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佘江涛专栏」说不尽的塞巴斯蒂安·巴赫(一)

【百道网·佘江涛专栏】不要以浪漫的方式表达和理解巴赫。巴赫的内心沉稳、安静、明净、大气磅礴。山无语自高,水不言自深。这样的心态最能表达巴赫,最能接近巴赫。百道佘江涛专栏文章来源于“佘江涛的江和涛”,作者佘江涛。

「佘江涛专栏」说不尽的塞巴斯蒂安·巴赫(一)

凤凰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佘江涛

关于巴赫人生的七个阶段,尤其是最后三个创作阶段——魏玛时期(1708—1717)、柯腾时期(1717—1723)、莱比锡时期(1723—1750);关于他的键盘音乐(管风琴和古钢琴)、室内乐、室内管弦乐、新教和世俗康塔塔、大型新教合唱曲的特点,相关的论述和著作可谓汗牛充栋。我将用三篇短文和最简练的话总结一些对他的想法。

【佘江涛推荐书单】,点击链接查看:http://m.bookdao.com/mybook.aspx?id=146212

巴赫是伟大的三位一体者:他是勤奋刻苦的作曲工匠,他现存的作品体系庞大、数量超千,是不断变化的音乐体裁迁移,以及永不停歇的劳动产物;他是技艺高超的管风琴—古钢琴—弦乐器演奏家,需要的技艺连当代演奏大师也不得不满怀敬畏之心;他是灵魂博大精深、容纳大海的音乐家,只有进入他的音乐世界,人们才能体验到这位一生磨难、坚韧顽强、朴实无华、虔诚少语的德国清教徒的内心浩瀚。

巴赫一生才气横溢,和莫扎特一样,无需特别的激发就可以流泻出技巧精湛、旋律优美、内涵充沛的乐曲,加上他始终不忘“辛劳在我,荣耀归主”的初心和使命,交替着从未间断的创作劳动和谋生劳作,见缝插针,兢兢业业,创造了上帝想留在人世的奇迹。他是真正的存在主义者,他一直用自我的选择、意志证明着自己的存在和坚定信念。

作为一位路德派清教徒,巴赫相信复杂、有内涵的音乐才能表达基督的受难和对天堂的渴望。他的《约翰受难曲》《马太受难曲》《b小调弥撒》《圣诞清唱剧》就是最好的佐证。

他也相信只有逻辑、理性规律才能囊括世界万象,触及音乐本质。他的《哥德堡变奏曲》《平均律钢琴集》《音乐的奉献》《赋格的艺术》就是最好的佐证。

他更相信,音乐表达人的喜怒哀乐,但必须以克制的姿态加以流露。贝多芬以英雄风格做到的事情,巴赫用路德派教徒的虔诚信仰和文化涵养做到了。他们的音乐大气、隽永、深刻,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对自我的克制。

奉献、逻辑、克制使他成为音乐史上内心最为强大的音乐家。

「佘江涛专栏」说不尽的塞巴斯蒂安·巴赫(一)

巴赫的音乐是德国巴洛克音乐的博物馆。在巴赫时代(1685–1750),意大利柔美的协奏曲(concerto)和法国华丽的序曲(overture)、组曲(suite),同德国中世纪、路德派传承下来的复调合唱融为一体,形成了德国巴洛克音乐丰富的风格,他的音乐是这一风格的博物馆,包含了后来音乐发展的可能和广阔。

丰富、广大、深厚使他成为音乐史上最伟大的音乐家。

「佘江涛专栏」说不尽的塞巴斯蒂安·巴赫(一)

位于德国莱比锡的巴赫博物馆

不要以浪漫的方式表达和理解巴赫。巴赫的内心沉稳、安静、明净、大气磅礴。山无语自高,水不言自深。这样的心态最能表达巴赫,最能接近巴赫。

音乐要表达丰富广大深厚的情感,也要不失细微处理、冷静客观、单纯透明。这两股合力最后形成了这样一种艺术:敏感而客观、热情而冷静、丰富而统一、意味深长而精细考究、情感强烈同时隐而不发。

巴赫的现代意义和对一生的启迪在于:一个人要约束知识、财富、劳作,留给道德、信仰、劳动更多的空间。自我要多在灵魂中充盈。

(责编:肖歌;编助:安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