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揚:全世界都在“放水“,中國也應儘快把利率降下來

李揚:全世界都在“放水“,中國也應儘快把利率降下來

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理事長 李揚


4月10日,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理事長李揚出席“疫情下的全球經濟信息指數發佈“線上研討會表示,當前財政要做的事很多,建議減稅、給大家補貼。但是現在需要財政花錢的時候,財政收入負增長。

李揚認為,籌資現在主要的路徑是債務融資,我們需要認真考慮政府債務問題,建立穩定的規範化的債務管理的機制。“債務說實話是最大的問題,我們現在不得不開這條路,但是對這條路一定要管好。“

李揚還表示,在金融方面也有很多事情要做,建議迅速降低利率,增加貨幣信貸。“我們不必說世界上都在放水,都在零利率,我獨自保持了一種狀態,其實沒有必要,因為我們現在已經需要了。當前貨幣政策的效力已經不是直接刺激經濟,而是為經濟的恢復創造一個合適的貨幣金融條件。(本次研討會由《財經》舉辦,搜狐財經全場直播)

以下為李揚演講精編:

先說一下我對全球增長前景的看法,現在我們面臨的衝擊是非常全面的,我概括7方面的衝擊,需求衝擊、供應衝擊、金融衝擊、生命損失的衝擊、勞動力市場的衝擊、中小企業破產的衝擊以及全球產業鏈衝擊,這些衝擊都不是很容易應對的,因此我覺得全球經濟增長不容樂觀。

在這個背景下我想同大家分享幾個看法,第一個看法,做研究。現在大家做分析的時候其實背後都有理論框架,究竟怎樣一個分析框架是最合適的。我概括一下,疫情經濟學三個要點、一個結論。第一個要點是所有的措施等等都是以疫情能夠得到控制為基本前提。

第二,經濟學和疫情就連在一起了,因為我們現在控制疫情的措施或者阻礙了人們的工作或者阻礙了人們的生活。

第三,如果疫情延續足夠長,那麼有很多產業鏈的斷裂將永遠不可修復,疫情會使得整個經濟的列車,無論是全球經濟列車還是中國經濟列車,給你擠出原有的軌道,我們要準備有一些永遠回不來了。

現在有很多調查,比如三個月如何如何,很多東西就接不上了,永遠消失了。如果有些供應永遠消失,大家知道在經濟循環中供應需求是循環往復的,有供應,我們用商品生產商品,說的是這樣一個關係,供需雙方都可能會萎縮。

結論是什麼呢?結論是穩步防控疫情的同時,要防止經濟的過度衰退。在疫情情況下,我們不要指望馬上來刺激經濟,而是要維持原來的大家活下來,活下來總有希望。我覺得恢復正常的信心,維持著一些正常的運轉,維持人們的生命,這是我們要做的事情。

既然講到了用疫情經濟學來分析問題,對策的要點是什麼,我概括三句話,就業優先、生存為要、突出民生。我們一切要保證就業,要保證企業生存,要使得民生不至於受到太大的損害。

第二個看法:具體到中國有幾個要點需要特別強調,第一個小微企業的問題,第二是技術上的問題。

中小微企業,現在他要的是什麼,活都活不下去了,你大量地給他貸款,你給我付的利息,儘管利息很低,給我一個債務,我要它幹什麼呢,所以在救助中小微企業的方式上,我們也需要考慮。

總體來說我們需要推行以各種賑災為基本性質的公共工程,現在大家老基建、新基建說得很多,都很重要,但是我們覺得,在這個時候,採取措施一定要明確你是要幹什麼,說真的現在需要的是大量的就業問題,這個時候公共工程而且以賑災為基本取向的公共工程是我們要做的主要方向。

我大致列了一下五個領域,第一國土整治;第二基建,特別是新基建;第三城鄉一體化,鄉村振興戰略;第四在城市裡以公共衛生和防禦為核心的城市基礎設施建設。這次疫情中我們都知道一個數字,新加坡600多萬人,800多個發熱門診,上海2千多萬人,730多家發熱門診。

我覺得這次疫情讓我們可以徹底的反思一下,我們在這方面有哪些明顯的短板可以去做。

第五就是各種類型的教育,因為新技術的變化、需求結構的變化,未來適應這種變化需要大規模的各種類型的教育。

第三個看法:財政政策貨幣政策。

財政要做的事很多,我同意減稅、給大家補貼等等,都是對的,但是現在問題是需要財政花錢的時候,財政沒錢了。大家已經看到,去年全國統計的28個省市自治區大部分的財政收入是下降的,今年2月份的數字出來了,28個省市自治區只有浙江和雲南是正增長,其他全是負增長。

籌資的問題是一個最突出的問題,無米之炊,籌資現在看起來沒有別的路,就是債務融資,債務融資可以是赤字債務融資,也可以是非赤字融資,像項目債其實就是非赤字融資,赤字融資是用來彌補政府的公共性消費性支出的,而非赤字性的融資可以是項目,可能會產生現金流或者產生政策收益,能夠積累資產的。

我覺得現在要認真考慮政府債務的問題,我看到我們有關部門已經開了這個口子,但是在開這個口子的時候,我希望建立穩定的規範化的債務管理的機制,債務說實話是最大的問題,我們現在不得不開這條路,但是對這條路一定要管好。

金融應當說有很多事情要做,而且已經做了很多事情,我簡單分析一下,總量上我主張比較快的不打磕巴的把利率降下來,貨幣信貸的供應也要增加,我們不必說世界上都在放水都在零利率,我獨自保持了一種狀態,其實沒有必要,因為我們現在已經需要了。

現在說實話,從全世界來看,貨幣政策的效力已經不是直接刺激經濟如何如何,而是為經濟的恢復創造一個合適的貨幣金融條件,讓大家知道現在赤字了,我要幹而且這個錢沒有成本,要造成這個結果,我覺得我們這個要考慮。

我覺得結構上有這樣三個要點,第一個要點對中小企業要增加投資減少貸款,需要建立機構,需要建立一些安排;第二,要發展各種各樣的政策性金融業務,不一定是徵信金融業務,但是政策性金融業務還是要做的;第三應該改造現有的中小金融機構,讓他們能夠滿足中小企業籌集債務資金、籌集權益資金的需求。

關於財政政策貨幣政策的配合問題,我作為理論研究的,對危機特別關注,因為我們社會科學是不能做實驗的,所以任何一次危機,它用最極端的方式把最深層的因素都揭示給你看,所以要特別注意,在危機深重的情況下,財政金融實際上是一家,而且總體來說財政需求決定了金融的走勢。

在這個意義上,最近幾年討論了很多的MMT現代貨幣理論它在相當程度上是正確的,世界各國都說我們都是它的信奉者。我無意對這個事情做什麼結論,而是需要注意。如果沒有債務的貨幣化機制,這個事情發債解除效應了,這個時候正是要討論的時候。

第四個看法:我們準備在高債務下生活,現在債務是一個我們擺脫不了的東西了,不要再指望債務會減少。由於債務我們擺脫不了,就有幾個結果。第一個結果,現在經濟和金融的關係會越來越疏遠,金融體系對實體經濟偏離是一個事實,同時我們也要注意這個經濟的波動很可能是金融在運行,而不是實體經濟發生了什麼問題。

如果債務長期化,那麼負利率有可能就不可避免,我做過研究,債務這麼多怎麼辦呢,它要考慮什麼問題呢,考慮可持續性問題,怎麼叫可持續?就是債務佔比和債務的利息佔比佔GDP,都是同樣對GDP,如果利息支出佔比低就可持續,那就負利率。

本部分圖片網絡文字及觀點,來源於互聯網及其他公眾平臺,主要目的在於分享信息,讓更多人獲得需要的資訊,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侵權請予以告知,我們會在24小時內刪除相關內容,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