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啥科幻電影裡按鈕成堆的駕駛艙這麼好看?

為啥科幻電影裡按鈕成堆的駕駛艙這麼好看?


自從人類發明了代步工具以來,「 駕駛艙 」這類事物的地位在某些人的心理和自己的房間一樣重要:它需要提供舒適感,需要提供安全感。


可它又不是個讓人「 待著就好 」的地方,一個功能豐富的駕駛艙同樣重要。


在 70 年代初,電子產品剛剛略有普及,普通人也開始追求科技產品,將電子系統搬進駕駛艙的想法自然而然就這麼產生了。


於是我們的車裡有了收音機、空調、磁帶播放機、光驅。。。科技手段是人類讓產品「 功能豐富 」的最優解。

為啥科幻電影裡按鈕成堆的駕駛艙這麼好看?


總之,因為科技發展,人們對一個充滿了科技感的駕駛艙有種發自內心的喜愛。


這份喜愛,在科幻作品裡會被進一步放大。


《 星球大戰 》裡的千年隼作為一個科幻影視史堪稱夢幻的創作,不僅外觀吸引人,內在細節設定也很詳細:內部構造劃分和功能區域界定一應俱全。

為啥科幻電影裡按鈕成堆的駕駛艙這麼好看?


千年隼雖然是 1977 年出現在大熒幕上的科幻載具,但直到今天還依舊為人津津樂道的原因除了外觀和內在設計,還有一個很關鍵的因素:其駕駛艙充滿了復古科幻美學風格。

為啥科幻電影裡按鈕成堆的駕駛艙這麼好看?


事實上,大家對這種風格的駕駛艙充滿了喜愛,不少設計愛好者都基於當時《 星戰 》電影裡的幾個船艙內鏡頭給千年隼駕駛艙重製了高清版的設計。

為啥科幻電影裡按鈕成堆的駕駛艙這麼好看?


不止千年隼, X-Wing 也在一些遊戲裡用類似風格被複刻了出來⬇️

為啥科幻電影裡按鈕成堆的駕駛艙這麼好看?


不知道各位發現一個規律沒?


這些駕駛艙出現在了充滿未來主義的事物上 —— 宇宙飛船裡,但本質上是通過一些老舊科技元素堆疊起來產生的科技感。


沒有大大的顯示屏,只有無數指示燈;沒有高級的交互界面,只有數不清的操縱桿和按鈕。。。這玩意兒要是有說明書,估計得 800 頁起步。。。

為啥科幻電影裡按鈕成堆的駕駛艙這麼好看?


越往細節看,越是有些經不住推敲:這真的是未來科技嗎?


這當然不是未來,這是以前的人們基於當時有限的科技水平,對未來做出的幻想。


在 70 年代前後,人們對科技產品的認知就是 VHS 、激光、合成器、大量物理交互,以及體積很大的計算機顯示器,產品和 UI 設計也偏向用非常簡單的幾何圖形。

為啥科幻電影裡按鈕成堆的駕駛艙這麼好看?


在這個科技基礎下的衍生科幻作品,如果脫離了上面的元素,就好比是一個廚子用大米做出了通心粉一樣。。。這不是科幻,這是《 哈利波特 》。


其實咱們前段時間就討論過這個科幻風格,因為在這個年代的主要的數據存儲介質是磁帶,這一風格被稱作磁帶未來主義

為啥科幻電影裡按鈕成堆的駕駛艙這麼好看?


受到這個風格影響的科幻影視作品有很多。


例如電影《 銀翼殺手 》雖然藏著賽博朋克的主題,但道具的美學風格上還是很磁帶未來主義的。

為啥科幻電影裡按鈕成堆的駕駛艙這麼好看?


動漫《 星際牛仔 》裡,主角一行人的飛船 Bebop 號駕駛艙也充斥著一些這個復古科幻的元素。

為啥科幻電影裡按鈕成堆的駕駛艙這麼好看?


看到這裡,咱們回顧一下開頭的例子,很容易發現一件事情:後來的人們非常喜歡把駕駛艙作為磁帶未來主義風格的科幻再創作對象。


原因無他,載具的駕駛艙是人類最重視的交互場景之一


在 70 、 80 年代有一批概念汽車的駕駛艙,拿現在的眼光來看,它們由內而外散發著復古科幻美學風格,汽車迷看了會喜歡,科幻迷看了會激動,科幻 + 汽車迷看了會睡不著覺。


例如大眾 Orbit 概念車:儀表盤和其他主控做成了一個面,顯示器水準還是當時的科技水平,但設計創新很大膽。

為啥科幻電影裡按鈕成堆的駕駛艙這麼好看?


Italdesign Orca concept :儀表盤變成了線條,把大量汽車交互都集中在了方向盤上,密密麻麻的按鈕。

為啥科幻電影裡按鈕成堆的駕駛艙這麼好看?


Nissan CUE-X concept :除了中控臺顯示器上單調的顏色在提醒著我們這是80 年代的概念車之外,妥妥兒的復古元素加超前設計。

為啥科幻電影裡按鈕成堆的駕駛艙這麼好看?


Oldsmobile Incas concept :也許是因為受科幻黃金時代大量星際航行題材作品影響,當時的人們也對方向盤的形態往飛船操縱桿的方向動了點腦筋。

為啥科幻電影裡按鈕成堆的駕駛艙這麼好看?


Citroen Xenia concept :和前面幾個 80 年代前後的概念車一樣,大量的按鈕帶來濃濃的復古交互感。

為啥科幻電影裡按鈕成堆的駕駛艙這麼好看?


福特 Probe concept :交互和操作甚至鋪滿了副駕駛艙,簡直讓人以為這不僅僅是一臺車,還是臺生產力工具。。。

為啥科幻電影裡按鈕成堆的駕駛艙這麼好看?


總而言之,這是人類跨越時代的熱情:對充滿科技感的駕駛艙充滿期待。


只不過,受那個年代科幻浪潮影響下的概念車,物理交互多得有些冗雜。


當下因為有了操作系統思想,很多電子交互是可以嵌套起來的:例如智能手機有個系統自帶的「 設置 」菜單,我們可以在裡面找到音量設置或者屏幕亮度設置。


而缺少這個思想的 70 、 80 年代,電子系統交互主要就靠物理方式解決,例如音量設置要按鈕,亮度設置要按鈕,加減還各得一個。( 題外話:不知道是不是受這一點影響,當時的消費者自行修理電子產品的思路也很「 物理 」,比如說通過敲打的方式。。。 )


在這一科技思想限制下,老式汽車駕駛艙裡的按鈕就多了去了。

為啥科幻電影裡按鈕成堆的駕駛艙這麼好看?


其實現在的飛機和航天設備駕駛艙依然是這個風格,也許是因為這些產品本身開始設計的時間較早,也許是因為直接硬件操控能追求精準可靠。。。


我們現代人在追求磁帶未來主義帶來的復古科幻美感時,往往可以從這些地方找到一種「 回到了未來 」的浪漫情懷。

為啥科幻電影裡按鈕成堆的駕駛艙這麼好看?


然而。。。對於 70 、 80 年代的人來說,我們其實就身處在他們的未來中,看看身邊的科技產品,並不是按照磁帶未來主義生產的。


因為當時的科幻思想從實用性上來講,不符合現代的科技思想:開車的時候不能在一個有無數按鈕的駕駛艙內手忙腳亂。

為啥科幻電影裡按鈕成堆的駕駛艙這麼好看?


我們對這些復古概念車內科幻座艙的喜愛之情,代表著一場穿越時空的對話

不論在什麼年代,人們追求一個充滿科技感的駕駛艙的熱情都不會熄滅。


在現代,一個與科技高度結合,擁有先進電子化功能的汽車駕駛艙,應該是化繁為簡,用更輕的交互完成更豐富的功能,比如啟辰星的智趣加 V 駕駛艙。


搭載了 15.6 英寸中控大屏、12.3英寸全液晶儀表盤和智能領航抬頭顯示系統,通過更高效的視覺信息呈現方式給駕駛者提供豐富周到的功能體驗。

為啥科幻電影裡按鈕成堆的駕駛艙這麼好看?


例如 AR 導航功能:將信息與顯示場景結合,減少人們做判斷的負擔。

為啥科幻電影裡按鈕成堆的駕駛艙這麼好看?


愛奇藝斷點續播功能:一塊大屏幕自然可以成為車上的電視,而且全程無廣告,接機的時候如果航班延誤,也能有機會殺時間。

為啥科幻電影裡按鈕成堆的駕駛艙這麼好看?


除了功能豐富之外,啟辰星中控大屏的存在本身也能營造出濃濃的科技感,再加上先鋒音響帶來的沉浸感,這是屬於 2020 年的科幻朋克。

為啥科幻電影裡按鈕成堆的駕駛艙這麼好看?


時下屬於我們的科技時代裡,最重要的一個特點就是萬物聯網,為了做到這一點啟辰星融合了 BAT 第三方生態,在車上拓展出了許多實用功能。


比如通過綁定百度/京東家電生態,出門在外也可以控制忘關的燈,回家路上通過汽車打開空調。


也可以在車上檢索停車場隨後到杆無感支付,或者直接通過刷車付款完成加油。

為啥科幻電影裡按鈕成堆的駕駛艙這麼好看?


人們已經可以在家裡和辦公場所用到無微不至的智能技術,而啟辰星則補上了出門在外的這一環,讓人們像科幻電影裡的場景一樣,真正無縫體驗被科技環繞的生活。


說到智能化,這是現代電子交互最重要的特點,也是啟辰駕駛艙所能帶來的重要體驗之一。


啟辰星語音助手支持四音區精準識別,舉個例子,如果一個坐在後坐的人想開窗,直接下達「 開窗 」指令就行,不用和語音助手反覆溝通是哪一扇窗。


除此之外,車載助手還能自適應詞庫,例如說 「 我餓了 」,就能提供餐廳位置並且提供導航選項,同理諸如找加油站、找酒店這類導航功能以及娛樂功能,也可以用這種模糊指令輕鬆完成~

為啥科幻電影裡按鈕成堆的駕駛艙這麼好看?


通過前面的例子,就能理解為什麼這是一個「 智能駕駛艙 」了:接收命令執行,和接收並理解命令執行,是兩個截然不同的智能水平。


啟辰星智趣加 V 汲取了一代代汽車內飾發展的經驗,研發出了擁有智能環保式座艙以及天幕式全景天窗的汽車駕駛艙,以人為本,讓每個人坐上車都能感受到

VIP 般待遇的駕駛艙。

為啥科幻電影裡按鈕成堆的駕駛艙這麼好看?


由於當下環境,人們對於健康十分重視,啟辰星也一樣:和百度聯手推出的「 百度問醫生 」問診,對一些基本症狀做初步的判斷,還能通過智能化系統找到附近診所就醫。也許這些事情在家也能做,但在駕駛艙內完成這些事所帶來的科技關懷感是非常特別的。


一個直觀且豐富的交互系統,萬物聯網和高度智能化的助手,以及注重健康的高級內部環境,這可能就是人們一直在尋找的駕駛艙。


對充滿科技感的駕駛艙的追求,放在任何時代都使人興奮。


磁帶式未來主義駕駛艙是屬於 80 年代的未來科技感駕駛艙, A+ 級 SUV 頭等艙啟辰星則是屬於現代的未來科技感駕駛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