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诉你书法的秘密

三国的时候,书法家钟繇经常和曹操、韦涎在一块讨论书法,讨论过程中,钟繇发现韦涎总有一些新见解,一问才知道,韦诞手里当时大书法家蔡邕的《笔论》一书。钟繇就想借来看看,可不管怎么哀求,韦诞都不给他,蔡邕气得吐了血,曹操赶紧用五灵丹救了他的命。韦诞死后,钟繇连夜盗掘了韦诞的墓,才得到了《笔论》一书,精心研读,最后终成大家。

书法真有这么神秘么?

《书法没有秘密》一书,2012年出版,受到广泛关注和一致好评。现在最新的是2017年9月份修订版。

新版延续了第1版的初衷:用放下所谓的学术身价,写一本普通人愿意看,看得懂的书法书。讲多数读书人可以看清楚听明白的人和事儿。

告诉你书法的秘密

全书共分八章,从什么是书法讲起,开篇为书法正名,书法就是笔写汉字,破除对书法迷信;接下来讲到练习书法的基本原则、临摹方法、碑帖流派,以及笔墨纸砚的选择要旨,同时分享作为书法家由临摹走向自由书写的心得与经验,和欲善其事的器用准备;最后,以书法史家的视角钩沉书史演变,是寇克让先生近年研习书法与研读文献的心血结晶。

作者寇克让,书法家、书法史家。1968年9月16日出生于陕西。北京大学中文系古典文献学博士毕业,首都师范大学书法专业硕士毕业。曾先后执教广州美术学院、北京师范大学书法系,北京大学书法名家工作室导师。是一名书法实践和理论都有建树的学者。

一、到底要不要学习今人的字?

学习欧体楷书的人都知道,天津的田蕴章、田英章兄弟二人影响特别大,特别是弟弟田英章,开班办学广受门徒,跟随学习的人特别多,他们的楷书已具有自己的面貌,被称为“田楷”。

网上一直有激烈的争论:学习欧体楷书要不要学习田楷?一方是挺田派,一方是反对学习田楷。作为当下出名的书法家,他们的字到底应不应该学?

本书的作者,寇克让先生通过自己的研究,认为古人写字一般都是从学习时人开始的。比如王羲之大约10岁的时候开始学习写字,就是跟着他的叔叔学习,后来跟着卫夫人学习,也是直接学习老师的字。

三国时期魏国的钟繇和胡昭跟随刘德生学习行书,也是直接学刘德生的字。

并且早期官方学校的学生,也是直接学习老师的字,而不是有其他的范本或者教材。

告诉你书法的秘密

我们都知道,学习书法最主要的方法就是临摹古代法帖。可是学习方式的存在是需要一定社会基础,古代复制技术不普及,名家作品的摹本、拓本都是很不容易难得到的奢侈品,更不用说珍贵的真迹了。

想通过临摹的方式去学习,就必须具有有帖可供临摹,当碑帖的复制非常容易的时候,临摹古帖才可能成为主要的学习方法,这个局面是最近三四十年的事情。

古代人没有这样的条件,只能选择周围老师或者亲友的字。当然想跟周围的人学习,周围也需要有会写字的人,这也是一个条件。

所以作者主张如果有条件的话,可以在启蒙阶段模仿一些身边人的字,这样的好处是很快能熟悉笔——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在笔墨、结题、篇章等各个方面快速提高,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基本成型。

但一定要记住,对时人的模仿要适可而止,要适时转入对古人的临摹。最佳的时候是用笔熟练,但是没有形成习气的时候,所谓习气就是极其个性化的特征频繁出现。

回到本部分开头我们问的那个问题,要不要学习“田楷”?答案应该是可以学,但要适可而止。因为“田楷”就是那种已经形成自己个性化特征的字体,大家可以比较一下“田楷”和欧阳询的字,有很大区别。但是他们没有经过时间的检验,很难称得上是经典。其实这个问题田蕴章先生在“每日一字”节目中说过,临习他的字只能作为一个桥梁。学习书法最终还是要转入临摹古人。

当然,对于现在的我们来说,如果你身边根本没有会写字的人,那就一步到位直接去临摹古人。

直接临摹古人,不经过老师的指导,其实对于初学者来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第一是容易写的支离破碎、不能成字,第二是浮皮潦草、不能深入。

告诉你书法的秘密

直接临摹古人,入门很难,这也是我们主张在初学阶段,可以有针对性的选择时人的作品进行临写的原因。

但是不管临摹古人有多么难,出现上述的问题,都不是临摹本身的问题,而是临摹不得要领的问题。

就像写好文章,首先要熟悉前人的优秀作品,想演奏好音乐,必须操练名曲一样,想写好书法,也要临摹古人的碑帖,书法的道理和作文,学音乐是一样的。

临摹古帖有很多好处。可以学习丰富的笔墨技巧,为有书法意义的书写做准备。并且从古帖中得来的技术是经过历史检验的,是可靠的,是成熟的。同时临摹古人丝毫不用担心没有自己,因为书法风格的丰富性是由人的复杂性决定的,任何人的临摹都一定是他自己,不可能重复前人,临摹到一定程度,心生感悟是必然的,创造是必然的。

总之对初学者来说,如果有条件,建议选择时人的作品去临写,但这只是一个桥梁,临习到一定程度,应该转向对古人法帖的临摹。大家要记住,由亲受师传转化为临摹古帖,目的是想提高。

告诉你书法的秘密

二、为什么从楷书入门?

目的决定方法和手段。如果你学习的目标字体是楷书和行草,从楷书入手。

有人认为从楷书入门,是因为楷书容易。其实容易与否是相对的,任何一种字体都有自己的规定性,规定性是一种约束,楷书字体的约束性是对自身的约束,他从未约束,也无法约束草书。

字形相对稳固、篇章行列均匀、墨色基本一致、书写速度比较缓慢,这都是楷书相对容易掌握的一面,但是在楷书运笔中的起、收、转折、钩等,比其他的字体甚至更复杂,这是它难的一面。

正因为看书在每一个环节上都相对稳定,变化少一些,要想把楷书写得有声有色,反而更难。

告诉你书法的秘密

之所以选择从楷书入门,真正的原因是以下几点:

第一就是上面所说的,考虑到它看得清楚把握得住的,稳定的规矩。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就是这个道理。

第二人们写字之前已有经验主要是楷书经验,像我们现在社会上能见到的主要是印刷的宋体或仿宋,都是将楷书加工定型而成的,并且楷书也是人们在生活和工作中使用机会最多的一种字体。

第三,如果你对行草书感兴趣,或者是想写一手好看的硬笔书法,也最好从楷书入门。

因为从前人的经验看,楷书是距离我们最近的历史积淀,也是最深厚的历史积淀。

魏晋之际楷书初步形成,西晋以后楷书成为主流字体,从此以后读书人从识字就写楷书。《书法没有秘密》认为,学行草从楷书入门,是古代学习行草书的人在学习行草书之前的既成事实,想出去也不行。

所以一千五六百年以来,先楷书,再行草这个基本的程序,没有出过太大的变化。为什么没有变化?没有必要。总之楷书是行草书家想甩也甩不掉的一笔财富。

第四,从写字的技术层面上面看,用笔的相似性,也是看书成为行草的桥梁。

作者寇克让曾经使用统计学的方法,把篆、草、隶、行、楷5种字体的作品,把其中的起笔、收笔以及转折处的关键点圈出来,比较圈中的点画,很明显能看出来,楷书和行草书相似之处最多。

作者统计分析的结果背后有一个基本的文字学常识,那就是楷书和行草书,同属于今文字系统。当然了,隶书也是今文字,但它是古今文字的分界,所以难免带有一些古文字的遗风。

告诉你书法的秘密

三、自由书写与临摹同时发生。

上面我们讲到了临摹,那么什么时候才能够自己写字呢,作者认为临摹的开始就是自己写的开始,只不过临摹是在字帖的帮助下自己写,所以说,自由书写和临摹同时发生。

具体来说,一方面临摹不可能完全重复,难免会带进自己的习惯。

另一方面临摹是手段,自由的书写才是目的,效率最高的临摹是把临摹中学到的东西,在以后的自由书写中用出来。我们之所以把写字的过程分为临摹阶段和自由书写阶段,是就不同阶段的主要矛盾来说的。

其实自由书写意识的出现是积累的结果,而不是突发的,积累是自始至终持续不断的。

总之临摹也是写字,他和自由书写之间没有绝对的分界线。临摹的书写和自由的书写的惟一区别,仅是参不参照字帖这一点。

正因为临摹与自由书写同时发生,所以临摹的时候写不好或者没有下功夫解决的问题,自由书写的时候,也会时不时的暴露出来。问题不解决,总是问题。

告诉你书法的秘密

临摹的习惯会深刻的带进自由书写,不管好习惯,还是坏习惯,都是这样。

中国人对书法有着超乎异常的痴爱,写得一手好字,总能让人高看一眼,在这个电脑横行的时代更是如此。而想写好硬笔字,田蕴章先生教过一个方法:练毛笔字。只要你毛笔字写好了,稍加改变和适应,硬笔字自然就好。这一点我自己感受就特别深。

《书法没有秘密》这本书的作者既是书法家又是书法史家,从中既可以学到学法的练习技巧,又可以了解书法史,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