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的王爷每次世袭都需要当朝皇上的审批吗?流程是怎样的?

草原上空的祥云


爵位世袭,分为降等世袭与世袭罔替
满清爵位每世递降一等 八大铁帽子王世袭不降封典
大清爵位主要分为三个系统:宗室爵位、异姓功臣爵位和蒙古爵位。
宗室爵位,又称宗室觉罗世爵,掌于宗人府,共分为十二级,只授予爱新觉罗氏族人,它们分别是:
男子
和硕亲王(和硕:满语意为一方、一隅)
多罗郡王
多罗贝勒
固山贝子(固山;满语意为一角)
以上四种为高级爵位,贝子是当朝皇子的最低封爵,但也有例外,有个别皇子只封得镇国将军。亲王、郡王补服为前后胸加两肩共四团龙,贝勒为前后两团正蟒,贝子为两团行蟒
奉恩镇国公
奉恩辅国公
不入八分镇国公
不入八分辅国公
同奉恩辅国公
公爵以上为超品,补服均为正蟒方补。所谓“入八分”是八种标帜,表示其显赫的身分。如朱轮、紫缰、背壶、紫垫、宝石、双眼、皮条、太监。其中皮条是指车上有皮鞭可驱散挡路的人,背壶是指车上可带暖壶,护眼指双眼雉翎,不入八分不用在京当差,也不必在京里住。
镇国将军(相当于一品武官,补服为麒麟)
辅国将军(相当于二品武官,补服为狮子)
奉国将军(相当于三品武官,补服为豹子)
奉恩将军(相当于四品武官,补服为老虎)
(上面四等爵位每一种又细分为三等,如一等镇国将军、二等镇国将军、三等镇国将军,仅俸银和禄米有差别)低于奉恩将军的称作闲散宗室,视四品官待遇。
爵位世袭,分为降等世袭与世袭罔替。
降等世袭,即每承袭一次要降一级,但降级若干次(亲王降至镇国公,郡王降至辅国公,贝勒降至不入八分镇国公,贝子降至不入八分辅国公,镇国公降至镇国将军,辅国公降至辅国将军)后便不再递降,以此爵传世。
世袭罔替,即以原爵位承袭。例如大清十二家“铁帽子王”。
女子
宗室女子的爵位分别是:1、固伦公主2、和硕公主3、郡主4、县主5、郡君6、县君7、乡君8、六品格格
满清封爵从亲王、郡王、贝勒、贝子以下共十四等,其爵位并不世袭,每世递降一等。
无爵位的宗室叫“间散宗室”,用四品顶戴。惟有礼亲王、睿亲王、肃亲王、郑亲王、庄亲王、豫亲王、顺承郡王、克勤郡王八个家族,因为其祖有大功勋,被赐世袭不降封典,即俗称所谓“铁帽子王”。如果某“铁帽子王”获罪夺爵,以其旁支袭爵。每逢节庆大典王公上表庆贺或各王集议大事上表列衔,均以礼亲王居守。满清时,另外还有四家世袭亲王。怡亲王、恭亲王、醇亲王、庆亲王。
以下八位为“军功封”铁帽子王:
礼亲王 始封祖为和硕礼烈亲王代善。代善是清太祖奴尔哈赤次子,他随清太祖征战四方作战英勇,被称为“古英巴鲁图”。清太祖死后,代善与其子岳托拥皇太极即位,清太宗崇德元年(1636)进封和硕礼亲王。皇太极死后,代善又主持立福临为帝。代善顺治五年病逝,乾隆四十三年配享太庙。其后代袭爵有名的子孙,如嘉庆十年袭爵的礼亲王昭琏是皇族中著名学者,著有《啸亭杂录》等传世,昭琏后因凌辱大臣被夺爵。末代礼亲王叫世铎,清帝退位后去世。礼亲王世爵共传10世,12人袭爵,2人被夺爵。
睿亲王 始封祖为清太祖奴尔哈赤十四子多尔衮。多尔衮以作战勇敢赐号“墨尔根代青”,崇德元年封为睿亲王。皇太极死后,他顾全大局和礼亲王代善共立太宗之子福临即位。顺治元年多尔衮进入北京,安抚百姓,制定章法制度,是清初实际上的最高统治者。多尔衮先后被顺治称为“叔父摄政王”、“皇父摄政王”。顺治七年死于出征路上,年仅39岁,灵柩回京时,顺治亲自在东直门迎接。多尔衮死后被尊为“义皇帝”,庙号 “成宗”,神主附太庙。后来苏克萨哈等攻歼他种种不法,被废掉尊号,黜出宗室,毁陵墓,家产人员入官,此后百余年无人敢议论此事。乾隆三十八年清高宗弘历下令修葺东直门外睿王坟,乾隆四十三年为其平反复其王爵,其爵世袭罔替,追谥曰“忠”,配享太庙。其身后无子,以同母弟多铎之后继承爵位。睿亲王世袭共传11世,不算追封的,共8王
豫亲王 始封祖为清太祖奴尔哈赤15子多铎。多铎在太宗时于大凌河大破明军祖大寿之师,从此明朝没有成规模的抵抗,崇德元年封豫亲王。清军入关后,他率领军队攻克南京,南明弘光帝出降。顺治六年以痘症病逝,乾隆四十三年配享太庙。豫亲王世爵共传9世13王,其中2人被夺爵。
肃亲王 始封祖为清太宗长子肃武亲王豪格,因功于崇德元年封肃亲王。清军入关后率领大军西征川陕,剿击李自成、张献忠余部。豪格与多尔衮不和,顺治元年因语侵多尔衮被夺爵,顺治五年被拘禁死于狱中。顺治八年世祖亲政,为长兄昭雪,恢复原封谥肃武亲王。乾隆四十三年配享太庙。末代肃亲王善耆清末任民政部尚书。清帝退位后,避居大连与日本人过从甚密,死于1922年。肃亲王世爵共传9世10王。
庄亲王 始封祖为清太宗皇太极第5子承泽裕亲王硕塞。硕塞与多铎共同在河南攻击李自成,又随军攻破南京,俘虏明弘光皇帝朱由崧。顺治十一年硕塞死,其子袭爵改号庄亲王。庄亲王一支共传8世11王,其中2人夺爵。
郑亲王 始封祖为郑亲王济尔哈朗,他是清太祖的侄子(奴尔哈赤之弟舒尔哈齐6子),是唯一非帝王直系子孙。济尔哈朗从征蒙古、朝鲜,崇德元年进封和硕郑亲王。顺治十二年去世,乾隆四十三年配享太庙。道光二十六年端华袭封,咸丰十一年文宗死,端华与其异母弟肃顺等八人受遗诏为赞襄政务王大臣共理朝政。慈禧发动辛酉政变杀肃顺,端华赐自尽。郑亲王世爵共传10世,17王。其中五人夺爵。
克勤郡王 始封祖为礼亲王代善长子岳托。岳托自幼随父祖征战,功劳卓,太宗崇德元年封为成亲王。岳托作战勇敢,但性格狂妄傲慢,屡屡被申斥,封爵两度被降为贝子,太宗两次免其死罪。清兵入关后,岳托率部攻山东克济南,崇德三年病逝军中。诏封克勤郡王,乾隆四十三年诏享太庙。克勤郡王世爵共传13世17王,其中3人夺爵。
顺承郡王 始封祖为礼亲王代善之孙勒克德浑。其父为代善第三子萨哈辚,萨哈辚兼通满、汉、蒙古三种文字,屡建战功,崇德年间病死,追封颖亲王,勒克德浑是其第三子。顺治元年他被任命为平南大将军,顺治五年封顺承郡王,顺治九年去世。顺承郡王世爵共传10世15王,其中三人被夺爵。

Microphone吴


是的,必须经过清朝皇帝批准才行。



在清朝,对于爵位的册封或世袭有严格流程。比如,某亲王如果去世,皇帝便会令宗人府将该亲王诸子造册上报,然后由他从中选择一位降等继承其父的爵位。一般来说,这里会有惯例,即由嫡长子来继承。当然,皇帝如果看谁顺眼,可以直接指定任一子嗣选继承,或者开恩再另赏一个合适的爵位给他。这些都行,只要皇帝开口。铁帽子王除外,清朝有八大铁帽子王,他们的子嗣可以世袭罔替,不用降等承袭。



以上封爵方式被称为恩封,即皇帝开恩,天上掉下个大馅饼,爵位就归了你了。

那么,那些没有获得恩封机会的子嗣,他们怎么办呢?

这就涉及到另一种册封方式,即考封。说白了就是凭自己本事,通过考试获得爵位。

参加考封的宗室会经过翻译、马箭和步箭三项考试,然后由考官评出等次,并根据考评结果给予相应爵位,考评结果太差则不给爵位。一般说来,通过考封获得爵位的宗室,只能获得不入八分的爵位。



如果某宗室不参加或是始终未能通过考封,则不会获得爵位,即沦为闲散宗室。


达摩说


当然。

任何时期,爵位传承都需中央政权批准。只有东周时期除外,毕竟周王已经无法控制诸侯国了。

清代,哪怕世袭罔替的铁帽子王,也要经过皇帝审批才能由继承人继承。

流程很正规:

如某亲王死,上报朝廷。

内阁(军机处)呈报,皇帝下令宗人府礼部治丧,按例给予抚恤,评定谥号。

宗人府再呈报该亲王的诸子,皇帝通常挑选世子或嫡长子继承,其余各子年龄大的已经考封恩封过。年龄小者,或给予特恩,赏其他的爵位(看皇帝喜好)。或令其年长后再参加考封(皇帝不大喜欢的)

对于皇帝不喜欢的亲王。

如安亲王岳乐。他是努尔哈赤儿子阿巴泰第四子,顺治八年袭爵称安郡王,顺治非常喜欢这堂兄弟,顺治14年晋安亲王。康熙之前也比较重安亲王。可惜,安亲王喜欢的外孙女嫁八阿哥胤禩。康熙28年,安亲王死,子玛尔浑袭爵安郡王继续支持胤禩,遭到雍正打击。雍正元年12月废黜安郡王系,贝勒贝子都不给。乾隆43年,乾隆才给岳乐孙奇昆一个世袭辅国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