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年前,湖北老農借給紅軍400大洋,欠條保存至今,換現在多少錢

90年前,湖北老農借給紅軍400大洋,欠條保存至今,等於現在多少錢

文/觀心通史

中國紅軍在創建初期,條件非常艱苦,既沒多餘的錢買武器,也沒多餘的糧擴大編制。武器只能是“敵人給我們造”,而糧食和錢大部分靠中國老百姓的支持。在紅軍最艱難的時期,老百姓挺身而出,他們既出錢又出力,為紅軍解了燃眉之急。

90年前,湖北老農借給紅軍400大洋,欠條保存至今,換現在多少錢

紅軍

90年前,一位湖北老農在紅軍物資最匱乏的時候,毅然拿出家中的糧和400大洋支援紅軍,紅軍還給他打了一張“欠條”。這背後到底有什麼革命故事呢?1927年,共產黨在河南、湖北和安徽這三個地方,分別建立了革命根據地,三地部隊統稱紅一軍。

90年前,湖北老農借給紅軍400大洋,欠條保存至今,換現在多少錢

紅一軍在創建初期,因常年戰火不斷,導致物資極度匱乏,又遇上敵軍的圍剿,使得紅一軍連儲備物資都沒有。然而,1930年第一師第七大隊孝感縣特務營參加了陽平口大戰,1200人的隊伍急需擴編到1500人。紅軍根本無法養活這麼多人,只能向當地的百姓借錢借糧。

孝感縣特務營第一分隊隊長塗杏找到了當地的百姓楊長銀,塗杏向楊長銀說明了自己的來意。楊長銀一聽紅軍有難,立刻從屋裡取出自己攢了多年的300大洋,又出門到親戚朋友家裡借了100大洋,毫不猶豫地交給了塗杏。

90年前,湖北老農借給紅軍400大洋,欠條保存至今,換現在多少錢

塗杏為老人打欠條,並且告訴老人,等紅軍有能力了,一定會如數還給他。但是老人堅持不要欠條,他一心只想著幫紅軍渡過難關,根本沒想過這錢到底會不會還給他。但是紅軍紀律嚴格,絕不拿老百姓的一針一線,在塗杏的勸說下,老人收下了紅軍給他打的欠條。

直到2015年,一張塵封了85年的欠條出現在人們的眼前,這張欠條是紅一軍第一師第七大隊孝感縣特務營第一分隊隊長塗杏打的,事由是借了楊長銀400大洋。打欠條所用的紙早已變得破爛不堪,但依然能清晰地看出上面的內容。

90年前,湖北老農借給紅軍400大洋,欠條保存至今,換現在多少錢

拿欠條的人叫楊明榮,是湖北孝昌縣金盆村人,楊明榮老人的祖父正是當年借給紅軍錢的楊長銀。這張欠條因為具有特殊的紀念意義,所以一直被楊家人當作傳家寶一樣傳了下來。這張欠條的出現,很快被當地相關部門注意到了,經鑑定,欠條確實是1930年紅軍開具的。

90年前,湖北老農借給紅軍400大洋,欠條保存至今,換現在多少錢

2015年,政府代表紅軍如數還給了楊明榮400大洋的欠款,並且將欠條作為重要史料收藏了起來,也讓更多的人瞭解了這段感人的革命故事,也說明了紅軍贏得了人心,才會得到眾多百姓的支持和擁護。

如今的社會已經不再使用大洋了,當初楊長銀借給紅軍的400大洋,放在今天能換多少人民幣呢?據相關記載得知,民國初期,一塊大洋的購買力相當於現在的350元人民幣,1930年大洋有些貶值,一相當於現在的100元人民幣。

90年前,湖北老農借給紅軍400大洋,欠條保存至今,換現在多少錢

楊長銀借給紅軍的400大洋,相當於現在的4萬元人民幣。4萬元即便是放在現在,也足夠很多家庭半年甚至一年的生活開銷了,更不用說90年前了,那時大洋的購買力更多。楊長銀老人當年能一下子湊齊400大洋的鉅款,毫不猶豫地借給紅軍,真的是太令人敬佩了!

90年前,湖北老農借給紅軍400大洋,欠條保存至今,換現在多少錢

從中也可以看出,紅軍在當時真的是深入人心,實實在在為百姓著想。百姓也是極力支持和擁護紅軍,成為紅軍後方有力的保障。楊明榮老人三代人保存著這張欠條,絕不是因為貪圖欠款,而是為了紀念那段革命歷史。政府能代替紅軍償還欠款,更說明了現在政府的極負責任和敢於擔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