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妈猫爸》:极端的教育方式,只会害了孩子,4招或让家长受益

文丨巧妈育儿日记(文章原创 ,版权归本人所有,欢迎妈妈们转发分享)

导语:

在追求孩子茁壮成长的道路上,家长们可谓是使出了浑身解数。从早教到早托,再到各种兴趣爱好的培养,各种辅导班,再到各种课外复习资料,课外书籍无不彰显着家长们对于孩子未来发展成长的在意。

但是由于经验的匮乏,许多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容易陷入误区,选择了错误的教育方式。而错误的教育方式,给孩子带来的往往就是不好的后果。

《虎妈猫爸》:极端的教育方式,只会害了孩子,4招或让家长受益

案例分析

《虎妈猫爸》是由赵薇佟大为主演的家庭轻喜剧,虽是轻喜剧,但在剧中更多的是令人唏嘘的无奈,家庭的各种矛盾以及许多父母的缩影。

《虎妈猫爸》大致讲述了,主人公虎妈毕胜男与先生猫爸罗素的生活。夫妻俩和很多夫妻一样,有自己的家庭,自己的孩子,自己的生活。毕胜男的女儿从小在奶奶家长大,在奶奶和爷爷的溺爱下,成长地任性,不服管教。让毕胜男夫妻俩十分头疼。

毕胜男在将孩子接回来后,对女儿进行了各方面的改造以及教育,更是为了将女儿送进好学校卖了家里的房子,可惜,女儿长期在自己爷爷奶奶的教育下,性格已经逐渐养成,更改起来十分困难。孩子的学校也未能通过,毕胜男无奈之下只能辞职回家陪女儿一年。

《虎妈猫爸》:极端的教育方式,只会害了孩子,4招或让家长受益

在与孩子相处的时间里,毕胜男开始针对女儿的各种问题采取措施,想要引导女儿改正。每次在快要取得成效时,孩子的爷爷奶奶就会出现,然后就会因为育儿观念的不一致发生冲突,产生矛盾。

如果说毕胜男的公公婆婆对孩子的溺爱是一种极端的教育方式,那毕胜男的爸爸,孩子的外公对孩子的教育就是另一种极端的方式。

毕胜男的爸爸是个老师,自然而然也就十分的严肃,对孩子的要求也十分严格。由于长期受到学生以及家长的追捧,毕胜男的爸爸十分自我,认为自己的教育方式就是正确的。毕胜男的爸爸认为,对于孩子就得严格要求,甚至可以随意责罚打骂,因为“棍棒底下出好人。”

由于家庭教育方式的截然不同,极端的教养,以及父母之间因为孩子教育出现的各种矛盾,各种纠纷,孩子长期在这种环境下患了心理疾病,性格也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虎妈猫爸》:极端的教育方式,只会害了孩子,4招或让家长受益

不得不说,电视剧《虎妈猫爸》中的教育方式存在一定的问题:

1,溺爱:

这种教育方式常见于孩子的长辈,由于思想相对来说没有跟上社会的步伐,相对比较落后,在教育孩子方面往往就会选择溺爱的教育方式。

家长对孩子的溺爱会让孩子变得自我,任性,不听家长的管教。还会让孩子在与他人的交往中喜欢以自我为中心,不顾及不考虑他人的感受。简单来说,就是可能会比较自私,比较不听话。

《虎妈猫爸》:极端的教育方式,只会害了孩子,4招或让家长受益

2,棍棒教育:

这种教育方式通常出现在相对来说文化基础比较薄弱的家长身上。正如毕胜男的父亲一样,这类人通常认定武力责罚是最好的教育方式,“棍棒底下出孝子”,经常挨打的孩子一定会比其他人更有出息。

殊不知,经常打骂孩子会打击孩子的自信心,打击孩子学习的积极性。长期如此,很容易导致孩子的性格变得内向敏感,自卑脆弱,还会让孩子恐惧家长,害怕与家长接触,从而进一步影响到亲子关系。

棍棒教育还可能会影响孩子的人际交往,家长长期打压孩子会让孩子懦弱胆怯,不敢去接近他人,不敢在别人面前表现自己。

《虎妈猫爸》:极端的教育方式,只会害了孩子,4招或让家长受益

3,严苛教育;

不同于严格教育的是,严苛教育往往过了头。家长对孩子的要求往往过多,对孩子进行了过度的管控。这样的教育方式往往会造成孩子压力过大,可能会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此外,家长对孩子过于严苛很容易让孩子变得沉默寡言,将自己封闭起来。

过大的压力还可能诱发孩子的心理疾病。

《虎妈猫爸》:极端的教育方式,只会害了孩子,4招或让家长受益

4,教育方式的不统一:

家长间教育方式的不统一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家长的意见不统一会让孩子很迷茫,不知道该听谁的,时间久了可能就会出现孩子对家长一方更喜欢,另一方更加抵触。家长在教育孩子时,应该统一战线,选择最适合孩子的教育方式。

家长之间发生矛盾时应该私下解决,不要在孩子面前争吵,以免给孩子带来不好的影响。

家长想要孩子更好的成长,那么良好的家庭氛围就是必不可少的。一个和睦美满的家庭氛围,会对孩子造成好的影响。通常来说,好的家庭氛围下长大的孩子性格会比较阳光,比较开朗自信。

《虎妈猫爸》:极端的教育方式,只会害了孩子,4招或让家长受益

总结:

家长在教育孩子时,要学会因材施教。家长平时要多了解孩子多和孩子接触,了解孩子的想法。根据孩子的性格选择适合孩子的教育方式,合适的教育方式说不准会让家长对孩子的教育事半功倍。

家家有本育儿经


分享到:


相關文章: