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伯温留下五字:双羊旧时月,朱元璋不解其意,害死小诸葛

中国文化中,智慧是一个备受推崇的东西,这里所说的,是大智,不是一般人的聪明。 什么是大智,就是能参透玄奥,提前看清楚事情的发展规律,用一个成语来说,就是:神乎其神。 有三个人,在老百姓的心中,是大智的代表:姜太公,孔明,刘伯温。

这三个人,他们的相同之处就在于,都是辅佐王业的,但他们之间又互有区别,比如诸葛孔明,他其实并没有完成辅佐大业,也就是没有帮助刘备成为一个大一统的君王,那为什么他能受到后世的崇拜呢,那是因为刘备的起点本来就太低了,能够因为诸葛亮的辅佐,成为川蜀之主,就已经很了不得了。

刘伯温留下五字:双羊旧时月,朱元璋不解其意,害死小诸葛

历史淘趣——图片

从这来说,刘伯温岂不是更厉害,朱元璋从化缘僧直接能做到华夏之主,刘备比起来,那是要逊色多了,正是如此,很多人都会把刘伯温也称之为:小诸葛。当然,这个小字,并非低一等的意思,只是按照历史的先后顺序,做的一种划分而已。

刘伯温的特点是什么,他是一个识天命的人物,在元朝,他就凭借自己的学识,考取到了进士,可是他却没有在仕途上多么用心,之所以这样,即使因为他看出来了元朝的命数,不会太久,这是他的厉害之处。

因为刘伯温喜欢给别人出主意,所以在官场上,他的名声也非常的洪亮,因此受到别人的不少邀请,对于这些邀请,他没有过多的拒绝,不说是来者不拒,也起码是待过不少地方,但是不论到哪里,他都没有完全施展自己的才能。

刘伯温留下五字:双羊旧时月,朱元璋不解其意,害死小诸葛

历史淘趣——图片

刘伯温在遇到朱元璋之前,他是在方国珍那里充当一个顾问,但是当接到朱元璋的来信后,他马上辞别了方国珍,一个人来到了南京城,朱元璋当时并非是专程的邀请刘伯温,而是把他所听说的贤士都发去了邀请信,所以当刘伯温拉到南京后,他第一时间没有见到朱元璋,而是住进了“礼贤馆”,这是朱元璋专门为邀请来的奇能异士所建造的歇脚之处。

刘伯温早在来南京之前,就听说过朱元璋的名字,这次到了南京,他特意考察了南京附近驻扎的军队排列,以及百姓口中,朱元璋的政令,在不久后,他就提笔写了十八个条陈,然后派人递给了朱元璋。

刘伯温留下五字:双羊旧时月,朱元璋不解其意,害死小诸葛

历史淘趣——图片

刘伯温的条陈,让朱元璋大为赞赏,马上刘伯温就被接到了王宫中,当时还没有称帝,朱元璋只是吴王,朱元璋跟他在一起彻谈天下事,刘伯温这一次,倾尽自己的所学,让朱元璋觉得真的是遇到了诸葛孔明。

有一件事可以看出来当时朱元璋对他的尊敬,刘伯温在王宫前几年,朱元璋没有委任他任何官职,说是让他做官太过委屈。到了朱元璋称帝后,刘伯温这才被封为了伯侯,朱元璋一心想让他做宰相,但是刘伯温却推辞了。

刘伯温留下五字:双羊旧时月,朱元璋不解其意,害死小诸葛

朱元璋很不高兴,问他说:“难道先生是不愿意在朕的手下做官吏吗?”刘伯温回答说,并非如此,只是这个丞相就好像是屋子里的大柱子,我刘伯温充其量就是一个小木头,因此这种大事,实在不是我能担任的,不过虽然我不能在宰相的位置上替皇上出力,可是却能给出一句忠告。

朱元璋问他什么忠告,刘伯温说道:“我不是能为相之材,但如今朝堂上,我看过去,有这个三个人,他们也不适合坐在丞相的位置,他们就是:双羊旧时月”,朱元璋看了这句话,不太能懂,他让刘伯温细说,但是刘伯温不肯开口了。 朱元璋叫来李善长,问他刘伯温写下的这一句话是什么意思,李善长看了看,笑道:“这小老头是写了三个人的名字给陛下”,朱元璋问是谁,李善长说:“双羊,是杨宪和汪广洋,旧时月,就是古月之合,也就是胡惟庸的胡字,不知道刘伯温为何要写下这三个人”。

刘伯温留下五字:双羊旧时月,朱元璋不解其意,害死小诸葛


朱元璋听了之后,若有所思,然后叫来刘伯温,问他为何这三人不能为相,刘伯温看皇上猜出了谜底,就说道:“杨宪不公,汪公无气量,胡惟庸,性情卑劣,不堪大用”,朱元璋说,那我就不用他们吧。刘伯温磕头而退。 但朱元璋很快就食言了,这三个人,先后都做了宰相,但是就跟刘伯温断言的一样,两只羊先后都犯下大错,被诛杀,胡惟庸倒是伪装的不错,朱元璋很是信任。

但是刘伯温已经看出来这个人有了反心,因为自己曾经说过他的坏话,就辞官归乡了,可是胡惟庸深知刘伯温的厉害,不想让这个活诸葛在世上阻碍自己,就像朱元璋告发刘伯温有不臣之心,刘伯温为了避嫌,只好自己来到南京,甘心做人质,让皇帝放心,胡惟庸却觉得这是天赐良机,一杯毒酒,鸩杀了小诸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