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缺馬,朝鮮來“填坑”,貢馬貿易的實質成了一種政治需要

明朝缺马,朝鲜来“填坑”,贡马贸易的实质成了一种政治需要

大名骑兵

朝鲜与明朝的贡马贸易,主要是以“和买贸易”的形式出现,这是一种特殊的以物易物的官方贸易。它是为应付明朝初期频繁的战争恢复农业生产而进行的,主要体现为明朝急需的战马和耕牛的贸易。

从贸易的程序上看,首先是由明朝确定贸易数量和价格,其次是皇帝派遣使臣出使朝鲜,向朝鲜国王传达和买要求,再次是由朝鲜方面组织人员将马匹分数次运往辽东交割,最后由明朝政府将马价运往辽东给付。明朝与朝鲜的和买贸易大体遵循这一原则。在这一贸易过程中,明朝方面占有绝对的主导地位,朝鲜只能被动接受。

朝鲜与明朝洪武初年的贡马贸易

1、明朝采取官方和买的贸易形式进行贡马贸易

自洪武十九年起,明朝开始采取官方和买的贸易形式获取战马,即明朝以缎子、绵布、绢等物易换高丽马匹。高丽于洪武二十年三月至六月,分五批将马解赴辽东。辽东都司延安侯唐胜宗等同押马官仔细查对选择,将马分为三等给价。

“上等给价段二匹、布八匹,中等段一匹、布六匹,下等段一匹、布四匹。”七月,明太祖给付马价,以“文绮二千六百七十匹,布三万一百八十六匹酬之”。

明朝缺马,朝鲜来“填坑”,贡马贸易的实质成了一种政治需要

2、建文帝向朝鲜易换马匹,来应付靖难之役

明惠帝建文时期,燕王朱棣发动靖难之役,明朝战乱。正如建文三年明朝颁诏朝鲜所称“会北藩宗室不靖,军旅未息”,因而使臣对建文帝奏称:“朝鲜,产马之邦也。若以绮绢市良马,可以备戎事”。建文帝随即决定向朝鲜易换马匹。

建文三年九月,明朝使臣奉圣旨,来朝鲜易换好马一万匹

明朝给付的马价:上等马,段子则四匹,绢则十匹;中等马,绢则八匹,绵布则十二匹。以白花蛇、木香、乳香等诸般药材并给之。

此次交易尚未完成,建文四年六月,燕王获胜,即位称帝。永乐元年四月,兵部移咨朝鲜,要求用遗留在朝鲜的马价继续易换未买马2193匹,送辽东都司交割。

3、永乐皇帝多次发动军事行动,使中朝马匹贸易更加活跃

永乐时期是中朝马匹贸易最为活跃的时期,和买马匹的贸易经历了四次。这是因为永乐皇帝曾经五次远征漠北蒙古,打击瓦解蒙古诸部,以攻为守,巩固明朝的北部边防。同时南下安南。大规模的军事行动,充足的战马支持十分重要。永乐五年八月,因平安南之故,对朝鲜使臣说:“尔国,产马之地。归报尔王,良马三千匹汝可将来。联以户部布绢送于辽东,当酬其直。”马价是每匹绢三匹,绵布二匹。

明朝缺马,朝鲜来“填坑”,贡马贸易的实质成了一种政治需要

高丽王朝(古朝鲜)

永乐七年十月,为远征鞑靼做准备,成祖遣内史赴朝鲜宣敕:“王处有马,随进多少,以资国用,当酬以直。”朝鲜根据实际情况进献杂色马一万匹。给予马价绢三万匹,绵布两万匹,即每匹马绢三匹,绵布二匹。永乐十九年九月,明成祖要求“取马一万匹进来”,从十月到次年一月,朝鲜分十九次解赴辽东。永乐二十一年八月,明成祖再次敕谕朝鲜“王即选取马一万匹来进,以资国用”。到二十二年三月,朝鲜分作十七运,派官管押送到辽东都司交付,并造马籍呈文礼部。

贡马贸易的实质,不是以经济利益为目的,而是政治需要

1、两个国家间力量的强弱对比,决定着贸易的形式

马匹作为战略物资,对它的交易双方都是非常慎重的。明朝面临着战争和军事威胁,对马匹的需求异常迫切;朝鲜作为中国最稳固的藩国,虽然并不情愿,但迫于宗主国的压力以及为了得到自身的政治利益,每次都完成对明贡马贸易。国家间力量的强弱对比、国境的纷争,以及彼此的内政等问题都决定着贸易的形式。

因此各种贸易之间存在着各种性质上的差异。朝鲜初期与明朝进行的马贸易,不是以经济利益为目的,而是考虑到国防和政治的需要而形成的贸易。在军事上处于劣势的国家为了使国家安全得到保障,往往选择以经济交流为手段,在经济交流中实现政治目的。朝鲜和明朝之间的马贸易也带有这种性质。

2、朝鲜为维持与明朝关系,无法拒绝明朝马贸易的过分要求

明朝曾在短时间内就要求一万匹马,对于朝鲜来说提供这样的大数目是比较困难,但是拒绝明朝的要求又不利于两国关系的发展。当时朝鲜大臣们的想法也都与此大同小异,这样的情况在进行马贸易时反复出现。

明朝缺马,朝鲜来“填坑”,贡马贸易的实质成了一种政治需要

古朝鲜军人

对于朝鲜王朝,全部接受明朝的贡马要求负担过重,但拒绝明朝贡马要求即违反朝鲜王朝传统的“事大主义”国策。马匹对于国家来说是重要的物品,但如果想实现政治上和平的国际环境,就无法拒绝明朝的马贸易要求。因此,马贸易只能按明朝的要求来执行。

朝鲜对明朝的马贸易从未拒绝,不论马匹的规模还是相关马匹的价格,朝鲜全部按照明朝的需求进行。马贸易确实给朝鲜带来了沉重的负担,更为重要的是马匹对于军政来说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马匹的数目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就是骑兵的数目。在一定程度上,持续的马匹供给是朝鲜巩固国防的难题之一。

明朝也有不支付马价的时候,但朝鲜从未提出异议,视此为接受贡物。朝鲜把国内马匹减少而导致的国防问题,马匹分摊征收过程中产生的问题,作为农业劳动力的马力不足问题以及在马匹运送到辽东过程中农民所遭受的损失等问题,认为是维持对明关系所必须承受的问题,这种承受被认为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

贡马贸易对朝鲜和明朝的影响

1、使朝鲜在政治上臣附明朝,同时也保证了其辽东地区边疆的稳定。

对明朝而言,朝鲜是所有朝贡国中最为恭顺的属国,对明朝的臣服是心悦诚服的,这完全符合明朝实行朝贡制度的根本宗旨。同时也保证了其辽东地区边疆的稳定。在中朝两国长达二百多年的经济交往中,官方贸易与民间贸易都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其中中朝之间的官方贸易基本上是一种政治行为,不是完全意义上的经济行为,因而不以谋利为根本目的,追求国家间政治关系的友好稳定,贸易仅是附属品,中朝贸易从根本上说就是朝贡贸易,政治上臣附的意义远远超出经济价值本身。在明朝在和买贸易中,始终掌握主动权,为明朝的南征北战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战马。

明朝缺马,朝鲜来“填坑”,贡马贸易的实质成了一种政治需要

2、促进朝鲜社会政治、文化的发展,也给其带来了沉重负担

对朝鲜而言,通过与明朝的贸易活动,既得到了明王朝的政治庇护,取得了合法的统治地位,又获得了经济上的实际利益,还利用朝贡之机,不断学习明朝的政治制度、服饰文化、农业知识、手工业技术、语言文字、儒家文化,将其引进并融合吸收,创造出了独具特色的朝鲜文化,可谓一举三得。朝鲜利用贸易的契机,为本国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同时明朝对马匹的大量需求,也使朝鲜国内无马可用。建文年间的和买马匹,遭到了朝鲜官员李之直和田可植的激烈反对。他们认为“以偏小之土,有限之马,填无穷之欲,则臣等恐马尽而力亏矣!如有缓息,将何以哉!”希望国王“除已易马匹外,勿令易换。所余马价,悉还上国”。

由于朝鲜供应任务繁重,明朝需求量过大,导致朝鲜马匹数量锐减,许稠忧心忡忡地说:“中国去年求马一万匹,今又求一万匹。本国之马比旧为减,又未强壮。往时士大夫家有马不下数匹,庶民皆有实马。今士人之家不过一匹,亦皆疲弱,况庶民乎!军政莫急于马,而择实马二万匹以献,则是减二万骑兵也。”可见,此时的朝鲜国内已经无马可用,已经影响到本国骑兵数量。

明朝缺马,朝鲜来“填坑”,贡马贸易的实质成了一种政治需要

铁骑

总结

朝鲜与明朝一直保持着密切的宗藩关系,两国之间贸易频繁,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朝鲜初期,在对明朝进行的官方和买贸易中,相对而言马贸易占了很大的比重。马贸易是一种政治性的官方贸易。朝鲜除了接受明朝单方面的马贸易要求外别无选择,原因是朝鲜有政治上的利益和目的,也就是为了两国政治关系的稳定和发展。大宗马匹买卖的成交,对明朝疆域的巩固与辽东地区农业的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世宗庄宪大王实录》

2、《太宗实录》

3、《高丽史》

4、《中朝历代朝贡制度研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