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名将韩信是如何走上败亡之路的?你是怎样理解的?

老王头谈历史


这个问题大家要耐心的看一看, 对于刘邦来说,韩信永远是他的心腹之患,韩信功高盖世,活着对他就是危险,当韩信要求当假齐王时,刘邦心里便已经动了杀机,于是刘邦遇到了一个机会开始对韩信步步紧逼。

在韩信当上楚王的第二年,有人举报韩信谋反,这次谋反根应该是诬告。因为韩信这个时候没有任何理由要反,他做楚王做得也挺滋润,回到自己家乡,他干嘛要反。

刘邦拿到这份举报信以后觉得是个机会,至少是敲打敲打韩信的机会,于是他就上朝把这个举报信拿出来给大家看,有人举报韩信在楚国谋反,大家看怎么办?异口同声说,发兵,灭了他,活埋了那小子。书上说法是“击而坑之”。刘邦并没有轻举妄动,刘邦跟陈平商量,陈平,你看这个事怎么办,陈平说:请陛下想一想,您的兵比韩信的兵精吗?刘邦说,那不如。那么请问陛下,您的将比韩信的将强吗?那不如。陈平说,那就对了,那你兵不如人家精,将不如人家强,你现在发兵去打人家,不是逼着人家造反吗?人家可能本来不想造反,不反也得反。刘邦说,是啊,但是也不能这样不了了之。陈平说,四个字,秘密逮捕。刘邦说,怎么秘密逮捕?陈平说,我们历来有一个规矩叫天子巡狩,就是做皇帝,做天子可以到诸侯各国去巡视一下。陈平说,臣请陛下南巡。于是陈平和刘邦就定下了南巡,定在南巡期间秘密逮捕韩信的计划。

刘邦之所以要实施秘密逮捕韩信的计划,主要考虑到韩信毕竟是有功之臣,有用之才,更何况韩信将兵多年,在军中有一定威望,多少也有些心腹,骤然杀了韩信,也许会引起兵变。所以刘邦对于自己能不能战胜韩信没有一定的把握。然而,就在这时,韩信自己却犯了一个关键性的错误,这个错误直接把他送上了断头台。

  那么韩信犯了一个什么错误呢?刘邦南巡当然是公开的,要发诏令的,通知全国的。韩信接到通知以后,慌了,莫名其妙地就慌了,说这个皇上突然南巡是怕冲我来的吧?那他来了以后,按制度、按规矩,我应该到国境线上去迎接,是去还是不去呢?我如果去,他把我抓起来怎么办?我如果不去,那他肯定认为我谋反,这个事情不好办。

这个时候有人就他出馊主意,说你可以带着一颗人头去?谁的人头?钟离眜.这个人是项羽手下的一员大将,在楚汉相争的时候多次打败刘邦,刘邦对他恨之入骨。项羽兵败以后,钟离眜就逃到了韩信这里,因为他们都是楚人,是老乡,就藏在韩信家里。这个时候就有人出馊主意了,你把钟离眜的人头带去见皇上不就没事了吗?韩信想,好像也是,于是韩信就去找钟离眜,要借他一颗人头用用。

  钟离眜这个时候非常伤心,我是觉得你韩信是朋友,是哥们儿,是靠得住的人,是一个厚道的、仁慈的、讲义气的人,我才来投奔你,没想到你要把我卖了。他叹着气说,韩信,韩信,你要想想清楚,刘邦为什么不发兵打你,是因为我钟离眜在这个地方,他知道,他一旦发兵来打你,我会挺身而出带兵去迎战的。现在你把我的人头拿去了,下一个要取的人头就是你脖子上的。然后拿出宝剑架到脖子上说,你不是个厚道人,自杀了。

  韩信的这个决策完全错了,有什么错误呢?有三点错误。第一,卖友求荣,在道德上输了一招棋。我们要知道,韩信和刘邦这个时候的关系是非常微妙的,一方面刘邦感谢他,毕竟韩信是立下了盖世奇功嘛;另一方面刘邦又猜忌他,韩信毕竟是功高盖主嘛,所以刘邦才把他齐王的军权夺掉,由齐王改为楚王,那意思也就是希望他能够就此安分守己,得到一个善终就罢了。而韩信这个时候一方面觉得刘邦对自己还算厚道,虽然齐王变成楚王了,毕竟还是衣锦还乡。但是从另一方面也是有些抱怨,觉得自己的功劳没有得到足够的犒赏,所以他们的关系是非常微妙,就刘邦而言,还是很想把这个刺头给拔了,但是下不了手。

  为什么下不了手?刘邦并不是一个喜欢杀功臣的人,他和勾贱也不一样,他也知道勾践和文种大夫的故事,也知道“狡兔死,走狗烹;高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死”这个典故,他也不想背上这个恶名。但是现在不要紧,为什么?韩信已然由功臣变成了小人,出卖朋友的小人,按照我们中国传统文化的观念,小人,人人得而诛之,小人是可以随便杀的,杀小人在道德上是不受谴责的,韩信在道德上输了一把,这是第一。

  第二,讨好献媚,在心理上输了一招棋。韩信杀钟离眜,拿钟离眜的人头去见刘邦,意图很明显,就是巴结讨好刘邦嘛,因为刘邦恨钟离眜嘛。那么你去巴结他,说明你什么呢?说明你理亏呀,你如果不理亏的话,你干嘛要去巴结他,说明你自己不把你和刘邦放在平等的地位,你自己矮了人家一头,心里犯怯,底气不足,理不直,气不壮,不坦荡,你的心理上就输了一把。这是第二。

  第三,主动投降,战术上又输了一招棋。刘邦没说要怎么样,也没有处分你,也没有派人来抓你,他只是要南巡一下嘛,他来看看你不行吗?怎么着了嘛!你怕成这个样子,你主动跪下来,仗还没有打,你就下跪了,你还打什么仗,这是不是战术上又输了一把。

  韩信就拎着钟离眜的人头去见刘邦,刘邦哪里会因为你送来这么一份礼物就不抓你了?来人啊,抓起来。立马就在国境线上逮捕了韩信,然后把韩信扔在自己的车上,回去了,不南巡了,回京师。于是韩信在这个时候,在车上说了这样一句话,“狡兔死,走狗烹;高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忘;敌国已破,我固当烹矣”,说这句话。我就是你的狗,我这个狗也该被你煮着吃了,我活该嘛。刘邦说,少废话,你以为你谋反的证据不足吗?回去说话,带回京城。

但是刘邦并没有杀韩信,因为韩信这个时候谋反没有证据。说韩信谋反的举报八成是诬告,这个刘邦心里也很清楚,你在建国之初没有任何证据,你就把这样一个功臣杀掉,肯定是不行的。刘邦也很聪明,先把他关着,杀杀他的威风,灭灭他的志气,然后宣布,大赦天下。所有的犯人我都赦免了,韩信也赦免了,不过你毕竟是有问题的,楚王不能当了,降两级,淮阴侯,淮阴是韩信的家乡。王以下是公、侯、伯、子、男,降两级,留用,以观后效,但是不能“之国”。就是你不能到你的封地去,留在京城听候差遣,厉害吧。从此韩信就变成了淮阴侯。所以司马迁的《史记》,韩信的传叫《淮阴侯列传》。

韩信并没有因为出卖朋友,而保全自己,这反倒加速了自己的灭亡。此时的韩信,其实已经是刘邦手里可控制的一粒棋子,要杀要剐任有刘邦处置。但此时的刘邦不但没有处置他,还封他为淮阴侯,那么是什么原因使韩信最后走上了绝路呢?

  我们先来看看韩信被降为淮阴侯之后的表现,韩信被降为淮阴侯以后非常不痛快,称病不朝,长期请病假,当然了,这个病也有两说,病嘛,可能有一点,打了那么多年的仗,风餐露宿的,还不能落点病,什么风湿关节炎之类的,什么胃溃疡之类的,估计会有一点。另外有心病,郁闷嘛,不痛快,不高兴,生闷气,心里有一点。但是更重要的是他觉得上朝是一件很耻辱的事情,为什么?因为他本来是王爵,因为我们知道,古人上朝是按照官位大小排队的,叫做列,王、公贵族是一列,侯、侯爵、大夫,将军这些是一列,韩信本来是高级的那一列的,把他降到低级那一列去了,就像坐飞机,本来是坐头等舱的,给降到经济舱去了,他就觉得很没面子,只是想想看那些坐经济舱的低级的行列里面都站些谁啊?羞于为伍,所以他不上朝,而且嘀嘀咕咕的,牢骚不断。

  有一天,韩信闲着没事,七逛八逛的,逛到了樊哙家里,樊哙也是汉初的风云人物,也是汉初的一大功臣,但是樊哙这个人厚道,一看韩信来了以后,扑通跪下来,表示欢迎,说大王居然肯来光临小臣的寒舍,感到无比地荣幸,因为樊哙也是封了侯的。韩信说什么,哈哈哈哈,哎呀呀,我没想到,我韩信落到和樊哙这种人来往。什么话嘛?樊哙是什么人?樊哙是吕后的妹夫,当年鸿门宴上不是樊哙出来,刘邦命可能都没有了,鸿门宴的故事我们都知道,项羽请刘邦吃饭,说要杀刘邦的,派了一个叫项庄的人舞剑,准备一剑刺到刘邦身上,叫“项庄舞剑,意在沛公”,这时候是樊哙挺身而出,用自己能吃,能喝,豪言壮语震住了项羽,使项羽没有了杀心,才救了刘邦的一条命,是刘邦的救命恩人,你跟他为伍怎么就丢人了,不合适说这个话。这倒也罢了,大家也知道他委屈,冤枉,发发牢骚,大家哈哈笑笑就算了,可是他这个时候又往绝路上走了一步。

  汉十年,陈豨拜为钜鹿守,有一个叫陈豨的人被封为钜鹿郡的太守,这个时候叫郡守,叫太守是后来的事情,来向韩信辞行,韩信就跟他在院子里散步,韩信就拉着陈豨的手在院子里散步说,陈豨,我能跟你说两句心里话吗?陈豨说,请指教。韩信说,陈豨,你知道你现在去当郡守的地方是什么地方吗?是一个很重要的地方,而且也是个军事力量很强的地方。你去了以后一定会有人告你谋反,这个是经验之谈,韩信一当楚王不是有人告他谋反嘛,反正那个时候只要你有兵权,你又是在一个重要的地方,反不反都有人去告,有人告你谋反,等到第一次告你的时候皇上可能不相信,第二次又有人告你的时候皇上就会将信将疑,第三次又有人告诉你谋反的时候,我们皇上一定是勃然大怒,带兵去打你,你是反也得反,不反也得反,与其被逼得造反,不如你自己策划好了先反他一下子。陈豨老弟如果决计在巨鹿造反,兄弟我为你做个内应。陈豨说,好,就这么说了。于是到了巨鹿以后果然就反了,自称大王,果然刘邦一怒之下,自己带兵去讨伐陈豨了,留下吕后、刘盈、萧何镇守京师。这个时候就出现了我们这个系列讲座前面一开始就讲到的那一幕,就是韩信准备把监狱的人放出来去攻打皇宫,擒拿或者谋杀吕后。这个时候吕后就采纳了萧何的建议,骗韩信说,前方传来捷报,皇上在边境大胜,群臣都要进宫去祝贺,你虽然现在是生病,但是这样的大事,你也勉勉强强地要去祝贺一下。于是韩信就去祝贺,于是就被擒拿,就被吕后杀死在长乐宫钟室。

  一个战功显赫,为大汉王朝的建立曾立下汗马功劳的韩信,,最终也没有逃脱“功臣末路断头颅”的悲剧。公元前196年,就在汉高祖刘邦带兵讨伐巨鹿郡守陈豨时,吕后以韩信“判乱”为名,将他杀死在长乐宫钟室。


凹凸花开


韩信(公元前231年一一公元前196年),淮阴人(今江苏省淮阴县),死于汉宫钟室(五风楼)。享年35岁。西汉王朝开国功臣,是中国历史上比较早的军事家,被后世尊称为“兵仙”、“神帅”,历任:相国、楚王、淮阴侯。西汉时期三杰(萧何、张良、韩信)。与彭越、英布并称汉初期三大战将。

韩信走上败亡的主要原因应是集权统治者意愿一一政治需要。

一、西汉建立

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在大泽乡揭杆举行反秦起义,各地纷纷加入反秦暴政统治。公元前208年,项梁、项羽召集农民起义,紧跟着刘邦也率军起义。公元前207年,项羽在巨鹿消灭秦主力;公元前206年刘邦率军攻占秦都咸阳,立西汉。

公元前206一一202经过四年的楚汉战争,以项羽自刎于乌江身亡,才告结束。西汉王朝也是以此作为象征,成为真正的统一国家,刘邦(汉高祖)。而公元前206年一般都定为两汉时期。

二.汉高祖加强中央集权统治的措施

汉初,高祖即位不久,他叫谋士陆贾探究秦亡的原因和历代兴亡教训。陆贾对汉高祖说:“秦措暴众、用刑太极”,因而导致,“敌人众多,天下逾乱”。最主要的是“集权分散”。于是,高祖采纳他建议。且把同姓亲族子弟分封为王。这才是导致韩信走上败亡的真实原因,请看:

(一): 韩信功勋(虏税、破代、平赵、下燕、定齐、、潍水歼杀龙且、垓下破项羽致使乌江自刎),韩信原为项羽部下,由于不受项羽重用(夏候婴推荐后,只封拜治粟都尉),不满现状。后投靠刘邦军队,期间也曾出现过类似之前情况,以及“萧何月下追韩信”的传说和“登台拜将”等等,今且不做详谈。

汉高祖如果抛开韩信,也许不可能夺取楚汉战争的胜利(至少没有那么快消灭项羽)。下面主要分享几个重点战役:

首 先,公元前(206年8月),楚汉战争进入初级阶段:历史上著名的[[“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破三秦的典范,(韩信命士兵假修栈道,暗地里自己带兵,越秦岭,攻陈仓),而迫使章邯率军从废丘仓促率军驰援陈仓;途中被汉军击溃;重折回废丘、好峙又于壤东、好峙两地再次被措败,致使章邯部被围歼废丘。然后,破关中而平三秦。此役协战将领有曹参,樊哙两将为先锋。取得对楚开战的初步胜利。

(二)、井陉口之战和南下垓下之战

公元前(204年),韩信在今河北井陉以东,井陉口,对赵军指挥战斗,以出奇制胜的战术灭了项羽分封的赵国。此役中,韩信只用不足的3万劣势兵力,背水一战(置士兵于死地,不战也死,战也死,的心理战术,从而达到鼓舞士

气的战例),奇袭赵营,一举歼灭了号称强悍的赵军军队共20万兵力。斩赵主将陈余,活捉赵王歇,灭了赵国。此役为汉高祖最终结束楚汉战争,统一全国,奠定了战略优势。

垓下之战公元前202年,楚汉争霸已进入决定性阶段。楚汉两军在垓下,(今安微灵壁南)汉军对楚军以绝对优势,向项羽部以歼灭战的形式(十面埋伏),进行战略决战。刘邦挂帅,韩信、彭越、英布、樊哙、刘贾、陈平各将领,谋士张良、萧何等各路汉军共计40万军将士,对只有10万士兵的楚军实行桶式围歼。主力韩信中路先锋,左路孔熙,右路陈贺,刘邦和周勃跟进断后。初战,韩信略有不利,挥军后退,诱惑楚军进攻。左右两路夹击,后路和韩信再掉头反攻,楚军退守。韩信再次利用攻心术,使楚军士兵丢枪弃甲,出城逃离或投降。迫使项羽只带几百号人马,星夜出城逃离,后被刘邦5000余精兵逼项羽于乌江自刎身亡。持续4年之久的楚汉争霸战宣告结束。

从以上可以看出韩信功高盖汉。正因如此,刘在册封韩信从相国后,为了巩固刘氏江山,遂步设计陷阱,置韩信于死地,先以谋反之罪,遂步降职。(相国>夏候婴),诱使韩的情绪和行动被套入所设置好的套路中,然后由萧何设计诱入五风楼而殊杀,且殊连三族。

刘对韩的殊杀,并非韩有罪,而是采纳陆贾之策,为了江山,排除异姓,而导致韩信走向败亡的归宿。韩信的一生,历战无数,上面只分享较为重点三役。亮点:就是将谋并存,很多战例都是兵家典范。他还与张良共篇兵书。弱点好功高傲,也就是这点才引火烧身。

自古以来,权力之争都是生死殊斗。如“杯酒释兵权”都是为了帝位的牢固,最后兔死狗烹。

刘邦曾这样评价韩信: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国士无双,功高无二”。


偷间闲谈


大家好,我是漫谈文史八卦,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众所周知,韩信是辅佐刘邦建立汉朝的开国名将,与张良、萧何并成为“汉初三杰”,帮助刘邦立下汗马功劳,但他最终功高盖主,被吕后害死。

韩信是如何走上败亡之路的?且听我细细道来。

一、为刘邦制定争夺天下的方略

韩信先投奔项羽,不受重用,之后又投奔刘邦。最初,刘邦也没有发现韩信的才能,只让他管理仓库,韩信觉得前途渺茫准备逃走。萧何了解韩信的才能,于是月夜追回韩信,并且向刘邦极力举荐韩信。刘邦隆重地 拜韩信为将。韩信向刘邦分析了项羽有勇无谋、坑杀降兵、吝啬赏赐等缺点,又指出刘邦善用人才、与民为善等优点,并为他提出向东进攻的方略。

二、功高震主

韩信被拜将后,他先后灭魏、破赵、降燕、定齐,帮助刘邦搞定了他的大部分对手。韩信灭齐后,以齐地民心未稳为由向刘邦上书,请求做齐地的代理王暂时管理齐地,而当时被项羽围困在荥阳的刘邦认为“ 你作为臣子不但不来救被围困的主上,反而想当齐王,思想很有问题”。刘邦为了稳住韩信,让他去攻打项羽,就派张良去封韩信齐王,但怀疑的种子已经在刘邦心里种下

三、不听蒯通之言

齐国失利后,项羽派人游说韩信反汉,韩信断然拒绝。谋士蒯通劝说韩信,说他又震主之功,会招来杀身之祸。韩信犹豫不决,自以为给刘邦立下汗马功劳,刘邦不会亏待他,没有听从蒯通的建议。

四、惨遭屠戮

项羽在垓下之围兵败自杀,

刘邦马上就剥夺了韩信的兵权,封他为楚王。汉王六年(前201),有人向刘邦密告韩信谋反。刘邦用陈平的计谋,说天子要来游览云梦泽,让诸侯去陈地相会。等韩信到达陈地,刘邦让人把韩信绑起来,后来却没有杀他,封他为淮阴侯,留居京城。从此韩信明白自己招忌,常常称病不出。

汉高祖十年(197年),韩信部下陈豨起兵造反,刘邦去平叛。吕后和萧何密谋,伪报陈豨已死,在韩信前来祝贺时派人抓住他,说他谋反,把他处死在长乐宫,并诛三族。

总结:韩信为人不拘小节,不懂得低调做人,因为自己立下大功就骄傲,引起刘邦及他人的猜忌,为自己招来杀身之祸。如果他能学会张良的急流勇退,或许会跳出“狡兔死,走狗烹”的怪圈。

以上只是我的一点小看法,欢迎大家在评论区指教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