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百壯士”悲壯背後,你可知一個弱國的悲涼?

前段时间,影院上映了一部电影《八佰》,很多人都把它当作刚复工复产的电影市场的“救市”之作。

事实上,这部电影的表现也没有让人失望,截止到今天,累计票房票已达14.48亿。

备受好评的同时也存在很多争议,前几天我也去观看了这部电影,也对电影描绘的故事查阅了相关史料,在这里谈谈观影感受。

严格意义上来说,《八佰》这部电影确实不够真实。

因为电影只是取材于真实事件,并没有“如实”地记录历史。改编了一些故事,增加了很多虚构的情节。

但作为一个中国人,《八佰》其实值得一看,因为没有这部商业电影,从媒体零星的报道和宣传中,你可能根本不会了解这段历史。

故事发生在1937年淞沪会战末期,国民革命军88师的一个团被留下来,与敌人正面交锋,死守上海。史称“八百壮士”。

而在这场战争中,中国军队在短短3个月内伤亡30万,日军死伤4万余人。

“八百壮士”悲壮背后,你可知一个弱国的悲凉?

当时,中日兵力悬殊,中国军队虽浴血奋战,但仍节节败退;

为了保存军事力量,守卫南京政府,50万国军全面撤离上海,只留下88师的一个团的加强营独守上海。

位于苏州河北岸的四行仓库,成为壮士们最后的阵地,背后是就是列强划立的租界区。

“八百壮士”悲壮背后,你可知一个弱国的悲凉?

为壮士气、迷惑敌人,整个营留下来的不过420人,这还包含了半数以上的湖北来的没有作战经验的农民士兵,史称800壮士。

而这时,据上海失守,南京失守,日本进行惨无人道大屠杀已经不到2个月。


-1-
南岸是生,北岸是死

影片开始,出现了一群士兵,军容不整,有老有少,步行从湖北来到上海。

他们中,有逃兵,有老兵油子,但大多数都是农民,年龄小的不过十几岁,他叫“小湖北”。

小湖北和他哥哥一直以为,就是来打扫战场的,只是来看看繁华的上海是什么样……

他们不知道从哪来,更不知道为了什么而打仗,大多数人担心的是家里的麦子还没有收。

没有人知道什么是英雄,更没有人要成为英雄。

但残酷的战争中,贪生怕死是一种常态,视死如归也是。

原本逃兵是要被枪决的,但他们都被带进入了仓库,开始了四日五夜的守卫战。

这时,对这支伤痕累累、伤亡过半的军队来说,多个人总能多份希望。

他们想不通,怎么自己就要来保家卫国,更想不通自己白白搭上性命又有什么意义。

“八百壮士”悲壮背后,你可知一个弱国的悲凉?

战士们在北岸的激战场面,南岸都尽收眼底。

租界阔太太一边打着麻将,一边庆幸自己的房子在法租界。

市民一边看着对面的战斗,一边感叹无能为力。

洋人一边喝着咖啡,一边在打赌中国士兵能守多久。

赌场和妓馆照开,戏台照搭,明星一下车被记者们簇拥着拍照。

逃难来的百姓抢着救济粮,事不关己的观看着前方的战事。

“八百壮士”悲壮背后,你可知一个弱国的悲凉?

南岸没有战争,每天依旧灯红酒绿,这一切同样被北岸的士兵凝视。

他们透过残破的窗口,每天看戏台上出演的长坂坡,白马银枪赵子龙,百万军中七进七出,是南岸的戏子对他们无声的支持。

一条苏州河,隔出了两个世界,两个世界的互相观看,悲喜互不相通。

世界各国的观察团,就在上空的飞艇上,高高在上,看着北岸的战士负隅抵抗,嘲笑南岸租界的人们没心没肺,看保卫家国的抗争像是看戏。

富太太,市民,戏子,演员,农民,赌场混混,妓女,他们都不明白一个国家的重量,不知道自己从哪来,北岸的抗争有什么意义,不知道自己脚下的土地来之不易,反正只要能正常生活,这片土地是谁的都无所谓,这样的国家算国家吗?这样的民族算民族吗?


-2-
一寸河山,一寸血

另一边,日军仗着人数优势,开始摸索前进,持续进攻仓库的正门。

四行守军靠着埋伏的地雷和地理优势,第一天毙敌二十多名、伤敌至少三十名。

对守军来说,小小的胜利足以振奋精神;但对轻敌的守军来说,这无疑是一种羞辱。

不放弃的抵抗,只能换来更加猛烈的进攻。

日军在周围架起机枪,开始对仓库进行密集的扫射,同时派出推土机对四行仓库的墙体进行破坏。

情势危机,若墙体被破坏,仓库必然失守。

一名叫陈树生的士兵,在身上绑满手榴弹后,从墙体被破坏的缺口一跃而下。

“八百壮士”悲壮背后,你可知一个弱国的悲凉?

随后很多人排队等着绑上炸弹,跳下去时,他们高喊自己的籍贯和名字:

湖北通城,李满仓;

湖南浏阳,王金斗;

...

“娘,孩儿不孝了”

当时还是一个农业国的中国,双方的军事差距真的是太大了。

不只是双方的武器力量悬殊,作战的兵力和人数完全不在一个档次。

武器和兵力做不到的,只能用血肉补上。

“八百壮士”悲壮背后,你可知一个弱国的悲凉?

冰冷的伤亡数字是无法带来感受的,一旦和每个人的名字联系上才会有真情实感。

等激烈的三个小时攻城结束,“三个小时,攻下四行仓库”的大话也被粉碎。

对岸租界的人不再冷眼旁观,视野更好的他们,举起着“西墙有敌人”条幅提醒守军的同伴。

“八百壮士”悲壮背后,你可知一个弱国的悲凉?

时至今天,还有一位老人的手迹陈列在博物馆。

“八百壮士”悲壮背后,你可知一个弱国的悲凉?

新加入的农民士兵也坚定的拿起了枪,为了国,也为了家。

怯懦、自私、旁观、怕死,这些情绪一样不少。但真到了“国之将亡”的时候,我们终究会站出来。

哪怕明知道这场战斗只死无生,但还是会义无反顾地选择战斗。

精神与牺牲不是凭空来的,是用鲜血和子弹喂出来的。

战火中,孩子都被逼着快速成长。

“八百壮士”悲壮背后,你可知一个弱国的悲凉?

“玉芝吾妻爱鉴:诸子长大成人,仍以当军人,为国尽忠为宜,让我子孙后代,再不受此屈辱。”

“晋元决心殉国,誓不轻易撤退,亦不作片刻偷生之计,在晋元未死之前,必向日军索取相当代价。余一枪一弹,亦必与敌周旋到底!”

电影中,看到战士和谢晋元将军的家书,短短的几个字便能瞬间点燃热血,但想到他们的结局随即泪崩。


-3-
冰冷的政治,盖住不住滚烫的血

但其实,这仅仅只是一场表演,他们的结局一开始就注定了。

自1937年8月13日起,中国军队举全国之力进行反抗,换来的确是全线溃败。

打了三个月,败了三个月。

所有的战争背后都是政治,当时上层寄希望用中国的抗战,作为国际会议上谈判的筹码,希望得到英美等大国的支持。

留下的400多人是他们在抗战中,最后的希望,也是最后的一点面子。

这里是上海的孤岛,也是他们的坟墓。

“八百壮士”悲壮背后,你可知一个弱国的悲凉?

出身于黄埔军校的谢晋元,当然明白这个道理。

然而,当他得知战士们用鲜血进行的战斗,实际上只是一场残酷的“政治秀”时,他的愤怒和沮丧可想而知。

对当时的上层而言,战士死是给各国的媒体和使团看,给国际社会看的一场表演。

但对南岸租界区的人来说,面对升起的国旗,一个个前仆后继去送死的壮士,有些东西被唤醒了。

一百多年来,中国人第一次在敌人的刺刀和炮火下,感受到了一种共同的精神力量。

冰冷的政治,盖住不住滚烫的血。

于是你可以看到,即便是开始置身事外的中国人,在目睹了对岸的一切后,出现了翻天覆地的的变化。

只想活下来,一心躲避的逃兵,后来成了留下断后的英雄;

到处领军饷,只想回家照顾母亲的兵油子,在面对倒下的国旗时,用身躯护住旗杆;

到处偷听情报贩卖的记者,为送出战士们最后的话努力奔走;

还留着长发的赌场公子,用生命为战士们运送战士们最需要的东西。

有着一半中国血统的妓女,拿出了自己的压箱钱。

总在阳台偷偷观看的教授,气的骂起了脏话,举起深锁的枪向日军开火;

日本突然发现,那些自私、冷漠、怕死的中国人其实也可以不怕死,他们失算了。


-4-
十万青年,十万兵

电影《八佰》里或许没有将发生在四行仓库这片土地上的故事,全部呈现。

但中国这个古老民族在生死存亡关头不断重现的浩瀚生命力,永存。

虽然饱经风霜,却一次次在绝境逢生。

哪怕只持续了四天五夜,哪怕战局一开始便注定了失败,但它的存在,就是民族精神的象征,成为当时四万万同胞的灯塔。

就像当年明月在《明朝那些事儿》写的:

“所谓四大文明古国,所谓两河流域,所谓印度,所谓埃及,在历史长河里,都被人灭掉了N次,雅利安人、犹太人、阿拉伯人、莫卧尔人,你来我往,早就不是原来那套人马,文化更是谈不上。只有中国做到了,虽然有变化、有冲突,但我们的文化和民族主体,一直延续了下来。几千年来,无论什么样的困难,无论什么样的绝境,无论什么样的强敌,从没有人能真正地征服我们。

她的潜力,统计学和经济学计算不出,也无法计算。

日本人打进来之后才惊讶地发现,仅仅一夜之间,所有的一切都变了,军阀可以团结一致,黑社会也可以洁身自好,文盲不识字,却也不做汉奸,怕死的老百姓,有时候也不怕死。因为所有的一切,都已经牢牢地刻入了我们的骨髓:坚强、勇敢、无所畏惧。日本人不懂得,所以他们失败了,以前如此,现在如此,将来依然如此。”

失去了苏沪浙晥,我们就在川康滇黔抵抗;没有飞机大炮,我们还有血肉之躯。我们相信,四万万人哪怕还有一点生命,中国就不会亡。

我们就在中国,我们就是中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