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玉環:“花瓶女人”的悲劇人生


楊玉環(719年6月22日—756年7月15日),號太真。 唐朝時期后妃、宮廷音樂家、舞蹈家、中國古代四大美女之一,追封齊國公楊玄琰之女,宰相楊國忠堂妹。


性格婉順,姿質豐豔,擅長歌舞,通曉音律。嫁給壽王李瑁為妃開元二十八年(740年),奉命出家為女道士,後唐玄宗下詔讓楊玉環還俗,並接入宮中,正式冊封為貴妃。


天寶十五載(756年),安祿山發動叛亂後,跟隨唐玄宗李隆基流亡蜀中,途經馬嵬驛,士兵譁變,含恨賜死。


她是唐代的“紅顏禍水”,

她是白居易《長恨歌》的女主角;

她曾有過“三千寵愛在一身”的風光,

她又落下慘死馬嵬坡的可悲命運。


楊玉環:“花瓶女人”的悲劇人生


她,就是“四大美人”(中國古代四大美女,即西施、王昭君、貂蟬、楊玉環 。四大美女享有“沉魚落雁之容,閉月羞花之貌”的美譽。

“沉魚、落雁、閉月、羞花”是由精彩故事組成的歷史典故。“沉魚”,講的是西施浣紗的故事。“落雁”,指的就是昭君出塞的故事,“閉月”,是述說貂蟬拜月的故事,“羞花”,談的是楊玉環貴妃醉酒觀花時的故事。)之一的楊玉環。

進宮與封妃


公元737年,唐玄宗的寵妃武惠妃(貞順皇后(699年-737年),武氏,幷州文水(今山西省文水縣)人。唐玄宗李隆基寵妃,武則天的侄孫女,恆定王武攸止之女,母為鄭國夫人楊氏。


父親早逝,養於宮中長大,得到武則天庇廕。性情乖巧,善於逢迎。唐玄宗即位後, 初封婕妤。勾結權臣李林甫,構陷王皇后和太子李瑛兄弟三人,晉封惠妃,禮節等同皇后,生下夏悼王李一、懷哀王李敏、壽王李瑁、盛王李琦,女上仙公主、咸宜公主、太華公主。


開元二十五年,去世,追贈皇后,葬於敬陵,諡號貞順皇后。唐肅宗李亨即位後,廢除皇后祠享,唐代宗即位,廢黜其貞順皇后諡號。)去世,後宮雖佳麗三千,卻沒有一個人能排解唐玄宗的落寞。

這時,常年陪伴在唐玄宗身邊的宦官高力士,推薦了楊玉環。

高力士之所以推薦楊玉環,不單單在於楊玉環擁有驚世的容顏,更在於他摸清了唐玄宗的心思。

此時的唐朝已進入全盛時期,政局穩定,民富國強,皇帝的驕奢之心,難免會代替求治之心。

也就是說,唐玄宗有點兒自負了,開始飄飄然了。前半期,他需要學富五車的女人與他共謀天下,後半期,她需要像楊玉環這般國色天香的美女,與他“日日吟詩作伴,夜夜共度春宵”。

有著傾國傾城之貌,又有著“翩若驚鴻”舞姿的楊玉環,自然是不二人選,所以,高力士推薦了她。

皇帝想要哪個女子,那還不是易如反掌的事情嗎?問題在於,此時的楊玉環已經是壽王李瑁(李瑁(?-775年),初名李清,隴西狄道(今甘肅省秦安縣)人。唐朝宗室大臣,唐玄宗李隆基第十八子,母為武惠妃。


早先由寧王李憲撫養。開元十三年(725年),封壽王,領益州大都督、劍南節度使。二十三年(735年),拜開府儀同三司,改名李瑁,迎娶楊玉環為妃。二十八年(740年),結束與楊玉環的婚姻。天寶四載(745年),迎娶韋昭訓之女。安史之亂後,跟隨唐玄宗逃奔蜀郡,撫慰兵士。


大曆十年(775年),去世,追贈太傅。)的妃子,這李瑁乃是唐玄宗的兒子。

把唐玄宗兒子的妃子推薦給唐玄宗,本是件極其荒唐的事情,高力士想到了一個遮羞的辦法:讓楊玉環頂著為玄宗母親竇太后(孝文竇皇后(?—前135年),字漪房,清河觀津(今河北武邑)人 。漢文帝皇后。

出身名家,賢良淑德。漢惠帝時,被選為家人子,入宮伺候呂后,稱為竇姬。後被賜予代王劉恆,隨行代國,甘苦與共。漢文帝劉恆即位後,冊立為皇后,育有一女二男:長女館陶長公主劉嫖,長子漢景帝劉啟、少子梁孝王劉武。漢景帝即位後,尊為皇太后。建元元年,漢武帝即位後,尊其為太皇太后。

漢武帝建元六年(公元前135年),去世,隨漢文帝合葬於霸陵。)祈福的名義,敕書楊氏出家為女道士,道號“太真”。

出了家,等於換了個身份。

公元745年,唐玄宗冊封楊玉環為貴妃。

這一年,唐玄宗56歲,楊玉環22歲,面對“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的楊玉環,唐玄宗龍顏大悅:“朕得楊貴妃,如得至寶也!”

千年之後的今天,我們無從得知楊玉環當時的心境,而唐玄宗口中的“至寶”,也不過是點綴“盛世”的“花瓶”,一個寵妃而已。

這種畸形的愛,註定不會開成一朵真摯的玫瑰,只會開成一朵妖豔的罌粟花。

迷戀與欣賞

國色天香的女子世界上有很多,楊玉環比其它女子多了一項優勢,她精通樂器。

唐玄宗創作了《霓裳羽衣曲》(直到現在,它仍無愧於音樂舞蹈史上的一顆璀璨的明珠。是唐玄宗為道教所作之曲,用於在太清宮祭獻老子時演奏。舞曲的內容表現仙真在上界的生活情狀,有“上元點環招萼綠,王母揮訣別飛瓊”等道教神話場景。唐高宗,玄宗等人親自撰寫青詞,表彰,供道士祭獻祈禱時使用,一些大臣文人亦競相效仿,從而更加提高了道教文學的水平。安史之亂後失傳。在南唐時期,李煜和大周后將其大部分補齊,但是金陵城破時,被李煜下令燒燬了。到了南宋年間,姜夔發現商調霓裳曲的樂譜十八段。這些片斷還保存在他的《白石道人歌曲》裡。),楊玉環只是稍作瀏覽便配出了舞蹈,可見她對樂曲的精通,而玄宗也熟悉音律,對曲樂、舞蹈都頗有研究,和玄宗有相同的愛好,也楊玉環得寵的一個重要因素。

唐玄宗對楊玉環都多寵愛,僅從吃荔枝就能窺見一斑。

楊玉環頗愛吃荔枝,唐玄宗下令修建棧道,以八百里加急的速度,將產自於巴蜀的新鮮荔枝送往華清宮。所以,大詩人杜牧才有了“長安回望繡成堆,山頂千門次第開。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的詩句來。


也許有人說,對於一個女人,能遇到這樣一個男人,不是人生的最大福分嗎?

別忘了,楊玉環的男人是唐玄宗,是一國之君。

一個肩頭扛著江山的國君,卻把江山拋到了一邊,縱然他對楊玉環有千般寵、萬般愛,也只是把楊貴妃當成了一個點綴盛世的“花瓶”,當成了窮奢極欲的工具。

作為一個女人,楊玉環付出的是一腔痴情,而作為大唐的皇帝,卻把一個女人的痴情,演變為引爆大唐動盪的“導火索”。


受寵與失命

“有愛無恐”。備受寵愛的楊玉環,是把唐玄宗當自己男人的,戲弄皇帝,就當是小夫妻鬧著玩兒。

皇帝也會發怒,一氣之下把楊玉環遣出宮,但是過不了幾日,又忍不住送點禮物把她接回來,還讓楊玉環的堂兄楊國忠做了宰相。

安祿山(安祿山(703年1月22日—757年1月29日),本姓康,字軋犖山, 營州柳城縣人 ,粟特族。唐朝時期藩鎮、叛臣。


安祿山出身西域康國,其父早逝。其母阿史德氏,改嫁於右羽林大將軍安波注之兄安延偃,從此改為安姓,精通九蕃語言。 開元初年,逃離突厥,成為幽州都督張守珪的部將和義子。驍勇善戰,屢建功勳,遷平盧軍兵馬使、營州都督。天寶年間,平步青雲,兼任平盧、范陽和河東三鎮節度使,受封東平郡王,鎮撫東北地區。天寶十四載(755年),以誅殺宰相楊國忠為名,悍然發動安史之亂。一路勢如破竹,攻破兩京。建立偽燕政權,年號聖武。晚年失明,寵愛幼子,引發晉王安慶緒不滿。


至德二年(757年),為嫡次子安慶緒指使宦官李豬兒所害,諡號為剌。史思明殺死安慶緒後,成為大燕皇帝,追諡光烈皇帝。)與楊國忠(楊國忠(?—756年7月15日) ,本名楊釗,蒲州永樂(今山西永濟)人,祖籍弘農華陰(今陝西華陰市),唐代宰相、權臣。東漢太尉楊震之後,張易之外甥,楊貴妃族兄。


楊國忠出身於弘農楊氏河中房,早年落魄,在楊玉環得寵後飛黃騰達,直至升任宰相,封衛國公。身兼四十餘職。他任相期間,專權誤國,敗壞朝綱,與安祿山的矛盾最終導致了番將安祿山、史思明以「誅國忠、清君側」為名,發動安史之亂。

天寶十五年(756年),楊國忠隨唐玄宗西逃入蜀,中途在馬嵬驛被亂兵所殺。)鬧不合,明爭暗鬥,便以討伐楊國忠為由反抗唐朝,引發“安史之亂”。

叛軍攻破潼關之後,直逼長安,無奈之下唐玄宗帶著楊玉環、楊國忠和皇子及數千名禁軍,準備避難於四川。

公元756年6月,唐玄宗一行人到達馬嵬,一行人經過長途跋涉,已是疲憊不堪,禁軍們認為貴妃是災難的禍根,紛紛遷怒於楊國忠兄妹,禁軍首領陳玄禮殺死了楊國忠和楊氏一族洩憤。

殺死楊國忠和楊氏族人,禁軍們有點懼怕,倘若入喉時局穩定了,楊玉環一定不會放過他們,所以,一不做二不休,禁軍們圍住唐玄宗的住所,請求賜死貴妃,唐玄宗無奈同意。

唐玄宗此舉,看似迫不得已,然而並非如此。


知乎上有這樣一個討論:陳玄禮為何要逼死楊貴妃?


下面有個高贊回答是:首先,安祿山起兵的名義便是奉秘旨討伐楊國忠,而戰事不順,兩京陷落,使朝廷被迫西幸,這樣的藉口對於天下人來說都以為是楊國忠之顧,而又從楊國忠牽連到整個楊氏一族。


其次,這是對楊家不滿情緒的一次極大爆發。楊貴妃主內,後廷為楊家把持,楊國忠又藉助妹妹的恩寵而官至宰相,把持外廷,內外廷都被楊家所把持,順之則昌,逆之則亡,操控朝政,原來的利益群體被排擠出去,楊家得罪的人不在少數,楊家的權勢財富也為他人眼紅,所有這一切與內廷的楊貴妃是分不開的。


最重要的是,馬嵬坡之變實際上是帝國統治集團內部的一次巨大洗牌,從根本來說,是有皇太子李亨所推動的。而太子的倚仗便是大唐僅有的軍事力量,西北地區的軍鎮。大唐分邊境為十大節度使,東部實力最強的軍鎮就是安祿山,已經起兵造反,而平叛的哥舒翰與封常清軍鎮以及朝廷中央僅剩的精銳部隊卻在潼關一戰因宦官弄權與玄宗的瞎指揮而被打得大敗,那麼大唐僅剩的軍鎮就是西北的朔方與安西節度使了,這些西北軍鎮因潼關戰敗而不滿於玄宗,同時因為局勢大亂而對手中兵權更有自信,轉而以軍事實力支持太子李亨,希望他效仿太宗李世民直接即位,而尊玄宗為太上皇。而太子本身對玄宗,對楊家是極度恐懼,卻也是極大不滿。恐懼在於,太子的位置之前並不是李亨,而是玄宗二兒子李瑛,當時得寵的妃子是武惠妃,她一直想讓自己的兒子李瑁做太子,於是不斷陷害當時太子李瑛,甚至在某天派人向太子謊報宮內遭匪,太子與另外兩個兄弟帶兵入宮,結果被誣陷為造反,最後為玄宗所殺。而這在後來的太子李亨看來,玄宗是為了一個女人,自己的寵妃殺死了自己的親兒子,所以太子李亨在當太子的時候面對楊貴妃是非常小心翼翼的,同時對玄宗以及楊家都是非常畏懼的。而這種恐懼久而久之就是不滿,堂堂帝國太子,卻不得不像他人低頭,除了皇帝還有誰可以為難一國儲君,太子活得很窩囊,也因此給人留下了平庸無能的印象,這更讓玄宗不喜歡他。而現在有一個千載難逢的機會擺在太子面前,讓他可以解決所有侮辱自己的人,瞬間登上權力頂峰,他勢在必行。太子利用御林軍將士遠離故鄉和親人的不滿情緒,派人大肆宣揚楊家禍害朝綱,楊貴妃迷惑皇帝,最終導致天下大亂。士兵們的不滿情緒風起雲湧,而軍事長官陳玄禮以及其他軍鎮的節度使早已不滿楊家,與太子結成同盟,於是借用楊國忠與吐蕃勾結的罪名直接殺害楊國忠。雖說楊國忠死,但對於太子來說,遠遠不夠,不僅是他原來挽回尊嚴的需要,更是因為他想讓玄宗身邊無人,楊貴妃在玄宗身邊就如一顆定時炸彈,太子的心是滅整個楊家,與楊貴妃早已不死不休,若是楊貴妃活下來,有朝一日尋他報仇豈不是自留煩惱。而楊貴妃一死,玄宗身邊徹底無人,懂得時局的人都知道,太子得到了所有軍事長官的認同,難道還追隨玄宗指責太子不孝篡位嗎?楊貴妃則永遠不可能倒向太子的,所以必不能留,而她一死,玄宗身邊無人,又有誰願意幫助玄宗東山再起。後來太子直接與玄宗分道揚鑣,玄宗去了蜀郡,而太子卻去了朔方鎮治所武靈,在所有軍鎮長官擁護下即帝位。


朱鴻在《馬嵬透視玄宗和貴妃之關係》中說到:“如果玄宗執意要保護貴妃,陳玄禮很可能服從其權,即使陳玄禮不給情面,玄宗仍可以用變通的辦法保護貴妃,經免其死,然而,玄宗卻同意賜死貴妃”。

原因很清楚:在唐玄宗的心裡,自己的命永遠要比楊玉環的命重要得多。什麼是真愛,真愛不在於花前月下、卿卿我我,真愛只在於大難臨頭、面對生死的考驗。

那一天,晴空萬里,一代佳人被吊死在一棵梨樹上,那一年,她才38歲。


​花瓶女人的悲劇人生

古代女子最好的年華,上承夫妻恩愛,下啟子女孝敬。楊玉環卻在盛年之時,被摯愛之人親自送上斷頭臺。

馬嵬坡一棵歪脖梨樹,成了楊玉環最後的歸宿。

楊玉環死後,陳玄禮(陳玄禮,唐朝名將,初任神武軍的果毅都尉,後隨李隆基(唐玄宗)起兵誅殺韋后及安樂公主。玄宗即位後,宿衛宮中。安史之亂時,率軍護衛玄宗逃亡四川,行至馬嵬驛(今陝西興平西),在太子李亨支持下,發動兵變殺楊國忠及楊氏姐妹,並逼唐玄宗李隆基縊死了楊貴妃。安史之亂平息後,隨玄宗回到京師長安,封蔡國公後辭官,旋病死。)帶著數千名禁軍來向唐玄宗請罪,唐玄宗只是默默地擺了擺手,原諒並安慰了他們。

“夫妻本是同林鳥,大難臨頭各自飛”,縱然是高為天子、貴為妃子,也不能逃脫俗世的宿命,人情薄涼,以至於此!

楊玉環同那些被貼上“紅顏禍水”標籤的女子不同,她從不干涉朝政,也不要求唐玄宗一定要封她為皇后,她只想要一份真心,可最終還是成了犧牲品。

在“男尊女卑”的年代,不管是楊玉環,還是妲己、妹喜、褒姒,一個個被稱為“紅顏禍水”,可她們有和能力,左右時代命運的權柄?

與西施、王昭君、貂蟬不同,楊玉環與龍爭虎鬥的政治沒有交集。

她的無奈,在於她被動入宮,嫁給可以給她當爹的男人為妃,她主動地博取了大唐天子對她的喜歡以保生存。

她本以為,此生可以在唐玄宗的羽翼下慢慢老去,卻被自己最信任的人,給了致命一刀。自己的命運沒有握在自己的手中,縱然極盡人間富貴風光,終究也逃不出被命運愚弄的手掌。

上天給了楊玉環傾城的容貌,而她,只能演繹一個“花瓶女人”的悲劇人生。


備註:初二學生寫,有所改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