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部新聞司司長:華春瑩的成長史

今天,“華春瑩接棒陸慷,成史上首位外交部新聞司女司長”

的新聞刷爆了各大媒體渠道和網絡平臺,而這位從事外交工作20多年,金句頻出,被日本網友稱為“美魔女”的外交女神,也再一次刷新了人們對她的印象。


外交部新聞司司長:華春瑩的成長史


“別人家的孩子”


1970年的一個春天,華春瑩出生在江蘇淮安市淮陰區的一個幹部家庭,爸爸是淮陰縣前紀委書記,媽媽是淮安市清河區原政協副主席,她是家裡的第一個孩子,可以說是一名標準的“70後”。

可能是受到父親性格嚴謹的影響,華春瑩的自律性極強,今天要完成的學習任務必須今天完成,絕不會拖沓到第二天。所以從小華春瑩就屬於那種“別人家的孩子”,學習努力,成績優異,而且人緣還極好,在同學們的印象裡,她一直是一個頭發短短、臉蛋胖胖、眉目含笑、樂於助人的小姑娘。

外交部新聞司司長:華春瑩的成長史


雖然出身幹部家庭,但在華春瑩身上一點都看不到“優越感”和“嬌慣”的樣子,她不愛打扮,不挑吃穿,永遠是一頭短髮和一身樸素的衣服,

她的高中班主任接受媒體採訪時說:“我的印象裡,她一直是好學,會學、勤學,而且很真誠,親和力很強”

在高中時,華春瑩擔任了班級的團支部書記和學校的學生會主席,還憑藉自己的能力舉辦過很多次活動,都贏得了老師和同學的讚賞。


外交部新聞司司長:華春瑩的成長史



成績好,有特長,又是學生幹部,只是這個“別人家的孩子”,也有過讓老師不省心的時候。

在高三臨近高考時,很多同學的學習壓力都很大,作為班級幹部的華春瑩就想組織一場男女足球對抗賽,讓同學們放鬆一下,也好有個好心態來迎戰考試,但想法剛說出口就遭到了班主任的反對,而且還落下了個不務正業的名頭。

雖然被批評了,但她還是頂住壓力悄悄的組織舉辦了那場比賽,而在球賽過後,同學們由於心態得到了放鬆,成績反倒比平時發揮的好了很多。

越到臨戰,心態越要放鬆,這件事當時在高中一度被傳作佳話。

雖然作為學生幹部平常要多做很多事情,但華春瑩的學習成績一點沒落下過,憑藉著紮實的學習功底和良好的心態,在高考那年,華春瑩以全縣狀元的身份成功被南京大學外語系錄取,成為了一名大學生。

如何當好一個外交官


華春瑩是縣城長大的蘇北孩子,雖然英語成績很好,但口語上的能力可以說是特別差,大學第一年時,常常因為蹩腳的口語發音而被周圍同學拿來開玩笑,但就是口語差到離譜的華春瑩當時卻給自己樹立了一個遠大的理想那就是當一名外交官。

為了這個目標,她開始每天六點起床練習發音,無論到哪都要拿著自己單詞本,等有了一定詞彙量後,又跑去“煩”外教,有事沒事就纏著外教對話,模仿外教的發音,終於到大二時,她已經能做到和外教用英語輕鬆交流,而大家這才察覺她有一本比老師教案還厚的筆記。

所謂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華春瑩就是這樣。


外交部新聞司司長:華春瑩的成長史



在大學四年的時間裡,她沒談過戀愛,所有的時間都用來學習,在畢業時大部分同學都選擇了做英語老師或是翻譯官,但華春瑩執意報考外交部,有同學勸她說外交部太難考,極少招女生,讓她不要抱太大希望。

但那個高中就敢違背老師悄悄組織足球比賽的華春瑩,從來都有自己的一套主見。

在面試過程中,華春瑩過五關、斬六將,在清華、北大、復旦等眾多名校學子中殺出重圍,為了當年南京大學唯一考入外交部的人,同時也是外交部招錄的應屆畢業生中,唯一一位女性。


外交部新聞司司長:華春瑩的成長史



隨後,從外交部西歐司科員,到外交部西歐司副處長,到外交部新聞發言人,再到今天的外交部新聞司司長……

華春瑩用20年的時間,一步一個腳印走到了外交部新聞發言人的話筒前,她代表著國家形象,站在了世界的舞臺上。

當有人問她:對於一名外交部的發言人來說,什麼最重要?

他的答案是:愛國,忠於自己的祖國,只有非常愛國,才能有力捍衛自己的祖國

華春瑩做到了。


外交部新聞司司長:華春瑩的成長史


如今,中國的地位在國際上越來越有分量,中國聲音也正被世界聆聽,這一切成就離不開每一位像華春瑩這樣的傲骨外交官,而矗立在他們背後的,則是我們日益強大的祖國。

中國,正在重新彰顯自身力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