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還小,真的是他可以無視規則的理由嗎?育兒專家告訴你

孩子还小,真的是他可以无视规则的理由吗?育儿专家告诉你

文丨皮皮妈育学园

字数丨3500字 阅读10分钟

分类丨育儿知识和技巧

孩子还小,真的是他可以无视规则的理由吗?育儿专家告诉你

孩子还小,真的是他可以无视规则的理由吗?育儿专家告诉你

在网上看到了这样一个事例:一3岁左右的孩子,趁着爸妈不注意,麻溜的打开柜门,拿出油壶,直接往地板上倒了大半壶,然后就一屁股坐在“油海”里,开始“哧溜哧溜”地放飞自我了。

我相信等这位孩子的家长看到这一幕时,心疼被浪费掉的油估计还在其次,关键还在于收拾眼前的这一幕,实在是很难让忙碌的家长不感到闹心、抓狂。相信做过父母的人都深有体会。

孩子还小,真的是他可以无视规则的理由吗?育儿专家告诉你

诸如此类的熊孩子之举、不守规矩之举,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实在太多太多了,比如:在公共场合不管不顾的发脾气、尖叫;在家里很难配合父母的要求,特别的以自我为中心;外出就餐时在椅子上扭来扭去地坐不住,或者不顾他人的感受大声喧哗等等。

类似这样的行为,真的太普遍了,导致不少家长都不得不认为:孩子们的这些或放飞自我、或无礼、或违抗的举动是正常的。我就不止一次的听到人说:“小孩子嘛,都这样,长大了就好了。”

但这样真的正常吗?孩子真的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自然而然的变好吗?不是的。

孩子还小,真的是他可以无视规则的理由吗?育儿专家告诉你

著名的心理学家阿尔弗雷德曾经说过:为了让每个人都能拥有和享受自由,我们需要规则,规则产生限制和责任,自由和民主中也包含责任。

的确,自由必然要和规则相伴,没有规则,就不会有自由。经过我认真的观察、学习、研究,我发现这些现象之所以出现的如此普遍,问题主要出在两个方面:

  • 一方面,对于孩子来说
  • 当他们察觉到,无论他们做出什么行为,总会有大人帮他们来承担后果时,他们就会越发的不管不顾,肆意妄为。反正家长们也并没有真的为他们设置规则,反正他们也分辨不出到底何事不可为、到哪种程度才不可为。

    我相信在孩子们刚开始做出类似的行为时,他们并不是故意的。因为对于他们来讲,给大人造成麻烦的玩法,与受大人欢迎、喜欢的玩法,并没有本质上的区别。都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好奇心,想摸一摸、感受一下。这之后因着跟随了自己天马行空的想象,才发掘出了新的、他们认为可能更有趣的,结果却让大人不高兴的玩法。

    孩子还小,真的是他可以无视规则的理由吗?育儿专家告诉你

  • 另一方面,也是最重要的问题
  • 现在的父母,几乎都已经意识到了传统的育儿方法在养育孩子上的落后、失效,却没有找到行之有效的替代办法。往往将“放纵孩子”当作成了“给孩子自主发挥的空间”,将“从不责骂孩子”当作成了“家庭的民主、先进”。

    家长们似乎很难在规则、管束和自由、民主之间找到平衡点,仿佛一旦认真地给孩子施以约束和规则,家庭就不再是施行新型教育的家庭了,似乎就落后于整个社会了。

    这个情况,在不怎么学习育儿知识的家长的身上,表现的更为明显。事实上,自由、平等、民主,和规则、义务从来都不是对立的。如果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家长意识不到这一点,那是很容易给孩子、家庭、乃至社会都造成严重的不良后果的。

    孩子还小,真的是他可以无视规则的理由吗?育儿专家告诉你

    小结:孩子是很聪明的,他们拥有比大人更敏锐的直觉,是先天的观察专家。最重要的是,他们会据此来确定自己的定位和价值感,虽然他们常常解释错误,对自己行为的内在动机也并没有清晰的主观意识。从这个方面来说,父母的行为,父母给孩子搭建的生活环境,决定了孩子会成为一个怎样的孩子。

    孩子还小,真的是他可以无视规则的理由吗?育儿专家告诉你

    古人曾经说过:“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古人还说过:“爱子不教,犹饥而食之以毒”。而现代的许多父母,在孩子最需要引导的年纪,正在无意识的递给孩子“毒药”,以爱之名行不利之事。

    那么,对于个人来说,这种缺乏有效约束的养育方法,具体都会给孩子和家庭造成什么危害呢?

    1、孩子成了家中事实上的“小霸王”,最终必然会导致家庭矛盾,影响亲子关系。

    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的孩子,习惯了以自我为中心,习惯了违抗父母,习惯了家长面对他们时的束手无策和付出;很难懂得尊重长辈、学会感恩。那随着他年龄的增长,想法越来越多,父母满足不了孩子时,孩子是不可能马上理解的。他只会觉得,以前我这样就没问题,现在你却变了,是不爱我了吗?很容易造成家庭矛盾,影响亲子关系。

    2、家长丧失在孩子面前的影响力。

    无论孩子做了什么,让家长当时有多生气、多愤怒,但在管教无力之下,家长最终也只能一次又一次的帮孩子收尾,替孩子承担本该孩子承担的责任和义务。家长一次次的在孩子面前让步、妥协,容忍孩子,而孩子只管负责享有所有的权利和自由。那么家长,就会成为孩子事实上的仆人,丧失在孩子面前的影响力和权威感。

    孩子还小,真的是他可以无视规则的理由吗?育儿专家告诉你

    3、使孩子难以融入集体生活。

    虽然孩子不明白到底为什么,但是他确实处在一个没有有效约束、想做什么就做什么的环境中。那一旦这样的孩子踏入集体生活,他是很难适应的。他会觉得处处都很“混乱”,让人无所适从;会找不到自己的位置;失去对集体生活的兴趣。因为无论集体还是社会,都有各自的限制和规则。

    4、容易培养出所谓的“问题孩子”。

    孩子难以融入集体,又不得不进入集体时,难免会感到不满、无聊、失落。久而久之,若得不到有效的引导,情绪和精力又必须找到出口时,就很容易成为所谓的“问题孩子”。君不见关于这个话题的新闻报道越来越多,相关孩子犯罪的年龄却越来越小吗?儿科医生和精神科医生的研究也表明,精神失常的孩子的数量,正在以惊人的速度增长。

    孩子还小,真的是他可以无视规则的理由吗?育儿专家告诉你

    小结:以孩子还小为借口,无视自己管教孩子的失效,进而纵容孩子的无礼之举,甚或要求其他人也来一起宽容孩子,对孩子和家庭的长远未来来说,只会是一场灾难。

    孩子还小,真的是他可以无视规则的理由吗?育儿专家告诉你

    美国作家鲍德温说过一句话:孩子永远不会乖乖听大人的话,但他们一定会模仿大人。

    作为智慧的现代父母,到底应该如何做,才能真正切实有效的纠正孩子的行为、防止以上不良后果的出现呢?我有如下具体建议:

    1、真正明确平等、民主的正确含义,以此来决定自己教育孩子时的行为界限。

    平等意味着不分年龄、阅历、智慧、地位的无差别尊重;民主则是建立在平等的基础上,尊重每个人都拥有自己想法、意愿的权利,这也是个人的自由。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每个人都能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思来。因为平等和民主,同样包含着责任和义务。正如我们都有在公路上按自己的意愿开车的自由一样,我们也必须得同时遵守交通规则。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所有人平等的行车权利和自由。

    2、在正确理解了平等、民主含义的基础上,为孩子制定规则,并帮助孩子执行。

    明确告知孩子哪些事情不能做,哪些事情应该做,哪些事情可以尝试,哪些事情可以自由发挥。不能做的事情,一旦发生,会有什么后果、利益相关人会有什么不好的感受;做错的事情,正确的行为应该是怎样的……规则制定好了,给孩子多讲几次,孩子是能够听得懂,记得住的。

    孩子还小,真的是他可以无视规则的理由吗?育儿专家告诉你

    在我家,有重大危险的事情、会给大人造成非常大麻烦的事情,我经常在发觉有一点点苗头的时候就会提醒孩子,几次之后孩子记的很清楚的。至于没有危险或危险不大的事情,即使不符合传统的观念,我也会鼓励孩子开动脑筋、自由发挥。比如孩子玩玩具的方式,可能会对玩具有比较严重的磨损,但是方式很新颖时,我就会拦着阻止孩子的姥爷,鼓励孩子继续。

    至于给下班回来的爸爸打招呼、帮拿拖鞋;帮我捶背、替我端拧紧盖子的保温杯装着的水;把最大的水果送给姥爷吃等,更是他应该做的力所能及的事情,是他能为家人尽的义务和责任。关键是,你允许孩子做,孩子也很开心啊,在这个过程中,他能感受到自己的价值,虽然他还不太清楚价值这个词的确切含义。

    3、改“按我说的做”,成“按我做的做”,真正成为孩子的榜样。

    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我们经常会对孩子说这样一句话:“按我说的做。”为了实现这个目的,我们对着孩子乞求、命令、诱哄、处罚甚至贿赂,但是效果并不好。

    那是因为孩子很可能并不明白,“按我说的做”,到底应该怎么做?成人从来都没有好好的做过孩子的榜样,又要让善于模仿的孩子从何习得呢?

    孩子还小,真的是他可以无视规则的理由吗?育儿专家告诉你

    4、将自己定位成孩子的“合作者”,辅助孩子的成长和发展,允许孩子承担起自己的责任和义务。

    纵容孩子,或严惩孩子,都太极端。我们应该把自己定位成孩子的“合作者”,来了解孩子,倾听孩子,和孩子平等的对话。像面对大人一样,允许孩子享受权利和自由,但也要要求孩子承担相应的责任和义务。把社会通用的规则,根据孩子的年龄、心理等的发育程度,逐渐的讲给他听,要求他遵守。你会发现,孩子往往比我们以为的更有能力。

    小结:只有家长先弄清楚了,家庭民主、尊重本该有的边界,才能更恰当的给孩子树立规则,规范自己的行为,成为孩子真正的榜样。只有家长明确了自己和孩子各自的定位,才会不越界,让孩子在边界内,感受到真正的、有节制的自由和尊重。

    皮皮妈寄语:

    我们都希望我们的孩子快乐、自律;希望我们能帮助孩子,培养出让他们人生成功的性格和能力;更希望我们的孩子,在长大成人后,有能力、有资本选择自己想要的生活……

    这些愿望都是多么的真切、美好。那么,就从现在开始,让我们自查、并纠正以往养育孩子时的无效行为,重新端正观念、明确界限,并结合孩子和家庭的实际情况,使用最恰当的方法,为助力孩子的未来,贡献我们更多的积极力量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