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歲的孩子進入第一叛逆期,父母要樹立權威,先從語言開始

鄰居的小寶剛剛兩歲了。這幾天總聽到媽媽對我抱怨,說孩子最近總是說不,對什麼事情都要堅持自己的意願。以前那個乖巧聽話的寶寶不見了,換了一個淘氣叛逆的寶寶。

兩歲的孩子進入第一叛逆期,父母要樹立權威,先從語言開始

這不,孩子想要出去玩,結果外面正下著大雨,不能出去玩。孩子就在家門口大哭大鬧,還不斷的拍打著房門,一副小無賴的樣子。媽媽很無奈的對我搖了搖頭。

其實孩子的這種行為代表了孩子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也就是我們家長常說的"叛逆期"。

"叛逆期"這個稱呼是不太恰當的。孩子表現出來的叛逆,是孩子心理的一種成長,是孩子對自我認識的變化。

兩歲的孩子進入第一叛逆期,父母要樹立權威,先從語言開始

由之前的一切都聽媽媽的安排,變為了我想怎麼做,我要怎麼做。

而且孩子因為語言表達能力的限制,並不能很好地、清楚地表達出自己的想法。當家長不明白孩子的意願的時候,孩子只能通過發脾氣的方式,來宣洩自己的不滿。

這就是父母眼裡的"叛逆期"。

孩子的第一叛逆期,對於孩子的成長有什麼樣的重要意義呢?

孩子從兩歲開始,進入到了人生的第一個"叛逆期",這代表著孩子心理成長進入到了第一個里程碑。

  • 孩子對"我"的認知
兩歲的孩子進入第一叛逆期,父母要樹立權威,先從語言開始

在兩歲之前,孩子的目光中心都在媽媽身上,因為媽媽給了孩子最溫暖的懷抱和安全感。

但是到了兩歲,孩子突然間發現,原來自己是自己,媽媽是媽媽。這是不同的兩個人。孩子開始對"我"產生興趣,並且口中時不時的表達出"我""我"來宣示自己的主權。

比如:這是我的玩具,這是我的書,這是我的媽媽等等。

這就是孩子開始認識自我了。恭喜孩子長大啦。

  • 孩子對自己意願的表達
兩歲的孩子進入第一叛逆期,父母要樹立權威,先從語言開始

兩歲之前,媽媽安排做什麼,孩子就做什麼;媽媽讓吃什麼,孩子就吃什麼。但是從兩歲之後,孩子的行為好像一夜之間有了變化。

無論媽媽要孩子做什麼,孩子總是會說"不"。或許孩子並不明白不的含義,他只是用這種方式,告訴媽媽"我也有自己的想法。"

孩子能夠主動的表達自己的意願,這是親子溝通的基礎。父母要抓住這個機會,好好地培養和引導孩子的表達能力,為以後的親子溝通創造條件。

  • 孩子對外面世界的探索
兩歲的孩子進入第一叛逆期,父母要樹立權威,先從語言開始

兩歲之前,孩子走路還不太穩妥,離不開父母的呵護。兩歲之後,孩子的小腿變得結實健壯,身體的平衡力加強,父母的手已經牽不住孩子的手了。因為相對於父母身邊,孩子更喜歡外面的世界。

這就是孩子的好奇心。

但是孩子只有好奇心,卻沒有意識去辨別危險,沒有能力保護自己的安全。當父母對孩子的行為進行制止的時候,就會激起孩子內心的"自我意識",引發孩子的"叛逆行為"。

對於孩子一系列的"叛逆期"行為,很多家長的做法就是不斷的嘮叨、提醒,甚至是大聲呵斥,希望孩子能夠引以為戒。但是結果卻往往適得其反。

因為父母的話孩子聽不明白。

兩歲的孩子進入第一叛逆期,父母要樹立權威,先從語言開始

比如:孩子看到媽媽在廚房做飯,也想感受一下做飯的樂趣。但是廚房的東西很多,不小心就可能傷害到孩子。於是媽媽對孩子說:"寶寶乖,你出去玩一會兒,廚房裡東西太多了,弄傷你了怎麼辦?等媽媽忙完了就來陪你好不好?"

一個兩歲的孩子,有時候還不能完整的表達一句話,怎麼能夠一下子聽明白媽媽說的這麼多的字呢?所以孩子肯定還是會給媽媽製造麻煩。

這個時候媽媽就會大聲地訓斥孩子:"給你說了,讓你出去,你怎麼這樣不聽話?"

孩子只是想幫助媽媽,卻被媽媽訓,結果只能是哇哇大哭起來。

這就是親子溝通出現了問題。因為兩歲的孩子,他是不能夠理解成人的語言的。尤其是當孩子表現出來的叛逆行為,父母如果是通過一些訓斥、打罵、或者冷暴力的方式來對待孩子的話,不但會影響孩子的心理健康,更會影響孩子的行為習慣,導致親子關係緊張。


兩歲的孩子進入第一叛逆期,父母要樹立權威,先從語言開始

兩歲既然是孩子的"叛逆期",那麼父母就要學會給孩子立規矩,讓孩子明白,有些原則是一定要遵守的。

如何讓一個兩歲的孩子明白、瞭解父母說話的內容,對於父母來說,是一個語言技巧的使用問題。

那麼和一個兩歲的孩子溝通,需要掌握哪些語言使用技巧呢?

兩歲的孩子,他的理解能力和表達能力都會受到大腦發育的限制,父母對孩子說的話,要符合孩子的思維能力,這樣才能讓孩子明白父母的意識,才能進行有效的溝通。

在《可怕的兩歲》裡,提到了一個"有效溝通三原則",即"簡潔、具體、權威",指導父母如何利用這三個原則和孩子進行溝通,引導孩子的行為。


兩歲的孩子進入第一叛逆期,父母要樹立權威,先從語言開始

第一是語言的簡潔性


孩子記不住很長的句子,甚至他只能聽懂一個詞語。

比如:孩子看到媽媽在倒開水,也想嘗試一下,這可是一個非常危險的舉動。於是媽媽對孩子說:"寶寶,這個水很燙的,你不能夠摸哦。要是燙到你了怎麼辦?可疼了呢?"

媽媽啪啪地說了一大堆,但是孩子只斷斷續續地接收到了:"水、摸、疼"等,並不能理解這些字的意思。所以家長在對孩子說話的時候,要儘量的減少字數,用最少的字,表達完整的意思:"水燙,不要摸。"

孩子就會聽到這幾個關鍵的詞,也會明白媽媽話的意思。

兩歲的孩子進入第一叛逆期,父母要樹立權威,先從語言開始

所以媽媽在和孩子說話的時候,就要注意語言的簡潔,讓孩子明白媽媽的意思就可以了,而不需要做很多的鋪墊。

因為孩子接收不到那麼多的信息。


第二是語言的具體性

語言的具體性和簡潔性並不矛盾。具體性更能夠引導孩子的行為,給孩子制定行為規範,讓孩子明白自己該做什麼。

兩歲的孩子進入第一叛逆期,父母要樹立權威,先從語言開始

比如我們帶孩子出門的時候,尤其是在公共車上,需要孩子保持安靜地坐在自己的座位上。但是孩子很好奇,總想站起來。這樣是很危險的。

這個時候,媽媽就要明確的告訴孩子"坐好,不要動。"

孩子就會明白媽媽的要求,並且按照要求坐好。


第三是語言的權威性

兩歲是孩子進入叛逆期的時間起點,也是家長給孩子立規矩的好時機。

兩歲的孩子進入第一叛逆期,父母要樹立權威,先從語言開始

家長在孩子面前是要維護自己的權威性的,這樣孩子才會對家長有敬畏心理,當家長對孩子說話的時候,孩子才會聽得進去。

有些父母說,孩子小,不聽話沒有什麼事。但是孩子這麼小就不聽話,等孩子長大了,你再想管,更是有心無力。

所以在一些原則性的事情上,家長一定要保持自己的權威:"如果你想出去玩,一定要先整理好自己的玩具"、"你想看電視,要先把鞋子脫掉"等等。

這些事情看起來都是小事情,但卻能夠幫助父母在孩子面前樹立威信。


最後補充一點,家長在和孩子說話的時候,多用肯定句,儘量不要用否定句,或者是選擇疑問句。

兩歲的孩子進入第一叛逆期,父母要樹立權威,先從語言開始

比如:媽媽想讓孩子喝水的時候,媽媽可以對寶寶簡單的說:"該喝水了"或者是"喝水"。而不是對孩子說:"你要不要喝點水?""你渴了嗎?"

因為肯定句表達的是肯定的語氣,對孩子的行為引導是正面的。孩子的選擇範圍小,或者沒有其他的選項,也就不會產生異議。

這樣有利於幫助孩子約束自己的行為。

兩歲的孩子進入第一叛逆期,父母要樹立權威,先從語言開始

孩子的兩歲,是孩子心理發育的第一個高峰期,家長一味的袒護或者斥責,並不能改善孩子的行為。所以家長要通過語言上的引導,幫助孩子理解行為準則,遵守行為準則,順利地度過人生的第一個"叛逆期"。

我是@小風車媽咪,專注分享育兒知識,歡迎大家和我一起探討育兒路上的問題,陪孩子快樂成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