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皇明諸司公案之鄒推府藏吏聽真言(二)

書接上回,秦制眼見鄒應龍也是個是非不分的昏官,於是拼死說道:“老爺是三次彈劾嚴閣老的那位嗎?”



鄒應龍大聲問:“是我彈劾的嚴閣老,怎麼了?”


秦制說:“剛才說過,只說一句話,若是說出兩句,便是該死。”


鄒應龍被他這話惹惱了,厲聲斥責:“我彈劾嚴奸相怎麼了?看你有何話說,說不出來便打死你這狗奴!”


秦制說:“怎麼不敢說?老爺彈劾嚴相,人人都說您是忠勇剛直的好官,小的這才拼死向您申訴。如今看來,您不能辨雪冤枉,反而只會動刑打人,原來也是個蠢官,不能為民分憂。


小的今遭若是被打死在這王法大堂,不怨其他官,單單隻恨老爺你一人。我到了閻王殿,一定像老爺彈劾嚴相一樣一連三狀,告你這愚蠢的鄒應龍。”


鄒應龍被秦制一番話激得怒髮衝冠,站起身來連聲喊道:“哎呀呀,你個奴才打死人命,反倒說我蠢不能為你申冤,還要在閻王殿前告我?我這就打死你,任憑你去告!”


隨即又命左右繼續打。


此時衙役又來稟告:“巡按老爺已經進城,老爺趕緊去迎接吧!”


鄒應龍餘怒未消,大罵衙役:“巡按又不是皇帝,他是官,我也是官,不去迎接又能怎樣?”只嚇得一眾衙役小吏連連後退。


衙役們正要打秦制,卻被鄒應龍喝止,“我若打死你,那別人該真的說我蠢了。想來你也可能真是冤枉,才敢出此等狂言,暫且收入監牢。”


又提何稽、周景、昌覽等都上了刑具:“我知道秦制肯定是被冤枉的,不然他怎麼敢當面搶白我?肯定都是你們幹證、仵作串通作弊,要是不說實話,每人都打一百板子。”


故事:皇明諸司公案之鄒推府藏吏聽真言(二)


眾小吏此時都摘下頭巾祈求鄒應龍道:“巡按老爺已經進衙門了,若是不去見,肯定怪老爺欺他官小,拿我等吏員問罪,望老爺救救我們這些小吏吧。”


鄒應龍說:“他是朝廷欽差,似小皇帝一般,我怎敢欺他官小,這就去拜見。”


又吩咐何稽等:“我見過巡按後就來審問,今日若不問出實情,便將你們這三條狗命都結果了。”


一眾吏員手下都跟隨著去了,將大堂在外邊鎖住。只有曹基、昌覽等四人在衙門內,他們哪裡知道有典史衙役藏在隔壁房間偷聽。


何稽、周景二人此時埋怨起曹基:“當初我二人就不願作證,是因為拿了你十兩銀子,後來又許諾了十兩才答應。如今這位老爺耽誤了迎接上官,倘若被怪責,必定拿我等洩憤,就算不死也得打個半死,這風險也太大了。”


曹基對二人說:“也就只是這一遭難過,那十兩銀子出去以後立即奉上。若是有刑杖,一兩銀子一下,決不失信。內外班衙役我都使了銀子,每一板子許諾銀子一錢,不會下重手。”


仵作昌覽說:“我為你做了三處假傷,才得了二十兩銀子,卻冒這麼大風險。如今你要再補點給我。”


曹基說:“待會你們都小心點應對,我自然會補償你們的,放心吧。”


典史和差役在一旁聽到幾人對話,都一一記下。


很快,皂隸衙役們開了房門將人帶到刑房審問。衙役與典史從房內出來,將所記內容全部奉上。


鄒應龍接一看,已然水落石出。曹基等人以為交上去的只是文書,那裡知道是聽了他們談話記下的供詞。


鄒應龍問:“你們兩個證人現在有何話說?”


何稽說:“小的只是勸架,沒別的可說的。”


鄒應龍說:“你們身上每打一板子就要給差役一錢銀子,所以都不怕受刑不肯招認,是吧?”


又令將曹基等四人各打二十,左右衙役聽到老爺這麼說,哪還敢再作假,下手就重了些。


周景難忍疼痛大喊:“小的願招,小的願招。”等鄒應龍命令衙役停手,他卻又不說話了。


鄒應龍說:“你肯招供也不需要你再說了,我早就查明白了。當初曹煌打秦制一拳,秦制還手打了一下他的肩膀,哪來的三處傷痕?


後來曹基又各用銀子十兩買通何稽、周景作證,又許諾事後再付謝銀十兩。昌覽做三處假傷,要銀子三十,只得了二十兩,過了今天還要補給他十兩,對吧?


你等若是如實招來還罷,要是還說假話,再打八十,湊夠一百。”



曹基等人聽到鄒應龍已經知道了一切,又怕再捱打,全都磕頭求饒,一一招認。


鄒應龍判曹基誣告反坐,擬死罪;周景、何稽為銀子做假證,仵作昌覽受賄做假傷,追回贓款,判處流徒。


鄒推府判決:
審得曹基之父曹煌,違例積算,盤剝小民。既還其本,又倍其利,已非負心。餘息之補,完布以一端,鞋以一雙,豈為虛估。乃坐批而不退。復使勢而先毆一拳,而復其肩三傷,何以致命。曹基不思以善而蓋前想,猶欲為父而修小隙。誣告人命,重買幹證之鄰人;捏作假傷,厚賄為奸之仵作。陷人死罪,心則不仁;致父暴屍,孝亦安在!虛告之情既露,反坐之罪何逃。周景、何稽利苞苴而偏徵。仵作昌覽受賄賂而做傷。追完枉法之贓,各配遠近之釋。


這個案子並不複雜,是斷案的那些官把事情弄複雜了。那些官要麼能力不足,要麼責任心不強,才讓這麼一個簡單的案子一直到按察使司都沒能斷個明白。


錢能通神,有錢買通證人和仵作,就能將無罪的人置於死地,古今中外概莫能外。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