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價值理念的簡單解析

能夠與投資者們分享的內容越來越少,流於形式的東西猶如雞肋,正真核心理念僅寥寥數字,大多數財經作者,翻來覆去寫的都是那點東西。價值理念絕大多數投資者爛熟於胸,甚至比我表達的更為精確,但在應用上卻差強人意,主要理論與實踐的脫節,今天就來談談我的感悟。

大家都習慣性的將價值投資分為兩類,價值型和成長型,雖然本人不太認同這種分類,但是我的想法無關緊要。

對於價值理念的簡單解析

價值型投資,追求的是一種內在的安全性,儘可能的規避風險。當企業長期的經營情況為投資提供了足夠的安全性,才是值得投資的標的。然價值型投資也關注企業的成長性,但是由於成長性屬於定性分析,個人主觀影響很大,所以作為推理依據的可靠性並不高。

費雪從技術發展角度,證明投資成長性股票的可行性。費雪的理念,貌似以管理為基石,實則基於技術的不斷髮展。優秀的團隊也無法改變技術及產能的落後,只有技術領先才能保持企業的成長。

兩種不同類型的投資,分析的核心理念也是不同的。

價值型企業,主要通過財報定量分析。雖然有部分企業會財務造假,但可以通過投資策略進行規避,之前我也介紹過,逆向策略可以大概率規避財務造假。假設當期財務造假,通過定量分析的結果在當時是有效的,只要邏輯兌現之前財務造假的問題沒有暴露,對於你的投資是不產生影響的。投資者一定要注意,定量分析是價值型企業分析的核心方法,但不是唯一方法,無需為此較真。

成長型企業,主要通過企業經營定性分析。費雪的成長股十五條原則中,涉及到定量分析的只有一兩條,有一些原則雖可以通過定量分析進行輔助驗證,但定量分析不是分析主要手段。前文介紹,企業是否具有成長性,主要就在於企業技術的發展,只有技術不斷推陳出新,才能控制住主要市場份額,才能促使產能提升,才能通過優秀的管理團隊和管理理念提高企業效率,如果沒有技術領先,其它方面無從談起。

無論哪種分析,都會強調合適的買點,就算一家企業本身具有足夠的安全性,也有市場領先的技術能力,但是如果股價被市場高估,那麼當下也不是最好的買點。投資者除了能夠選擇出優秀的企業,還有能夠等待合適的買、賣點,這樣才能夠通過分析實現投資盈利。關於買賣點,我也不止一次跟大家分析過,情緒高點即賣點,情緒低點即買點。

通過簡要的分析,投資者能夠總結出價值投資的核心操作步驟,通過定量分析確認投資的安全性,再通過定性分析確認企業的成長性,等待合適的買、賣點。理念還是這些老生常談的理念,不斷的對於簡單的理念進行充實,才能更好的去應用。大家會發現,我再使用投資理念時,並沒有將價值型和成長型獨立,這也是我為何不認同這種分類的原因。優秀的企業,必然同時具有價值和成長性,這種企業並不需要太多,3-5年,能夠遇到一隻即可,對於3000多隻股票的A股來說,這個要求並不難滿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