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青你2》來看國內選秀如何創造商業價值,只為獲取流量?

國內的選秀大家應該不陌生了,從《快樂男生》、《快樂女生》播出後不斷的帶出了一個個大咖明星,而在近幾年的韓國prduce101系列大火後,國內選秀也慢慢開始引入這樣的選秀方式,《偶像練習生》,《創造101》,《青春有你》這些節目播出後沒有一個是不爆火的。

與此同時,我們也去回顧一下之前ATF戰鬥少女的微博

從《青你2》來看國內選秀如何創造商業價值,只為獲取流量?

我發現她們的微博到現在為止還依然在被人圍攻,她們在17年底發佈了一條退款公告之後就沒有了任何的聲音

從《青你2》來看國內選秀如何創造商業價值,只為獲取流量?

ATF這支女團她們曾經也有過巨大的曝光度,但她們的流量卻來源於“飯圈戰爭”,這個事件發生在2017年的音悅臺V榜上,僅僅只出道了一年並沒有什麼人氣和流量的ATF,她們居然在這個舞臺上擊敗了當時大熱的EXO,當時不管是在現場的粉絲還是線上的粉絲,都不可能會認定這個意外的結果的,於是就在那個夜晚她們收到了出道以來最大的一次流量,之後的她們雖然也有一些活動,但她們卻一直都在被嘲諷和謾罵,直到今天ATF的前成員萬芳舟還被曝出參加創3,所以最近她被狙的更厲害了。


從《青你2》來看國內選秀如何創造商業價值,只為獲取流量?

以上這些事情我不知道有沒有讓大家聯想到最近發生的一些事情,其實這些事件並沒有什麼聯繫,但我想說得是這個圈子其實一直以來都是你們現在所看到得這個樣子,其實我身邊看這個節目挺多的,可能有時候我會跟它們討論一下,朋友很驚訝的跟我說,“哇原來這個節目居然有這麼多我根本沒有見過的選手啊”!對這是非常嘲諷的一件事情,就連我也覺得很多的選手,她們直到在她們被淘汰的那一刻才獲得了這十期節目中最多的鏡頭,有很多女孩到現在為止我看的連名字都叫不出來。


從《青你2》來看國內選秀如何創造商業價值,只為獲取流量?


我之前覺得這檔節目名為選秀為綜藝,但最近一段時間我感覺這檔節目連綜藝都不是了,感覺自己好像在追一部電視劇一樣,就像第九期的片頭說得那樣“到底要不要有期待,別糾結了,你控制不了”

從《青你2》來看國內選秀如何創造商業價值,只為獲取流量?

“你瞅瞅這是人說得話嗎”?這個節目讓我再次覺得蔡徐坤得故事真的不會被複製出來了,節目一直想要體現出來得X女團,我現在終於知道這個X女團的意思到底是什麼了,因為我其實覺得他們根本就不是想要選出什麼像樣的女團,他們只是想要去搏話題造熱度讓節目本身火起來,他們寧願在結果發表過程中插入好幾段花絮,也不願意放完所有人公佈的結果後的感言,粉絲選出的時尚搭配的第一名,戴萌的願望是請大家吃火鍋,結果在吃火鍋的階段四朵金花的鏡頭,居然還沒有火鍋本身多,“這什麼意思是其他選手不值得擁有吃火鍋的鏡頭嗎”?


從《青你2》來看國內選秀如何創造商業價值,只為獲取流量?


從《青你2》來看國內選秀如何創造商業價值,只為獲取流量?

所以在節目當中說的那句,“不管多遠的距離越努力就越靠近”,這句話我現在越聽越扯淡了嗎,有很多真正為了追夢所以才來到這裡的女孩,她們所期待的美好夢想和未來終將成為泡影,哪怕你依靠這多年的粉絲基礎逃過了第一輪的淘汰,當你沒有辦法創造話題沒有辦法迎來熱度的時候,節目組終究也不會讓你有多少的曝光度的。

從《青你2》來看國內選秀如何創造商業價值,只為獲取流量?


從《青你2》來看國內選秀如何創造商業價值,只為獲取流量?


從《青你2》來看國內選秀如何創造商業價值,只為獲取流量?


那些能夠創造話題度並且可以引來熱度的選手,哪怕最終並沒有出道成功,只要能夠打出自己的知名度就不愁以後沒有什麼好的職業發展了,這個時代的關注度本身就是商業價值,能通過打造人設製造話題甚至是炒CP來獲得關注,遠比出道和努力了多年來換取的關注要容易的多,所以你的商業價值根本就不在於你出道了多久,也不在意你實力的高低,能夠製造話題並且引來流量,這才是最大的商業價值。

從《青你2》來看國內選秀如何創造商業價值,只為獲取流量?


而對於粉絲和觀眾來說這個話題到底能不能爭出結果又有什麼意義呢?你只要去爭了那就證明這個話題它是有價值的,而創造這個話題的人她也是有價值的,我的朋友她們最近聽到了“淡黃的長裙,蓬鬆的頭髮”之後都去討論了一下,結果她們自己就不知不覺的貢獻了熱度,不過這些吃瓜群眾能變成粉絲並沒有這麼多。

從《青你2》來看國內選秀如何創造商業價值,只為獲取流量?

從《青你2》來看國內選秀如何創造商業價值,只為獲取流量?

所以就需要這些出道了多年有一定粉絲基礎的選手,她們的粉絲再加上一些潛在的粉絲,這些人終究會變成節目的忠實觀眾,就這樣節目本身就會有持續不斷的流量和熱度,但大家可千萬不要覺得這些話題和熱度都是節目組和選手製造的,其實有很多話題都是被各家的粉絲搞出來的,這種行為在飯圈真的太常見了,粉絲為了自己的愛豆火起來真的無所不用其極啊,但大家有沒有想過熱搜上面都是一些帶有爭議性的個人話題,那是不是相比團來說人更出圈了?

從《青你2》來看國內選秀如何創造商業價值,只為獲取流量?

從《青你2》來看國內選秀如何創造商業價值,只為獲取流量?

創1當年不就是這樣過來的嗎,蔡徐坤之前去說不用去管外界的質疑,你們的舞臺就是你們最好的作品,但你可以想象這樣一個團體如果真的出道了,那會是怎樣一個“盛況”啊,就粉絲天天撕來撕去越來越敗路人緣,飯圈開始越來越妖魔鬼怪,飯偶像的意義蕩然無存,外界越來越不認可偶像產業,但偶像為了自身的商業價值必須持續不斷的創造話題,這樣就會一直陷入一個死循環,時間長了不管是偶像還是粉絲都會成為鄙視鏈的最低端,偶像在親戚朋友面前不敢說自己是一名偶像,粉絲在現實生活中不敢說自己是一名粉絲。

從《青你2》來看國內選秀如何創造商業價值,只為獲取流量?

在讓我們看看一些韓團哪怕是流量不大的舞臺她們也會訓練很久的時間,而國內就想著如何在短暫的時間裡把商業價值創造最大化,這種情況和國內未成熟的偶像市場有一定的關係,她們出道後最高光的時刻可能還不如她們在節目選秀當中的舞臺,公司更願意把她們掰成幾瓣讓她們去出演更多的影視作品,參加更多的綜藝接更多的代言,但你們有沒有想過節目把她們選出來是因為她們是一個女團啊,在我看來就算青春有你最後出道的這個9個人流量再大,她們也只不過是被披上了選秀的殼,然後去成為一個半路演員和綜藝咖,而且最大的問題是粉絲也認為這種情況是理所當然的,市場是會根據粉絲的需求去做判斷的,如果粉絲這種心態永遠改變不了,那麼國內的偶像市場就會一直陷入這樣一個死循環當中。

從《青你2》來看國內選秀如何創造商業價值,只為獲取流量?

現在的粉絲們的日常需求就是每天上微博、豆瓣、貼吧、然後吃瓜和評論別人一天沒有籤超話就感覺這一天少了點什麼,發現自己的愛豆被營銷號發了出來馬上就去點贊控評,出現了丁點對自己愛豆不利的言論就瞬間進入了戰鬥模式。

從《青你2》來看國內選秀如何創造商業價值,只為獲取流量?


從《青你2》來看國內選秀如何創造商業價值,只為獲取流量?


各大平臺天天上演著人氣比拼,你的愛豆熱評越高就證明你的愛豆越火,原本你應該在人生當中最好的時光去讀書、學習、追夢、為自己建立良好的社交關係然後為自己以後的人生負責,這樣去飯偶像不但沒有在偶像身上得到任何的鼓勵和正能量,反而會讓你變得更加焦慮和孤獨,你可以把偶像當成一種精神的寄託,但千萬也不要讓自己活成這種理想的狀態,如果一直保持這種狀態你就會越看不清楚真實的自己和真實的世界。

從《青你2》來看國內選秀如何創造商業價值,只為獲取流量?


我認為偶像的意義就是:”互相寄託、共同成長“!當你在夜深人靜報復性熬夜和焦慮失眠時,很多人會選擇遊戲或者影視作品去獲得生活的能量,但其實飯偶像也可以,在看到她們在努力追夢的時候是否也會觸動到你呢?希望你可以讓你的愛豆知道喜歡她的人也可以讓自己變得更好,希望每一位粉絲都可以保持自己的獨立思考,

讓我們一起和偶像“互相寄託、共同成長”吧!

小編:狗哥

娛樂發行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