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分享:无极雷部天书

先天无极天书秘旨:

夫无极者,先天之祖炁,雷霆之枢机也。

(无极是先天的根源。由无极而生太极、先天。枢谓户枢,机谓弩牙。是窥揽或运转雷霆的关键。)

自太极既判,皇极正音,象爻以结金书,以灵而成玉篆,实是经天纬地之秘。

(经天纬地的秘密是什么,由太极一分,订立了中心原则,用象爻传下了天地的运算公式和法式,而用“灵”做为万物天地的显现和注解)。

( 孔颖达 疏:“皇,大也;极,中也。施政教,治下民,当使大得其中,无有邪僻。” 汉 荀悦 《汉纪?高祖纪一》:“昔在上圣,唯建皇极,经纬天地。” 隋 王通 《中说?魏相》:“夫子六经,皇极之能事毕矣。” 清 陈梦雷 《丁巳秋道山募建普度疏》:“昔先王建皇极以莅万方,化功侔於天地。”

玉篆。多指典籍、文告、符箓上的文字宋, 向子諲 《鹧鸪天?老妻生日》词:“玉篆题名在九天,而今且作地行仙。”)

乃驱雷以电之根,舒之则俨然有像,捲之则密,寂然无声。妙则其灵,道包法界,自我祖师,恢弘之道。

所以,用光电的根源基础,调动“雷”这一动,展开则呈现象,收合则不可探寻,无声无息不动声色。(光的来源,是象(相)的基础,有光才会呈象),“心中一亮”即为光,光是雷电出的显象。

电,阴阳激耀也。——《说文》 电,电光也。——《五经通义》

三月癸酉,大雨震电。震,雷也,电,霆也。——《谷梁传?隐公九年》。疏:“霆者,霹雳之别名。有霆必有电,故传云:„电,霆也。‟按,霆,电实同一词,后来歧为二义:其声曰霆,其光曰电。”

什么意思呢,

物质世界的显象是因为以电驱雷。电因灵而动并构建包容法界(比世界大(时间空间概念),是此法下的一切境界)。找到这个根本,可以自我祖师——自成祖师或因此自成。并因此法而使境“界”宽阔搏广。(界,境也。——《说文》。按,田畔也。界,垂也。——《尔雅》)

代不乏人之玄。来其高矣,发露玄微,是乃天心之至秘要敷。扬玄旨,敬遵祖教之流,若上乘祖师之思下,访玄明之德,其乃一心。

人的秘密也在其中。其实就是一个“心”。

包罗万象,泄五行八卦之幽微,总一炁三生之妙理。

这个“心”,包罗万象,在细微的点滴中发散着五行八卦的秘密,它是一炁生三清之妙理的总体。

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夫何故,天地人,至虚中生神,至静中生虚。其心而是神,自观静其念,而意和融,一炁之天,可见矣。

什么原因使它“寂然不动,感而遂通”,

1/34页

天地人,由虚中生神,静中生虚。——《素问?通评虚实论》:“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所以,静是非常重要的,不是静坐在那里的表象“静”,而是“心”,其心而是神,心无杂念心无所扰,即为静。自己在心之静处体察念头,将意和融于一炁,——可见矣。

天:天,颠也。„颠者,人之顶也。以为凡高之称。——《说文解字注》

有天则有地,有阴则有阳。是太极出现分阴阳的意思。

如阳琢之取火,方珠之召水,磁石之系铁,琥珀之拾芥,一炁相召,一数相感,如谷应声,如影随形,岂“有为”被我哉,

(一炁相召,一数相感,如谷应声,如影随形,非有为而为之)

召什么呢,

这句,还是针对“天地人,由虚中生神,静中生虚。”静,则虚,如影随形;虚,则神,如谷应声。

并不需要“有为”,来“加被”于我。

不疾而速,不行而至,不机而中,不神而中灵者,无极妙用也。

此书到处,雷霆耳目。神明护围,祖师在前。敬之无怠,功成行满,岂不常与,

祖师待*灵,虚玄妙道真君,诰曰:

祖师紫青真人,海琼曰:注:

道本无言,道本无语。多言损炁,收炁存神。

惜精爱己。内炼成丹,外用成法。

若神炁耗,敬法不灵。

闭息内观。

天罡运转,七矅关闭;五行相连,水火交身;

金木相克,金水相生;木火相得,随炁生克;

雪雹意来,一炁流通;散为万有,变为雷霆;

一而己矣,下有五狱;生旺墓克,五炁往来;

玄牝之门,泥丸之门;胆为雷府,二肾日月;

心为天罡,木火风起;金水沛者,土为脾宫;

2/34页

运转五行,常朝上帝;泥丸之尊,我口是敕;

闭息内观:

闭息者:内炁不出外,外炁无所入内。

观者:目视泥丸,舌胝上腭,神炁自然往来。 闭炁息,才聚炁;而内观,则神凝也。

天罡运转:

天罡,乃是心也。

以心运诸炁。动阳则阴抱,动阴则阳抱,而来运转五行。 常朝上帝,斡旋造化。颠倒阴阳,遂运机,而感应也。 七矅关闭:

在天为北斗,在人为耳目,七窍等。

若能关闭,则七矅完坚,而交运遍。

一身汗出,头脑并膏。如云雾,亦如造化也。

(七矅yào:. 日、月、星均称“曜”,日、月、火、水、木、金、土七个星合称“七曜”) 五行相连:

金木水火土,乃为五行。

在内,肺肝肾心脾。

(闭息者:内观五炁,自然云起。照满泥丸,方朝上帝也)。 水火交身:

水,肾也;火,心也;

水,阴也;火,阳也。

阴阳相剥,水火交姤,电光大作也。

环绕泥丸:

3/34页

泥丸,万神聚会之所,上帝所居。

运、行转之际,初动之炁也。

金木相克:

金,肺也;木,肝也;金虎克木。

木,为震,又为雷,以西克之,金克东——震之木,故变动。雷声之枢

机也。

金水相生:

金肺水肾,金能生水。

以金生水,水克火,乃是金转水。

水来克火,祈雨之妙也。(运用方法在于水) 木火相得:

肝属木,心属火。

从木生火,乃是祈雨之窍也。(作用点在木)木为意生。 金木水火,互有相克相生。

土乃是主,又是意生。

雨水,非土而不聚,亦不能生发,土为脾者,便是也。 随炁生克:

诸炁非土,不能造化。

随炁相生者祈雨(要在土上造化),金木相生祈晴(生火), 水火相克动雷。

金木相克也——风火雷电。(巽,风也;心,火也)。 雷者,肝炁也;雷者,木心也;雨晴雹雪——心火也; 雷者,肝炁也,雷者,木心也;雨晴雹雪——两肾水也。 运自己阴海之炁,遍满天地,即有雨也。

4/34页

睛,是心火也;雹,尽内而阴用。

炁之,在旋转阴阳,来先升降,方得雹雪来也。 雪雹意来,一炁流通:

炁,乃元阳真炁。随意,运而周行,发生风云雷雨电也。 浑沦,天之象也;磅抟,地之形也;——天地得之,以成高厚。

刚柔相摩,八卦相荡。

鼓之雷霆,润之风雨;

日月运行,一寒一暑。

昆此,功也。

散为万有:

万有,乃万也,象也。在天成象,在地成形。昆此,气,运行也。

聚,为赤子。赤子者,是吾身中人也。

修炼之士,要神炁相合,内炼成真,则凝结也。 变为雷霆:

雷霆者,元神之炁,而应变也。人身造化之。 又说通天彻地,无施不可。

所谓“将”谓者,将炼自己之元神也。

化为自己,而化成自己真心也。

寂然不动,是所谓“养之则退,藏于密”。 从之,则弥满六合,千变万化,无所不为也。 先天天地,天得一晴,地得一宁,而人得一灵也。 一而己矣:

三者炁也(大概指天地人三者)。

天地一炁,而升降。人身一炁而呼吸定。

5/34页

“一”之道博,便有雷霆,神也。

下有五狱:

天有五星,地有五狱,人有五藏。

生旺墓克:

五行生旺墓克,相生造化。

祈雨,则金水相生,而动雷,故金木相克于仿此。 五炁往来:

五炁往来,生生化化。

人,能攒五行,而应变无穷也。其意玄哉。 其理玄妙,非明师亲口亲传矣,不得明师而不明也。 玄牝之门:

玄牝者:天地之根,性命之本。

能知一窍,学道成真。

行法明显。乃神炁之炁穴,坎离之精也,五炁之祖。玄牝,乃炁之祖。

若运用,须是先闭五炁,内有所养,兴云致雨,运用雷霆。 造化,依此为用。

泥丸之门:

人头上,九宫为泥丸,乃上帝所居也。

凡诸运用,须从三关上透。

泥丸为乾坤之府,混合万神,于此所侯,万神策役。 胆为雷府:

胆,在肝之内。肝青、胆赤。

五炁,运用于胆内,水火之激,胆雄,烹成雷,大怒大发,雷霆霹雳也。

二肾日月:

6/34页

左为阳肾,右为阴肾,左日右月。

云雾旋绕,启动。先明身中日月,而复吐出,遮蔽天地也。

脐轮是星斗。

脐轮是星斗者:八万四千毫毛,应用于星斗。 血成湖海,炁成云雾,昆应真实,功夫之处也。 心为天罡:

心怒则面红、炁冲、斗星罡。

星指丑,其身则为煞气发也。

祈雨之时,土无不运用也。

水火,雷也。

肾水心火,相激,雷声大作也。

所谓相克,雷雨大沛也。

木火风起:

木肝心火,风属巽方。木火相生 。

木在东方,火在南方,肝怒火发,巽风大起。 呵嘘青炁,象巽,狂风而大作也。

金水沛者:

然金沛水肾,脾肺贯满肾中,方生雨雾,此乃相生也。 土为脾宫:

脾属中宫,土乃黄庭。

金木水火土,作为聚会,运于五行,形归一元是也。 运转五行:

诸炁聚到黄庭,黄庭乃是首都也。

万神朝元,三华聚鼎是也。

7/34页

常朝上帝:

五炁运转,运于泥丸方寸。

须炼婴儿,变作浮黎元始上帝,在昆仑是也。 (浮:广大无边、反重力飘浮、不受万有引力即超然物外的境界。黎,众也。浮黎——神根、人根,天地

之根源。)

泥丸之尊:

上帝,乃是泥丸真人。

五神、精炁神混合而成。

天上天下,听我之命令也。

我口是敕:

我口,便是敕旨。

作法念咒,看经张口,敕令万神奉行也,随我令行。 天将雷神,城隍社令,拱手听令,不敢违也。

神非外神,五炁之精;五炁聚全,五户不闭; 五行不克,五雷不生;阴阳不蒸,雷光不现; 意无所生,心火不交;精炁有短,枉役鬼神;

乾坤归掌上,祈雨不由天。

神非外神:

神,乃自己元神也。

存精则炁全,存炁则神全。

非纸画泥塑之神。

世人传于外神,而求也,焉能得灵也,

8/34页

五炁之精:

神,乃五炁之精。

精存则神灵,炁全则能应。

精炁神,三者聚全,何法不灵也,

五炁聚全:

炁全神存,自然通灵。

炁是一身之王,抱元守一,神应无方。外神不灵。 吾身中,精炁神全,何施不可,向外求神,实非明理。 吾三神耗散,以酒肉求祭外神,正是枉祭外神,不灵也。 五户不闭:

五户者,眼耳鼻口谷道也。

若不闭五户,则五炁不聚,毋怎神凝,

天地人三才不交,而怎可合也,——天地不合~ 天炁降为雨,地炁升为云,天地交合,自有雨露也。 五行不克:

世人行持念咒,作诀书符,而不识一窍。 形合神与炁,炁汇。

五炁不攒簇,而五行克肘,聚不动矣。

五雷不生,炁无所聚,不能形克。

五雷何生,

若得不相克,水火相搏,则雷动矣。

五雷者:五脏也。

阴阳不蒸:

阴阳,水火也。

9/34页

先,阳行火,遍身次行。

阴水,续谷道,引上昆仑放下,水火相交,便为雨也。 雨从何至,

祈雨之时冷汗,先温左肾,东方雨至;次温右肾,西方雨至; 后温头,南方雨至;再温涌泉,北方雨至。 屯蒙不发,不合阴阳造化。

或要发时,先须谷道,生肾水,之心火,两手齐擦,则心火烦怒,雷光

立现。

雷光不现:

无怒无炁,心火不炎。因此雷光不生。

务要大怒,吒吒双目,电随浑身发冷汗,雷光发矣。此炁,神炁。

炁者:六神炁也。

作运五炁,所言,磐石有火,不紧无烟,炁壮神全。 何法不灵也,何由而发无运用,

法度开灵无收闭,无呼吸,不愤怒。

何由而发也,心火不炎。

心发炎炽,大怒。

惟急将降。不急不降也。欻火不降。

欻火——心神也。(欻 xū忽然迅速)。邓居也。 肝神须怒,魂魄昏惊,则雨立降也。

心,帅,肝神也,肝怒神惊,心惧,立降也。 意无所生:

心火炎,肝神怒,一致向前不动摇。

巳有所生,巳者不行:

10/34页

巳者,脾神也,所主力量大。

要如此一至,不移巳者,主行所言,三帅化身。 心火不交:

心火肾水,一时不交,开始生病。

火无水则燥,水无火则温。一升一降,水火既济。万神之混合也。 神无所养。水炎混融,神全炁壮;水火不交,神衰炁弱。 无人无食,枯木无根。渐渐倾矣,元神不顽。

精生于炁,积炁生于神。精炁而耗散,法无灵也。 精炁有短:

精为炁之母,炁是精之子。精竭则炁无。衰,无,竭。 神惊,而精炁短矣。

枉役鬼神:

神耗炁散,作用不灵。

徒你斗鬼骂神,返辱天将,而轻神帅神,获罪于天。 无所祷也,言法不灵。

徒你行罡作诀,不如返求诸己。何效不验,何法不灵矣, 若你返生怒气,此乃世人,深可难也。

书符念咒,而自徒书符,念咒步罡,恰在天旨上,而糊涂。 外多虚文,而不知身中的造化。譬如爆竹,如无火它何以有声也, 笑死世人,不知道妙中突兀,朱墨于求。

自灵请试,验而能得哉,

否则,被世人一殇,而好笑也。

天地人物,古今圣贤,一理贯通,全乎在于“性命 ”二字。 茫茫九州万里,求神,不如求已而己。

11/34页

吾身天地间,宇宙在于手,成化生也。何须外求也, 画蛇添足反求诸神也,

故乃大道法则为:“清静无为”四字。

调神养炁。何愁道不成,何法不灵也,

掌上玄机,脑中奥旨。勉夫后学,吾言毕矣。 乾坤归掌上,祈雨不由天。

好道之士,依此深求,何法不灵矣,

阴炁原从天上降,阳炁还从地上升。上下之顺逆也。 阳公云:阳从左边转阴,从路左通。此言,左右之顺逆。 阳者神也,阴者鬼也。

讲论行法、明道要旨:

金宝人闻有,此法世上稀。

道法原来不等闲。思量解释彻心寒。

千年铁树开花己,一人扥度出世难。

铁面无私纠法灵,官王天居作证盟。

休教说来炁要明,水火何日生水火,

究至,要明理天罡。

罡心煞气者,何也,

天罡何姓,何人封也,

什么天罡,有几个天罡,

即名齐醮,先明自己元神。后才度得亡魂,请得上圣。 人身中有大心诸体。何处到九江得自身,方才进得此表,

12/34页

人胆中自有水进,不见水出何也,如何说胆中养人身,

何处尿胞口,而见水出不见水进,何也,

食饭吃水,分出清浊何处,即明此理之法,方才明道也。

问进表词申状奏,有三大天门,即有天门下,进表奏申词,何人把天门,

何人值日,

答曰:第一天门是凤凰门,第二天门是麒麟门,第三天门是枢阳门。

吴昂值日,阴曰:李都值日,天罡姓萧,名是祖炁,又名之而李君,封

为他是“婆罗王也”。一天门是唐,二天门是葛,三天门是周。

真师口传议金丹。

青词黄表是何人,青词是信人灭丹之诚,黄表是高功披胆之义也。

何言卷帘黄道降旨,曰:七宝门前,有金色桥也。

立虚皇案者何也,乃是玉京山,在此说法,今人故此玉京也。

何安五老方位,乃为坛场之纲也。道之机会,故乡东西南北,上对所居

也。

何言走桥,乃是赶散铜蛇铜狗亡人得入也。

何言三途,天途、地途、水途也。

何言五居,人手是五指,而是作恶之手。乃万物善恶之手而去决定生死

也。

何言六道,天、地、人、佛、玄、鬼道是也。

何言四恩,一国王恩;二父母恩;三师长恩;四施主恩;此乃四恩也。

休有三宥,此乃欲界、色界、无色界而是也。

双手执简何曰,朝真之机际端心、涤口壅也。

三师对者何言,乃是坛场法规木门严也。

扬播者何言,乃是迎高真、列神下接应,苦度受难亡灵者也。

13/34页

焚者敬者何曰,先除秽尘清静,后请圣仙也。

高功立于左右都何也,乃祖师所遵。帝王为左,祖师为右,真主中立,今世人仿此也。

申发奏表启何也,祖师传教,宗恐文字,讹昌渎高,真启教主,教胆箓公文,改正词表,保举达帝,方可成真上进也。

天上三师何人,经师、籍师、度师三师也。

天上三十六、地下三十六何言,曰:心下三寸门,肾上三寸门而天上地下也。

三华聚鼎何言,曰:精炁神汇聚至一处也。

五炁朝元何意,精炁魂魄意合上朝也。

三田何处,曰:两肾中间为上丹田;心为中丹田,脐轮三寸为下丹田也。

三焦何处,曰:下至涌泉为下焦;上至泥丸为上焦;心下至脐为中焦是也。

何言三魂,“胎光、爽灵、幽精”是也。

何言七魄,“尸狗、伏矢、雀阴、吞贼、非毒、除秽、臭肺”,是奏,而心之神也。

何言三尸,曰:彭踞、彭踬和彭跻是也。

人有三关何处,曰:头是天关,脑是地关,手是人关也。

婴儿姹女何处,曰:肾是婴儿、心是姹女是也。

泥丸宫在何处,曰:头脑自有水荡之处而是也。《黄庭内景经?至道》“脑神 精根 字 泥丸 。

何处斗姆宫泉居,曰:泥丸是斗姆宫,而肾下是泉全居也。

(斗姆为“北斗众星之母”。《玉清无上灵宝自然北斗本真经》记述,斗姆生下九子。长子为天皇大帝(即四御之一勾陈上宫天皇大帝),次子为紫

14/34页

微大帝(四御之一中天紫微北极大帝)。余七子分别为贪狼、巨门、禄存、文曲、廉贞、武曲、破军,即北斗七星)。

十二重楼何处,曰:咽喉、咽喉咙管、十二节也。

玄牝何处,曰:乃在肾内,鼻通炁,玄牝口通地炁,又是玄牝是也,又曰:谷神不死,是谓玄牝。

火龙水出何所,曰:虎乃西方金,金龙生水,水能成形也。龙是东方木,木能生火。火乃藏木也。又曰:五行不顺行也。虎向水中生,五行颠倒行,龙从火里出是也。

何言三丹田,脑为上丹田,心为中丹田,肾为下丹田是也。若得斗柄之机,全在上下遁还,如天轮而转也。

背后三关何处,曰:脑后为玉枕关,即玉枕关是也;夹脊关处为辘轳关,即是双关窍夹脊关也。前应灵台也,水火之所,尾闾关出水窍根、此即是背后三关也。

何处是神室,曰:六神所居之室,既然之珍珠名为神室,呼喉迁也,心田万事之后也。

何处铅汞,曰:是黑铅水银也。为天地之父母,阴阳之根基。以盖圣人,采天地父母之炁,而为大丹之基。阴阳纯粹,而为之用,且是常造化,性好飞走,遇铅汞乃结真,子母相恋也。

何谓先天后天,曰:今指明脐乃先天之门,肾乃后天也。

何言五脏,曰:金木水火土也。肝是木,心是火。肺是金,肾是水,脾是土,此为五行五脏也。

负重之国何处,曰:两脚也。

无极之国在何处,曰:两肋也。

太极虚无之所何,曰:乃脾也。

15/34页

何谓十国,曰:两手十指全脉也。

何谓青龙白虎玄武朱雀,曰:乃为大肠是也。

九重之城何所,曰:口舌也。

二十八员是何,曰:乃牙座也。

何谓两国日月,两目也。

天地之户何处,乃两耳也。

何言松柏之间,两眉也。

上清盘古命门何处,乃头也。

修真之士思精炁神何言,曰:出神中之神是也。

何言五体真官,曰:两脚也。

传言散花玉女何处,曰:两手小指也。

何言五帝真府,曰:乃是右手五指也。

何谓三十六人出,曰:是身中十二重楼宫室,背后四炁骨节之神也。 三炁真神何,曰:神炁是形也,故形是人不安,神是炁不行,炁非形不

立也。

何谓四海,曰:心为血海,肾为气海,脑为髓海,脾为五谷之海也。 何谓五湖,曰:五脏各有精液、所住之位,东西南北中是五湖也。 何谓九江,曰:小肠二丈四尺,上下九曲,乃为九江也。 何谓四象,坎离震兑四卦所居之处,实要口传。

人有三岛何处,上岛为心,中岛为肾,下岛为尿胞是也。 何谓阆苑,曰:即是人生根沆也。

何谓华池,曰:小肠之下也。

天河何所,曰:正宫内院也。

凤池何处,肺中间也。

16/34页

昆仑何处,上指玉京山也。

玉池何处,牙齿之内,神水在炁的中也。

金液何处,降生于天上也。

赤龙何言,曰:赤龙住处,自有琼浆,玉池偃月也。

鹊桥何地方,曰:上属鼻梁一窍,出神水一窍,而流通出炁也。 黄婆何处,曰:脐下一寸三分是也。

人身两肾何处,曰:肾对脐胎,在夹脊骨上腰子也,又谓玄牝是也。 学道之人哪字为本,曰“真人乃须“清静”二字为本也。 释教以哪二字为本,曰:“大乘”二字为本也。

儒教也哪二字为本,曰:“忠信”二字为本也。

炼度进章,祈祷治本治病,以何为主旨,曰:炼度以明,水火进章,要

绕元神,治病要明天罡,祈祷要明祖炁也。

三台三官何处,曰:天有三台,即是神炁精也。

人有三魂官:即是三魂也,天以斗为枢机,人以心为枢机也。 道经师宝何意,曰:元神属肝,灵宝属脾,道德属心。 玉京何入,曰:头发际也。

金桥何处,曰:舌根主也。

铅汞何言,曰:乃是性命二字。

即是:阴阳、水火、乾坤、坎离、金木婴儿姹女、魂魄、日月、金翁、

黄婆、黄芽、白云、龟蛇、龙虎、心肾全是也。

祖宗何言,曰:在肾宫一点祖炁,即是历代祖宗,父母之其炁也。 青天何言,曰:脾宫也。

鸣公鼓二十四何言,曰:左口齿八个,右口齿八个,中口齿八个。故共

合二十四气也。

17/34页

天罡何处,曰:两眉中间,破军前一位也。

(“天罡属辰,辰戌丑未谓之四正,以其属土,居於中央,故曰四正,罡字从四从正,以辰为土,故此功曹谓之天罡″。清允禄等撰《协纪门辨方书》:"阴阳之月,前三辰为天罡,后天辰为河魁,阴建之月反是″。神煞名。道书中有三十六天罡,配七十二地煞。以为罡气神煞取用。雷法名词。犹人心。指脑。《道法会元》卷八十二:"天罡,罡者四正为罡,取四方之正中,乃吾心也″。也称中黄星。《道法会元》卷七十七《天罡说》:夫天上天罡,阴精也,真土也。乃天之真阳也,居於天中之天,为天罡星,其实号曰中黄星,变化於辰也。?内丹名词。指阳精,真土。《道法会元》卷七十七《天罡说》:夫身中天罡,亦阳精也,真土也。比内事为药物,为黄婆;丹田为黄庭,居於身中之中,为天罡气。其实号曰中黄气,变化於心也。此窍非凡窍,中中又一中,一中之黄气,即自己天罡也”)

北斗何处,曰:贪在左罗骨;巨在右罗骨;禄在右脐,文在左脐,廉在肾,武在心,破在口,而天罡在眉间也。

万神居何处,曰:乃是泥丸宫也。

邓辛张三君何处,曰:邓在心,辛在肝,张在脾,土乃黄庭宫是也。

书符取罡气何言,曰:在眉中间天罡,骑火龙,撑火剑,炎治天下,不可开目取也,舌书罡讳,吹取打动天罡,转精络取剑,上红炁入符,若开目求取,恐神火伤眼。

天罡姓萧,名至尔,老群封为波罗王。

八卦何人画,曰:伏羲氏所画。天水山雷风火地泽,乾坎艮震巽离坤兑。金土水木火是也。

书符取煞炁何,曰:取煞气常在肾中,取冷煞炁也。

制开三把黄金锁从何得开,左口齿八个,右口齿八个,中口齿八个,故

18/34页

二十四个黄金锁也。左钟右鼓中而系也。

天有九窍何,曰:东方九炁也。

地有九窍何,曰:五湖四海也。

人有九窍何,曰:即是身中九灵,又是身中九窍也。 天地人,俱有九窍,何应,

天有九窍,乃是风云雷雨电雹露霜雪也。

地有九窍,江河洼济潭源泉海也。

人有九窍,乃动神静灵,父慈子孝、忠也。

奉道之要,当守八个字,何也,诚敬忠孝公正仁义也。 何言四象,春夏秋冬即是元亨利贞是也。

天有三光何,曰:日月星出。

三才者何言,天地人三才也。

何言五行,金木水火土是也。

八卦者何应,父何名,卦何,姓啥,哪是男,哪是女,曰: 乾为老父,坤为老母,震长男,坎中男,巽长女,离中女,兑少女,艮

少男是也。

典礼存师念如法何,曰:阳思,念长生保命天尊十声;守思,念还功报

得天尊十声;亡思,念太乙救苦天尊十声也。

五行列照何,曰:金木水火土为分色,青黄赤白黑也,即五色霞彩也。 五子归庚何,曰:东方九炁,壬子至庚申;南方三炁,戊子至庚寅;西

方七炁:甲子至庚午;北方五炁:丙子至庚申,中央一炁庚子也。 (西方七炁)

甲子 乙丑 海中金 丙寅 丁卯 炉中火 戊辰 已巳 大林木

庚午 辛未 路旁土 壬申 癸酉 剑锋金 甲戌 乙亥 山头火

(北方五炁)

丙子 丁丑 漳下水 戊寅 已卯 城头土 庚辰 辛巳 白腊金

壬午 癸未 杨柳木 甲申 乙酉 泉中水 丙戌 丁亥 屋上土

19/34页

(南方三炁)

戊子 已丑 霹雳火 庚寅 辛卯 松柏木 壬辰 癸巳 长流水

甲午 乙未 砂石金 丙申 丁酉 山下火 戊戌 已亥 平地木

(中央一炁)

庚子 辛丑 壁上土 壬寅 癸卯 金箔金 甲辰 乙巳 覆灯火

丙午 丁未 天河水 戊申 已酉 大驿土 庚戌 辛亥 钗钏金

(东方九炁)

壬子 癸丑 桑柘木 甲寅 乙卯 太溪水 丙辰 丁巳 沙中土

戊午 已未 天上火 庚申 辛酉 石榴木 壬戌 癸亥 大海水

天上三天,玄无始三炁何,曰:青微天、禹余天、大赤天;

三炁者:青白赤三炁也。

太上五灵玄老何君,曰:青灵始老、浩灵黄老,丹灵真老,五灵玄老,玄灵元老,五方五灵,五老是也。

三五功曹何,

曰:真功曹、真乙功曹、疾病功曹、左玄功曹、右玄功曹、

上部功曹、中部功曹、下部功曹也

左右宫使者何,曰:左阳右阴中之神,即两肋也。

俸香释龙骑使何,曰:龙居左足,虎居右足也。

侍香金童传言,散花玉女何,曰:阳炁为金童,左眉主阳。阴炁为玉女,右眉主阴是也。

五帝真符何,曰:青龙护魂,白帝护魄,赤龙养炁,黑龙道血,黄龙中主,乃为五帝也。

三十六人出者何,言:上中下部景宫,乃为二十四神,三魂七魄、阴阳二宫,共三十六人出也。外分九炁东方、南方三炁、西方七炁、北方五炁、中央一炁。乃为三十六人也。

何度亡桥曰:舌抵上腭,送破蛇高玩也。

人身三宝何,曰:精炁神三宝是也。

先黄三宝何曰:元神、元精、元炁是也。

20/34页

后三宝何曰:交感精、呼吸、神炁、思虑神也。

攒簇五行何曰:金魂、木魄、水精、火神、土意是也。 和合四象何曰:眼含光、耳凝韵、鼻调炁,舌缄炁也。 三华聚鼎何曰:精化炁、炁化神、神化虚也。

五炁朝元何曰:耳不闻精在肾,目不视魂在肝,四肢不动意在脾,鼻不

闻香魄在肺,舌不呼神在心是也。

何谓五明宫曰:心肝脾肺肾也。

何谓七宝林中曰:日月金木水火土是也。

人有四海曰:心为血海、脑为髓海、肾为炁海、脾为五谷之海是也。 何谓五窍曰:眼、耳、鼻、口、舌是也。

何言五湖曰:各有精液所主:心血、肺唾、肝液、脾涎、肾精也。 何言人身中七宝曰:血、液、津、精、炁、涕、唾也。 何言三池曰:舌为华池、胆为中池、小肠为玉池也。 何谓四象曰:天地日月是也。

二十四气何必曰:脊梁背后有骨二十四节也。

男子先生何物也:先生肾也。

五脏者何曰:心、肺、肝、脾、肾是也。

人身三窍何曰:心胞络是也。

五脏六府 何曰:心神丹元、肝神龙烟、肺神结华、胆神曜龙、脾神、

肾神也。

肝肺心脾肾是甚至色,形状多大,

曰:心红色如康莲,其形似朱雀、基神化为玉女,长八寸也。

肝是青色,形如蜂房,似苍龙,其神化二龙,童长八寸。 脾黄色,其象如覆、其形如凤、脾是主,意化玉女,长七寸也。

21/34页

肺白色,形如悬磐,其神化白兽,如玉童,长七寸也。

肾黑色,象如玄石,形似白鹿,两头尖,智化为玉女,长一寸是也。

胆青色、象如玄瓢,形神似龟蛇,神化玉女,长一寸是也。

炼度何曰:炼魂须当要炼神,度人先度自己。此是炼度之首要也。

玄关一窍何曰:玄关初无定位,今指脐了下印,当堂中间、肾前脐后,以上至玄至极妙,极妙。玄关一窍,不在四维上下,都是傍关,以在其中,五行不着处,不在内外偏傍,亦在当中,四大五行不着处也。

何言三宫曰:三元所居之宫,神居乾宫,精居神宫,今人之三田者非也。

先天一炁何曰:天地未判之初,一灵而己,以其先呼覆戴,故名先天也。

何言水火曰:天以日月为水火,人以坎离为水火,精炁为水火,我今指出一身中,上炎者为火,下而温者为水种,种乃異名,无非譬喻。自得知也。

经籍度三师何姓,经师姓田,名居实,字若虚,壬辰年,四月二十六日生,行化长一等处。籍师姓箫處,名无为,壬子年,六月二十五日生,行化真定等处。度师姓刘,名渊泉,戊申年,二月十五日生,行化真定处也。

天上十二雷何曰:五方雷、神霄雷、行雪雷、行雨雷、行云雷、行风雷、行泽雷、行水雷、食荣雷、飞砂雷、仗魔雷、吞魔雷;此上天上十二雷也。

地下十二雷何曰:罚恶雷、察善雷、四季雷、社会雷、收毒雷、祛炎雷、扶厄雷、收病雷、大升雷、发稻雷、察地雷、巡天雷,此上地下十二雷也。

人有十二雷何曰:棋毒雷、收瘟雷、祛祸雷、除害雷、破庙雷、封山雷、灭尸雷、破瘴雷、管魂雷、荡怪雷、伏虎雷、打鬼雷,此上人十二雷也。

故以上为天地人共合起三十门雷也。

何言灵宝曰:百神不散为之灵。一炁常存为之灵宝,而分二十八宿,又接二十四炁也。

向中八部八景之神,都在何处曰:

22/34页

上部八景在泥丸,体神党,无字发神玄文章,皮虑神通众冲目,神虚肾来生顶脐,神灵莫来于目神,益神弼辅,鼻神如龙、舌神如娘梁寿,上部八景也。

绛宫喉神百流放,肺神素灵戈,心神换阳昌,肝神开君童,明神龙得拘,左肾神来捧元真,右肾神象灵,元脾神来保元精,乃中部八景也。

开眉神同育窍肠,中神兆脊庚大小肠,神逢兑明中亨勃,脑隔神度广莫它,两肋神碎假马、左阳右阴、中神保表、神是乃下部八景也。

高功进表上章,府仗在何地曰:飞神谒帝是也。

可见金阙门有何字:乃为凤凰阁三字。

第下重有何字:天上三、天下字、谒帝到三,天门下、必入此门,进太玄都省,请师迎进,太上衙前,方进章矣。

午朝散花命何魔:六阴之炁在子午,亦有魔王保举死言,上请诸上真,祈悦亦。

出入何户曰:出入自己户出。

太极当先生何曰:太极住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而八卦定吉凶也。

进水吃水何曰:仗剑洒噀何,神荡故,炁剑斩妖,魔着宝剑、而星斗交辉,噀神水,而妖炁绝迹也。

祖炁的根源何曰:祖炁在两肾中间,上下取他不动。有半边红、半边黑,以此字唬下去,混合不动,再以调字下云,结成一对,不得向上次再去唵字下去,翻转忐忑,还不得出覆,而用吽字下去,如吊桶取水之状,即提出向符心,口授,提起千斤锁,放下玉玉鐱匙,唬调唵吽嚟、踏翻斗柄乾坤黑,倒转黄河水逆流。

祖炁受父母之精血而开始生,故变红,红者即白,变黑分判阴阳,天地

23/34页

根源,故天地也。

尾闾口诀:凡修长生采炼,龙虎金丹,大药之士,当知阴阳升降路径,然后可以下功,抽铅添汞,飞腾日月。反复阴阳真炁,上下颠倒,周而复始,自然煅炼,修成一粒金丹大药。

人背后,夹脊骨,二十四节颈下,名曰尾闾穴、龙虎穴,又名:曹溪路,又名:九重铁鼓,又名:上天梯。夫尾闾,象如金钟,上有九窍,内外相关,又通夹脊关,上下冲直,周而复始炁带。尾闾穴此是阳炁,从后上升,一条径路,通透泥丸。夫泥丸宫是阴炁,从前下一条径路,直透丹田。泥丸宫、尾闾穴,此是阴阳升降之路也。人夹脊中,上中下,有三关,尾闾穴是下关,径下上第五节,上至第八节,名为中关,即是夹脊关,又是玄关,上至脖子后为玉枕关,上关,即是后三关也。

披人真人曰:撞透三关神胎定,闯开九窍气仙冲,周天火候无凝泄,半夜颠狂独自歌,正谓此也。言,无炁也。混沌开始,炁也。元始虚无自然之妙炁也。

自无极而生太极也。太极在脐轮之下,一寸三分,名为太极,即是处,极也。乃在祖炁上二分,便是太极:秘之。

祖炁者:即是金光炁,又是先天炁也。又为玄关窍,开始初一者,未生父母之前,谓之金丹大药,即是先天祖炁。而隐于脐轮丹田之下,一寸三分之地,便是祖炁,自祖炁之上二分。便是太极。梵极也,梵者西域浮屠种号也。此要口传心授矣。秘旨勿泄,必遭天谴,法也。

玄关秘诀:

夫先天一炁者,无象无光、无色无声、无形无名。视之则无形,听之则无声,筹之则无度,故搅之不浊,澄之愈清也。无色曰:一无彩色,不可得视而见也。无声曰:一无声听不闻也。无形曰:微言一无形,体不可搏,持

24/34页

而得也,此三者。无色无声无形,心可得而会口,不可得而言也。

书豈的银子,当守之。以精求之,以神不可结。

问而得知也,动静变化无穷尽。

载天无名者,非一色,而不可以青黄赤白黑分别也;

非一色,不可以宫商角徵羽听也;

非一色,不可长短大小度也。

恍恍惚惚、杳杳冥冥,从无生有,若亡若存。

自古至今,不生不灭,时出时入,绵绵不绝。

天成谬言,而可笑矣。

不可执于无为,不可形于有作,不可于子存想,不可迷于持。自然,玄之又玄,至心三寸六分中,留一寸二分是也。

所谓法用,先天一炁者,正如其炁也,通变之言性也。即元神常居顶门泥丸处,心内窍为府衙,通天变化处也,所谓将凴,自己元神是也。

取天罡之炁合一处,内外两用,里合外应,其功不可测度也,秘之,祖命鉴矣。

玄牝:悟真篇云:

要得谷神常不死,全凭玄牝立根基。真精即返黄金室,一颗明珠永不离。名曰玄牝,一炁受生,实为神府。三元所黎聚,更无分明。精神魂魄,会于此穴。乃金丹还返之根。圣仙凝结,圣胎之地也。古人谓之,先天之蒂,太极之柄,虚无之系,造化之源,混沌之根。太极虚之,古根归窍。

复命关、戊己门,庚辛室,甲乙户,西南榔真。一虚处黄宫,丹元府,偃月炉,朱砂顶,龙虎穴,黄婆舍,铅炉,土金,神水、华池。帝一神室,灵台、绛宫皆一处也。则身中而求之,非心肾口鼻、肝肺、脾肾,非脐轮,尾闾,膀胱,谷道非两肾中间一穴,非脐下一寸三分,非明堂泥丸,非关元

25/34页

气海,然则果何处也,

我得秘诀:名曰:规中,一意不散,结圣胎仙。

参同契曰:真人潜深渊,浮游守规中,其此所也。

老子曰: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正在乾之下,坤之上,震之西,兑之东,坎离水火,水火交姤之乡。人之一身,天地之中入八卦九窍,丝络连接,虚间一窍,空悬添米,不依形而立,惟体道而生,似有似无,无内无外,中有乾坤。

易曰:黄道中通,理正位居体。

书曰:惟精惟一,永执厥中。

度人经曰:中立五炁,混合百神,贯尾闾,通泥丸,穷取身中有炁出。

平叔曰:劝君穷取生身处,元炁之所丹田生。真炁之所丹田起。

白玉蟾曰:念头动处,修丹之士,不明此窍,真息作一炁,不住则神化无矣,且此一窍,先天而生,后天相连接,先后二炁,总为混沌,杳杳冥冥,其中有精,非常精也,恍恍惚惚,其中有物,非常物也。天得一清,地得一宁,人得一灵。

谭真人曰:开者辟也,凝炁之门,所以归其要。知元神之囊,所以韬其光,如蚌内守珠石,内藏玉所言,珠玉之所房,皆真指也。然此一窍,亦无边傍也,无内外,若求形体,太可笑矣,不可执有,不可执无,不可形于有作,不可逆于存想。其壮如鸡子,黑白相扶,总黄一寸,一为始初,弥历十月,脱出其胞,或去其如线,其连如环,中广一寸三分,包一身中精碎,此明示玄关一窍,要显露造化之。

学者有功之时,存之以为鸡子抱蛋,想之以为连环温暖。

执于形状,为有存无,岂不太可笑也。亦要知玄关一窍,玄牝之门,乃神仙聊指权耳。

26/34页

水林曰:一孔玄关窍,三关要路头,忽然轻运动,神水自周流,今言玄关一窍,玄牝之门,心下肾上处,肺西,肝左东,非肠非胃府。

一炁自流用。在人之中,天地之正中造化,故合乎此矣。愚常审此思,此说太累,初明天德直指天不秘道,流传人间。

太上慈悲,必不肯轻泄。与你敢泄天机,指出的玄关一窍,畧畧大意,冒禁相付。使后学骨肉相合,精修之人,一见豁然,必须神会,密而行之,句句相应。密言曰:经寸之质,以混三才,在脐之上,约一三指日仿佛,其内谓之,玄关不可以有心守,不可以无心求,有心守而终之有,无心求愈见其无也。若求自守,乃便凝神而入定中,观照内景,才意到方明也。澄心绝无 处调息,令均寂然常照,勿使昏散侍,炁安和精,使内景才明。其兆崩,即便一息,从观中而起,混混续续,元元腾腾,存之一诚,听之一心,六根安定,胎息凝结,不闭不收,任其自然,静极而虚,动极而吸,氤氲开阖,其妙无穷,如此必须之心,炁合一神,归混沌之处,之根守静,之焉心不动念,无去无来,不出不入,混然常住,是谓真人之息,神炁交感,此其火侯也。前言元炁之所,内生真息之用运,由此到处便造化,起息起处,便见玄关,非高非下,非左非右,不前不后,不偏不倚,人之一身,天地之正中,引处是也,采取交姤烹炼,在此沐浴,温养结胎,体俱在此也。今若不明说破,使后学者,必致于失望也。仿然窍阳舒阴参,本无正形,意到即开,覆盖有时,百日立基,养成炁母处,而空生白,自然见之,自脐之下,肠胃之间,俱有丰都地狱,九幽都司,阴境,积结真阳不居,故灵宝炼度法,是存想诸法。此为幽关,岂修炼之所在也。

丹经曰:任君智慧过颜,不遇明师莫强行。纵有丹经无口诀,教君何处结灵胎,此书到处,神必佑之,若得不重而自福薄,于道无缘。自不访师求此口诀,虽然见之忽而不敬,亦不思参文章,似聋哑人一般,而大道奧要,

27/34页

玄中之玄处,妙中之窍,何足在世上冤枉一趟也。

西域窦真人《指南天心秘旨》一文:

昔有无知子,问林屋逸人曰:虽然道在虚无之中,而未识虚无之境,人居生死之内,而未破生死之门,愿敕明其理,而以指示,仍使后学者一目了然。逸人师答曰:求虚无者,当须内观,求于外者,而去道远矣。我当常念,昔有五公子问师曰。

太上曰:虚无之地,有五个城门,乃是五指也。负重之国者,两脚也。无极外国者,两肋也。无极自然之国者,乃为脐也。轻庭之屋者,双*也。

太虚无之屋,肚腹也。青龙白虎朱雀玄武者,大小肠也。

东方甲乙木,肝也;南方丙丁火,心也;西方庚辛金,肺也;

北方壬癸水,肾也。中央戊己土,脾也。

十二国者:两手经脉也;九重之台者:咽喉也。

天公雷门坐者,乃舌也。二十八宿员者,齿也。

日月两边者:目也。天门地户者:两耳也;

松柏河水之间者:两眉也。

上有磐石矿者;头额出。修养之士,性思神炁出关门者,出神中之唯一心神也。三五功曹者,精炁神。肺肝肾心脾也,五体真官者,五体神也。

五炁君者:五脏神也。左右官使者,两脚也。

左右捧香侍者:两手拇指也。传言玉女者:两手小拇指也。

五帝直符者:五指也。

三十六人出者:身中十二重楼宫,天下室脊背,二十四骨气也。

三炁真神者,神炁精形也。故形非人不安神,非炁不行炁,非形不立也矣。

四海者,心为血海,肾为气海,脑为髓海,脾为五谷之海。

28/34页

五湖者,五脏各有金液,所住之位。东西南北中而是也。

九江者:小肠上下有九曲也。

顶上曰:为上丹田;心曰:中丹田;肾曰:下丹田。即是三岛也。

阆苑即是根沅也。

华池在齿舌中间,元在小肠之下,瑶池出身丹关之前。昆仑上安玉京,天池在齿中内院,风池在心肺之间,玉池在唇齿之内,神水生于炁中,金液降在于天上,赤龙的住处,自有琼浆,自有玉泉,偃月炉,内江皆是曲左右,两目鹊桥上属,鼻梁解脱楼,乃通泥丸,欢喜楼,人身中即是,故如此,名字甚多,难以说尽,为此,凡在人之一身也,人身小包罗天也。

初父母交姤,而精血造化,而成于形也。

若父精先进母血,后来是血包精,为阳而成男,故乃先生左肾,此为属阳,应日主,三魂降精气,赤而镇丹田,故命脉在右手,尺部也。

若母血先进父精,后冲进囊血,而成阴,成女,乃先生右肾,故属阴,应月主,七魂而降真炁,黑而归子宫,故命脉在左手,尺部也。

男子者先生左肾,肾生脾,脾生肝,肝生心,心生肺,肺生小肠,小肠生大肠,大肠生胆,胆生胃,胃生膀胱,膀胱生右肾,右肾生三焦,三焦生三元,三元生八脉,八脉生十二经络,十二经络生三百六十五穴,穴位又生三百六十五骨节,初成胎满,十月而生。

天怀一月,为包精血也。

二月胎形兆胎炁也。

三月阳生,为三魂动,巳生也。

四月阴灵,为七魄精镇形也。

五月,为生五脏五行以安神也。

六月为六腑用滋灵也。

29/34页

七月七精开七窍,而通广光阴也。

八月,八景神俱,降真灵也。

九月宫室罗布,以定精也。

十月,方是万象成也,内有五脏外应五行。

经曰:受胎之处,所生二肾,左为玄,玄以升炁,上传于肝,右为牝,牝以纳液,传液下玄牝,本户无真来,以无为,乃父母之真炁也,纳于纯阳之地。故曰:谷神不死,是谓玄牝之门。黑白之根,自肾而生五脏六腑。生存。

肝曰:青龙为木在左,无阴居,焉制三魂也,其炁从脊腠左畔上而入眼,化为泪,名真木,余炁注入上腭左畔,名为玉液也。

肺曰:白虎金在右,自元居,焉制七魄也,其炁从脊右畔上长入鼻,为化涕,名真金,余炁注入上腭,名曰:金液也。

心曰:朱雀,火在上司命存,焉制纳生源也,其余炁从脑后左畔上升入舌,却入心,化为血,名真火,余炁流入舌下,名曰右神水也。

肾曰:玄武,水在下,桃康居,焉保精根也,其炁从脾上右畔,上入耳,化为塞,却下肾,名真水,余炁注入舌下右畔,名华池也。

脾曰勾陈,土处乎,其中长生,太君居焉,其炁从脊右畔上入脑,化为肾,延名真土,余炁流入舌唇颊内,名为池也。

经曰:眉下五轮者,眼有血轮,气轮、水轮,金轮,童轮为主。息入定中坐也。

真人曰:定运水火,于目中也。

故雀公:以眼为镜,要前五方,乃大道之沅,皆在眼力也。

白睛属肺,赤睛属心,黑睛属肾,脸黄属脾,中央一点莹明者:属肝,五脏精也,聚在于眼,五脏炁全,则五色神光不明,五脏若绝,则神光落而

30/34页

死矣,眼为金刚之门,鼻为炉灶,炼金之户,鼻能主息,出入为炁,本有所签也,乃金刚元神也。

出入眼内视,火视则长生矣,金翁者,肺中唾。

姹女者血,心中血。婴儿者,肾中精也。

黄婆者:脾中涎也。七宝者:神炁精脉血汗水也。

赤曰:七返真制,先令一身滋润,然后能带左水永盛汗,汗胜能炼精,精盛补脑,脑能伏炁,盛则神全矣,人之一枢,以应五行,生成之数,心之上曰:九天肾之下,九地肾之心,八寸四分,到重楼第一环,到顶门中,八寸四分,则泥丸绛宫,太乙帝君居焉,总众神也,自肾到顶丸,二尺五寸,计八十一丈,元炁应,九九纯阳之数,凡昼夜漏水,下一百克刻,拆六十分,共六千八百,每十十八分息之出入,二十二息半,凡百刻之中,左旋地而右转,人之炁血,以合三才,吟哼皆通天地之正炁,一呼一吸,为之一息也,经络开闭,呼吸往来,昼夜之间,一万三千五百息,呼吸皆所,呼者自己之炁也,从内而出,所吸者,天地之真炁,也从外而入。清者吟,浊者衡冲,吸息而流通,横者络,而舒者经,尽得舒畅。然后塞署,不能侵劳,病不能害,体强而骨健,炁爽而神清,常为不老之人,永保无疆之寿。真虎,真龙者,坎离也,即心肾也。龙虎交姤,以炼金丹大宝。

内经曰:婴儿姹女,炁合黄庭也,以至功成行满则为长生。不死之道也。

慎勿轻泄,无示匪人。

太上秘旨妙玄,以十二大愿为先,以性命二字担保,不违天命,师命,万佛仙神,时刻空中察矣,千万道徒谨慎留意,不可粗心也。

命系在肾,奇体于脾。洞神真人,道妙玄旨,戒曰:至道玄玄,天机莫传,轻泄漏露,永堕尘烟。

玄之又玄,两个圈圈,不着天来,不着地,此咒何处被识破,玄中之象

31/34页

妙之门,机内藏着天和地,意识得父母未生形,莫怪天机在此际。上圈者轻也,天上三十六,其色金赤也。下圈其色青黑也,总日七十二侯,二炁交还。在脐之上之药,以三脂界中虚:名曰:空洞后,应夹脊,即是玄关一窍也,中藏元始三炁,自我本来面目,万劫不坏,无长在,此外应两眼,眼乃飞土,内藏真土,故人生目光,则明人死,日光则灭。即我元炁去也。此乃人人日用而不知也。若运者养神养息静默,如水内见此物,在空洞中,白炁大涌,以舌抵上腭作铅,元字声即起,提起白炁,运从泥丸,跑出一圈,白炁化成阳景,后圈而在景中,使吸阳景,白炁咽入空洞中,如果行时,将铅字作纳,念持起一至,此空神之秘也,如使者:法中用双手,雷局,付身藏一,“缄”字做喉音,闭炁一口,开动一身,关键次以眼凑空中见,“”字又憾作声吸来。

法派第十三代,玄安邦,派名。

白玉蟾注书。嘉庆十四年照依祖遗失书道守胜书。

1997年六月二十,天运岁次:丁丑年五月二十二日重录:元沌子。

(白玉蟾,南宋道人,原名葛长庚,字以阅,号繽庵、海琼子、武夷散人。祖籍福建闽清县。出生于海南岛琼州,后来母亲改嫁,继为白氏子,遂易名白玉蟾,字象甫,号海南,又号琼山道人。幼天资聪敏颖异,七岁能诵九经,十二岁举童子笠。再后则遇泥妨真人陈翠虚,携入罗浮,凡九年始得其道。遍游江南名山胜地。宋宁宗嘉定间,诏征赴阙,召对称旨,封为紫清明道真人,命馆太乙宫,一日,不知所往。平生“蓬头跣足,一衲弊甚”,然神清气爽。每往来于名山大刹,神异莫测,时称其入水不濡,逢兵不害。白玉蟾博洽群书,能诗善赋,工书擅画。为人豪爽侠义,狂饮而不醉,常乘酒兴即席挥毫,所作篆、隶、草书,所画人物、梅竹,恣肆超妙、奇拔俊逸,在闽浙、粤、赣、鄂一带颇有影响。近代一些书画家的梅花、草书亦源于白氏。著有《海琼集》、《道德宝章》、《罗浮山志》等书。)

凡参玄宗不难得手,难从性宗参入。如从此入,便得渊源。倘错行路径,如书空寻迹,披水觅路矣。

修玄之理,可以意会,不可以言传,古人章句之中隐隐在焉。天不言而四时行人身阴阳消息,人不能使之然也。

大道之妙,全在凝神处。凡闻道者,宜领此意求之。凝神得窍,则势如破竹,节节应手。否则面墙而立,一步不能进。

学道之人,须要海阔天空,方可进德。心宜虚空,神宜安定,能使心不动,便可立丹基。

学道之人,以养心为主。心动神疲,心定神闲。疲则道隐,闲则道生。胸次浩浩,乃可载道。

邪说乱道久矣,采战、烧汞、搬运皆邪道也。年少者、不笃信者、遑遑趋利者,皆未易言此道。欲修此道,先宗一淡字。

仙凡界、人鬼关,全在用功夫。然用功夫者,如擒狡兔然,稍懈则兔纵,稍紧则兔死。须于空虚中觅之,否则何足言功夫哉。

凡人心不内守,则气自散。若能时时内观,则气自敛,调养脏腑,久之神气充足。古云:“常使气通关节透,自然精满谷神存”。静时炼气,动时炼心,下学之功毕矣。

须节欲。先天必须后天定。

32/34页

动时茫茫,不如此心久不在腔子里。学道者要先知收心法,再言静功。

欲学玄功,须先时时瞑目,一日间静坐几刻,再来问道。聪明智慧不如愚,学人只因伶俐二字,生出意见,做出许多坏事。今欲收拾身心,先从一个愚字起。

天之生人,人之所以生而不死者,于穆不已也。人若无此不已,则气绝矣。故天地以气机存,人亦以气机生。能炼住气机,便与天地同寿,便不息了。不息则久,中庸言之矣。

定其心神,方可言道。要入玄关,须用定力。定则静,静则生。不但静中能静,必须动中能静,方见功夫之力。神定,内一着也。事来心应,事去心止。气定,外一着也。语谨形正,语端气峻。下学要紧处,全在正气安神,忘心守口而已。

修道原从苦中来,但得清闲处便清闲,此即是道。且更须忙里偷闲,故人能偷闲便有闲。不然,则终身无宁晷矣o

心乃一身之主,故主人要时时在家。一时不在,则百骸乱矣,所以学道贵恒。始勤终怠,或作或辍,则自废也。

“四大威仪皆是假,一点灵光才是真。晦藏灵明无多照,方现真如不二身”,则此一点,如剑上锋,如石中火,一现即去。故修养家,要养圣胎、孕婴儿者,此也。功夫如不早做,及至精干血枯,屈曲蒲团,有何益哉。

令人慕道者多矣,俗网牵人,是以道心不进。至人非不悯世,奈世人自??(车+谬的右边,车+葛)何。今为学子脱此苦恼,略敷数言。夫心之动,非心也,意也。神之驰,非神也,识也。意多欲,识多爱。去此二贼,真性圆明。不欲何贪,不爱何求。无贪无求,性如虚空,烦恼妄想,皆不为累。再加炼气,金丹可成,神仙可冀。

养气只在收心。心在腔子里,则气存矣。

居尘不染尘,乃上品也。其次避之。

清静二字是换骨法。

凡人能治心,便是道中人。若全消俗障,何患乎不成。虚之又虚,与天合体。空空空,空中有实功。若还纯寂灭,终是落顽空。

静坐者,不在坐时静,要在常时静。

灵台不灭,慧觉常存,此道之至宝也。然无形无影,莫可明言。默以心会,不在外求。

神乃心之苗也。面色润泽,方征血气冲和。总要华池养得水足,意树自然花开。

昔人教人,寻孔颜乐处。此乐非章句可能寻,在天命也。心静则神清,神清则气和,始可得之。

下手功夫疏不得,因循无益。得一刻,便做一刻,念头须时时返照此处。神到则气到,气到则命坚。

敬慎二字,通天彻地。再无放心之人,能仙能佛。

人生做事,业传千古,不过此一点神光耳。然神非精不能生,而精非静不能养。欲至极虚极灵地位,须炼此能生、能养功夫。

道心常现,则凡念自退。一时忘道,则起一时之凡念。一念忘道,则起一念之凡情。须要时时提醒。

人生若幻,须要寻着真身。天下无一件是实,连此身也不是自家的,只这一点灵光。若无所依,到灭度时,何所随着,岂不哀哉。

焚香烹茶,是道也。即看山水云霞,亦是道。胸中只要浩浩落落,不必定在蒲团上求道。

学道是乐事。乐则是道,苦则非道。但此乐不比俗人乐耳。

居尘世中应酬,最是妨道。人能于尘事少一分,道力即进一分。幻缘不破,终无着处。

人当以圣贤自待,不可小视自己,则上达矣。故天下未有不圣贤的神仙。世人当知俭之道,俭于目可以养神,俭于言可以养气,俭于事可以养心,俭于欲可以养精,俭于心可以出生死,是俭为万化之柄。若不知俭之道,惟以刻薄悭吝是趋,则于俭之道失之远矣。

无上妙道,原从沉潜幽静中得来。若是一念纷纭,则万缘蔚起,身心性命,何日得了。一已尚不能照应,何暇及他事哉。人须亟亟回首,早登彼岸。

玄功不但要养气足精,仍宜运髓补脑。家私攒聚到十分,方称富足。倘身中稍有缺乏,便是空体面的穷汉子。分明一条好路,为何不走,可惜一个神仙阙,夜间难道也匆忙。

烦恼是伐性之斧,人当于难制处下功。若不将气质变化完善,怎得成善士。

凡学道人,言语行事,必较世俗人要超脱些。若仍走俗人行径,何贵乎学道。学道先以变化气质为主,再到与人接物上浑厚些,方是道器。

今之文人,只因理障,难以入道,不知道即孔孟之道。濂溪尧夫非此乎,不可专作道家看。要知儒与道是合一的。周邵二子,何尝出家修行耶。今人将道作出世一派而畏之,何其误也。

春桃多艳,是三冬蕴藏之真阳也。秋菊多黄,是三伏聚养之真阴也。此中玄理,意会者得之。

人为形质所累,年纪一到,则百节风生,四体皆痛。何必地狱,即此便是。倘平日少有静动,讵可免此一段苦楚。故形为我所爱,我亦为形所累。若将此一段灵性,做到把握得住时,出生入死,总由我使唤。

学道者,首以清心寡欲为主。高枕茅檐,肆志竹窗,方是道家逸品。若纷纷逐逐,何异流俗。陶养性情,变化气质,二语

33/34页

乃入门之始事也。

修道之人,未有不静默者。粗心浮气,一毫用不得。

有问前知者,答曰:“机从心生,事以理断。以理断事,人即神也。弃理问神,神亦不告。”

凡入玄门,只以静性为主。如目前春庭新雨,四壁寂然,草木含春,暗藏长养。理会此中,就有个究竟,不必定以谈玄为道。人心如目也,纤尘入目,目必不安。小事入心,此心即乱。故学道只在定心。若心不定,即纸窗之微,为人扯破,必生怒忿;一针之细,为人去取,便生吝惜。又不徒以富贵乱心,得失分念,烦邪乱想,随觉即除。毁誉善恶,闻即拨去,莫将心受。心受则满,心满则道无所居。要令闻见是非,不入于心。是心不外受,名曰虚心。使心不逐外,是名安心。心安而虚,道自来居。

仙经云:专精养神,不为物杂谓之清。反神复气,安而不动谓之静。制念以定志,静身以安神,保气以存精。思虑兼忘,冥想内观,则身神并一。身神并一,则近真矣。

垢渐去而镜明,心渐息而性澄。养成一泓秋水,我不求镜物,而物自入我镜中。

有诸内,必形诸外,一毫也假不得。前贤云:“山有美玉,则草木为之不凋。身有妙道,则形骸为之不败。”故心有真功夫者,貌必有好颜色。

人心犹火也,弗戢将自焚。防微杜渐,总在一心。

天下人不难立志,最怕转念富贵二字,是钩人转念的香饵。所以每每得道者,非贫寒,即大患难之后。何也,割绝尘累,回头皆空。故孙真人注《恶疾论》曰:“神仙数十人,皆因恶疾而得仙道,是尘缘都尽,物我俱忘,毫无转念,因祸得福也。”

凡修道之人,一手握住此物,行住坐卧,不为外动,安如泰山,不动不摇。紧闭四门,使十三贼人,不得外入,身中之宝,不使内出。日日如此,何必顶礼求真仙,便是蓬莱第一座。

玄修与释家不同,释家呼此形骸为臭皮囊。道家入门,全要保此形体。故形为载道之车,神去形即死,车败马即奔。

大道之传,原自不难,是世人错走路头,做得如此费力。岂不闻“大道不远在身中,万物皆空性不空。性若空时和气注,气归元海寿无穷”。又曰:“欲得身中神不出,莫向灵台留一物,物在身中神不清,耗散真精道难得。”

“一念动时皆是火,万缘寂处即生真”,此守中之规也。进道之要,无如问心。故云:“学道先认识自心,自心深处最难寻。若还寻到无寻处,始信凡心即道心。”

学道性要顽纯,毋用乖巧。其要总在将心放在何思何虑之地,不识不知之天,此大道之总纲也。

捷径之法,推守此一心。阳气不走,相聚为元海。

夫道未有不探讨而得者。即三教圣人语录,无非发天地之秘密,接引后学阶梯。细心玩味,便知端的。

有问静功拿不住者,答曰:“万缘寂处,即是仙界。此时诚一不二,龙可拿,虎可捉。若云无拿处,仍是未空。”

光景倏忽,鲁戈难留,那还禁得执着。自一身推之,吾一身即天地,天地即吾一身,天下之人即吾,吾即天下之人。不分人我,方是入道之器。倘少分芥蒂,即差失本来。

凡有志修道者,趁得一时间光阴,便进步用功夫去,将精气神做到混合而为一的时节,以待事机之来。不可望事全方下手,是自虚时日也。悠悠忽忽,日复一日,白驹易过,几见挥戈。

三界之中,以心为主。心能内观,即一时为尘垢所染,终久必悟大道。若心不能内观,究竟必落沉沦。故《道德经》首章曰“常有欲以观其窍”者,观此窍也。“常无欲以观其妙”者,现此窍中之妙也。太上曰:“吾从无量劫中以来,存心内观,以至虚无妙道。”学子既欲潜心,先去内观,待心中如秋潭浸明月,再谈进步。

初入玄关者,不用他求,自今日始,要无漏精夜,便是登仙梯航,便是结婴种子。

修道功夫,如抽蕉剥笋,层层求进,必至头方止。

学道人全要敛藏,最忌明察。故曰:“人不藏,不能得道之要。”

万事萌芽,在乎一心。心动则机动,机动则神明而合之。故曰,至诚之道,可以前知,神而明之,存乎其人。

修道总是炼得一个性。有天命之性,有气质之性。本来虚灵,是天命之性。日用寻常,是气质之性。今一个天命之性,都为气质之性所掩。若炼去气质之性,即现出天命之性,而道自得矣。

先天一炁,本属无形,妙能生诸有形,所以为生天、生地、生人、生物之根本也,而道之源头在是矣。

真言数段,性体性源,将历来圣贤未泄之天机,不惜一口道尽。然理虽载于书,法仍传于口,必待圣师口诀真传,下手方有着落。学人切勿自作聪明可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