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土地上的狂歡節(一):騾背上的舞蹈

作者:党晓鹏

跑骡车,骡子背上的舞蹈,在渭北各地盛行,尤以临渭田市、大荔八鱼等地的表演最负盛名。

据大荔阿寿村70多岁的民间耍社火的行家王文贤老人讲:"跑骡车"源于先辈们一年一度的"祈年成"庆丰收习俗,是远古时代地方农耕文化及冷兵器时代战争遗留的产物,大约在明末清初逐渐形成如今的规模,是一种民间百姓自发组织的即兴庆祝、娱乐的一种社火舞蹈。

“跑骡车”是综合车、骡子、人、鼓锣等艺术的一种表现形式,观赏性强,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因其自发性,讲究团队合作,所以具有凝聚力,能够增强群众团结友爱,互相帮助的精神,。"跑骡车"在跑的过程中,跑出了激情,跑出了精气神,也是一种很好的群众体育运动,其营造出的安定、详和的氛围,对构建和谐社会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

“跑骡车”的队伍一般由二辆至多辆骡车组成。骡车大都是皮轮马车和四匹或五匹骡子组成。每辆车都有4个吆车的和4个骑骡子的,骡子后面由5到8个精壮小伙在后面“扛车”,车上坐着十几个锣鼓手,一般每辆骡车前后都有40多人参与。高大的骡子前三后一二排列,头上包有红彩绸、插有彩旗,五花岔子挂着铜铃,走起路来叮当作响,颇有些古代战车出阵的威风,堪称乡村社火一绝。

你看那,一阵鞭炮咚咚震响,骑在骡子背上的小伙一阵阵响亮的唿哨吹起,驾着马车的四五匹骡子和扛车的几个小伙子在紧张的锣鼓声中,放开脚步在路上恣意狂奔,这时,早春的黄土高原,你只听到锣鼓声、车上的铜铃声、骡子的嘶叫声,成千上万群众的喝彩声响成一片,如同暴风狂雨般,把人看的心花怒放。

只可惜,随着庚子年间疫情的爆发,一切民俗活动取消。跑骡车当然也不例外。这种最原始最纯粹的黄土地上的狂欢,不知何时才会重新出现在人们的面前。

黄土地上的狂欢节(一):骡背上的舞蹈

摄影:党晓鹏

黄土地上的狂欢节(一):骡背上的舞蹈

摄影:党晓鹏

黄土地上的狂欢节(一):骡背上的舞蹈

摄影:党晓鹏

黄土地上的狂欢节(一):骡背上的舞蹈

摄影:党晓鹏

黄土地上的狂欢节(一):骡背上的舞蹈

摄影:党晓鹏

黄土地上的狂欢节(一):骡背上的舞蹈

摄影:党晓鹏

黄土地上的狂欢节(一):骡背上的舞蹈

摄影:党晓鹏

黄土地上的狂欢节(一):骡背上的舞蹈

摄影:党晓鹏

黄土地上的狂欢节(一):骡背上的舞蹈

摄影:党晓鹏

黄土地上的狂欢节(一):骡背上的舞蹈

摄影:党晓鹏

黄土地上的狂欢节(一):骡背上的舞蹈

摄影:党晓鹏

黄土地上的狂欢节(一):骡背上的舞蹈

摄影:党晓鹏

黄土地上的狂欢节(一):骡背上的舞蹈

摄影:党晓鹏

黄土地上的狂欢节(一):骡背上的舞蹈

摄影:党晓鹏

黄土地上的狂欢节(一):骡背上的舞蹈

摄影:党晓鹏

黄土地上的狂欢节(一):骡背上的舞蹈

摄影:党晓鹏

黄土地上的狂欢节(一):骡背上的舞蹈

摄影:党晓鹏

黄土地上的狂欢节(一):骡背上的舞蹈

摄影:党晓鹏

黄土地上的狂欢节(一):骡背上的舞蹈

摄影:党晓鹏

黄土地上的狂欢节(一):骡背上的舞蹈

摄影:党晓鹏

黄土地上的狂欢节(一):骡背上的舞蹈

摄影:党晓鹏

黄土地上的狂欢节(一):骡背上的舞蹈

摄影:党晓鹏

黄土地上的狂欢节(一):骡背上的舞蹈

摄影:党晓鹏

黄土地上的狂欢节(一):骡背上的舞蹈

摄影:党晓鹏

黄土地上的狂欢节(一):骡背上的舞蹈

摄影:党晓鹏

黄土地上的狂欢节(一):骡背上的舞蹈

作者简介:

党晓鹏,笔名知之。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人文地理摄影师,策展人。长期致力于本土影像题材发掘、创作和整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