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怎么考上清华的?各科多少分?

李振亚love


无意间看到这个话题:那些考上清华的人高中都是怎么过来的?

看完后瞬间被吊打:

隔壁班学霸,喜欢文科,被各科老师苦口婆心劝到理科,考到年级第一发现还是喜欢文科,转到文科学了三星期,又是全年级第一。现在北大。我同学,高考前三个月,他妈生二胎,他回家带了三个月孩子,考了清华,701分。高中隔壁班学霸理综298,错的是整张试卷中最简单的一道题,他说,人生不能太完美。我哥,初中到高一都不好好学习,高二说玩腻了,开始学习,去年考了清华。

要不说,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呢?

接下来继续看看学渣们的哀嚎吧:

数学不知道怎么学,每次都拉分,越不想学成绩越差,看见数学老师头疼。我从考上高中就一直很拼,习题跟着做,弱科也在努力找补。可没想到是,连续两次考试我都是班级倒数,是不是我还不够努力?成绩不好,自制力很差,经常浪费时间,怎么办?

好吧,果然是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不过话又说回来,学生时代,大概没有什么比提高分数更令人渴望了吧。

可为什么有些同学的分数难以提高呢?

“因为不努力”“因为做题少”“因为上课没认真听讲”“因为不聪明”“因为底子不好,基础不牢固”——这是我听过的很多老师和家长的答案。

可事实真是如此么?

希望这篇文章对你、对孩子、对身边人有莫大的帮助。

01

70%的学生不会学习

方法比努力更重要

采访清华大学的郭志伟时,问他学习秘诀,他说:“你相信么?我身边至少有70%的人不会学习。”

志伟说,刚进入高中时,他和同桌成绩都处于中上游。

但是三年后,他考入了清华,

而同桌只是刚刚过了本科线。

究其原因,就是两人在学习方法上存在很大的不同。就拿常见的刷题来讲,一套题目发下来后,他通常把会做的题目勾选出来,转而把所有的精力放在不会做的题目上,或询问老师或请教同学,把那些题目挨个攻克。而他的同桌呢,总是先把那些熟悉的,会做的题目做一遍,然后把不会的扔在一边等着老师讲解,碰上老师不讲的时候,这道难题就被他跳过去了。

所以,同样是刷题,同样的时间,同样的付出劳动,同桌一直都在原地打转,而他,却在这段时间里迅速吸收了新的知识。

看,不管在任何领域:努力很重要,但方法比努力更重要。

那些成功的学霸,必然有自己独特的学习方法。

当很多同学还在死啃书本时,学霸更善于透过问题发现本质,找到其中的规律并快速达成目标。

那么成绩不理想的同学该如何自处呢,无非就是迅速汲取牛人的经验,少走弯路。

02

从700名到第1名

她是如何逆袭成功的?

高一几次摸底考试,郭田的数学成绩都不理想。数学老师的几次刻意提问,更让回答不出来的她觉得没有面子。一次数学课上,听不懂的郭田干脆做起了语文习题。数学师发现后狠狠地批评了她:“就你这数学成绩,毕业了等着复读吧。”

自尊心极强的郭田瞬间和老师杠上了——我就不学,你能咋地?

高一摸底考试的时候,郭田掉到了年级700名,几乎是垫底的成绩。

一次偶然的机会,学校组织一个考入哈佛大学的学长回来做演讲。

学长讲到了改变他一生的一句话:

每个人对所遇到的事情都有自己特定的解决的思路,或者说是'思维定势'。卓越的人和平庸的人最大的差别,在于面对困境的处理方式。卓越的人寻找方法。平庸的人只会寻找继续消沉的借口。

学长还说:

学弟学妹们,我不知道你们有没有因为讨厌老师,而导致一门功课学不好?反正我有过!但是我今天想告诉你们:学和不学、讨厌和不讨厌的选择权都在于你,不在老师,所以千万别犯傻!

于是郭田下定决心改变,说时容易做时难,这个时候她已经落下了太多的课程。

为了补上去,她每天追着数学老师问问题,一遍不行就两遍,直到弄懂弄会为止。

即便这时候老师再说什么样的“气话”,郭田也能一笑置之,甚至理解了老师的“苦口婆心”。

如今,以年级第一名成绩考入清华大学的郭田说:

“这个转变不止影响我的学习,更是影响了我的一生,因为它改变了我处事的心态。”

学习是关乎自己一辈子的事情,只有了解学习对我们的意义,摆正学习的态度,才能更好的前进

03

从学渣到学霸

如何正确的运用刻意练习?

北大学霸周智说,自己曾经就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学渣”,成绩到底有多差呢?

拿英语来说吧:

背单词——没多久就忘了;记语法——那是什么鬼?考试——三分靠努力,七分靠打拼,剩下九十分靠天

学还是不学,怎么学,一度成了摆在周智面前的难题。

偶然的机会,周智发现他们班英语第一的同学尤其喜欢背诵课文。那就从英语学起来吧,于是他给自己定制了每周背诵两篇课文的任务。

刚开始时,他背的非常吃力,因为很多单词都不认识,渐渐的背的多了单词也记得多了。然后他主动去背一些课外文章,甚至是一些习题上的文章。

摸底考试的时候,周智的英语成绩一下子上升到了班级前15名。

“嘿,这方法可行!”

接下来,周智开始观察身边各个科目学的比较好的同学,找到他们学习中的核心方法,加以利用。

慢慢地,数学、语文、地理、历史、政治,整体成绩有了很大的提高。

周智说,随着后来知识的增多,他明白了一个概念叫做:刻意练习。

著名心理学家艾利克森在专业特长科学领域潜心几十年,做过大量的研究实验:

正确地运用刻意练习可以帮助任何专业或领域里的人得到提升,成为高手。

“为什么有的同学也在努力的刻意练习,成绩却得不到提高?我觉得是因为他们没有'正确运用'。”

“什么是正确的运用?在我看来,学霸之所以是学霸,是因为他们对每一科目都形成了自己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跟着学霸学习,一定不会太差。”


浊酒与清茶


清华,北大,压根没想,那时想的是明天有红烧肉,加2两老白干。


用户67859541149


能考上清华北大的人,都是神一般的存在,我单位有个同事,儿子考的清华大学。

当年中考完,她家儿子分数是妥妥的能上我们这最好的高中最好的班,可是他初中就读的很普通的一个学校,也有高中部,学校舍不得放走这种大神级别的学生,校领导上门给家长做工作……最后达成共识:三年高中所有费用全免,一次性奖励一万块钱。

孩子真的不去重点高中,留在普高了,当时我们都觉得可惜,还感叹为了一万块钱把孩子耽误了,家长是考虑离家近,走路五分钟就到了,吃饭住宿都方便。

不出意料的,孩子高中期间,次次年级第一,能直接甩开第二名150分左右,听说到了高三,直接就是他替老师上数学课了,同学有不会的题,老师都是让问他……

高考稳稳的清华大学,学校做了好大的宣传展板,校门口摆了有五年,这一个学生,真的后来也给学校吸引了不少相对好点的生源。

家长说,孩子高中期间也从来不熬夜,晚上11点准时睡觉,学的很轻松,边学边玩就过来了,上大学的时候,是真的很辛苦,晚上学到12点也睡不了……学霸的世界,我不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