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林外史》裡嚴監生髮妻王氏是怎樣的一個人?

《儒林外史》里,严监生的小妾赵氏是作者着重要写的,花费了大量的笔墨。相比于赵氏,作为配角的严监生的发妻王氏,在文章中只有寥寥的几笔。虽然如此,但作者的笔锋传神处,仍然给我们留下一个栩栩如生的贤良老实的古代劳动妇女形象。

1.王氏贤惠

王氏一出场是这样的:面黄肌瘦,怯生生的。路也走不全,还在那里自己装瓜子、剥粟子、办围碟。

《儒林外史》里严监生发妻王氏是怎样的一个人?

这时的王氏已经病了,“身体不舒服”,可为了严监生请自己两个哥哥来吃饭,王氏连路都走不稳了,还在那儿准备凉菜。

从中看出,他们家虽是地主乡绅,却没雇几个佣人,平时家务活也都是王氏亲力亲为。结合严监生的吝啬,“猪肉也舍不得买一斤”,猜测他们家的银子都是两口子能干干出来的,节省省出来的。能想象得到王氏自从嫁给严监生,过的是省吃俭用,披星戴月劳作的辛苦日子。

《儒林外史》里严监生发妻王氏是怎样的一个人?

严监生对王氏的两个哥哥说:“令妹自到舍下二十年,真是弟的内助。”这二十来年王氏吃的苦,表现在容貌上,不就是“面黄肌瘦”么!

王氏死后的一年,一笔到账的承租银子使严监生想起了发妻,这笔银子原来都是给王氏当体己的,如今银子来了人没了,严监生想到这就难过起来。可谁知从床头上掉下来一个大竹篓子,里面是一封一封桑皮纸包着的银子,一共五百两,是王氏活着时攒的。严监生动情地说:“我说他的银子那里就肯用完了?像这都是历年积聚的,恐怕我有急事好拿出来用的;而今他往那里去了!”

想必在那些因急事缺银子时,都是王氏拿了体己出来救急,所以当严监生看见本属王氏的银子,便想起熟悉的往事,想起发妻的贤惠,从而下此言论。

2.王氏老实。

作者除了写王氏“面黄肌瘦”,还用了一个词:“怯生生的”,这个“怯生生的”和生病无关,和性格有关。

在她重病之时,赵氏闹腾得很,“哭了几回”,“表白要替奶奶死”,“每天摆个香桌拜求”......

次日晚间,赵氏又哭著讲这些话

《儒林外史》里严监生发妻王氏是怎样的一个人?

对赵氏想当正妻的目的,王氏已经很明了,这对于一个病人是极其恶劣的——人还没死位置就被惦记位置,寒心呐!

一般人可能会表现出讨厌,会留遗言:我死了娶谁当正妻都行,就是赵氏不行!

可王氏没有,对赵氏的虚情假意,她很迟疑,不是“不答应”就是“似信非信”,被赵氏牵了鼻子走。

当赵氏又哭着说那些话的时候,王氏遂了她的愿,说:“何不向你爷说明白,我若死了,就把你扶正,做个填房?”

在赵氏的催逼下,老实的王氏答应了在自己死后把赵氏扶正。可自己的亲哥哥们为了金钱在王氏没死的时候就促办这件事。大舅哥对妹夫说:“将三党亲戚都请来,趁舍妹见你两口子同拜天地祖宗,立为正室。谁人再敢放屁?”是不是也是欺负妹妹王氏太老实了呢!

“怯生生”的王氏,不是个厉害茬子。大概在家未出阁时听父兄,出了嫁又听丈夫,服从惯了别人,就养成了没主意的性格,成了一个老实人。

3.王氏的心慈面软

王氏死后,赵氏对严监生说过一段话,其中有这么几句:“想起一年到头,逢时遇节,庵里师姑送盒子,卖花婆换珠翠,弹三弦琵琶的女瞎子不离门,那一个不受他的恩惠?况他又心慈,见那些穷亲戚,自己吃不成,也要给人吃;穿不成的,也要给人穿。”

出于某种目的,赵氏很有可能夸大其词,但是一点儿影都没有的事,在跟王氏生活了二十年的严监生跟前,赵氏也不会无中生有,比如施恩庵里师姑、卖花婆、弹三弦琵琶的女瞎子的事还是会有的。

严监生要把“生儿子的妾”赵氏扶正,找王氏的两个哥哥商议,两个哥哥来寻王氏意见,那时王氏病得已经说不出话来,她:“把手指着孩子,点了一点头”。

看在孩子份上,可以扶正。这是心慈面软的王氏在这个虚假世上最后留下的善意。

对于王氏,我是充满同情的。她吃苦耐劳,贤良淑德,有点老实软弱,有点心慈面软;和丈夫伉俪情深,却生不出孩子,容丈夫纳妾,却早早被剥夺了生命,没有被命运公平对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