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正史周瑜怎么样?

用户382280133253518


他是周郎,他是美男子,他是上上将,他是王佐之才,他是世间成功男人的典范。范成大誉之为"世间豪杰英雄士,江左风流美丈夫"。

周瑜的名字出自一个非常美的成语:握瑾怀瑜。他就是一块玉,玉树临风,身材高大健壮,容貌俊美。二十四岁当上中郞将,娶天姿国色的小乔为妻,吴郡的人都爱他,唤他“周郎”。他精通音律,即使是喝了很多酒之后,乐曲如有缺误,他一定回头看,当时有谚语说: “曲有误,周郎顾。”唐代李端写《听筝》一诗还用了这个典故:“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

火烧赤壁在古今战役中是叹为观止的,一者作战的双方统帅都是盖世英雄,二者处在兵力悬殊的东吴一方居然在长江上点起一把火。东吴统帅周瑜是何等人物,竟能做出如此有如天机之事?

他是“王佐之才”,“性度恢廊”。曹军南下,“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一封“今至水军八十万众,方与将军会猎于吴”的战书飘至孙权案前,张昭等众大臣又力主投降,孙权之心何在何安?唯有周瑜力主一战,并有理有据地分析政治形势、两军实力和地利水土,使之心安,一句“英雄乐业,尚当横行天下”燃起孙权雄心壮志,坚定抗曹之心。

一个“王佐之才”仅仅“性度恢廊”是不够的,周瑜是位“上上将”,用兵如神。巜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对鲁肃说过一段精辟的“将帅之道”:“这兵字大有学问,兵者有可见之兵,荷戟执戈,肉躯之身乃可见之兵。不可见之兵者,日月星辰,风云水火,山川之灵气,如此万物万象,均可以为兵⋯⋯为将而不通天文,不识地理,不知奇门,不晓阴阳,不看阵图,不明兵势,是庸才也。”而真正做到“万物万象,均可以为兵”的神人不是诸葛亮,而是周瑜。他久居江南,熟悉长江一带的一草一木、水域风向,甚至气候,故能在长江天险赤壁点起一把火,烧得曹军落花流水抱头鼠窜,当时的战况有如“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八百年后苏轼是这样追慕战时的周郎: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周瑜死后,孙权曾与陆逊等人谈论周瑜:“公瑾雄烈,胆略兼人。”陈寿在正史巜三国志》中多次以“英隽异才”“王佐之才”“文武韬略,万人之英”等词相称。宋徽宗时追尊周瑜为平虏伯,位列唐武庙六十四将、宋武庙七十二将之一。

我们的传统文化当中,有太多的老奸巨猾老谋深算的文化故事,而周瑜却是在英姿飒爽的轻轻年纪里建立盖世武功,他有点像一些美国总统,很年轻很帅气,怀揽娇妻,已是一国之首,这样的男人怎不让天下男人妒忌?所以罗贯中想,我要为天下男人出一口气:让周瑜因妒忌诸葛亮而死!






萧生一介


周瑜,东汉末军事家,兼资文武、风流倜傥、儒雅多才。赤壁之战孙刘结盟,大败曹操,周瑜一战成名,他是孙吴当之无愧的开国元勋。

一、生平简介

周瑜(175~210年),东汉末孙权部将。字公瑾,人称周郎。庐江舒县(今安徽舒城)人。出身士族。“瑜长壮有姿貌”(《三国志•吴书•周瑜传》以下简称《三国志》)少与孙策友善,后在丹杨(今安徽宜城)起兵从孙策。建安三年(198)被任为建威中郎将。旋任中护军,领江夏太守。孙策死,与长史张昭同辅孙权。建安十三年(208)春“权讨江夏,瑜为前部大督”。《三国志》

其年九月,曹操占领荆州后,统帅水军、步兵二十余万,沿长江东下,试图一举消灭东吴。周瑜和鲁肃审时度势,力排众议,坚决主战,指出曹操用兵有‘’四患‘’,率精兵三万进住夏口与刘备合军,用火攻大破曹军于赤壁(今湖北武昌西赤矶山,一说今蒲圻西北赤壁山),后任偏将军,领南郡太守。屯据江陵(今属湖北)。三十六岁病死。临危时举鲁肃自代。

二、开国元勋

(1)周瑜少时与孙策交好,情同手足。21岁起随孙策拼杀战场,“从攻皖,复进浔阳,破刘勋,讨江夏,还定豫章、庐陵,留镇巴丘”《三国志》。与孙策南征北战,开疆拓土,攻城掠地,一举平定江东。

后孙策遇刺身亡,孙权继任,周瑜得孙策所托,一心铺佐少主孙权 。他将兵赴丧,稳定了江东局势,确立了孙权领导地位。

(2)孙权上任初,诸将宾客为礼尚简,而瑜独先尽敬,便执臣节。就是说周瑜对比自己年幼的孙权极为恭敬。

周瑜与张昭共同辅佐孙权,执掌军政大事。

(2)曹操看中周瑜有勇有谋 ,曾不惜挖墙脚,想据为己有,派人前来游说,被周瑜严词拒绝。

曹操消灭袁绍后,威逼孙权送儿子为人质,周瑜深谋远虑,劝阻孙权送质,为举棋不定的孙权坚定了信念。

(3)赤壁大战之时,力主抗曹,率孙刘联军,大败曹军,让江东摆脱一次严重的危机,保全了孙吴基业。

周瑜参与指挥的赤壁之战,是历史上以少胜多,以弱胜强最著名的经典战例,此战直接奠定了三分天下的战略格局。

其后周瑜又成功的攻克了战略要地南郡。

(4)周瑜的大智谋还体现在曾策划软禁刘备,分散关张二将的政治权谋,“瑜上书曰:'刘备以枭雄之姿,而有关羽、张飞熊虎之将,必非久屈为人用者…'《三国志》;他向孙权建议出兵攻取蜀地,灭张鲁,吞刘璋,要与曹操二分天下,体现了一个军事家的远见卓识之才能。

周瑜一生戎马倥偬,骁勇善战,为打拼江东基业立下了赫赫战功。如若周瑜没过早病逝,他图谋四川的大计很有可能实现,刘备之蜀国就不可能建立。再加上周瑜软禁刘备的谋略能够有效实施,东汉末年的历史,将很可能被改写。

(5)周瑜风流倜傥,英俊潇洒,儒雅多才,《三国志》称周瑜‘’有姿貌‘’,‘’通音律‘’,有‘’曲有误,周郎顾‘’之语。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苏东坡这首词,多少年来引起人们无限遐想。

小乔国色天香,是三国时期出了名的大美女,自古美女爱英雄,两人郎才女貌,琴瑟和鸣,情深恩爱。小乔甚至随军东征西战,并参加过历史上著名的赤壁之战。可惜天妒英才,周瑜宏图大志未及实现,就英年早逝。周瑜去世后,小乔为其守墓14载,似乎从这方面来说小乔确实是一个红颜薄命、对爱情忠贞不二之烈女,然周郎虽然是‘’世间豪杰英雄士、江左风流美丈夫‘’,但他短命早逝,抛妻弃儿,撒手人寰,亦並非是一个好丈夫?

三、天妒英才

建安十三年(208)十二月,赤壁之战后,周瑜与程普乘胜进攻曹魏曹仁守卫的江陵,“瑜亲跨马擽,会流矢中右胁,疮甚,便还。”此事大约发生在209年上半年。周瑜中箭伤,曾一度伤势较重,但不久孙权就“拜(周)瑜偏将军,领南郡太守。……屯据江陵”。《三国志》

建安十五年(210)十二月,《三国志》载:是时刘璋为益州牧,外有张鲁寇侵,周瑜乃诣京见权说:‘’今曹操新败,方忧在腹心,未能与将军连兵相事也。我与奋威将军孙瑜俱进共取蜀,得蜀而并张鲁,留孙瑜固守其地,好与马超结援。我还与将军据襄阳以据曹操,北方可图也。‘’孙权许之。周瑜还江陵,为行装,在准备发兵时,而道於巴丘(今湖南岳阳)病卒。

四、历史评价

正史中对于 周瑜的评价甚高,多次赞以“英隽异才”、“王佐之才”、“文武韬略,万人之英”;政治上高瞻远瞩,忠心耿耿;军事上胆略兼人,智勇双全。

孙权评价:“公瑾雄烈,胆略兼人,遂破孟德,开拓荆州,江左人物,无人能继”。周瑜去世,孙权痛哭说:“公瑾有王佐之才,如今短命而死,叫我以后依赖谁人?”孙权称帝后,仍念念不忘周瑜,对公卿们说:“若不是周瑜,我是不能称帝的。

宋徽宗时追尊其为平虏伯。位列唐武庙六十四将、宋武庙七十二将之一。

《三国志》评价周瑜“性度恢廓”,心胸宽广,豁达大度。老将程普,早年跟随孙坚,自以功高,瞧不起年轻的周瑜。但周瑜并不与其计较,最后使程普折服,说:“与周公瑾交,如饮醇缪,不觉自醉。”

刘备评价周瑜为“气量颇大”,蒋干评价周瑜是“雅量高致”。

文人墨客赞美之诗词更是不可胜数,仅举诗仙李白《咏赤壁》:魏吴争斗决雌雄,赤壁楼船扫地空。烈火张天照云海,周瑜曾此破曹公。

从这些溢美之词中,不难看出周瑜是一位集才华、智慧、谋略于一身的大英雄,这才是文韬武略、风流倜傥、英俊潇洒之周郎耶!


朋友们又来一把”看三国流泪,替古人担忧”啦!


手机用户德友之书斋


熟读《三国演义》的读者,对周瑜一定不陌生,这是一位有背景、有能力、有地位、有容貌但嫉妒心极强的人物,《三国演义》为了捧诸葛孔明,而对周瑜极为不友好,我们朗朗上口的一些词汇也来自于此书,比如“既生瑜何生亮”、“智激周瑜”、“周郎妙计安天下,赔了夫人又折兵”、“三气周瑜”等,那么,实际上的周瑜真如《三国演义》所描述那样吗,正史里记载的周瑜又是怎样的人物呢?

讲到三国正史记载,不得不提《三国志》,《三国志·周瑜传》是已知较早记录的周瑜事迹的纪传体文学著作,作者乃西晋时期的陈寿,四川南充人,《三国志》成书时间三家归晋时间仅过5年(即公元285年),间隔时间短。同时,陈寿又是治学极为严谨的人,但凡不可靠的消息,一一不采用,以致《三国志》成书相对简略。正因《三国志》的简略,亦有南朝时期文人裴松之为本书做注,补充了大量较为可靠的材料。陈寿的《三国志》加上裴松之的注,使得此书较为丰满。我们今天所说正史周瑜内容,均出于此二书。先将史书中有关周瑜的介绍与生平事迹做个汇总:

周瑜,子公瑾,官宦之家。身材高大健壮,容貌俊美(长壮有姿貌、吴中呼为周郎)。与孙策关系甚好,“登堂拜母”;

  • 兴平二年(195年),丹阳率兵迎策助孙策平定江东之战,时孙策为袁术部下,周瑜伺其不才,欲曲线回江东。同年交识鲁肃;
  • 建安三年(198年),与肃东归,授建威中郎将;
  • 建安四年(199年),随孙策要攻打荆州,升为中护军,兼任江夏(治湖北新州西)太守。破宛城,纳小桥为妻。同年进攻寻阳、刘勋,次年讨江夏,平定豫章、庐陵等郡。而后周瑜留下镇守巴丘;
  • 建安五年(200年),孙策遇刺身亡,托孤于周瑜。对孙权率先行君臣礼以支持孙权。并向孙权推荐鲁肃;
  • 建安七年(202年),力劝孙权不要送人质给曹操;
  • 建安十一年(206年),讨伐麻、保二屯。俘虏了邓龙。向孙权推荐降将甘宁;
  • 建安十三年(208年),随孙权征讨江夏的黄祖。周瑜为前部大督,抓获黄祖;
  • 建安十三年(208年),联刘破曹,作为孙刘联军前线总指挥,起到中流砥柱的作用;复又征讨曹仁,大胜。战后建议孙权软禁刘备,孙权未采纳;
  • 建安十五年(210年),对孙权提出讨伐益州的战略—— 夺蜀(刘璋)、并张(张鲁)、联马(马 超),孙权许之,周瑜返回驻地江陵进行准备工作,行至巴丘,突然病卒,年仅三十六岁。

通篇,我们看到的是一位少年得志、平步青云的青年将领,尽其一生辅佐孙氏家族,亦是做到: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孙策平江东之战,周瑜亲率大军迎策,给予极大支持。孙策遇袭身亡,周瑜带兵前往奔丧,率先与孙权行君臣礼以支持孙权。赤壁之战一片投降论调,周瑜坚持“抗战到底”以保江东基业。南郡之战带伤上阵击溃曹仁。看出刘备的威胁,上书孙权出狠招,可惜病故于回江陵的路上。如此之能臣,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我们实在难以想象这样的一位人物,居然会被人给气死,被他气死还差不多,至少小编极其羡慕。完全不像《三国演义》中描述的那个“小心眼”的周瑜。

周瑜 三国演义剧照

周瑜能力高、背景好,而其亦有宽广的胸襟,我们来看看史书上周瑜的性情是怎么样的:

  • 陈寿的三国志对其的评价是:“性度恢廓”

而同时期与周瑜接触过人又是如何评说的呢?

  • “与周公瑾交,若饮醇醪,不觉自醉。”——程普
  • “瑜雅量高致,非言辞所闲”——蒋干
  • “公瑾雄烈,胆略兼人”——孙权
  • “公瑾文武筹略,万人之英。”——刘备

……

性情开朗、气度宽宏,这就是史书记载的周公瑾,真实一位漂亮至极的英雄(易中天语)。

小编也选取两首与周公瑾有关的诗作为结尾:


欢迎大家留言交流。

我是真得不错,一位喜欢历史、酷爱三国,做点原创,分享点有感触东西的小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