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汉时期实行的“察举制”有哪些优势,又有哪些弊端?

大汉都护使


两汉时期实行的察举制。是汉代选拔官吏的制度,从汉武帝(刘彻)时开始。由丞相,列候,刺史,守相等官员推举,经过考核,任以官职,还有孝廉,贤良文学,秀才等科。

武帝前期,朝廷大臣多为功臣或功臣子弟,一般官吏也多出身豪门权势之家。武帝大量选拔地主阶级的知识分子,充当中央和地方官吏,以加强忠于自己的政治力量。另外,通过贤良考试,从地方选拔忠于自己的人才,比如董仲舒和公孙弘就是通过资良考试而被选拔任用的。这个优势就是加强了以皇帝个人为中心的官僚制度。

到了后来由于地方官吏往往代表了地方豪强势力,所以他们选送的人往往也是能代表地方豪强势力的人。察举制逐渐暴露出了弊端,开始孕育更有利于中央集权的科举制了。



木山文


所谓“察举制”,亦称作“举孝廉”,是汉朝的一种由下向上推选人才为官的制度,孝廉就是察举制的主要考核条件之一,被举人的资历,大多为州郡属吏或通晓经书的儒生。这样制度的优点就是接地气,而且为地方民众所熟悉,对地方平民有一定的感召力,管理地方较容易产生信服力。但是,他的缺点也是十分明显的,毕竟一个国家中,地域的经济、文化差异十分巨大,所举荐的人充其量只能是地方的名人、精英,而非后来的科举可比似的,科举制度是集全国各地的精英,择优录取,这无疑是比“察举制”优势大得多。

况且,这种由下向上推选人才为官的办法,并不利于后来的封建皇朝的集权制完善,因为他是由地方官员、诸候推荐的,很容易造成地方诸侯权力坐大,足以与朝庭抗衡。其实两汉乃至三国、晋朝,这种的事情也屡见不鲜,这种局面直致隋唐后才逐步扭转。


老树时光倒流


人才,是一个国家、民族发展的基石。没有人才,就无法发展。所以,如何选拔人才在历朝历代都是重中之重的事情。

从西周时候的世卿世禄,到战国时候的养士之风,从兴起于秦国的军功选拔,到两汉时期的察举制度,从三国魏晋的九品中正,到隋朝开启的科举考试,所有的目的都是为了选拔人才。

贯穿两汉的人才选拔制度察举制,简单点说就是审察、举荐。

而这种“察举制”的具体细节又是什么?有哪些优势与弊端?

分析

  • 浅谈察举制

察举制登上历史舞台的时间,应该要追溯到汉高祖刘邦。刘邦下诏令,求贤良,让各郡县推荐人才为朝廷效力,给了民间人才一个出人头地的机会。

但什么是贤良,如何来评定贤良,刘邦没有给出一个答案。这就要等到他的继任者来完成了。汉惠帝时期,贤良有了一个标准,即“孝弟力田”,“察举制”向前迈了一步。

再之后的汉文帝给“察举制”进行了细化:“举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者”。察举制度越来越趋于规范化。

等到天下无双的汉武帝出世后,“察举制”的选拔方式、考试科目,越来越全面。这个影响两汉几百年的人才选拔制度,完全成型。

文章一开头我已经说了,察举制其实就是审察和举荐。那么审察什么,举荐什么,自然是非常有讲究的了。

首先一点,就是以“德”为先。是否有才干可以先放在一边,但如果没有“德”行,一定不在选拔范畴之内。

但如果有“德”,那就会有晋升的机会。汉武帝的诏令中明文规定:

诏丞相、御史举质朴、敦厚、逊让、有行者,光禄岁以此科第郎从官。

这个意思也就是说,如果你是一个质朴敦厚,勤劳踏实的道德模范标兵,即便能力不够,也会有晋升的机会,这就是选拔标准之一的“光禄四行”。

接下来,我们再看看“察举制”的另三个选拔标准:孝廉、茂才、察廉。

从名字上,我们就能看出一个大概。这三种方式,基本都是以品德作为评判标准,不管是孝、廉、茂都是用来形容人品德(茂的意思为美)。

当然,这三种方式在细节上还是有所区别的。孝廉是以郡为为单位推举,茂才是以州为单位,而察廉则针对的是已经有官职的人。

也就是说,察廉是选择官员中优秀的人,而孝廉、茂才是选择民间中的优秀人才。

“品德”作为人才选拔的基本标准,但并不是说只要有了品德就能够被选拔。朝廷也会对能力进行考核。

譬如说选拔标准中的贤良文学,意思就是说既要有优秀的品德,同时还应该具备相应的文采,这个标准是以文学能力作为考察标准的。

而汉惠帝时期的“孝弟力田”则是另一种选择标准,那就是以耕种能力为选拔人才的标准。在农耕社会中,这个选拔标准很有社会价值。

而成帝时期也有过诏令:北边二十二郡举勇猛知兵法者各一人。简单而言,这种选拔标准是以军事能力作为选拔标准的。

由此可见,“察举制”虽然是以“德”作为评判标准,但能力也不能被忽视。而且这个能力是包涵多方面的,从耕田到文采,从军事到讲经都有所涉及。

“察举制”的初衷是,在有德行的前提下唯才是举。从本质上看这个人才选拔制度没有问题。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其优势与劣势就都体现出来了。

  • 存在既是合理,“察举制”有何优势

通过“察举制”两汉选拔了很多的优秀人才。孔安国、韦贤、东方朔、董仲舒,都是从察举制中脱颖而出的人才。

由此可见,在人才的选拔和运用上,察举是有其先进性的。

从初衷上来讲,察举制度的出现,是统治阶级希望人才可以为己所用。而且,对于人才的出身也没有了限制。

这样一来,就可以让很多没有背景的底层百姓,有了得以施展才华的机会。只要有德、有才就有机会被朝廷选中。

既然有了这样的机会,就会有更多的百姓去选择学习一技之长。不管是否最终能够被推举,但学习后的机会就大了很多。对社会整体的学习氛围都有所推动。

而且,“察举制”从某种程度上说是唯才是举的。虽然德是基本评判标准,但对才的选择上却不单一。

无论你是会行文还是会打仗,只要够优秀都有机会。哪怕没有学习的机会,地种的好,也可以被举荐。

这就让两汉有了更多的人才储备。多样化的人才,是推动两汉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而且察举制可以对人才的质量有一定保证。不是说被推举了就可以高枕无忧,能否胜任才是最终的评判标准。

通过“察举制”选拔上来的人才,是需要完成考核的。如果考核期的表现不合格,就会被撤换掉。

另外有一点很重要,那就是察举制有利于封建的集权统治。察举虽然由地方进行,但最终任用与否有朝廷决定,地方官员也有朝廷委任。

这样一来,朝廷就把之前地方手中的权力又分化掉一部分。这些由朝廷任命的人才,不再是地方官员的“附属”,他们只需要对朝廷负责。

  • 一分为二看问题,察举自然有弊端

作为一项制度,它自然不可能尽善尽美。有优势,那自然就会存在弊端。

虽然察举制考核的范围广,也是植根于所有的人,但它依然会有所遗漏。年龄、区域、数量等多方面的限制,就会让很多人才,都不在察举范围之内。

天下之大,人才之广,很难出现一种人才方式能网罗所有人才,察举制自然也不例外。

而且,察举制是以“德”作为人才选拔的第一标准。当然,“德行”很重要,但“德”的评判标准很主观化。

所以有些被认为没有“德”的人就丧失了机会。或者德行不足但能力有余的人也失去了机会。

人才使用标准是是“德者用其德,才者用其才”。关键要看使用者的驾驭能力,把“德”放在首位,自然也会造成人才的流失。

察举制的发展还带来了另一个行业的出现。三国中出现过的“月旦评”就是伴随察举制而出现的。这种人才评判行业的出现,炒作出来一批无德无才的“点评家”。

可想而知,这些点评家所评判出的人才又有几分可信呢?

人才是最难选拔的,标准是由人定的,也会有人去违反。本来是以选拔人才为初衷的察举制,如果遇到了别有用心之人那就不再是好事了。

随着时间的推移,汉朝的权力越来越集中在一小部分人手中。这样一来,谁是人才就由那些名门望族,高官显贵所决定了。

他们利用手中的权力,选择对自己有利的人。至于这些人是否有德有才,那就不是考虑范畴了。

结语

“察举制”本身,是一项有其先进性的人才选拔制度。

问题就出在可操作性太强。它给两汉带去了很多优秀的人才,但其中也有很多滥竽充数、沽名钓誉之辈。

人的因素,是察举制出现问题的根源所在。毕竟没有一个量化的标准,所以“人才”的标准,很容易被个人情感所控制。

如果再有一些别有用心之人,通过自己的权力,恶意使用察举制,那这个制度就会给社会带来极大的危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