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於外戚,亡於外戚的西漢王朝

一、外戚是帝王系統的輔助部分


古代,“親”“戚”是兩個詞,按唐代學者孔穎達的解釋“族內為親,族外為戚”。宗法社會,親戚關係是最重要的人脈資源,因而血緣親人的劃分特別細緻。英語中,祖父與外祖父是同一個詞“Grandfather”,漢語中,是兩個詞,父親的父親是祖父,母親的父親是外祖父。


一個“外”字,點明他的家族屬性,他雖是祖父輩,但不是本族之人。


這樣,“外戚”就很容易理解,外戚是一個人的祖母、母親、妻子的親人,特指帝王的祖母、母親、妻子的親人,也就是帝王的舅姥爺、姥爺(外公)、舅舅、大舅子、小舅子等人。


外戚作為帝王系統的輔助部分在古代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上古時期的帝王力量薄弱,常用聯姻的方式取得妻子部落的支持,才能成就功業。


司馬遷說“自古受命帝王及繼體守文之君,非獨內德茂也,蓋亦有外戚之助焉。”,自古的聖君明主擁有天下,不僅是他們自己品德高尚,還有他的外戚幫助他們。


司馬遷舉例子說,夏朝興起,是大禹得到塗山氏的幫助,商代興起,是得到有娀氏的幫助。軍功章啊有我的一半也有你的一半。


以司馬遷生活的西漢為例,漢高祖劉邦奪得天下,他的妻子呂雉一家就立下汗馬功勞。


興於外戚,亡於外戚的西漢王朝

二、幫助劉邦奠定基業的呂后家族


劉邦出身於沛縣一個自耕農家庭,有三兄一姐一弟,姐姐和長兄早亡,弟弟年輕,只有二哥劉仲年長,但是劉仲夫婦經營家業有方,打仗一竅不通,在劉邦打天下過程中,劉仲基本沒出什麼力。


劉邦守天下的過程中,劉仲也沒出什麼力,劉邦任命他為代王,想讓他幫自己鎮守邊疆,結果匈奴打過來,劉仲夫婦棄國而逃。劉邦氣得廢去哥哥的王爵,把他降封為合陽侯。倒是劉仲的兒子劉濞剽悍勇猛,比他的父親有本事,劉邦把劉濞封為吳王,劉濞把吳國經營得有聲有色,成為諸侯王國的典範。這讓他後來有資本挑動“七國之亂”。


呂雉的家人比劉邦的家人有能力。呂雉一家原本居住在單父縣,呂雉的父親呂公為躲避仇人帶領全家遷到沛縣。戰國時期民風剽悍,人們經常為私事打架鬥毆,呂公為避仇而逃亡,大約他自己也不是個安分的人。


興於外戚,亡於外戚的西漢王朝

呂雉有兩個哥哥,呂澤,呂釋之,還一個妹妹呂嬃,呂嬃嫁給沛縣殺狗的屠夫樊噲。劉邦起兵以後,呂雉的兩個哥哥和妹夫樊噲都參加了劉邦的隊伍,呂澤與呂釋之能征慣戰,樊噲在鴻門宴上保護劉邦的事蹟更是廣為人知。


在西漢的開國功勳之中,呂氏家族佔著不少的份額。呂雉本人在劉邦起兵的時候坐鎮後方,她曾經被項羽俘虜,差點喪命。呂雉很早就意識到韓信、彭越是兩顆定時炸彈,會威脅皇權的安全,在劉邦還沒有下定決心時,她就聯合蕭何殺死韓信,又勸說劉邦殺死彭越。


她的清醒、堅韌、冷酷,尋常男人也望塵莫及。


三、劉邦與呂后家族的生死較量


呂雉家族幫助劉邦奪取天下的同時,也成為劉邦皇位的最大威脅者。一個初生政權是極不穩定的,隨時可能被別人奪去。劉邦就是從項羽手裡奪來的江山,他非常明白這個道理。


稱帝以後的劉邦面臨著多重威脅,外有匈奴人的進攻,內有手握重兵的將領和雖然沒怎麼打過仗但是深孚眾望的蕭何、張良等人,還有從項羽那邊投誠過來的不怎麼可靠的韓信、彭越、英布等人。


劉邦跟匈奴人作戰失敗,暫時以屈辱的和親換來和平。韓信、彭越、英布這幾顆定時炸彈,呂雉幫他拆了一半,他自己拆了另一半。張良自動退出了權力中心,蕭何被他幾番打壓,暫時沒問題。劉邦最害怕的是老婆呂雉一家。


劉邦與呂雉所生的兒子劉盈是個性情仁懦的少年,以呂雉強硬的性格與威望,劉邦死後,必定是呂雉獨攬大權。


劉邦曾想把呂雉與她的兒子劉盈廢掉,立戚姬為後,立戚姬之子劉如意為太子。但是,天下人不支持他。劉邦知道戚姬母子勢單力孤,如果臣民將領不支持戚姬母子,他就是把戚姬母子立為皇后和太子,戚姬母子也不是呂雉的對手。


興於外戚,亡於外戚的西漢王朝

公元前195年,在劉邦的生命即將走到盡頭時,他與將領殺白馬盟誓:“非劉氏而王者,天下共擊之”。以劉邦之聰明必定知道盟誓作用不大,他當年與項羽約為兄弟,他還是把項羽的江山奪走了。所謂天下人共擊之,實際上是將領和諸侯王共擊之。呂雉要奪天下,天下人是不是“共擊之”,要看是不是對他們有利,有利,他們就會共擊之,不利,他們就會按兵不動。


劉邦死後,呂雉差點奪去劉邦的江山,只是劉氏江山改成呂氏江山會觸動很多人的利益,那些人在呂后死後,聯手把呂氏家族給滅了。


四、漢宣帝與外戚集團的壯大


呂后家族被剿滅以後,外戚對皇位的威脅並未結束。


在剿滅呂氏家族的過程中,齊王出力很大,但是他有個特別厲害的舅舅,齊王的舅舅駟鈞,人們形容他“虎而冠”,是個戴帽子的老虎。大臣們怕他仗著皇帝外甥作威作福,不敢擁立齊王為帝。代王劉恆的舅舅薄昭比較溫和,大臣們決定擁立劉恆繼位,是為漢文帝。


漢文帝在位期間,由於功臣力量強大,外戚力量薄弱。漢文帝以後,外戚勢力逐漸強大,竇氏、王氏、田氏、衛氏都曾經擁有很大權力。我們熟知的衛青、霍去病就是漢武帝時期最有勢力的外戚,衛青是漢武帝衛皇后的弟弟,霍去病是衛皇后的外甥。


漢武帝晚年意識到外戚會威脅皇位安全,對衛氏家族進行打擊,儘管衛青、霍去病已死,漢武帝仍然把衛青長子、衛青姐夫、表弟,以及衛皇后與衛太子劉據等人處死,外戚勢力進入最低潮。


興於外戚,亡於外戚的西漢王朝

漢武帝沒想到,他晚年對外戚的打壓間接上造成外戚勢力在二十年後的反彈。漢武帝立八歲的小兒子劉弗陵為太子,為防止劉弗陵的母親趙婕妤母憑子貴幹涉朝政,他在立劉弗陵為太子之前先把趙婕妤賜死。


漢武帝處死了劉弗陵的母親,但是劉弗陵在位時,劉弗陵之妻上官皇后的祖父上官桀與外祖父霍光仍舊把持朝政。劉弗陵死而無嗣,霍光立衛太子劉據的孫子劉病已為帝。


劉病已還在襁褓之中,他的爺爺劉據就被漢武帝逼死,全家被殺,僅剩下他一個孤兒。劉病已父親家族沒人,他最有感情的是祖母史家的人與岳父許家的人。


由於霍光獨攬大權,劉病已要跟霍光家族奪權,只能重用祖母與岳父家族的人,他的祖母家族與岳父家族有六人封侯。後來,劉病已找到母親的家人,又封兩個舅舅為侯,他的第三任皇后之父王奉光也封侯。外戚勢力重新壯大起來。


五、王政君與王莽篡漢


西漢跟很多走向沒落的王朝一樣,到最後,皇帝壽命一個比一個短,卻出現一位特別長壽的皇太后。漢元帝皇后王政君在宣帝時入宮,歷經宣帝、元帝、成帝、哀帝、平帝五位皇帝,活到八十多歲。在王政君的庇護下,王家像一棵大樹一樣茁壯成長。


王政君有八個兄弟三個姐妹,她的兄弟、侄子、外甥們個個加官進爵,王家一門五將十侯,自西漢開國以來前所未有。成帝見到舅舅王鳳都戰戰兢兢。


在王政君的侄子之中,王莽是最不起眼的一個,但他把自己塑造為一位道德模範,受到天下人的愛戴,位極人臣,大權在握。


西漢王朝被漢武帝折騰得奄奄一息,經過昭帝、宣帝兩代皇帝休養生息,恢復了一些元氣,總體上來說還是江河日下。到西漢後期,人們已經對西漢皇帝失望透頂,認為西漢王朝氣數已盡,他們希望天降一位聖人拯救萬民。


人們把拯救黎民蒼生的希望寄託到王莽身上,王莽迎合人們的願望,當上“攝皇帝”,看到無人反對,就當上真皇帝,把國號由“漢”改成“新”。


興於外戚,亡於外戚的西漢王朝

西漢皇帝與外戚鬥爭二百年,最終還是亡在外戚手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