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在韩信攻打齐国前后曾两次拿走韩信的官印和兵符。可能吗?

庄里事刚刚说


纵观历史我们不可以小看刘邦这个人物,能从一个小小的亭长走到皇帝的位子上,历史上也没有几个人能做到,这样看刘邦能两次拿走韩信的兵符,这完全是有可能的。

韩信的兵权来自哪里

韩信原本是项羽手下的执戟郎,在刘邦率军进入封地汉中的路上投靠了刘邦的军队,后来经夏侯婴和萧何的大力推荐,刘邦才重用了韩信,登坛拜韩信为大将军,在彭城之战刘邦兵败后,才给予韩信独立的兵权,韩信才开始独自率领军队出战黄河以北,以从属关系来看,韩信是刘邦的直属部下,韩信的一切都是刘邦给予的,包括官职、地位、兵权,甚至连后期补给、粮食、物资都来自刘邦的给予。

韩信不是彭越、英布,彭越和英布一直是独自带领一帮人打游击战的,和刘邦没有从属关系,彭越和英布的手下也是自己打天下一直跟随的,与刘邦也没有关系,彭越和英布更像是刘邦的盟友而不是属下,但韩信不是,按现在的理念来说,韩信是职业经理人,刘邦是老板,韩信是帮刘邦打工的,韩信的一切合法权利来自于刘邦的授权,刘邦能授予韩信权力,同样也能夺走权力,比如兵权,这是刘邦夺取韩信兵权的法理基础。

刘邦第一次夺取韩信兵权

是在韩信攻破魏国和代国之后,直接派了个使者就把韩信的精兵调走了,调到荥阳去抵御楚军主力,非常简单,没有很复杂的过程,只需要派个使者就行,这个时候韩信刚刚击破了魏国和代国,应该收降了很多魏国与代国的降兵,但刘邦调走的是精兵,刘邦的这个调兵属于正常的军事部署,韩信作为刘邦的下属,只能服从命令。

《史记 淮阴侯列传》:信之下魏破代,汉辄使人收其精兵,诣荥阳以距楚。

刘邦第二次夺取韩信兵权是在韩信攻破了赵国之后,正好刘邦在成皋兵败,全军覆没,刘邦带着夏侯婴两个人以汉使者身份进入韩信军营,趁着韩信还没起床,然后直接到了韩信的卧室中,拿走了韩信的虎符印信,并没有惊醒韩信,刘邦以虎符和印信如今韩信军中将领开会,韩信醒了之后才知道刘邦来了,连兵符和印信都被收了,大惊失色。

刘邦第二次夺韩信兵权

与第一次有很大的不同,有些偷偷摸摸的感觉,事实上这是刘邦的谨慎,也是刘邦对韩信有所怀疑,当时刘邦在成皋全军覆没,手上无兵无卒,整个黄河以南刘邦的阵线只有荥阳到南阳一带的守军,这个时候韩信在赵国的军队数量直接超过了刘邦在黄河以南的军队数量,如果韩信不听刘邦命令自立,刘邦就会陷入困境,这事在当时比比皆是。

比如陈胜派出武臣攻赵地,武臣自立为赵王,陈胜没办法,武臣派出韩广攻打燕国,韩广又自立为燕王,武臣还是没办法,对于控制手下将领,刘邦显然比陈胜、武臣之类的能力强多了,刘邦之所以隐蔽地夺取韩信的兵权,只是为了保证万无一失,如果明面上只带着夏侯婴两个人进入韩信军营,那会不会给韩信错觉,刘邦消除了这个隐患。

至于刘邦为何能直接进入韩信的卧室?这道理就很简单了,只需要适时亮明身份就行,韩信军中多的是刘邦的亲信,韩信的兵权是刘邦给的,尤其是军中的校尉级士官,中高层将领,那都是跟随刘邦一路反秦打出来的,刘邦三年反秦战争中,根本就没有韩信,只要证明了自己身份,找个熟悉的将官一起进入主帅韩信的卧室,不是轻而易举吗?

刘邦第三次夺韩信兵权

是在垓下之战结束后,直接在战场上夺了韩信兵权,为了击败项羽,韩信被刘邦封为齐王,同时配给韩信30万军队,除了韩信之外,孔将军和费将军各有10万军队,周勃还有20万预备队,刘邦也带着10万的中军,这个时候刘邦夺韩信兵权,同样是一纸命令就行,韩信不得不交啊,虽然贵为齐王,同样是高级打工仔,能不交吗?除了谋反与上交兵权,韩信没有其他选择,况且刘邦还是突然袭击,不交,还有40万军队等着韩信,况且韩信手下也基本是刘邦的亲信。


阿内麻麻


兵符可能产生于战国时期,形状类似于老虎的兵符,又叫虎符,这个兵符本来就是调动军队用的信物,用完后必须归还国君。

刘邦曾经做过秦国的“亭长”,也知道怎么用这些东西,其实兵符对领兵的将军来说,非常类似“一次性筷子”,而对国君来说就是永久性的宝物,必须时常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仔细推敲,刘邦在短期内“两次拿走韩信的兵符”的原因,主要有这么两个方面。

其一、兵符本来就不是永久性的送给韩信

事实上,不是刘邦拿走“韩信的兵符”,而是刘邦收回自己的兵符,兵符是刘邦的随身宝物,韩信仅仅具有暂时使用的权力,兵符的所有权是归刘邦的,就算今天给你,明天也可以收回。

事实上,虎符作为中国古代君王授予臣属兵权和调发军队的信物。它通常为铜制、虎形、分左右两半,有子母口可以相合。

右符要留在王朝中央,左符在领兵将领之手。君王若派人前往调动军队,就需带上右符,持符验合,军将才能听命而动,兵符可以说是最高信物,军队可以不执行执有君王其他金符节者的命令,除非君王亲临现场调兵。

其实,刘邦还算是比较放权的诸侯王,只收回了两三次而已,所以说不是“可能不可能”的问题,收回兵符是非常正常的军务。

其二、刘邦亲自收回兵符,是当时使用兵符的常规方法和规范

刘邦亲自到韩信军营,这个是因为军情紧急,没有必要假借他人之手,一般来说,兵符都是君臣直接受授,不存在由第三方传递的情况。

准确的说,要么君主当面授兵符给大臣,要么大臣当面归还兵符,这个是使用兵符的常规,也是对兵符授受的高度重视。

其实,兵符是很小的物件,我国现存有最早的虎符实物,1973年在西安郊区的北沉村曾经出土过一枚杜虎符。杜虎符长9.5厘米,符身上有铭文9行40字,错金而成。铭文为:“兵甲之符,右在君,左在杜”,其实,杜就是地名,在古代秦国杜县。

可以看出,刘邦拿走韩信的官印和兵符也是合情合理。因为君王必须经常行使权力,以便重新调整军队的部署。

只是刘邦的做法确实值得一提,怎么能偷偷摸摸,跟做贼似的,这个才是比较古怪的事情

当时,西线战事紧急,汉军被项羽穷追猛打,喘不过气来,刘邦只身从成皋逃出,来到韩信和张耳的军营,是想调他们的军队支援成皋的战场。

那天,刘邦起得很早,带着夏侯婴直奔韩、张二人军营。

刘邦居然谎称自己是汉王派来的使者,骗过守卫,进入了韩信的大帐。这时韩信还在熟睡之中,于是乎,刘邦悄悄地偷走了韩信的将印和兵符。随后前往汉军中军大帐,传令召集众将领。

韩信和张耳开始以为来的是刘邦的使者,没有太在意,走进大帐却见刘邦突然驾到,有些不知所措。

  • 其实,刘邦这样做,有一石二鸟的作用。

首先是“微服私访”,查看韩信的治军是否严谨,可以借机监督其治军的各种毛病。

再则,刘邦可以造成即成事实,先做再说,就可以省去索要兵符的过程,万一韩信舍不得交出兵符,或者借故推脱,都是有可能的,比如韩信可能会说一时半会找不到兵符了,所以,刘邦这么做可以省去很多不必要的麻烦,可以说是一石二鸟。


龚柳辉


韩信几乎是刘邦的“造兵机器”,刘邦先后三次抽调韩信的大军。第一次是攻取代国之后,刘邦派使者一纸调令抽走主力;第二次是刘邦在成皋败于楚军后,突然渡过黄河,闯入韩信大营,夺了韩信的兵符;第三次是垓下之战后,刘邦故技重施,突入韩信大营,夺了他的军权,将他改封为楚王。

按理来说,军营这种地方防备森严,士兵们可不管你是谁,只听主将的命令,刘邦要想闯营,当心变成刺猬!即便刘邦硬闯,也不可能瞒过韩信,刘邦又不是孙悟空,凭什么两次夺走韩信的兵符呢?这事到底可信不可信?当然可信,理由如下。

朝廷三大权制约统帅:兵符在手不等于完全掌控军队

很多人误解,以为一旦将军手持兵符,就是无冕之王,为所欲为。尤其是那一句“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更让人觉得得兵权得天下的感觉。倘若真是这样,天下岂不是永远处于军阀混战的军人政治时期?

事实上,人们早就认识到军队的两面性,早就创造出了一套科学的管理办法,把这只大老虎关进了笼子,在需要的时候放出来,不需要的时候“收监”。有以下几个措施,足以管控军队。

  • 1.调兵权与统兵权分离,将领没有调兵权

部队在非战时状态,驻扎于行营,由朝廷指定的官员负责日常管理工作,包括裁撤或增补兵额、日常补给和训练、器械营造和大军调动。统兵权是指部队到达目的地后,军事行动的指挥权。

这两个权力是分开的,也就是说,有调兵权的,到了战场上没有指挥权;有指挥权的不能随意调动军队的移动。这两个权力的分离,让任何一方都做不到完全控制军队。

以陈桥兵变为例,有一个问题不知道大家想到没有:赵匡胤拿到指挥权后,为何非要把部队领出去转一圈,到陈桥才发动兵变?直接在开封立刻兵变不更简洁吗?

其中的蹊跷就在于,赵匡胤只有指挥权,却不能偏离军事行动目标调动军队,也就是说他想把部队拉到皇城逼宫,军队不听他的调遣。赵匡胤只有将调兵和指挥两权合一,才可以为所欲为。他们商定的计划,就是走到陈桥后,再从有调兵权的人手上夺权。

韩信手上的兵符也是如此,只有战时指挥权,军队的调动不在他手上。这时候,如果刘邦不发出调动指令,韩信的兵符其实是没有价值的。所以,严格来讲,所谓刘邦夺权,这个说法就很夸张。

  • 2.补给依赖于大后方,将领受制于朝廷供应

军队的后勤补给,一般都需要后方供应,而不是自给自足,除非两种情况:流寇军阀和藩镇势力。流寇的做法是打到哪儿抢到哪儿,没办法,没人给他们做供应;藩镇是朝廷赋予了权力,可以兼管财政,自给自足,带来后果就是不受中央节制。

韩信大军假如想摆脱刘邦控制,除了将调兵权和统兵权归一,还必须建立稳定的供应链。没有庞大的文官系统帮他控制赵国,他一时做不到,至少那个时候,他还必须依赖萧何从关中运送粮饷。

  • 3.部队辅助系统的制约,将领受到垂直干预

军队除了作战系统外,还有一个不为人关注的辅助系统,包括前面说的后勤保障系统,还有参谋系统、监控系统等文官体系。这些文官在战时隐身其后,很难看到他们的影子,它跟作战系统形成既相互支撑,又相互制约的作用,假如战时指挥官偏离目标,立刻会遭到这个系统的制约。

比如作战计划的制定,决定权虽然在指挥官,但是作战参谋会参与制定计划,并保持与朝廷军事机构太尉(兵部)的独立沟通。甚至在某些情况下,作战参谋会根据朝廷指示,直接干预军事指挥。

所以,将领的指挥权也做不到完全独裁,受多方掣肘,往往决策是多方协商的结果。

以上三点决定了韩信对他的军队控制力,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强,它靠一套完整的体系运作,任何人只是系统的一部分,包括韩信。

军队管理三大法宝:统帅领兵在外要受到多方节制

除了体系上三大权力的制约,韩信还会受到多方位的制度性监控和掣肘。

  • 1.监军制度

一提到监军,大家就会想到宋朝和唐朝的军队编制,那两个时期的监军太生猛,几乎凌驾于统帅之上,历史上的多次战斗失利都跟监军有关。最著名的就是杨继业瓦桥关殉国,就是监军王诜作祟。安史之乱,监军程元振、鱼朝恩几次将胜果葬送。

事实上,监军自古有之,只是那时候监军的错位改变了战局,所以留下臭名。一般情况下,监军出于隐身状态,他的职责就是负责监督统帅,按朝廷的既定方针执行任务,不跑偏就行,具体军事方略不能干预。

请注意,监军跟作战参谋不一样,监军也会参加军事会议,但是按规定不能发表意见,不能干预军事行动。但是如果统帅偏离目标,监军立刻会露出狰狞面目,他有权代表皇帝临机处置统帅。

监军一般由宗室子弟或皇帝亲信担任,地位很重,职位不高,所以,正常的军事行动中,不见他们的记载。韩信身边一定会有监军存在,比如刘交、刘濞等人,他们最早的战功,应该就来自于监军。

  • 2.人质保证

统帅出征,家属必须留在皇帝身边,这是一条潜规则,列朝开国都是如此,否则绝不可能得到独自领兵的权力。

名义上家属留在后方是为了安全,其实就是为了让皇帝安全,手上掐着人质,才能放心地授予兵权。以历史上形象最好的皇帝刘秀为例,在定都洛阳之前,所有的将军们,家属全部留在刘秀大营。定都洛阳后,将军们的家属全部被安置在洛阳。冯异西征四年,刘秀为了表达对冯异的信任,特地把他的家属送到冯异身边。

  • 3.暗藏特务

这一点毋庸置疑,只是我们光看到明朝有锦衣卫的无孔不入,没看到其他朝代的明确记载罢了。这一条我没有直接证据,信不信由你。

刘邦能闯营收韩信兵权的理由和情景推演

根据上文的分析,我们结合实际来分析一下,刘邦和韩信谁对军队更具控制力,以及刘邦闯营夺印的几个关键技术。

1.刘邦对军队的控制力,其实远在韩信之上

①休战状态下,韩信对军队不具备控制力

刘邦第一次闯营,发生在灭赵降燕之后。韩信大军除了派出部分兵力,抵抗渡过黄河的楚军,基本处于休战状态。由于赵国刚灭,工作重点放在了行政管辖和军队整编中。

按上文分析,韩信的这支大军,基本处于休战状态,等待刘邦的下一步指示。在这种状况下,韩信对军队的控制力是最低的时候,甚至连日常管理都未必参与得了。战时,将军们唯韩信马首是瞻,战后,韩信指挥不了他们。

②韩信的个人实力不足以超越刘邦

理论上来讲,调兵权与指挥权分离,就可以避免统帅反叛了,可为何还有那么多反叛发生呢?这就要看统帅的个人能力了,假如他有收买将领们的本事,就一切皆有可能。

韩信虽然是军事天才,但是他的情商明显不够,也不具备领袖的气质,更没有笼络人心的气度与手段。打个不太恰当的比方,韩信就像企业的总工程师,涉及技术问题非他莫属,玩人际关系立刻虾米。

因而韩信在军营里其实很孤单,没有朋友,跟将军们都是工作关系。后人纠缠于韩信如果自立,会不会天下三分,太幼稚的说法!你见过几个眼镜厚得啤酒瓶底似的总工,能取代总经理的?

③潜伏在韩信身边大大小小的“特务”

我们说说韩信大军中几个重要人物:张耳、曹参、灌婴。

张耳是刘邦发迹之前的好友,张耳是大富豪,养了很多门客,刘邦经常跑到张耳家里一住几个月,俩人好得穿一条裤子都嫌肥。

张耳被陈馀夺了常山国后,一刀砍了项家子弟项声,带领人马投奔了刘邦。后来刘邦将自己唯一的嫡女鲁元公主,嫁给了张耳的儿子张敖。此番伐赵,张耳与韩信共同领兵。史书并未交代二人的分工,估计韩信负责战时指挥,张耳负责军队调动和日常管理。

所以,张耳这个刘邦的铁杆,对军队的控制力不在韩信之下!

曹参以右丞相之职跟随韩信,主要工作两项,一是负责后勤保障,二是领兵作战。也就是说曹参既是韩信帐下最重要的将军,又是整个大军的奶妈,十几万大军离开曹参一天都活不下去。

灌婴只能比较简单,就是独领一军的悍将,齐地的几场大仗都是他打的。

有张耳、曹参、窦婴,还有不知名的大大小小将军们在,你认为韩信是放单飞状态吗?如果刘邦愿意,一道指令下去,韩信根本指挥不了大军!

④韩信是个没心眼的“好孩子”

其实韩信是个聪明的好孩子,他不可能不清楚自己的处境,都是后人瞎操心,根本没看清韩信的处境。

从韩信后来的经历来看,韩信有过恃功邀赏的心思,但是要说对抗刘邦,他从来就没这个胆,也没这个心思。

司马迁把刘邦闯营搞得神秘兮兮,对韩信来说吃惊不是刘邦闯进来,而是睡得迷迷糊糊状态时,领导竟然来开会了,吓的!

2.刘邦闯营的几个关键点推演

①刘邦如何进得了大营

看了以上分析,刘邦进大营会很困难吗?恐怕就在韩信呼呼大睡的时候,曹参和灌婴已经领兵在黄河岸边静等刘邦了。

②韩信为何浑然不知

其实刘邦来完全没必要隐瞒韩信,但是领导做事需要事事打招呼吗?出其不意让不下心有余悸,往往是一招震慑部下的手段。更何况刘邦要带走大部分军队,不会给韩信留出找借口的时间。

等刘邦把新的部署对将军们安排完了,韩信才慌慌张张赶到,说明什么?将军们还是听刘邦的,韩信只有作战的时候才起作用。

③夺印之说其实不存在

司马迁的描写过于夸张了,其实刘邦收韩信兵权,无论是理由还是方法,不需要太费周折,韩信既没资本也没心思对抗刘邦。比如在攻取代地后,刘邦派了一个使者,正常程序带走了军队,韩信不也老老实实配合了吗?

《史记》留下的这段描写,可以做两个理解:一是刘邦个人出于谨慎小心,用这种出其不意的手段更安全;二是司马迁刻意塑造一个心机深重的刘邦形象。

结论

综上所述,刘邦闯营夺印,看起来有点不可思议,这是人们对古代军队的管理存在误解,以为统帅就是土皇帝,可以控制一切。其实,韩信根本控制不了军队,也阻止不了刘邦随时拿走他的兵权,更何况韩信本就没那个心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