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是井陘城關患者,大老遠到羅莊找賈海祥大夫看病的原因

  

这就是井陉城关患者,大老远到罗庄找贾海祥大夫看病的原因


一、优质服务、对病人满腔热情:


一个具有高尚医德的医务工作者,应该用自己的心血,甚至用自己的生命来换取病人的健康和生命,所以在平时的工作中,为了抢救病人常常夜以继日的工作,20年来从未休息过一个节假日,在工作中总是以身作则,以院为家,就是亲戚朋友的婚丧嫁娶或者过年过节也从未休息过。83年5月16日,他母亲因病去世,按照常理应该休息几天料理丧事,但当时正是计划生育结扎手术的关键时期。在乡亲朋友们的帮助,办理了丧事,他自己仍坚持战斗在手术台上。


1976年3月他不幸又患上了风湿病,全身疼痛,发高烧,卧床不起,他坚持躺在卫生院的床上为患者看病,有一名患者到屋找他看病,当我伸手给病人诊脉时,患者就激动得流下热泪。原来他又发了高烧,滚烫的身体还坚持给病人看病,使患者感动得说不出话来。就这样在两个多月的时间里,他一边坚持学习,一边坚持看病,一天也没有休息,也没有离开过卫生院。

这就是井陉城关患者,大老远到罗庄找贾海祥大夫看病的原因

原山北卫生院

城关镇(现天长镇)北关村,王太生是一个单身汉。1984年冬天,他身患重病,步行艰难,六里路走了一整天,到卫生院来看病。衣衫破烂,身无分文,经检查确诊为“肺心病”心力衰竭,他全身浮肿、呼吸困难、口唇发钳、严重缺氧。贾大夫马上组织抢救,并把自己的被子和钱、粮票、暖壶拿出来给他用。关心他的寒冷饥饱,经过半个月的治疗护理,使他痊愈出院。他感动地说,我回去一定好好生产,报答贾医生对我的关怀。平时在医院工作很忙,难得回家一次,即使回家一次也是筋疲力尽,但是经常遇上一些病人来家找他看病。


从体力来说确实有些不能支持,但当想到一个医务人员的救死扶伤的神圣职责时,身体劳累就显得无关重要了,所以无论是在上班或下班,不论白天或黑夜,只要病人找到他,他从不推辞,总是细致检查,认真处理。他的爱人原是村里的妇幼员兼司药,贾海祥的工作转正后,爱人的户口也转成了非农业,他就常和爱人说,我们都是非农业人员了,为了方便群众,我们在家看病拿药一律免收出诊费、诊断费、注射费、针灸费、手术费,优待乡下父老乡亲,不图名、不争利,全心全意为群众服务,受到了群众的好评。


1983年春,一个星期天的晚上,他好不容易回家休息,晚上12:00有人找急诊,原来是陈家村产妇霍会春因生孩子难产,到卫生院后经检查是双胞胎,产妇面色苍白,血压下降,产道狭窄,由于在家时间较长,死亡威胁着母子生命,在这种情况下,他毫不犹豫立即执行剖腹产手术,将胎儿取出后发生严重窒息,全身紫钳,只有微弱的心跳,他一面指挥手术,一面抢救两名婴儿,经胸外心脏按压,口对口的人工呼吸,静脉注射双氧水等,经过一个多小时的抢救,母子三人安全脱险,出院时她热泪盈眶,久久不肯离去,对于这些他只觉得是尽了一个医生的职责,是患者对自己的信任。


在他工作当中,类似以上情况经常发生,50年如一日,不管是烈日炎炎的盛夏,还是寒风刺骨的严冬,哪儿有患者需抢救,他就奔向哪儿,他的年龄已过半百,但我希望在后半生,像雷锋同志那样,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的医疗事业中去。


三、刻苦学习,在技术上精益求精。


作为一个医生,不仅要有一颗赤诚之心,还必须有精湛的医疗技术,不然就达不到为人民服务的目的,为了解决在医疗工作中遇到的难题,解除病人的疾苦,需要努力钻研业务,为此他养成了学习的习惯。每天早晨5:30就起床,晚上12:00就寝,他从不看电视和电影,几年来没有看过戏,手不释卷,废寝忘食的学习。夏天天气热,蚊子多他就常搭上一块毛巾,一边擦汗驱蚊一边学习。50年如一日,他经常结合学习,把一天的医疗活动总结一下,弄懂正确的道理,搞清诊断不准确的原因,经常为了搞清一个问题或者一个病例,有时通夜不眠,20多年来他做了大量学习笔记和资料整理,使他的业务技术有了很大的进步,为了更进一步掌握国外先进技术。


1976年开始自学英语,年纪大了记忆力减退,学起来很吃力,我就将单词贴在床前,记在手心,一睁眼就学,就读就背,在临床上用英语开处方药名,检验单,促使自己快学快记,经过几年勤奋艰苦的学习,已能熟练地阅读国外期刊,并翻译大量技术资料,为了开阔自己的眼界,他定了《英国柳叶刀外文杂志》、《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中华内科》、《中华外科》等17份杂志。在生活上我比较简朴,从不讲究吃穿也不乱花一分钱,但对买医学书刊却从不吝惜,近几年购书款就达到400余元之多,这对他在医学上深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这就是井陉城关患者,大老远到罗庄找贾海祥大夫看病的原因

上级发给山北卫生院的锦旗

大家知道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一旦眼睛生了病,不但给患者工作和生活上带来极大的困难,而且在精神上也受到了很大的痛苦和折磨。山北乡因医疗条件差,眼病患者很多,作为一个医务人员要想使更多失去视力的人重见光明,只有同情心是不行的。必须有高超的技术,他资历浅,没有进过大医院进修,缺乏理论知识,那么要够给群众解决这一难题,首先要从自学开始。经过8年多的研究,几百余次的动物实验,终于在1972年开展了针拔白内障手术。1974年开展了眼外科手术,到目前共做眼外科手术1313例,其中包括白内障,青光眼,斜视,瞳孔再造等,使病人重见了光明,恢复了健康,为进一步深造,1978年开展了眼角膜移植研究,进行了大量动物实验和观察,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取得了第1手资料。


1981年他开始了微血管吻合研究,在农村基层卫生院搞微血管吻合术,在我国还是很少的,在刚开始做这方面的实验,也是很担心的,怕搞不出什么名堂来,甚至有人说“瞎子点灯白费蜡”但他认为血管吻合术是治疗心脑血管疾病和外伤的基本功之一。

这就是井陉城关患者,大老远到罗庄找贾海祥大夫看病的原因

改造前的山北卫生院

卫生院建在公路旁,车祸外伤很常见,作为一个基层医务人员不能等闲视之,要决心把这个技术难关攻下来,经过5年的艰苦努力,终于实现了这个愿望。例如:北关村有个两岁男孩许黑牛,因被汽车撞伤,左手尺侧中、无名、小指三个掌骨横断,手掌尺侧完全断离,其远端皮温已失,呈青紫色,在臂丛神经阻滞和局麻下,常规消毒皮肤后进行断掌再植术吻合了直径0.8到1毫米的尺动脉与尺侧的掌浅动脉动弓各一条,和相应的静脉两条。吻合后血管全部畅通,手指红润,术后10天拆线,两个月后,患手能伸屈可行握抓捏夹的动作。


他感到在基层卫生院开展这项工作,不要特殊设备,只要有一套微血管缝合器材和放大镜就行了。当然在开始时带上放大镜就觉得头脑发胀恶心、呕吐,手不听使唤,操作笨是难免的,但只要经常做就能克服这些困难,动作就变得越来越精准,越来越熟练。

这就是井陉城关患者,大老远到罗庄找贾海祥大夫看病的原因

山北卫生院的药房

后来山北乡卫生院随着医学科学的飞速发展,增添了不少医疗设备,但这仅仅是一些物理诊断,而并非病因诊断,他不能准确说明疾病的来龙去脉,所以去年他亲自指挥,又开展了病理学和细菌培养两个新技术项目,为进一步诊断某些疾病提供了准确的依据,这些项目受到了省科委的奖励,这两个项目在井陉县医院至今尚未开展,据说搞病理的工作人员必须是大学专科毕业,而且要有五六年的临床经验,总之搞病理就得有丰富的知识,大量的资料积累。又得有必要的器械设备和充足的资金,在上一级的医院还没有,何况一个小小的山北卫生院呢。但这些困难并没有吓倒他,反而更加坚定了信心,他与有关人员在一起学习并亲自到外地购买有关图书和器械,多次到上级医院参观学习,克服了重重困难,总算把这两个新项目搞起来了,自从把病理和细菌培养推广到临床后,山北卫生院的诊断技术,治疗水平大大的提高了一步,使原来的一些疑难病症得到了确诊。


开展一年来,他们相继确诊了皮肤鳞状上皮癌,阴茎鳞状上皮癌,恶性黑色素癌,恶性淋巴肉瘤。细菌培养上相继培养出了结核杆菌,肺炎双球菌,链球菌,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痢疾杆菌等。后来还开展了药敏试验和骨髓项的分析,这些项目的开展,配合临床物理检查在诊断上起到了很大的作用。86年开展了鼻泪管器械改进及临床应用,受到县科委科技成果三等奖。

这就是井陉城关患者,大老远到罗庄找贾海祥大夫看病的原因

原山北卫生院中药房

1987年他又带领全体职工新建病房,450平方米,动用土方2500方,仅土方一项给卫生院节约开支5500元。还新建了钢筋水泥桥一座,两项工程支出了3万余元,在医技科室上增设了b型超声、电碳两用高压消毒锅、循环紧闭式麻醉机、开胸器械等。还增设了牙科、骨科,就骨科一项开展了软骨瘤切除术两例。骨髓炎手术三例,都达到了一期愈合,皮肤微粒剥散移植术两例,也获得成功。在肿瘤科、偏瘫科方面的研究也有了进展,利用粗胃管给病人拉结,对食管癌进行了普查,还利用胃液、痰液以及各种穿刺液进行脱落细胞学检查,先后早期确诊了肺癌3例,胃癌3例,食管癌4例,为病人早期治疗争取时间。在脑缺血所致的偏瘫上进行了5次动物实验,把兔子的大脑打开,将其致瘫,然后进行药物或其他方法进行治疗,虽然还未成功,但也开拓了眼界,今年又参加了石家庄市举办的英语学习班。经结业考试已取得了99分的好成绩,为继续攀登医学高峰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50年来,由于他为党为人民做出了一点应做的工作,党和人民给了很高的荣誉,他认为这是一个医生和一个共产党员应该做的事,距离党和人民的要求还有差距,因此在今后的岁月里,我要更加勤奋学习,努力工作,为振兴中华,为早日实现4个现代化,贡献一切力量。


编者注 :文中所说的山北乡已划归天长镇管辖,本文由贾海祥大夫写作与1988年,编者略作改动特此声明。

特别寻找有粉丝留言,当年贾海祥大夫80年代在山北卫生院办卫校时的老校友看到这篇文章后请后台留言。你的同学在找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