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当父母的面伤害自己,想着他们的表情我有一种快感,我是不是生病了?

旧颜消失殆尽丶


父母是孩子获得安全感和力量的桥梁。如果孩子是果实或者树干,那么父母是树根,大地是力量的源泉。

孩子天生和父母存在着复杂的联结。在孩子心理其实住着不同角色的父母,全能的父母和带来伤害的父母。

作为子女,总存在三种需求或者状态,被包容者角色,渴望被看见,需求被父母所镜应,希望能得到恰到好处的回应;独立自我状态,或者称为自我吧,动机上,渴望自我决定,掌控感,这在弗洛伊德眼里就是俄狄浦斯情结的核心,简单说就是新登基皇帝还总惦记着老皇帝,特有压力。李世民登基时对待老爸李渊,就是如此心理。再者就是包容者角色或者状态,渴望做父母的父母,其实是理想化移情,获得被认可感。

当我们的内心需要没有得到父母的恰到好处的回应,那种愤怒便会升起,科胡特眼里的自恋暴怒,如果这种攻击情绪直接指向父母,虽然能发泄情绪,但是后果是依恋关系的渴望将不会获得满足,因此,以自我伤害的方式,让父母伤心,想象父母会内疚,这种过程内心会获得满足。

这不是异常心理,可以理解。不过需要自知啊。


愚人夜话


伤害自己就能伤害你,是我心底里知道你深爱着我

天啊,居然有朋友是这么想的。如果想父母难过,不应该是,伤害父母而不是伤害自己啊?这不是弄反了吗?当然你有这个念头,我相信一定不是假的,更可能是你真的知道通过伤害自己能够让父母真的难过!因为你深深的知道他们是爱着你的,只有这样你的伤害自己的行为,才能让他们心痛难过和反思。

请不要给自己贴标签

那你这个想法是正常的吗,或者说你是不是病了呢。我最是讨厌这样简单的给自己贴标签的行为。人的想法飘忽不定,你能搞清楚自己什么时候飘过几个善念,什么时候飘过几个恶念吗。如果你搞清楚了,下一次的诺贝尔奖应该有你。另外行动和念头是有区别的好不好。再者,哪怕是行动了,我们也不能简单的看问题,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呢?

过高的要求和期望还有忽略

对啊,什么是背后的原因呢?有一些父母也许对外人很好,对自己家人也很好。可是也容易形成,对孩子的过高的

要求期望,在要求和期望下,孩子并没有自由呼吸的空间。有些父母对孩子极度的忽略,造成孩子心理的创伤。我们说要爱我们的父母,同样的你的恨也在,如果在的话,你能不能说出来呢,心里什么感觉就什么感觉。恨就说恨,瞧不起就说瞧不起!

别人的无所谓,可能是你生命的不可承受之重

既然可以说出来,为什么你还要采取伤害自己的行为呢?说出来是需要力量的,也许你觉得你没有足够的力量来面对父母,所以你换一种方式,这是人的本能,你的感觉告诉不能硬刚,或者说伤害自己能够带给你更大的好处,也许不用背负对父母不敬的后果。这在别人那里也许能够承受,

可恰恰就是你的内心不可承受之重。

找到自己的勇气和力量表达恨意

可是你是不是没有力量的?与你相比,我可能会惭愧,因为我如果是你,我没有勇气去伤害自己。

看到了你的力量,我也就看到了希望。伤害自己方式来伤害父母,其实是想让父母知道知道自己的内心是多么难受。既然想让他们知道难受,就说出来呗,哪怕是简简单单的一句我恨你。

当你表达了恨意,也就告诉父母,彼此之间应该保持的距离,爱也需要距离。

表达恨意不会让爱消失,而会让爱成为爱本身,爱不需要伤害自己,也不会扭曲

你知道你的心底里,你的父母深爱着你,同时你的父母也知道,你也深爱着他们。表达恨意不会让爱消失,它会让爱有距离,有空间,有质量,让爱成为爱本身!


二问心空


你没有病,只是被伤害到了。


你希望能有人了解你是多么的疼,你希望你受到的伤害被看见。


一个伤疤,你总去揭开,就不会好。放过别人,也放过自己,不再让自己当一个受害者。


你可以获得幸福,可以被爱。


推荐看看《被讨厌的勇气》


能有自我的觉察,是一种天赋。加油,你可以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