风和庞统献计。这些事件都是罗贯中在三国演义里纯属虚构的精彩情节。

三国演义在赤壁之战中另外有些情节也是张冠李戴和移花接木,例如像蒋干这个人物,并非无中生有,历史书是有记载的,但是蒋干到周瑜的军营探望时,不是发生在赤壁之战,而是发生在赤壁之战之后他才去看望周瑜,那是在公元209年。

另外罗贯中在三国演义的赤壁之战中写的草船借箭,这件事也不是发生在赤壁之战,而是更晚的公元213年,而且借箭的主角不是诸葛亮,而是孙权。

据《三国志·吴主传》裴松之引注《吴历》,孙权屡屡向曹操军挑战,曹操坚守不出。孙权就亲自乘了一艘轻船,从濡须口进入曹操军水寨前。曹操一看,就知道孙权来了,是孙权要亲自来看看曹军的阵势(欲身见吾军部伍也),下令军队严加戒备,箭弩不得妄发。孙权在曹操面前走了五六里路,才返回。走的时候还向曹军击鼓奏乐。所有这些都被曹操看在眼里叹息说:”生子当如孙仲谋。”

但《魏略》中却记载说,它说孙权不是乘轻船,而是坐大船。曹操也没有说弓弩不得妄发,而是下令射箭。结果万箭齐发,都射在了孙权的船上,船就向一边倾斜,于是孙权便下令将船掉过另一边来让曹军的箭来射,使得大船二边平衡,然后载着无数支箭安然回去。


黄昏客


在《三国演义》中,审配是作为袁绍麾下著名的谋士,在袁绍死后死守邺城,哪怕是在城破后也誓死不降曹操,最后被曹操所杀。

三国演义当中的审配很多时候都是非常正面的形象,不但能给袁绍出谋划策,还能忠义守节而死,可以说是非常优秀的正面形象了。

直接或者间接死于曹操之手,给读者感觉是曹操打压异己,嫉贤妒能,没有容人之量。

但是看了三国志之后发现,审配不但名不副实,而且是袁氏阵营崩溃的罪魁祸首之一。

1、许攸叛逃是审配导致

许攸和审配在袁绍麾下时,两人不合,但是估计互有胜负。但是审配竟然在袁绍代领许攸等人前往官渡和曹操战略决战之时,凭借自己留守邺城的有利身份,把许攸的家人捉了,准备判刑。

许攸家人贪财枉法估计被抓了个正好,审配不顾大局,反而要严加判处。这一来直接逼反了许攸。许攸叛逃曹操,把袁绍军中虚实全部抖了出来,这才导致了乌巢之败。袁绍官渡战败后十万余人只剩八百人逃回河北,审配就是罪魁祸首。

有人说,审配这是秉公执法,没有毛病。

以史为鉴认为,要是审配一生清廉,厌恶贪赃枉法,从严执法自然无话可说,但是三国志记载曹操在攻破邺城后从审配家里查获财物以万数,可以说家财万贯了,说明审配也不清廉啊。

“籍没审配等家财物赀以万数。”-《三国志》

2、审配导致袁氏分裂

袁绍死前,本来有意让袁谭继位,但是审配同其他几位谋士郭图、辛评都不和。这老几位和袁谭关系好。

因此审配故意矫诏和自己关系好的袁尚继承袁绍位置。

这让袁谭和郭图等大怒,审配此举直接导致兄弟相残。

要不是袁谭、袁尚、等人互相攻打,曹操还没那么容易统一北方。

审配这样一个自私自利的小心眼,再加上家财万贯,简直颠覆审配在《三国演义》中正直刚烈英勇就义的形象了。

我是以史为鉴,欢迎大家关注哦。


以史为鉴


其实没有什么可意外的,《三国演义》作为小说,为了增加可读性虚构一些情节,偷梁换柱,李代桃僵,甚至无中生有都不应该出人意外,毕竟这是小说。只是《三国演义》比较忠实地引用了历史人物与历史事件,只是重新作了连线,并无不妥。但是如果有人硬要将演义看作历史,这也本非作者原意,毕竟人家出身就叫演义,既非“史”,也非“志”,就是一本故事。

至于演义中的编造故事,自然是很多的。毕竟是故事嘛,非如此不能树英雄,亦不足以贬曹贼。

纵看《三国演义》,从首回到一百二十回,很多标题就是杜撰的。比如:

第一回 宴桃园豪杰三结义——正史无载;

第二回 张翼德怒鞭督邮——刘备自己打的;

第五回 破关兵三英战吕布——史无此事;

。。。。。。

第十二回 陶恭祖三让徐州——没有三让;

第二十七回 美髯公千里走单骑 汉寿侯五关斩六将——纯属杜撰

。。。。。。

总之吧,凡是与刘关张诸葛相关的情节,很多都是杜撰出来的,目的就是要突出他们的高大形象。

比如斩华雄的是孙坚,杀死蔡阳的是流寇,大战吕布的是李榷,火烧赤壁的是周瑜,曹操没走华容道,单刀赴会的是鲁肃,击败于禁的是天灾,这些事件,为了塑造关云长,所以主角全都换成了关云长。

至于诸葛亮,那就更神了,为了塑造他“多智而近妖”的形象,无中生有地编了好多故事。火烧这儿,火烧那儿,基本都是子虚乌有。

其实,说这些也没啥意思,小说嘛,为了好看,就是得编,这不能较劲。也没什么好“震惊”和“意外”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