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的学生都在做假命题

同学们在刚刚开始作品集学习的时候,往往会经历一个和老师“博弈“的过程,这个过程就是选题。对于明年申请的同学们来说,一个好的开题是奠定一份优秀作品集的决定性因素。

但在今天跟大家聊什么是好的开始之前,我们先来看看什么是一个不好的开始——千万别做假命题!

一、一般你的“灵感点“都是假命题

对于学生阶段,可以比较负责的说,未经深思熟虑一拍脑门想出所谓的“灵感”都是假命题。那么什么是假命题?正常语义解释下,条件和结果相矛盾的命题就是假命题,但在作品集创作的语境下,太过主观的、未经过任何论证的、完全凭空臆造的想法都隶属于假命题的行列,下面举几个我在作品集教学过程中的真实案例和大家具体分析:

案例1

A同学:“老师,我认为曲奇饼干被放进烤箱里烤制的过程是一场历练和受苦的过程,我想以此为灵感点做一系列物品的“受苦历程”“。

乍眼看去A同学的灵感来源和思路逻辑似乎都说得通,但这个想法是一个非常典型的拟人类假命题,代表词有“我认为,我觉得,在我看来“等一系列以自身主观认知为主的,观点比较绝对的,不能够准确的称之为灵感的小型思想火花,同类型的案例还有”我觉得红色代表暴力“、”我认为薰衣草是世界上最好闻的植物“,这类命题的问题出在“单纯表达个人体验,连探讨都算不上”,未经思考,也无它意。

它能称之设计吗?

不能。因为不具目的性。

它能称为艺术吗?

也不能,因为太简单了,试想象下一个饼干在烤箱里的“受苦历程”,如果不加入更多调研,了解些宗教、祭祀、生物、人伦等背景知识,一幅单纯描绘“饼干受难”的景象,未免肤浅。

甚至,在作品集中提出一个假命题,你会受人反驳,真切感受到什么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试想下你递交了一个作品集项目,主题是“我认为红色代表暴力”,英国考官看了会认为红色代表勇气,美国考官看了会认为红色代表热情,3秒钟便能pass掉你的作品集,这亏各位同学吃的是不是有点大?

案例2

B同学:“老师,我的灵感来源来自于”错”这个字,我想要做命运的错过。”


80%的学生都在做假命题


对于B同学的选题,各位同学可以感受下,我课堂上的灵魂五连问:“命运的什么?什么的错过?命运是什么?错过的定义是什么?你才20岁出头如何知道什么是命运的错过?”

这样的命题无需多说大家也知道为什么将之归类为假命题,因为非常假大空,没有任何科学事实依据,就算让同学们选了这样的选题也没有办法将它做下去,因为说服力太低了,类似的这类命题还有:“平行空间”、“人类灭绝”等,作品集不是写科幻小说,平行空间在科幻小说中最多也只能算世界观或是故事背景吧,算不上主题。


80%的学生都在做假命题

就连《蜘蛛侠:平行宇宙》中的“平行宇宙”都不能称为主题,你有见蜘蛛侠们在影片中一起坐下来探讨“平行宇宙”是什么吗?电影的主题不还是“蜘蛛侠们团结起来打坏蛋”的商业样板戏吗?

所以你看,开脑洞在作品集创作中还挺讲究的,走错一步脑洞就会变成黑洞,我们一起看下做一个假命题有多可怕:

任何选题对于项目创作来说是一个开始,“调研和创作的过程”才是作品集审核的重点,但选择假命题等于从开始就为自己设置了一道难以翻越的障碍:前期调研材料难有事实依据(平行宇宙存在?还是人类灭绝了?),难有理论和视觉调研素材,人群调研时每个人的观念都不一致,得不到靠谱的一手调研数据从而导致项目无法分析,就算前面这些勉强都拼凑出来了,到最后要出设计效果的时候你会发现任何创意元素都没有,只能靠自己凭空想象编造。至此,一个完全由你自己主观观念组成的项目完成了,既没有客观事实,也没有案例分析,没有完整的项目逻辑,拼死拼活折腾了好几个月,考官还不买账。

所以,如果在你的作品集中出现假命题,可以毫不避讳的说:这将极度费力不讨好。


二、如何开脑洞,不开黑洞

创作选题限制性其实非常低,只要不做假命题就好了。

个人经历、社会现象、对事物的感悟等等都可以作为我们的灵感来源,在如此庞大的选题范围体系下,可供同学们参考的标准其实很简单:你的命题,是否基于客观规律、有事实及理论依据的灵感。

直白讲:在学生阶段,建议大家选主题一定要选事实,对于个别艺高人胆大非要做假设的同学,康石石也建议先基于事实与理论依据再提出自己的假设。这样比较稳妥,效率高。

做设计不是做发明创造,凭空生产,我们需要有据可依,对我们不熟悉的领域进行深入了解,对我们熟悉的事物用不同的角度切入,而这些都是事实。

下面,康石石为大家介绍自己辅导做学做选题的方法,很简单,问自己几个问题即可:

1. 我要做的选题(概念)是什么(寻找概念准确定义)

2. 我要做这个选题(概念)的什么(寻找你的切入角度)

3. 我的立场是什么(该主题下,我的观点与看法)

4. 他人对此主题(概念)的观点是什么(二手调研及案例学习)

5. 我的项目背景是什么(基于怎样的语境,进行深入探讨)

大多数选题通常可以归类为两种:

一种是由一个大的概念范围,浓缩至一个具体的落脚点

比如说一位学生从时间这个概念出发,用人如何定义时间这个概念往下浓缩成为三大类:一天的时间规划、历史上对时间的记录方式以及人的生物钟,再由这三类分别具象落脚点最后各自提出一个创意想法。

一种是由一个落点出发,扩展至一个概念范畴。

比如说我们看书的行为,将生活中这件再普通不过的事情进行解构,发现不同的人在看书的时候对待书皮有不同的方式,对于看书顺序也有各自的偏好和习惯,包括有些人喜欢被剧透、有些人则对此深恶痛绝等等,通过发现这些细节从而将之扩展成为“重新定义人的读书行为”这样大小较为合适的讨论范畴。

讲解至此,康石石希望所有看到这篇文章的同学,不论什么时候申请,申请哪个国家、哪个专业,都好好思考一下自己的项目选题是否是一个“假命题”,因为我们无法否认现在很多学生都在假命题,非常可怕...

与我们联系,可微信关注康石石公众号:kang-shishi,后台留言咨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